我的一年级经典阅读实验

时间:2022-10-27 04:50:34

我的一年级经典阅读实验

【摘 要】

《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是经典中的经典,其性格迥异的人物性格,独特玄幻的神魔故事为一年级学生所熟悉,所感兴趣。选择《西游记》作为一年级学生阅读的起点,进行阅读实验,采取如看连环画、倡导亲子共读和全班共读、使用幸福阅读记录卡、西游故事大比拼、推举故事员走班、观影动画片、西游角色秀、写西游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阅读,深化阅读能力。

【关键词】

西游记 阅读实验 实验成果

一、看《西游记》连环画,直观感受西游

识字量不多的孩子虽然对文字不敏感,但对于色彩鲜艳的图画非常感兴趣,这种直观观察法,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于是我发动学生准备一本拼音绘画版的《西游记》,看里面连环画式的插图,从图画中直观感受,让学生对西游里的人物角色有初步的认识。

一幅幅情节连贯的图画,形象地塑造了一个个人物角色,生动地讲述了一个个故事。学生的脑海里有了师徒4人的形象,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去编故事,《西游记》奇幻的神话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去看图画,想去猜情节,想去编故事。此“看”很有价值。

二、固定阅读时间,倡导亲子共读、全班共读

将阅读的时间独立出来专门阅读,是非常有必要的,要知道,课外阅读能够给孩子带来的好处实在太多,如何扎实地进行下去,充分的 、固定的阅读时间是良好阅读的保障。家长应该合理计划分配孩子放学后的时间,雷打不动地执行。教师也应该划分出专门的阅读时间给孩子。亲子共读是指家长和孩子利用在家时间一起读西游,在亲子共读的基础上,老师带着全班学生利用在校时间交流阅读体验,这就是全班共读。

三、使用幸福阅读记录卡,进行“阅读银行”积累

读书要有所收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适当的积累,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增长知识。于是,我制作了一张幸福阅读记录卡,让学生将每天的阅读做记录,有所斩获,每天积累一点点,这样,长此以往,“阅读银行”里的知识会越来越多,就像往银行里存钱,积少成多。

四、西游故事大比拼,推举故事员走班活动

学生在兴趣阅读和有意识积累的前提下,已经能对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和故事进行复述,而且能较为准确地抓住故事的中心和重要环节,如果能有效地抓住这个契机,则更深化阅读,使得阅读更上一层楼。

于是,我组织班级学生进行了“西游故事大比拼”活动,事先言明,优胜的学生可以成为“故事员”到别的班级讲述西游故事。学生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有的将故事基本还原,有的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发挥,不论怎样讲故事,都是学生对西游阅读更高层次的理解。优胜的学生成为“故事员”,带上荣誉的光环,尝到了付出就会得到巨大收获的喜悦,到别班讲西游故事,接受大家欣赏的目光,在锻炼自己胆量和语言的同时,也更爱上阅读。

五、观影动画片,开开心心“话”西游

孩子的《西游记》已经基本读完了,从会读到会说再到会讲,经过不断磨练,孩子们已经养成了基本的阅读习惯,大部分学生能够自觉自主阅读。安排学生观看动画片《大闹天宫》,其实是一个意外惊喜。

原本是课业安排的问题,所以用多余的时间给学生看了《大闹天宫》,这个动画片和书中前面几章节不谋而合,学生边看边窃窃私语地讨论,哪里那里和书中一样,哪里哪里和书中不一样,下面该演什么,还有的拿出书重新阅读相应的章节。学生能发现并对比两者的不同,能自主地重新阅读,说明学生通过《西游记》,将阅读潜移默化,作出一系列不自觉的动作。这个“话”西游,就是讨论西游,是阅读的衍生,更高层次。

六、西游角色秀,“演”活西游

既然学生已经能潜移默化地探讨西游,何不将西游阅读更深化。读,是作为第三方,在故事之外,以旁观者的身份看故事;演,是作为角色,在故事之内,以当事人的身份去做故事。在故事之内远比在故事之外更生动更贴近故事本身。我发动学生,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角色去扮演,同学之间可以组合,加以适当的情节表演出来。

于是,学生讨论角色,准备道具的、准备服装的、准备台词的……个个忙的热火朝天。到了表演那天,一个个摇身一变,精神抖擞的孙悟空、肥胖憨厚的猪八戒、喜欢念咒的唐僧、凶猛彪悍的各妖怪、婀娜多姿的七仙女……造型看得人眼花缭乱。表演的故事也引人入胜,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八戒偷吃人参果、三借芭蕉扇……最让人忍俊不止的是,记不得台词的孩子居然能临场发挥,表演出不一样的西游记。

表演,一向是作为升华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手段,在西游的阅读之路上,这次角色秀,是对《西游记》的升华,是对学生的提升。

七、写西游,是西游阅读的最高境界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一向是重中之重,在语文中占了很大的比重,从三年级开始,将会对学生提出写作要求,低年级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写出一段完整的话,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完整即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孩子都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话倒不出,说,可以说的很好,但写,却和说大相径庭。这是低年级学生的通病,也是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相信大家都知道,让学生有话可写,必须要有切身的经历,真实的感受。刚刚结束的西游角色秀不就是一个好的题材么,学生们人人有参与,人人有收获,何不让学生写下来呢!于是,在适当的写话指导后,学生们将西游角色故事铺于纸上,其中不乏佳作,值得欣喜。

摘录学生一篇习作共赏:

终于轮到我和我的好朋友牛若愚上台了,我们准备表演“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我说:“你这个丑陋的家伙,怎么算得上是公主啊?你这么自私,扇子也不给我们西行用,倒你一个人用,太自私了!”牛若愚说:“你这个泼猴,扇子是我的宝物,凭什么给你呀?”我说:“好!要是你不给我的话,吃我一棒。”我举起金箍棒,朝他的扇子一棒打下去,牛若愚也开始反抗,我打到她的脚,她用扇子打到我的头,就这样打了两个回合,牛若愚就用扇子一扇风,把我扇跑了。分出胜负,牛若愚胜了。其实,我吃了老龙王给我的定风丸,是我让她的,不然的话,她早已经是我的手下败将喽!(学生施文谦习作,家长整理)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开展,学生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阅读《西游记》,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读充满了兴趣,还拓展了知识面,积极主动地要求阅读,还具备了一定的写话能力,收获颇丰。当然了,快乐是一路伴随着的,幸福是慢慢感受出来的,回首走过的脚印,真是一路汗水,一路欢笑。

上一篇:有效对话唤醒思维表达 下一篇:引领孩子走进英语的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