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教学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时间:2022-10-27 02:44:44

浅谈多媒体教学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摘 要:本文主要是研究如何恰当、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教学,使语文课堂中多媒体的使用做到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本文分别从利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利用多媒体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取之有道 用之有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112-01

多媒体的表现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能够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在创设教学情景、丰富课堂内容等方面直观、形象、有效。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明显,那么是不是语文教学中的任何内容和环节都要用到多媒体呢?这显然不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朗读课文、分析字词等教学中,教师的讲解要比使用多媒体效果好得多;优美的板书,不但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还给学生以美的视觉感觉等。因此,多媒体的使用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可以把它当作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全部,更不是教学的必需品。应该根据教学实际,结合学生和教材,精心设计课件或准备多媒体资料,合理的呈现,激发学习思考,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从而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合理、恰当的使用多媒体。

1 利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多媒体具有有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功效,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模拟学生的生活情境,这正好符合学习的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就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进而激发了求知欲,使学习从枯燥、被动到愉快、主动探究,获取知识和技能。

例如,讲授《陶罐和铁罐》一文时,在学生阅读完课文之后,师说:“国王的厨房里有两个可爱的小伙伴,大家知道他们是谁吗?”学生纷纷抢答说:“它们是陶罐和铁罐。”这时,用多媒体打出一组动画,就是两个卡通形状的罐子。其中一个颇为神气的自我介绍说:“我是刀枪不入的铁罐,你敢碰我吗?”一副耀武扬威的表情,看着旁边的陶罐,一脸的鄙弃、嫌怨,把学生都逗笑了。而一个则是小心翼翼地挪出来,并一脸严肃地向大家介绍它是陶罐。在简短的动画结束后,让学生结合课文来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并找到相关的依据。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动画来创设情境,极大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这一点,在学习《秋天的雨》一文时,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鉴于小学生对散文的学习,无论是兴趣还是情感体会,都相对的有些距离。因此,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仅靠老师的讲解来使学生理解课文、感知情感,难度较大。在考虑到这一点后,就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辅助课堂教学。先是在网上搜集了有关秋天的图景,还特意找了几张秋雨霏霏之景,做成一组幻灯片,在范读课文时,相应出现,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除此之外,还准备了钢琴曲《秋日私语》作为范读的背景音乐,从情感上与之产生共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利用多媒体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

多媒体中计算机中硬盘容量大,可以把平时收集的教学资源整理,储存起来;也可以通过强大的网络收集需要的资源和信息,然后在课堂上供学生使用,这其中包括幻灯片、影片、动画等。利用多媒体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极大的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例如,讲授《桂林山水》这一课时,考虑到小学生都喜欢趣味性强的篇目,如小动物类、童话及寓言故事等,而像《桂林山水》这一类的文章仅借助传统的教学方式,光靠教师的一张嘴来解说和描绘,很难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韵味,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鉴于种种因素,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不再让学生以学生的身份来感知课文,而是让他们以游客的视角来审视桂林的山山水水。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不仅在网上下载了桂林的相关美图,还收集了展现漓江之水的图片。挑选了班里两个表达能力特别强的学生来充当导游,并整理了一份去桂林旅游的景点路线图,以供二人参考。只做简单的指引和调控,并根据“导游”的节奏,播放幻灯片,让学生真的有身临其境的错觉。整节课都是在一种类似游玩的经历中度过的,虽然只有课本和桂林的自然风景图,但在我们共同的参与下,学生却有一种比真正的旅游更尽兴的感受。

3 利用多媒体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合理利用便能提升教学的实效。把学生需要学习资料、内容和问题运用文字、图片、动画的形式串联起来,组成有序、合理教学用具,在需要的时候展示,这样利于学生观察和分析,教学效果显著;同时节约了时间,方便了教学,学生学的愉悦,教师教的轻松。

例如,讲授《画杨桃》一课时,对于这类说理性的文章,学生的兴趣也不大,再加上家庭背景、生活环境、个人爱好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说吃过杨桃,但没注意观察它究竟是什么样子,还有好多学生甚至表示他们都没有见过杨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教学增加了难度。本打算去买两个带到课堂上,让学生一饱眼福的,由于不是产杨桃的季节,竟然没有找到。

为此,在备课时,就在网络上搜集了一些杨桃的各种图片,其中也包括从不同角度去拍摄所得到的种种造型。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播出来给学生看,让学生对文中那句“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理解的更深刻,记的更牢,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上也要以“实事求是”为做人的标准。

在学习《蝙蝠和雷达》一课时,也是基于这种理念,来完成教学的。雷达,大多数男生可能知道一些,但女生对其的了解就不多。而蝙蝠这种小动物,在近年社会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下,竟也变得特别稀有,很多学生也无缘与之得见。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两者的文字介绍展示出来,并辅以相应的图片造型,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二者的关联了。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对两者的认识由文字上升到了视觉效应,拓宽其视野,激发其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合理、恰当的使用多媒体,便能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教学中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在教学中,既要继承弘扬传统的教学手段,又要充分学习使用现代教学媒体技术,使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起来,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高俊.在科学有效教学中避免多媒体的使用误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0):179.

[2] 陈恩凤.多媒体的使用贵在一个“巧”字―― 小学语文教学中巧用多媒体例谈[C]//第九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论文集.2009:433-434.

[3] 党明玉.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青海教育,2007(4):26-27.

上一篇:新课改下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 下一篇:注重应用与拓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