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地方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及策略

时间:2022-10-27 03:11:37

谈地方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及策略

一、垦区农业发展战略

1.少数人种多数地,保证粮食安全

垦区农业经历了20世纪60~80年代技术起步阶段、90年代50亿kg商品粮基地建设起步到向200亿kg迈进阶段、现代科技组装阶段。现在需要发展自然生态农业,大力开展生物技术的引进、消化、复制,造土,修复多年使用化肥农药破坏的土壤生态环境;用现代生物技术营养免疫,搞秸秆还田、化肥进行生物发酵,防灾减灾;继续发展机械化、数字化的现代化农业,用少数人种多数地,实现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安全,稳定粮食综合产能。

2.多数人种少数地,发展高效农业

2.1认识发展健康产业

健康产业是新兴产业,有兆亿商机。农产品开发要围绕健康开发才有前途。人为什么生病?是因为吃的营养不平衡,会引起酶不足或酶不平衡,会降低自身免疫功能,成为引发疾病的诱因。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动物蛋白质摄入过多,肉吃多了,营养严重失衡,会引起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癌症、糖尿病、风湿、类风湿等疾病。华人陈昭妃博士在美国创立了营养免疫学,倡导多摄入植物性食物,含有较低的热量、胆固醇和脂肪,它们富含植物营养素、多糖体、抗氧化剂等,能很好地提高免疫力和预防疾病。提倡通过精确的营养提升人体免疫力,运用自身与生俱来的免疫系统的神奇力量去抵抗无止境的病毒侵袭。肉类中没有抗氧化剂、植物营养素及多糖体。人的健康是吃出来的,吃什么健康?纵观历史,中国一直是农业国,90%多的人口世世代代从事农业种植,历来以五谷(大米、小米、麦、豆、黍等)为主食、以水果、蔬菜以及牛、羊、猪、鸡一类动物为副食。理想的膳食结构是:碳水化合物65%~70%,蛋白质10%~15%,脂肪15%~20%。五谷应改变加工方法,由精加工变成粗加工,去除添加剂。从营养平衡理论讲,一粒种子可长出一颗小苗,这就是营养平衡,如果去掉皮和胚芽,就不发芽,营养是不平衡的。吃天然食品,不要吃人造的,五谷连皮一起吃是吃的全价营养,才有益于健康,每天300~500g足够。

2.2发展健康产业商机无限

现代科学理念,食物是最好的医生,吃素是长寿的秘诀,更多地用食物代替药物,用膳食获得健康,用自然疗法代替昂贵医疗,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功能性农产品商机无限。功能性食品含有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酶类,如抗氧化剂、植物营养剂、多糖类等,能增强人的免疫功能。20世纪农产品开发沿着从田间到餐桌顺序进行,决定农产品生产的是农民,而不是消费者。21世纪农产品生产的决定权将从农民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农产品的价值最终体现在消费者需求中。“三高”(职位高、学历高、收入高)人群追求健康长寿、快乐人生,对食品要求更健康、更方便以及增加食欲的色、香、味等;在食品能否被消费者接受的衡量标准中,反映质量、安全和有益于健康的部分越来越重要,消费者要求食品质量要有透明度、可追踪性、功能性及生产方法。功能性食品及配餐食品将倍受欢迎。农业健康产业是兆亿的产业,关键在于生产功能性农产品和科学加工及健康营销。垦区分出10%种植面积,种植玉米、大豆、水稻、亚麻、荞麦、南瓜、燕麦、蔬菜、浆果、坚果等都可以开发成功能性食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经过科学加工,实现公顷产值15、75、150万元,职工才能富起来,垦区才能尽快跨入世界五百强的行列。

二、农业生产问题原因分析

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使粮食产量大大提高,但却忽视了其带来的对土壤和自然生态平衡及人身健康的损害。使用农药是为了控制、消灭农业有害生物,作物本身是不需要的。大量使用农药会使作物免疫功能下降,营养不良,生长受抑制,品质差;而有害生物为了生存而快速进化产生抗性。施用化肥破坏了土壤中有益酶,致使土壤环境恶化,不能为有益微生物提供营养,有害生物群体增加,植物免疫功能降低,不抗病虫,易感病等。化肥使作物快速增长,细胞疏松,抗灾能力弱,品质差。食肉促进了畜牧业的大发展,导致了水源、土壤的污染,危害了人类健康,大量食肉是引起高血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诱因。

三、用生物技术造土,恢复土壤自然生态

近20年来,农药的概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由化学合成向生物发酵方向发展,国外公司新登记的一大批农药是生物发酵混合物,属功能性植物营养,能平衡营养,诱抗有害生物,促进生长,有抗灾减灾功能。植物化学免疫被植物营养免疫取代,植物营养免疫是以营养为基础,适当的营养可强化植物免疫系统的功能。农业生产以土为本,一切活动均应围绕着促进土地的土壤化作用,充分发挥土壤的机能,利用现代生命科学成果,充分发挥土地自然潜力。万物生长靠太阳,孕育生命靠土壤。解决的方法是,用生物技术恢复土壤的功能(造土),给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平衡植物营养,激发植物潜能,诱导植物抗逆功能,控制农业有害生物的危害;增加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增糖,增加食味、与人类健康有益的酶类、矿物质、膳食纤维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渐成熟,需要加大投入,国外成功的需要认真引进、消化、复制、组装和完善。关于“用生物技术造土,恢复土壤自然生态”,岛本微生物农法最成熟。岛本微生物农法的引进与消化是解决我国当前农业问题最好的途径。用酵素菌技术发酵有机肥、化肥、矿物质等,平衡作物营养,滋养免疫系统功能,使其运用自身的力量去抗灾减灾,恢复正常生长发育,解决高温、干旱、涝灾、低温冷害、药害、肥害、有害生物(线虫、病毒病、虫害、病害、杂草等)危害,生产出优质高产、富含对人类健康有益的产品。

四、打造发达的流通系统

财富在哪里?在流通环节。流通环节有多少财富?有80%。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这个时代信息是资本,谁掌握了信息和流通,谁就获得财富。

1.成立咨询培训系统

成立农产品开发培训系统,这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打造一支具有爱心、责任、付出的生产和营销的儒商队伍,确保生产均质,打造精品名牌,参与国内、国际大流通,使更多的个人、家庭在这个系统中成长、成熟、成功。系统运作的三个好处:①通过培训可使大多数人的价值观相同或相近;②形成协调一致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③集众人智慧,创造出可被复制的成功模式。

2.研究可供复制的农产品生产模式

无公害、绿色、有机、功能性农产品的生产技术已经成熟,需要组织专家认真总结,把复杂的生产工艺系统化、模式化、规范化、简单化,使之易教、易学、易复制。

3.系统复制农产品生产模式,确保产品质量

通过系统培训,要求生产者学习、复制、不走样、照做,才能生产出优质、同质农产品,组织千家万户生产的农产品,确保外观、品质、口感、食味相同。统一包装,统一品牌,在每一个包装盒上标记生产者的编号,可追溯生产来源、生产质量,明确责任。

4.打造生产、营销优质农产品航母,挺进国内外市场

通过系统复制农产品生产模式,规模化生产出优质农产品后,统一包装、统一品牌上市,创造名牌产品,参加大流通,才能有大效益和竞争力。

作者:王险峰 单位: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植保站

上一篇:小议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措施 下一篇:论地方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