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语文课外阅读评价

时间:2022-10-27 02:37:25

浅谈农村中学语文课外阅读评价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农村中学课外阅读情况却并不乐观,除了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存在偏差、缺乏良好的社会阅读环境、不注重阅读资源的开发、对学生缺少必要的指导等因素外,缺少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也是农村中学课外阅读得不到有效开展的原因之一。

针对农村中学生的特点以及新课标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参照新课标中的评价建议,笔者认为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式对农村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在此主要介绍五种方式。

一、 多角度评价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对于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目的也在于此。所以,我们也应该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全面考察,作出评价。

(一)评价课外阅读动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动机不尽相同,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可以从下列角度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为兴趣,为消遣,为考试,为提升自身素养等。

(二)评价课外阅读内容。可以从课外阅读的数量、课外阅读的广度与深度、课外读物是否有利于中学生提升等角度进行评价。

(三)评价课外阅读方法。新课标要求: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和效果。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是否能依据不同书籍类型、不同阅读目的适时采取合适的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是否综合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等,都可作为评价的标准和角度。

(四)评价课外阅读过程。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观察、访谈等方法评价中学生的阅读过程:是否自发自觉阅读、阅读过程是否有恒心毅力、是否享受阅读过程等。

(五)评价阅读收获。教师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学生读书笔记,记录和分析考试中阅读得分情况,家、校一起观察学生因阅读而带来的改变和提升等方法,评价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学到的技能,在思想情感上受到的熏陶、综合素质的提升等阅读收获。

二、 多层次评价

新课标建议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在保证达成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独立的个体,学生可能在兴趣、需要、理解能力、心智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不同,所以不能以同一的标准要求来评价。在课外阅读中,我们也应该承认并尊重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采用多样的生动灵活的评价方法。不仅要有横向的比较,也应有纵向的比较,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程度的评价标准,只要他们和自己原有的水平相比有进步,都应该得到鼓励和赞许。

三、 多主体评价

“评价主体多元化”是当前评价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遵循这样的原则,可采用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家长评价、学校评价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方法。

(一)学生自评。课外阅读的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中学生对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做个回顾总结,并在总结中反思不足之处,为下一段的课外阅读确立目标。

(二)教师评价。教师评价是中学生最为关注的,教师在评价课外阅读情况时,既要考虑到学生阅读的事实,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照顾学生主观感受,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采取适当的评价,以保证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稳步提升。

(三)学生互评。这个年龄的学生很在意同伴的看法,应鼓励他们的同伴参与评价。教师可协助学生确定评价的内容,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定期交流、互相评价,找出优处和仍需要改善的地方,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家长参评。随着课改的深化,家长对教育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很多家长迫切希望参与孩子的成长教育。在课外阅读的评价上,教师可通过家校联系卡、校讯通等方式指导家长,请家长和学校一起评价孩子的课外阅读。

四、 发展性评价

传统的课程评价,更多的是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新的评定与此不同,它把评定看作是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环节,它同样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评价不再局限于阅读当时的收获和所取得的成绩,而要看到阅读给中学生长远发展带来的影响。另外,课外阅读评价不仅要关注中学生的整体发展情况,还要注意到中学生个体,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均衡且有个性地发展。

五、 实效性评价

笔者从对学生、教师和家长的调查走访了解到,绝大多数的学生、教师和家长判断课外阅读是否有用的标准都是是否有助于考试成绩的提高。可见,在实际教学中课外阅读的实效性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课外阅读的评价也应该体现出实效性,让学生看到课外阅读的成效,体会课外阅读带来的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例如考试时,阅读部分可以从课外阅读参考书目中选取,既可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锻炼,阅读知识得到运用,又可以量化学生平时的阅读效果,让学生更有阅读的兴致和动力。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

上一篇:一唱三叹《如梦令》,百转千回李清照 下一篇:新学期开学自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