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养殖可行性报告范文

时间:2023-09-19 15:51:34

奶牛养殖可行性报告

奶牛养殖可行性报告篇1

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国家大力推进规模化养殖,随即建设大规模牧场成为中国乳业的主流。中国奶业养殖似乎从一个极端“散养”走向另一个极端“万头牧场”。

在尚未判断中国是否适合建设万头牧场之前,乳业巨头们早已开始对牧场规模盲目追捧。“政策层面的准入条件和市场层面的需求回升是奶源的双重幕后推手。畸形的产业政策直接催生了万头牧场模式的流行。”黑龙江省乳品工业技术开发中心高级工程师李涛认为。

而热衷于GDP数字的地方政府又乐见超大牧场的兴起,在土地优惠、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购牛补贴、担保贷款等多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这无疑又为万头牧场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兴奋剂。

美国环球育种公司技术总监兼董事阿里斯迪尔就指出,从小牧场直接到超级牧场将是一场灾难。一旦口蹄疫、疯牛病等瘟疫发生,后果不堪设想。问题不仅限于此。养殖污染问题也备受诟病。

其实一直以来,万头牧场都被部分专家认为是“作秀”,或者是企业宣传的噱头,或者被隐藏在背后的具有诱惑力的政府优惠政策所吸引。

实际上,牧场运营商们的投入一直很少,大多数款项都是由当地政府补贴款、银行贷款组成。现代牧业董事长邓九强就曾公开表示,现代牧业所有的土地都是政府无偿提供。更有甚者,少数牧场通过手段直接套取国家补贴资金。河南淇县畜牧局副局长、畜牧局党组成员就曾虚报奶牛数量以套取政府补贴。在万头牧场的背后,又藏着各种隐忧。

万头牧场

三聚氰胺事件让我国乳品行业上游的原奶供应环节的安全问题暴露无遗,为了解决危机,地方政府对规模养殖建设给予大量资金和政策支持。

大多数专家并不反对规模化养殖。他们认为,相对于分散的养殖方式,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所面临的生产安全问题更加可控,也可较好地在奶源上控制牛奶安全。这也是从三聚氰胺事件中吸取的经验与教训。悄然之间,“万头牧场”开始在中国大行其道。

蒙牛最大的奶源供应商现代牧业,截至目前,已建成运营的万头牧场16个,在建牧场4个,拟建牧场10个。2015年前,现代牧业将完成30个万头规模牧场的规模与经营,奶牛存栏超过26万头,日产高品质牛奶3000吨以上。

其他各大知名乳企也不甘示弱,纷纷进行万头牧场建设计划。尽管蒙牛已参股建设16个万头牧场,但仍计划未来3-5年陆续投入60亿元,建设20个左右超大规模的万头奶牛牧场。伊利也计划增资建20个“奶联社”模式下的牧场,在呼和浩特建设1.5万头规模的牧场。

上海光明也已建设了自己的海丰万头牧场。河北三元宣称在3-5年时间建成2万头奶牛的牧场和20个畜牧场型奶牛基地。完达山与河北贝兰德合作成立的新公司计划再建4个万头牧场。经历三鹿事件教训之后的新西兰恒天然表示要在中国兴建万头规模牧场。

一时间,万头牧场建设蔚然成风。乳业专家王丁棉解释,万头牧场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是因为迎合了国人“大就是好”、“小容易乱”的思维。三聚氰胺事件后,散户式的奶牛养殖被认为不易监管,是危机产生的源头,因此遭到批判与清剿。在政策的扶持下,各地纷纷搞奶农舍“集中营”开始规模化生产。

他指出,每一行业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奶牛养殖搞规模化发展本身没问题,但过度的规模化却不可取,其在经济效益上也未必是最佳。

此前,三元、光明牧场规模均在千头左右。王丁棉认为,在澳亚万头牧场的宣传蛊惑下,光明等企业被挟持了。“没有万头牧场,就好像养牛技术不行一样。万头牧场错误地成为了优质奶源的代名词。”

迫于压力,光明的金山牧场亦被迫走超大规模路线,现拥有超过6000头奶牛,却身受其害。由于规模太大,管理不善,金山牧场2007年至今已连续三年亏损达数千万,每头奶牛年单产能力也从建厂初期的八九吨下降至五六吨。

一向以“全产业链模式”作为卖点的飞鹤国际,却在乳品企业纷纷通过建设自有奶源向上游产业链布局的背景下,将自己的牧场股权全部出售。至此,飞鹤将不再拥有自建牧场。

飞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出售股权更多是基于战略调整、集中发展下游的考虑。“但我们在奶源上仍有保障。我们与受让方签订无限制地优先供应飞鹤的相关协议。”飞鹤成为了国内自建奶源大潮中首个退出者。

曾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养殖业的利润很少,做起来很辛苦。但是,这并不妨碍一些大企业的争相进入以及项目相继上马。

隐藏背后的利益

“万头牧场”的口号不仅是宣传的噱头,还可获得政府具有诱惑力的优惠政策。营销专家雷永军就曾直言不讳地说,一些牧场只是把“万头规模”作为宣传口号,其实就是幌子,目的是为了获得政府的支持。

为了提高奶牛标准化规模饲养水平,转变奶牛饲养方式,国家每年都会投资数亿元用于支持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对于符合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的建设项目,国家会在水、电、路、粪污处理、防疫、挤奶等配套设施及饲料基地建设上给予支持,并根据规模进行项目补助。

其中,年存栏200-499头的养殖小区,中央平均补助投资50万元;500-999头的养殖小区平均可获补助100万元;1000头以上的养殖小区平均补助可达150万元。同时,地方政府可视财力情况酌情安排配套资金,支持项目建设。

以现代牧业的马鞍山牧场为例,该牧场于2005年9月底开工建设,2006年上半年建设完成。总投资2.5亿元,但现代牧场的直接投资仅为4000万元。其中马鞍山市农发行贷款1.5亿元,马鞍山财政配套补贴和项目资金6000万元。包括600万元进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2600万元给予牧场基础设施补贴;1546万元给予奶牛补贴,一头国内奶牛补贴1000元,进口一头补贴2000元。

现代牧业董事长邓九强也曾向记者介绍,国家对规模化、养殖设施化进行补贴,对奶农用地进行优先审批等。“中央政策是一头好的奶牛补贴1500元,每一件农业设施补贴150元等。2011年,现代牧业共从国家获得补偿四五千万。”

规模化养殖在中央补贴的基础之上,各地方政府为了完成招商引资的任务更是大力推出优惠政策。甚至在农民不知情的情况下,政府就已私下替农民签订了土地租赁合同。

现代牧业的招股书显示,马鞍山现代牧业有限公司肥东分公司与肥东县白龙镇人民政府签订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合同,后者2383亩土地租给前者,期限为2009年1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但当地村民却反映,现代牧场占地时,无论是村一级政府还是村民,均未与现代牧业签订任何协议或土地租赁合同,合同是由镇政府与现代牧业签署。

现代牧业也曾公开表示,公司在租赁与使用集体所有制土地时未面临任何阻力,所获土地均为政府无偿向企业

提供。上万亩土地的无偿使用,各种资金的支持,此等好事岂能错过?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有一些牧场每年养个两三千头,即使亏本了,但是有政府的补偿,还有免费的土地使用,因此最终也是盈利的。因此,不乏套取国家资金的情况,而此种现象并非没有先例。2010年,河南淇县畜牧局副局长、畜牧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就因虚报奶牛数量、套取政府补贴而被判刑。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这或仅为其中一隅。

在2011年的第二届中国奶业大会上,一位国家发改委官员就表示:“规模化养殖,值得支持,但是需要适度,万头牧场是作秀。”乳业专家雷永军直言不讳地说,万头牧场根本就是一个骗局,是和地方政府达成的某种合作关系。

大小企业发展两重天

对于动辄投资上亿元的万头牧场来说,政府欢迎,落地容易。但对于小规模养殖厂,在国家的整顿风暴中被迫关门,而仅存的小规模奶牛养殖场融资渠道更是不畅。对于散户来说,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更是落实不到位。

从各超级牧场建设计划来看,每个“万头牧场”的投资额在3-5亿元。对环保、防疫等各项要求的条件也比较高。但是“牧场运营商”们的投入只占少部分,大多数款项都是由当地政府补贴款、银行贷款组成。地方政府还往往会给予优惠的土地政策,土地征用等工作也往往由当地政府全权办理。

超级牧场属于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政府为了有漂亮的GDP,各部门更是“服务周到细致”,全面让位于招商引资。以现代牧业为例,曾有媒体报道指出,2009年现代牧业在某市项目落成之前,为使尽快获得环评批复文件,该市环保局局长与分管副局长“先后12次到省局汇报,争取支持,并努力做好各种协调工作”。环评报告批复下来后,“市环保局指派专人到省局代业主取回批文,并送到业主手中,受到业主肯定”。

然而,并非所有企业都有该种待遇。“只有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才有这种能力,小企业获得如此优待的可能性太小了。”王丁棉如此告诉记者。

事实上,三聚氰胺之后,国家对乳业进行整顿之下,超过400家的乳企被迫关门。“国家的整顿,实际上就是排除中小企业。把企业分为等级,央企却拥有特权。”东方艾格乳业分析师陈连芳指出。

一边是国家大力支持规模化养殖,另一边中小企业发展却愈发艰难。而一些散户更因为国家的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不得不忍心放弃奶牛养殖。

陕西不少奶农诉苦说,国家政策规定养一头牛进行一定补贴,但实际上能拿到这笔钱的养殖户非常少。“要么迟迟拿不到补贴款,要么拿到奶农手里的比规定的额度少。”

西安市临潼区奶牛养殖场2010年有四五百头牛,但2011年却只剩下不到40头。厂主陈会云介绍,因为生意不景气,一些养殖场都倒闭关门了。“不少牛贩子经常来这里收牛,一个牛贩子一年基本能杀1000头牛。”他说。

像陈会云一样,奶牛养殖场的规模都在不断萎缩。一位奶农算了一笔账,即使牛饲养得好,一头牛一年产奶6-7吨,挤奶收入接近2万元,但剔除各项成本后,一头牛一年的纯利润仅为2000余元,其中不包括人工投入。

相对于大牧场政府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补贴,小规模养殖的境遇可谓艰难。实际上,国家规定超过50头牛的农场即为规模养殖。但此等规模与号称的“万头牧场”待遇显然天地之差。

西部乳业协会秘书长魏荣禄表示,近十年,民族乳业受到极大伤害。“真正的中小企业并没有很好地发展。只有正确地引导,中小企业才会有发展的空间。否则,中小乳企不可能拥有未来。”魏荣禄如是说,分散适度规模化妆场才是中国奶业协会与农业部大力倡导的。

快速扩张的忧患

“中国不适合搞万头牧场,太超前,在污染、防疫、疾病等方面很难做到有效控制。”魏荣禄明确表示。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分析师宋亮也认为,万头牧场奶牛养殖不仅对地理环境、饲料、水源、物流运输等要求很高,对环境的承受能力也有严格要求。

宋亮表示,平均一头奶牛一天排粪尿50公斤左右,一个万头牧场一天粪污的排放量能达到600吨左右,一年排泄物就有20多万吨。一头牛一年所产生的粪污需要10亩地来消化。在大部分是耕地的农业地区,完成20万吨污物降解非常困难。

尽管现代牧业对外称所有牛粪都已进行固液分离,按国家规定进行了处理。但在周围的农田里,随处可见到排放的牛粪,致使土地不能耕种。现代牧业一向宣称的“零排放”至今仍未实现。事实上,一些热衷于GDP数字的政府甚至并未把环境问题放在首位。

2007年3月9日的《关于汶上蒙牛现代牧业有限公司万头奶牛养殖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显示,该项目未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6年7月擅自开工建设,至报告批复时场内牛舍已基本建成,济宁市环保局曾对项目下达停建处罚通知。然而,随即恢复开工,未见任何处罚。

除此之外,王丁棉指出,规模养殖会造成奶源的不安全性。万头集中饲养,容易滋生疫病,特别是大规模圈养,饲养环境条件恶劣,所产原奶易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同时,由于管理经验不成熟,万头牧场缺乏必要的管理人才:由于空间的有限,动物几乎没有活动范围,降低了动物的福利水平。

“建设万头牧场,不能赶时髦,更不能过于盲目,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具体条件与实际情况。”王丁棉认为。

实际上,早在2002年,在一场名为广东东瀛奶业项目发展论证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38名畜牧专家曾专门探讨超大牧场选址以及经济规模等问题。他们达成的共识是,在中国南方,1000-2000头奶牛的牧场可实现最佳规模效应;在北方,除了呼伦贝尔等少数地区,其他地方并不具备建设万头牧场的自然条件。

然而,现实情况是,各企万头牧场项目争相上马。“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是由于乳制品快速扩张产生了不规范的行为,如今这种不规范已经到了奶源上。如果在奶源上不规范,那么严重问题还会发生。”雷永军告诉记者。

奶牛养殖可行性报告篇2

一、组织机构

奶站整顿涉及各方利益和部门职责分工,任务艰巨,必须严密组织,形成合力。市政府决定成立由市委常委、副市长蒋洪江同志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占军同志、市畜牧水产局副局长何文昌同志为副组长,市发改委、公安局、卫生局、食药监局、工商局、质监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奶站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畜牧水产局。奶站专项整治行动由各级政府负总责,具体组织实施。各县(市)、区要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的决策部署,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同志担任组长、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奶站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辖区奶站专项整治工作,乡镇要明确专人具体负责此项工作。

二、整治范围

奶站专项整治行动覆盖全市各种类型的所有奶站(厅),包括乳制品企业自建、规模养殖场自建、养殖小区联设、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个体私营投资建设、流动奶站(点)等辖区内所有奶站(厅)。

三、整治目标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为期一个月,通过专项整治行动,建立监督规范、管理有序的奶站监管长效机制,推动奶业生产方式实现根本性变革。一是严厉打击、坚决杜绝奶站添加三聚氰胺等有害化学物质的现象以及各种掺杂使假的违法行为。二是摸清奶站的现状,将奶站100%纳入监督管理范围。三是力争到年底(*县到明年6月底)实现散养奶牛(养殖规模50头以下)进小区,奶牛挤奶进奶站(厅)的目标,强力推进奶牛养殖方式的转变,加快奶牛养殖的标准化、规模化进程。四是奶站与乳品加工企业实行挂钩对接,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风险共担。五是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奶站经营秩序,确保生鲜牛奶质量安全,推进建立规范的奶站监督长效机制。

四、工作任务

(一)彻底摸清底数,建立奶站档案。在县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畜牧、发改、公安、卫生、食药监、工商、质监等有关部门,组成检查小组,对本辖区内的所有奶站(厅),远一摸清设立模式、类型、数量、日收奶量、挤奶方式、所有者、杜绝掺杂使假行为工作制度建设和实施情况,重点要查清个体私营奶站、流动收奶点等独立于乳品加工企业和养殖场区之外的营利性奶站情况。要对所有奶站(厅)逐一排查,登记造册,一站一表,建立档案。同时,要根据当地奶源分布情况,研究制定建设规划和布局方案。

(二)落实监管责任,层层签订责任状。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专项整治期间,畜牧部门要检查奶牛养殖场(区)的饲料来源、兽药使用、免疫记录、奶牛健康状况。质监部门要制定生鲜牛奶质量安全监测计划,检测牛奶质量,督促奶站配备检测设备,开展常规检测。卫生部门要检查奶站储存器具、从业人员健康和环境消毒状况,监督奶站落实卫生防疫消毒措施。工商部门要对营利性奶站的主体资格进行检查,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畜牧部门会同质监、卫生、工商等有关部门,对生鲜牛奶购销环节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排查生鲜牛奶中添加违禁物等有害物质和各类掺杂使假行为,规范奶站经营秩序。要做到层层把关,督促奶站认真搞好自检,乳品企业对进厂鲜奶批批检测,发现问题倒追责任。各县(市)、区要按照奶站100%全覆盖的工作要求,根据专项整治任务的大小,统一抽调精干力量,组成若干专项整治工作组,进驻各奶站开展工作。奶站实行科级干部分包责任制,发生质量问题分包干部负领导责任。各县(市)、区根据当地奶站设立的实际情况,从有关部门和乡镇抽调人员,向本辖区各类奶站派驻质量监督员,加强生鲜牛奶购销过程监管,责任到人。分包领导、质量监督员、奶站、乳品加工企业都要层层签订责任状,对生鲜牛奶质量做出承诺。

(三)强化督促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各级奶站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县相关部门、乡镇在整治期间设立举报电话,并向社会公开,方便社会各界对在牛奶中掺加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物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举报一经核实,对举报者给予货值10%的奖励。市奶站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举报电话87024461。在专项整治过程中,公安部门要对发现添加聚氰胺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及各种掺杂使假的违法行为,予以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违法行为要公开曝光,在乳品企业中和全社会通报其不法行为,禁止收购该站生鲜牛奶。

(四)加强奶站和乳品企业标准化建设。落实市政府《关于促进鲜奶销售保护奶农利益的意见》,鼓励奶站(厅)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对新上管道式挤奶设备(2×12以上规格)经验收合格的,每套财政补贴5万元。支持较大型奶站(厅)购置专用检测设备,每套财政补贴3万元。支持本地乳品企业购买专用检测设备,日加工鲜奶50吨以下的每个企业补贴5万元,50吨以上的每个企业补贴10万元。

(五)调整优化养殖布局,引导散养奶牛进入规模养殖小区。鼓励散养奶牛进入小区饲养,对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财政给予扶持。奶牛存栏300头以上的,纳入省级奶牛小区建设项目重点扶持范围,建成后经验收符合标准的,市财政每个小区奖励10万元,存栏达到500头以上的奖励20万元。引导散养牛进入规模养殖小区,9月底前散养奶牛进入养殖小区饲养的,对散养户和养殖小区经营者分别给予每头奶牛50元的奖励;10月10日前进入养殖小区饲养的,分别给予每头奶牛20元的奖励。对新入区的散养奶牛,要严格按《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做好检疫、隔离、消毒等工作。

(六)整改提高,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畜牧、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在联合检查中发现达不到建设标准要求的奶站(厅),要限期整改,整改仍不达标的,依法坚决予以取缔;独立于乳品加工企业和养殖场区之外的个体私营奶站、流动收奶点等营利性奶站逐步取缔。要认真落实省制定的奶牛养殖投入品记录制度、奶牛疫病防治治疗记录制度、奶牛养殖记录制度、奶站卫生消毒制度、奶站生鲜牛奶质量监测抽查制度、生鲜牛奶日常检测制度、奶站质量监督员工作制度、奶站购销合账制度等八项制度,逐步建立奶站监督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

(七)强化奶站(厅)市场主体责任。根据隶属、承办等关系,进一步明确奶站(厅)的市场责任主体地位。属于乳制品加工企业的,企业是直接责任人;属于合作社登记的,法人是直接责任人;属于养殖小区的,谁管理谁负责;属于私人投资的,谁投资谁负责。

五、阶段和步骤

第一阶段(9月27日至9月30日)登记造册。各县(市)、区要立即派出检查组,深入基层,迅速摸清奶站底数,填写《全市奶站专项整治检查表》(见附件2)和《县(市)、区奶站基本情况表》(见附件3)。

第二阶段(10月1日至10月10日)质量抽检。对奶站(厅)逐一清理,在专项整顿期间,要批批检测,经验收合格的奶站(厅)进行批批检测或抽检。

第三阶段(10月11日至10月20日)整改提高。严厉查处质量抽检中发现的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以及各种掺杂使假的违法行为。

第四阶段(10月2I日至10月30日)总结完善。通过整改提高,对符合奶站建设标准的,要按照《河北省奶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及时办理《卫生许可证以独立经营的奶站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并到畜牧部门备案。对达不到要求的,要限期整改,整改不达标的坚决予以取缔。同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各项管理措施,使奶站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六、保障措施

(一)认真组织实施。各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奶站专项整治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制定本辖区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细化、实化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做到工作到位、措施到位、经费到位、检查人员到位、监管人员到位,确保奶站专项整治行动顺利进行,取得实效。

(二)建立报告制度。在专项整治期间,各县(市)、区政府要向市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报告工作进展、实施效果以及遇到的问题,并向市畜牧水产局及有关部门报告。9月28日前,各县(市)、区上报奶站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和联系人姓名及电话(见附件4)。10月2日前上报《全市奶站专项整治检查表》、《县(市)、区奶站基本情况表》(见附件2、附件3);10月30日前,上报奶站备案情况;专项整治行动结束后,将总结报送市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有关部门。

(三)加大宣传力度。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奶站专项整治行动效果;按要求及时曝光掺杂使假等违法行为;组织有关专家释疑解惑;引导质量合格乳制品的消费,树立消费者信心;加强对奶站经营者的宣传,提高守法意识,保证生鲜奶质量安全。

奶牛养殖可行性报告篇3

1.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

近年来,各地农牧部门为了提高奶牛场的产奶量,不同地区根据各地的奶牛质量提出了6吨、7吨、8吨奶工程。规模奶牛场应严格按照农牧部门制定的项目要求实施,达到增产的目的。如果当地农牧部门没有此项工程,规模奶牛场可以聘请专家制定适合自己的长期增产规划。

2.建立合理的奶牛群体结构

规模奶牛场牛群合理结构为成母牛60%、青年牛13%、大育成9%、小育成牛9%和犊牛9%。成母牛群中,1~2胎母牛占母牛群总数的40%,3~5胎母牛占40%,6胎以上母牛占20%,老弱病残牛应淘汰,淘汰率可达20%~25%,以保持牛群高产稳产。青年牛是指18~28月龄的牛,大育成牛是指12~18月龄的牛,小育成牛是指6~12月龄的牛,三者总量应占牛群总数的31%。犊牛是指6月龄内的牛,母犊牛要根据其父母代生产性能和自身的体型外貌进行选留,公犊牛和淘汰的母犊牛要尽快销售,作为后备母牛的犊牛应占牛群总数的9%。

养殖规模超过1000头的奶牛场,要建立自己的核心群。核心群是带动全群发展的核心,是指导后备牛选留标准的重要依据。从本场成母牛中挑选30%、遗传性能和生产性能优良的牛组成核心群。核心群中不同年龄胎次的比例为1~2胎的占60%、3~5胎的占25%、6胎以上的占15%,除年老和死亡的外,一般不予淘汰。核心群的后代,除发育不良的全部留养。

3.奶牛品种改良

近几年,国家对荷斯坦能繁母牛实施良种冻精补贴,规模奶牛场以及园区要抓住契机进行奶牛品种改良。通过不断优化奶牛个体品质,能提高个体产量和群体质量,实现数量与质量的双赢。

在选择冻精时,要查看公牛系谱,通过系谱可以知道公牛3代内亲缘关系,如果待配母牛是这头公牛的近亲,则应避免使用。另外,养殖户要做好繁殖记录。

奶牛场要做好奶牛的观察,规范配种、接生等操作,由具备配种资格的技术人员进行配种。一般从奶牛产后40天开始观察,产后60天开始配种,确保奶牛产后100天内配种成功,同时做好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等产科疾病的防治工作,提高配种受胎率。

4.奶牛饲料的配制

配制奶牛饲料时,应因地制宜选用饲料原料。若奶牛场靠近啤酒厂,每头牛每天可以喂给10~15千克啤酒糟,不但饲喂效果较好,而且还能减少蛋白质饲料的用量。此外,果汁厂的下脚料果渣也是奶牛的优良粗饲料,每头牛每天喂给10~20千克可以提高产奶量,增加效益。

饲料原料选定后,要进行合理配比,以满足奶牛营养需要。如日产奶量20千克的奶牛,每日应供给15~20千克青贮料、3千克苜蓿干草和2千克其他干草,冬季再加喂2~5千克的胡萝卜。宁夏地区由于缺乏优质青干草,饲草品种主要以青贮玉米为主,日饲喂量要达20~25千克,有条件的牛场可以再补充一些豆科牧草。

5.TMR技术的推广

TMR(全混合日粮)技术是根据奶牛在不同生长发育和泌乳阶段的营养需要,按照营养专家设计的日粮配方,用特制的搅拌机对饲草、精料、矿物质、维生素和其他添加剂进行搅拌、切割、混合和饲喂的一种先进的饲养工艺。这种工艺能够保证奶牛饲料的营养均衡性,可显著提高养殖场的饲养管理和生产水平,降低饲料成本,实现增产并改善牛群健康状况,从而改善和提高牛奶的品质。在规模奶牛场推广TMR技术,必须保证料槽清洁卫生,每天24小时不断料,让奶牛自由采食。

6.挤奶技术与挤奶次数

在规模奶牛场要全面推广使用鱼骨式挤奶台,实行机械挤奶。挤奶前,首先要对奶牛进行健康检查,观察或触摸外表是否有红、肿、热、痛症状或创伤;其次要对奶牛进行药浴,选用专用的药浴液,药液作用时间为20~30秒。如果污染特别严重,可先用温水清洗干净,再药浴;最后要用毛巾或纸巾将擦干,保证一牛一毛(纸)巾。挤奶结束后,要迅速进行药浴,停留时间为3~5秒。

挤奶次数的确定,各地区、各牛场争议很大。2008年以前,宁夏地区规模奶牛场推行日挤奶3次,三聚氰胺事 件后,蒙牛、伊利两大奶业集团为了提高牛奶品质和降低职工劳动强度,改推日挤奶两次。一般来说,3次挤奶比两次挤奶能提高产奶量10%~15%,但对日产奶量20千克以下的奶牛影响不大。

7.奶牛疾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规模奶牛场要根据当地疾病流行情况,针对不同的牛群,采用各种有效的防疫措施。一要定期进行免疫抗体水平的检测,保证免疫抗体水平达到70%以上;二要实行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制度,凡按国家规定免疫过的奶牛加挂免疫耳标,并建立免疫档案;三要配合当地畜牧主管部门做好“两病”(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的检疫,做好净化工作,及时淘汰阳性牛。

引进牛只时,一定要取得引进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证明和布鲁氏菌、结核病检验阴性证明。奶牛在起运前和到达目的地后都要进行检疫,并要隔离观察15~30天,确定健康后方可混养。

8.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是提高规模奶牛场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奶牛场的制度主要包括:场长职责、门卫职责、职工守则、采购人员职责、财务制度、畜牧技术人员职责、饲养人员职责、繁殖配种制度(人工授精员责任制度)、卫生防疫与消毒制度、饲料使用控制措施与制度、环境保护措施与制度、兽药使用控制措施与制度、挤奶厅的环境要求和卫生控制制度等。这些制度不仅要贴上墙,而且还必须让场内所有人员熟记于心,落实到行动上。

9.积极参与DHI检测

DHI为英文dairy herd improvement(奶牛场牛群改良计划)的缩写,也称奶牛记录体系。DHI报告包括了20多项数据信息,如序号、牛号、分娩日期、泌乳天数、胎次、测定奶量、校正奶量、上次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脂/蛋白比例、体细胞计数、线性体细胞计数、牛奶损失、前次体细胞数、累计奶量、累计乳脂量、累计蛋白量、峰值奶量、峰值日、305天奶量、持续力、繁殖状况、预产期等。

规模奶牛场要积极与农牧部门联系,参与到DHI检测项目中来,这能使奶牛场从经验管理、被动管理转变为数据管理、主动管理,完成从传统管理到现代管理的变革。

DHI是通过测试奶牛的产奶量、乳成分、体细胞数等并收集奶牛群体的有关资料,综合分析后形成反映奶牛场饲养、配种、疾病、生产性能等信息的报告。这些信息可以指导奶牛场进行科学有序地生产,促进奶牛群生产性能大幅提高,实现高产高效

奶牛养殖可行性报告篇4

复原乳又叫还原奶,是指把新鲜牛奶经过高温灭菌干燥制成奶粉后,再兑入一定比例的水或者牛奶还原成液态奶的乳制品。按我国规定,还原奶须在产品包装明显处标注出来。通俗地讲,复原乳就是用奶粉勾兑还原而成的牛奶。

近年来,奶业行业内部对复原乳检测与标识问题的关注从未间断。为了加强对违规添加复原乳的监管,近日,农业部修订《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的标准,新标准以糠氨酸和乳果糖作为检测核心,并于4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与生鲜乳直接灭菌制成的纯牛奶相比,复原乳有何不同?农业部出台新标准将对奶业发展产生哪些影响?如何从根本上振兴民族奶业,保护奶农利益?日前,记者采访了奶业相关专家和乳品企业负责人。

聚焦标准:

以糠氨酸和乳果糖含量鉴定是否含复原乳

从生鲜乳到大包粉,再兑水复原为还原奶,外在形态上看,复原乳无非是生鲜乳固化再液化的产物。而事实并非这么简单。

牛奶之所以被誉为最具营养价值的食品,不仅是其中含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更重要的是牛奶中具有人类生命所需的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等有重要作用。

生物活性物质对存活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若经高温灭菌处理,其活性将大为降低。巴氏杀菌乳之所以被全球消费者普遍接受,正因为它采用最温和的热加工手段,可在最大程度灭活致病菌的同时保留生物活性物质。

生鲜乳可经巴氏杀菌或超高温瞬时灭菌(UHT)加工成纯牛奶,而复原乳兑水复原后至少还要经过一次热杀菌,才能成为可以上市的终端产品,因此总体上看,复原乳的营养价值不如直接以生鲜乳为原料加工成的牛奶。

如何才能判断牛奶是否含复原乳?通过测定糠氨酸和乳果糖的含量即可。

糠氨酸和乳果糖都是牛奶热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副产物。在生鲜乳中,二者含量极低,且不受奶牛品种和饲养环境变化的影响,经热加工的奶制品中,糠氨酸和乳果糖的含量会有很大增幅,热加工伤害程度越强,含量相应越高,牛奶品质也就越差。因此,国际上一般将二者含量作为反映牛奶热加工程度的敏感指标。

此次出台的标准正基于此:通过测定生鲜乳、巴氏杀菌乳、UHT灭菌乳和奶粉中糠氨酸和乳果糖的含量,可判定巴氏奶和常温奶中是否添加了奶粉。

事实上,早在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中,就已明确要求巴氏杀菌乳生产中不允许添加复原乳,而在灭菌乳、酸牛乳等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复原乳的,不论数量多少,必须醒目标注“复原乳”,并在产品配料表中如实标注复原乳所占原料比例。

“受技术手段、管理体制、原奶质量不高等因素制约,政策虽然早已出台,但迟迟无法落地。”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奶业专家陈瑜认为,过去,技术手段上无法通过检测相应的指标来精确判断牛奶受热程度,检测不出是否含复原乳。而这次出台的鉴定标准具体、严格,技术上细化了热加工的强度标准,补上了这块短板。

规范市场:

维护优质优价规律,防止劣币驱逐良币

对农业部出台新标准监管复原乳检测和标识,业内普遍认为此举主要出于保护民族牧业和奶业的考虑,打通上下游利益联结机制,提升民族奶业竞争力。

过去,由于缺乏检测标准和手段,部分乳品企业即使生产复原乳,也不会在包装上做出明确标识。消费者一方面缺乏对优质乳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无法判断牛奶品质,在产品选择上相对盲目,更多地取决于广告、价格等因素。

“市场上,优质优价规律被打破,作用于产业,就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在上游养殖环节有优势、致力于优质乳生产的乳品企业,没有得到足够的回报。”现代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高丽娜说。

采用“零距离一体化”模式,现代牧业最大程度地省去了牛奶加工的冗余环节,保证了纯真新鲜,连续三年获得世界食品品质评鉴大会金奖。但在商场超市琳琅满目的奶产品货架上,现代牧业的优质乳与一些乳品企业生产的复原乳摆在一起,消费者无从选择。因此,高丽娜一直希望国家可以有效监管复原乳的生产和标识。此次农业部修订鉴定标准,她表示拍手称快,认为此举是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推动牛奶品质提升的一次信号释放。

“鉴定标准对复原乳标识的字体、字号、面积等都做了具体要求,如果复原乳生产商没有标注而被举报的话,将会遭受很大打击。”陈瑜认为,我国消费者目前还缺乏对复原乳的认识,因此,标识将对产品销量产生很大影响。

“添加奶粉并不影响牛奶的安全性,复原乳有其性价比高的一面,不应妖魔化,但乳品企业应明确标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中国奶业协会乳品工业委员会副主任顾加升呼吁理性看待复原乳。他同时认为,具体到单个产品,以热伤害程度来直接判断牛奶及其制品的内在品质才更加客观,也与国际标准相一致,相应地,我国奶粉加工工艺也需要升级换代。

政策落地:

从标准出台到市场规范还有很长一段路

农业部新标准出台后,记者在北京多家超市走访调查,发现几乎各品牌的纯牛奶和酸牛奶均未标注“复原乳”字样,其产品配料说明显示为“生牛乳”,仅旺旺牛奶在显著位置标注“复原乳”,极个别酸奶在产品配料中说明为奶粉。

从生产成本看,以大包奶粉加工复原乳比用生鲜乳加工纯牛奶低得多。数据显示,进口大包粉到岸价长期维持在1.5万元-2.5万元/吨,2014年和2015年我国生鲜乳价格平均为4.05元/千克和3.45元/千克。可以想见,大包粉还原成液态奶后,与国内生鲜乳形成一定价差,因此一些乳品企业不会随便放弃复原乳生产,新标准落地难度极大。

根据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所做的2015年度《中国奶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奶产品报告”),2014年,我国进口的奶制品超193万吨,其中大包奶粉(含全脂、脱脂)就占了92万吨多。

事实上,根据《奶产品报告》,进口纯牛奶同样存在添加复原乳问题:调查4批次进口品牌巴氏杀菌乳中,1批次添加复原乳,1批次为非巴氏杀菌乳;调查46批次进口UHT灭菌乳中糠氨酸平均值为227.9mg/100g蛋白质,显著高于调查112批次国产UHT灭菌乳196.1mg/100g蛋白质的均值。

政策落地难的另一深层原因在于奶业的多头管理机制。“农业部新标准完善了复原乳鉴定标准,维护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但是乳品企业的生产和市场流通环节监管责任不在农业部。”高丽娜认为,要真正规范产业发展,还需要多部门共同努力,尤其产品监管部门应加强监测并对未按规定标识的企业予以公开。

从长远来看,理顺奶业管理机制是产业健康发展绕不过去的一道坎。据高级奶业分析师宋亮介绍,目前,此次修订的鉴定标准已经得到了国家食药监管总局的高度重视。

对新标准将会给产业带来的影响,陈瑜考虑得更加周全。他认为,乐观地看,此举可暂时抑制国外大包奶粉的进口;但另一方面,在目前国内奶源相对过剩的市场情况下,

如果将生鲜乳喷粉这条路也堵上,将对我国奶业产生极大打击。更进一步地考虑,如果乳品企业明确标注复原乳采用国外进口奶粉为原料,或干脆将生产加工环节转移到国外去,在目前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信心不足的形势下,将更加不利于民族奶业的发展。

“从根本上说,中国奶业发展还要靠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陈瑜说。

深层分析:推行优质乳工程,打通奶业上下游利益链条0.5%!这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2015年奶制品抽检的不合格率,远低于整个食品3.2%的不合格率。

“现在,我们要开始更多地关注牛奶品质,从焦虑安全转向聚焦优质。”顾佳升说,牛奶之所以珍贵,关键在于营养品质,现在奶业发展已经到了提升品质的阶段。

长期以来,尤其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后,消费者的关注点一直离不开奶业的底线问题――安全。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奶制品不仅较国内其他食品更加安全,即便与欧盟官方通报的奶产品相比,也要更加安全:欧盟官方的食品与饲料快速预警系统2014年年度报告显示,当年通报的3097起不合格食品中有66起为奶产品,而2015年我国食药监管总局的报告显示,我国共检出不合格食品5541批次,其中不合格奶产品44批次。

与奶业安全问题相比,目前产业链上利益分配失衡,导致奶农效益偏低,是振兴中国奶业的另一难题。

“纯牛奶和复原乳一个价,生鲜乳肯定拼不过大包粉,奶农辛辛苦苦养牛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山东省高青县木李镇丙申奶牛合作社理事长田丙申告诉记者,前几年合作社成员分散养殖了近5000头奶牛,而如今只有3000头,若不是以合作社形式组织起来统一管理,恐怕奶牛养殖数量会更低。

2008年至2015年,我国生鲜乳产量年均递增0.8%,去年生鲜牛乳产量为3755万吨,而奶制品加工量和消费量增速均在6%以上。可以想见,奶制品加工的原料越来越多地来自于进口。进口激增的直接影响是奶农养殖效益下降,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倒奶杀牛现象,民族牧业发展受到巨大冲击。

中国农科院研究员王加启一直建议我国实施“优质乳工程”,他认为此举是同时解决消费者信心低迷和利益分配失衡的核心纽带。

奶牛养殖可行性报告篇5

然而,目前国内的奶源状况远非广告中展示的那般美好。“中国只有极少地区放牧奶牛。”中国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刘玉满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市面上的牛奶多来自舍饲喂养的奶牛,包括一些知名品牌的高端奶。

飞鹤乳业集团总裁兼董事长冷友斌亦向《财经》记者表示,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新西兰等少数几个人口密度低、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放牧奶牛,其他都是舍饲喂养,大型牧场亦是如此。

自去年6月至今,中国生乳标准之争再一次指向了奶源建设。今年7月3日,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公开批评称:“我们的生奶标准,几乎是全世界最差的。”内蒙古乳业协会秘书长那达木德则用“国情论”回应巴氏奶阵营的抨击。

提供大半原料奶的北方散户奶农,就是那达木德所说的“国情”。他认为,由于生产条件所限,如果标准高于奶农可以接受的上限,七成奶农将被迫倒奶杀牛。这对于养牛收入占家庭收入绝大部分的奶农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无论如何,中国最新生乳收购标准不升反降的背后,是国内奶源建设裹足不前的不争事实。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指出,多方因素正制约着原料奶整体质量的提升。

奶源质量症结

散养比例过高、乳企和奶农利益对峙,造成原料奶质量不高

在中国乳都呼和浩特市的和林格尔县,有两种饲养奶牛的方式。

和林县城的北部,是占地8848亩的现代牧业澳亚示范牧场。这个将最先进的种草、养牛、挤奶集于一体的牧场,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单体牧场。因饲养环境和饲料条件优异,所产原奶在菌落总数、蛋白质含量、乳脂率等衡量牛奶质量的指标上,均远高于散养奶,被用于制作高端牛奶。

因为终端产品的价格较高且是蒙牛自身体系中的一部分,澳亚牧场尽可使用优质饲料和欧洲生产流水线,但和林县的散户奶农不可能有这样的条件。

郭永劳家里养的两头奶牛平时就拴在房门口的泥地里。“房前屋后,三五头牛”,这是和林县农村随处可见的景象。一旦有机动车开过,农房门前的马路上便尘土飞扬,奶牛只得本能避让。郭永劳家没有专门的牛舍,也没有定期的卫生防疫措施,奶牛所在之处蚊蝇成群。

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室主任、王俊博士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菌落总数)如果是50万的话,奶站应该看起来比较干净;200万的就有点脏了,基本上夏天苍蝇满处飞,地面上会有一些残余的牛奶散落,卫生设备上有些时候可能会闻到一些异味。”此景与《财经》记者所见非常相似。

按照那达木德的说法,正是为了照顾郭永劳这样的散户奶农,去年6月出台的《生鲜乳收购标准》,将菌落总数这一指标从分级收购模式(最高级别50万,最低级别400万)统一划至200万个/毫升,而蛋白质含量则由原先的2.95%降低至2.8%。

但郭永劳对外在条件倒不是特别在意,因为每头牛3000元至4000元的年利润,已经令他满意。

然而,这样的利润是建立在“好好喂”且牛不生病的基础上。郭永劳与和林格尔县所有的散户一样,牛饲料的搭配是大量粗饲料(绞碎后的玉米秸秆和青储玉米叶)和少量的精饲料(豆粕和玉米等混合物)。而对牛奶蛋白质含量提升有极大作用的草料苜蓿他们几乎是闻所未闻。目前中国大部分饲料苜蓿从美国进口,只有少数的大型牧场,才有条件给牛喂食苜蓿。

郭永劳家门口就有一个奶站,附近的奶农都把牛奶卖到那里。在那里,奶农是没有议价能力的。夏天是传统的产奶淡季,散户的收奶价格一般是每千克2.7元至3元。

生产环境不佳,饲料价格高昂,收购价格偏低。郭永劳为了保住微薄的利润,用自家土地种上了青储玉米,解决了部分饲料来源问题。除此之外,他再无力去改善自己的生产环境。

记者采访时,正值郭永劳在地里整理刚买回来的玉米秸秆,晌午的和林格尔县气温超过30℃,但为了防晒,他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以致汗流浃背浸透衣衫。

蒙牛和伊利发给《财经》记者的书面回复均表示:“由大型牧场和现代化养殖小区提供的原奶比例达到75%以上。”但中国社科院主编的《中国奶业经济研究报告》中却提到,三聚氰胺以后,部分地区奶牛散养户数量明显下降,在全国范围内,2009年底,100头牛以上规模比例为23.1%。换言之,如郭永劳一般的散户奶农比例依然达到76.9%。

“奶牛产业分为生产、加工和销售三个环节。三者投入比是6∶3∶1。但是回报比却正相反!”中国奶业协会顾问王怀宝对《财经》记者说。

那达木德指出,乳制品企业想方设法压低原料奶收购价格以获得更高利润,而散户奶农在博弈中处于绝对弱势。

对此,伊利原奶事业部在发给《财经》记者的书面回复中解释说:“散养户对资源的专有性决定了奶价制定绝非是企业一家独断,从发展之初的‘企业+奶户’的双方议价,发展至目前‘奶户+企业+政府(行业协会)’三方定价机制,奶户的话语权一直都有突出体现,且能够得以保障。”

刘玉满介绍说,对话议价机制不是没有,但在北方地区效果并不明显。他告诉记者,北京密云和山西等地曾组建过奶农合作社联社,希望借此提升议价能力。“但是大企业一联手,你的奶就卖不出去了。联合社的奶源对他们庞大的企业来说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据7月19日的《中国企业报》报道,北京、天津、河北地区的20多家奶牛养殖企业、养殖户反映,从4月份以来,“毙奶”“扣奶”成为乳业巨头的惯用手段,生乳新国标出台了一年,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并没有“落着实惠”。在乳业巨头的挤压下,养殖业已经出现全线亏损苗头。

但如果是企业体系中的牧场,情况就会不同。现代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著名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王怀宝感叹,现代牧业的牧场是他走过的那么多牧场中,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从创建到发展再到上市,现代牧业与蒙牛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70%的原奶供应蒙牛做高端产品。

那达木德称这是“肉都烂在一个锅里”――如果终端产品销售价较高,且是企业体系中的牧场,那在饲养成本上可伸缩的空间就很大,奶牛的饲料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会比散户高很多。

飞鹤乳业亦在圈内以大牧场建设闻名,其四个万头牧场都存在于企业体系之下。冷友斌董事长介绍说,其牧场中奶牛的年单产量可达9.5吨,蛋白质含量3.3%以上,乳脂率4.6%,菌落总数基本在3000以下,远远高于散户农民,甚至超出欧洲标准。如此高质量的原料奶建立在“欧洲流水线、规模化生产”的基础上。

“中国乳企和奶农利益对峙,是现在原料奶质量不高的症结所在,也是引发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三聚氰胺事件,归根到底也是这个问题。”那达木德说。

在目前散户比例超过七成的情况下,多数乳企采用“分散饲养、统一挤奶”的方式进行奶源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对原奶的二次污染。但依然未解决奶农与乳企的利益对立关系,也对奶农起不到实质性的帮助作用。

怎解行业怪圈

乳业巨头不惜血本大打广告战价格战,另一头又不断压低原奶的收购价格,整个行业头重脚轻、恶性循环

2008年秋曝出三聚氰胺丑闻之后,“奶源为王”已是国内乳企的共识, 伊利董事长潘刚、执行总裁张剑秋都曾表示,将坚持“奶源优先”的战略。

今年5月,伊利高调对外宣布,2011年计划在奶源建设方面投资14.26亿元,而此前四年,伊利已在奶源建设上投入40亿元。

蒙牛在给《财经》记者的书面回复中亦称:“近几年,蒙牛累计在奶源建设方面投入30亿元,未来五年计划再投入33亿元。深耕上游建设环节,从源头上把关产品品质。”

但伊利和蒙牛2010年的年报显示,两者用于销售的费用高达68亿元和54.3亿元。目前,蒙牛、伊利、光明、三元的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在20%至30%,而新西兰最大的乳品企业恒天然此项数据仅为3%(详见表1)。

多位南北方乳业专家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都认为是企业的创建方式决定了其经营模式。“国内大型乳企的建立方式和国外不同,国外是先有奶源再建乳企,我们不一样,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先把乳制品企业树立起来,再给他们找奶源。”

一位不愿具名的南方乳业人士直斥这种“先市场,后工厂;先建设,后奶源”的做法是“全世界的一个笑话”,造成了乳企轻视奶源建设,北方散户过多的局面。

上世纪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无论是在南方或北方都是以集体化的农场作为奶牛的养殖方式。90年代中期以后,大城市对牛奶的需求出现快速增长。一些地方政府看到了机遇,大力鼓励集体、个人、社会一起养奶牛。

内蒙古乳业协会秘书长那达木德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奶业正常的增长速度在20%以下,1998年至2004年,内蒙古奶业七年超常规发展,每年增长30%-40%。”

彼时的原料奶供需情况也与现在大不相同,企业几乎有奶就收,且收购价格相对较高。“看别人养奶牛能赚钱,而且政策好,我也就养了,一下就十年过去了,当时很多人都这样!”郭永劳告诉《财经》记者。

奶业,形成了头重脚轻的产业现状。乳业巨头不惜血本大打广告战价格战,另一头又不断压低原奶的收购价格,导致奶农无力改进生产环节,整个行业恶性循环。

而在今年3月8日召开的呼和浩特市经济工作会议上,蒙牛以乳企第一的身份,再度荣膺呼市“纳税十佳企业”称号。从1999年成立到2010年,蒙牛已累计纳税将近70亿元。

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每一位业内人士均提到奶业发展中政府的作用,认为面对奶业发展现状,政府必须在多方面加大投入。

“奶业本应是一个很重要的民生产业,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现在怎么会变成一个风险行业?”中国奶业协会原副理事长王怀宝问道。

前文提及的不愿具名的南方奶业人士也称,正是地方政府的不作为造成了奶业的现状。“你可以去查一下2007年31号文件和2007年质检总局与农业部的联合发文。文件是发了,但落到实处了吗?”

《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1号文)中一共提到了“加大奶牛养殖补贴力度”“建立奶牛政策性保险制度”“支持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加强对奶牛养殖农户信贷支持”“完善产业政策”五项措施。但文件已经四年,记者向多位呼和浩特周边的奶农求证时,他们均表示从未收到任何养牛补贴,“即便有,也差不多可以忽略(不计)吧。”

“贷款倒是有。”郭永劳回忆说,早在2001年左右他刚开始养牛的时候,政府给他提供过贷款,“当时就是要买奶牛,一头牛贷款6000元,可以分期还款”。

龙头企业无意在奶源建设上花大力气,政府对散户奶农的引导扶持不够,以致孤立无援的奶农无力改变散乱差的养殖现状。

为解决单个奶农利润过低的问题,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主任金海为奶农设计了奶业合作社的模式――将散户农民联合起来,农民凭牛作价入股,交由养殖水平较高、经验较为丰富的带头人喂养。合作社将所产牛奶卖给乳企,利润按股份给农民分红。

“这样既解决了牛的饲养难题,又解放了劳动力,还形成了规模效益,提高了原料奶质量。”金海告诉记者,当初设计这套制度的时候,他曾多次给内蒙古自治区领导打报告,阐明合作社的意义。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副书记杨利民给予了充分肯定。

此后金海多次往返被确立为试点基地的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旭泥板村进行调研、座谈。“我们这个合作社之所以能够建成,是有偶然因素的。”金海对《财经》记者说。旭泥板村当时的村支书叫云佩龙,此人非常有眼界,和一般的村民不同,正是他力主引进合作社制度,使得双方有了合作的可能。而且很多前期投资(包括奶站、牛舍),都是云佩龙自掏腰包,他现在也是合作社的法人代表。

多方努力协调之后,合作社终于在旭泥板村建成,正式投产后,整个农场只需四人就可保证日常运营。7月11日,《财经》记者在农业合作社厂长办公室的桌上看到刚刚打印出的蒙牛原料奶验收单:菌落总数:0-50万,蛋白质含量:2.99。

合作社办得不错,却推行不下去。“最终的问题还是缺乏来自政府方面的支持。”金海说。旭泥板村的合作社现有180头牛,如此规模的合作社,所需的先期投入(土地、基础设施建设、饲料采集等) “靠农民自己根本不可能,政府必须有前期投入,但现在几乎没有”。

那达木德同样谈到了政府在奶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他强调,“市场经济初期阶段,完全靠市场调节是不可能的,政府必须介入!”

除先期投入和出台导向性政策以外,在奶牛养殖业的上游产业同样需要政府的引导。对奶牛蛋白质含量和乳脂率等关键指标有重要提升作用的饲料苜蓿,自2004年后开始出现较大的供应缺口,并逐年增加。如今苜蓿供应大量依靠进口,价格高达2250元至2400元,普通散户、合作社和奶牛小区中的奶农只能望洋兴叹。

刘玉满主编的《中国奶业经济研究报告》一书中称:“苜蓿草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产量大幅下降,已成为限制我国奶业健康发展重要因素。”据该报告统计,2009年苜蓿进口量为7.66万吨,国内产量约为10万吨,严重低于理论需求,与此同时,对外依存度也超过40%。

高价进口的苜蓿,在价格上将普通散户拒之门外,只有大型乳品企业体系下的牧场才有提供苜蓿饲料的条件。从呼和浩特市区至和林格尔县的公路两旁,种满了青储玉米,这是奶牛粗饲料的重要来源,但鲜有苜蓿种植地。如此一来,占中国奶牛养殖70%以上的散户,他们所提供的原料奶在质量上就和牧场奶形成了较大差距。

2006年1月1日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后又增加了粮食补贴,直接导致了苜蓿种植地逐年减少。“种粮食是有补贴的,种草没有。”那达木德告诉记者,但由于奶业的快速发展,对苜蓿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只能大批量地从国外进口。

由于国内苜蓿减产,供需形势紧张,国产苜蓿的价格也涨至1900元至2200元之间,且国产苜蓿(一级)相对牧草饲用价值(用于衡量饲料使用价值的指标)仅为90,而美国的一级和特级苜蓿这一指标则分别达到150和180,性价比远高于国产苜蓿。

城市型奶业争议

上海的生乳质量标准远远高于国标,但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型奶业能否在全国推广

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南方乳业人士对新标准普遍持批评态度,认为新标准是“保护落后”。以上海为代表的南方乳业人士称,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局限,但规模化经营为基础的城市型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远距离运输的基地型奶业,由于其产品在营养价值上的固有缺陷,不应成为发展主流。

位于常熟太仓交界处的江苏昆山市向阳乳业有限公司牧场,距上海市区仅60公里,占地250亩地,存栏数有2000多头。牧场的主人是宋慧亭,他原来是光明乳业负责牧场的一把手,2004年“下海”,如今被人尊称为“上海滩的养牛大王”。

在向阳牧场,《财经》记者看到牛舍旁边整齐地堆放着苜蓿草。宋慧亭介绍说,“苜蓿草是美国进口的,400多美元一吨。饲料都是计算和搭配好的。”

牧场中每个牛舍拴养了大约200头牛,每头牛都有标识身份的号码,全部是荷斯坦奶牛。宋慧亭介绍说:“每头牛都有档案,每年两次体检,保证牛群的健康,这个是生产合格牛奶的第一步。”

一个200头牛的牛舍,一日三次,两个工人挤奶,两个工人喂料,大约三个小时完成。牧场的挤奶机都是德国进口的,从奶管到奶缸,在全封闭的状态下,迅速降温到4℃。一天两次,光明乳业的奶槽车直接进入牧场收奶。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陆续解散收奶站,至2003年奶站全部取消。乳企的奶槽车直接到牧场收奶,减少二次污染,也杜绝了中间环节的腐败滋生。

“我们已经连续四年实现成乳牛单产9吨以上, 2010年做到了10.16吨(北方散户奶牛平均单产是4.5吨)。”宋慧亭向《财经》记者介绍说。“我这里是光明乳业收奶的个体户牧场中最大的一家了。”

宋慧亭向记者出示了上海乳业检测中心的原始记录。“你自己看看,体细胞数都是低于30万的,细菌数都是3.5万到4.5万。所以,生乳新国标把菌落总数降低到200万个每毫升,我们奶农不理解,也不欢迎,这是为了保护落后。”

上海奶协顾问、上海奶协原副秘书长陈新告诉《财经》记者:“原料奶质量控制方面,上海领先全国。”从上海奶协提供的数据来看,上海地区生奶总量的90%达到了每毫升菌落总数40万个以下,其中约有三分之一在10万个以下。

“这主要得益于生乳按质论价的体系。按质论价在上海最早从1996年开始,到现在是第五个阶段,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与北欧国家的标准接轨。”

目前上海地区按质论价体系,共有脂肪、蛋白质、冰点、菌落总数、抗生素、黄曲霉毒素M1、亚硝酸盐、体细胞指标。陈新介绍说:“早在2006年,上海生乳的按质论价,已经纳入了冰点、体细胞、亚硝酸盐等指标的检测。因为冰点是用来测试牛奶里面是否掺水。亚硝酸盐,是致癌的物质。这些国家标准里面没有明确列入,上海地区都有明确的要求。”

“至于蛋白质含量,从2008年以来,上海的平均水平是3.11%,菌落总数,在上海40万以上,就可以扣钱。体细胞在75万以上,也可以罚钱。”

如何才能真正地保障奶农的利益,建立奶农、乳企之间的公平利益机制,上海方面亦有自己的经验总结。据陈新介绍,2000年上海市农委联合市物价局、卫生局、质量监督局,出台了一个上海市生鲜牛乳质量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了生乳的第三方按质论价检测,并且授权了上海乳品的第三方检测中心。

上海还是全国唯一的原料奶价格由物价局掌控的地区。上海每年有两次调价,年初一次,年中一次,由乳企、奶农代表、奶业协会、上海市农委、上海市发改委、上海市物价局共同制定基准原奶的收购价格。

生乳收购基础价格,由上海市物价局成本检测大队测算生产成本加合理利润形成,上下浮动幅度由有关各方根据市场供求和成本变化情况在协商的基础上制定。 参与奶价协调工作的奶农代表有九人,由上海奶协组织奶农选举产生。

金德华是上海南汇区希迪乳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公司一共拥有1300头奶牛。金作为九个奶农代表之一,也参加了原奶收购价格的制定。他告诉《财经》记者,“7月份我们调整了原奶收购价格,最新的基准价格是3.7元/公斤。全上海的平均收奶价是3.85元,我这里的奶牛场是4.05元。

前中国奶业协会乳品工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奶业行业协会加工技术委员会主任顾佳升在其所撰写的《城市型乳业的中兴和我国奶业现代化》一文中指出,由于城市市场需求强劲,直到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上海、北京等地的奶业“较内地为盛”的优势一直长期得以保持。城市型奶业的地理优势,在于高质量的奶源基地和大容量消费市场的距离。

国家发改委也在2008年发文,要求城市型奶业率先在全国实现现代化。

瑞典的利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食品加工和包装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在中国的投资累计已达33.5亿元人民币,同时利乐亦是“北奶南运”的积极鼓吹者。

在利乐包装革命的技术支持下,中国乳制品行业开始变局――常温奶产品和企业异军突起,蒙牛从2001年到2007年收入增长了44倍。与之伴随的是巴氏奶的全面沦陷,市场份额滑落到20%。

利乐不赞同在现阶段大力发展城市型奶业。利乐中国区企业传播副总裁杨斌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解释,中国原奶的产地主要还是在北方,而消费大半在南方,消费市场距离原奶产地很远,另一方面,城市型乳业尤其是南方地区的城市型乳业,原奶生产成本高、环境影响大,很难找到解决办法。所以中国市场更适合保质期长的常温奶发展。

有土地才能养牛,上海发展养牛场最大的制约还是土地。除了牧场用地外,也没有配套的饲料地,不能将粪便作为有机肥料还田。

金德华的南汇希迪牧场占地面积是200亩,外加1500亩的饲料地。他告诉《财经》记者:“上海是牛奶消费的好地方。但是,因为土地供应紧张,我这个牧场要扩大生产是不可能了,整个上海也很难再扩大奶牛数量了。我的牧场周边,上海机场、上海波音、上海商飞的组装厂都在,几个大项目一下子就把土地给占了。”

顾佳升亦承认:土地、劳力、环保等压力大,高质量饲料供应困难、配套饲料田难以落实,成为制约城市型奶业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各地大多停留在“套转”中央既定“奶八条优惠政策”的水平上,几乎看不到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全面完整落实共17条内容的整体方案。

顾认为,城市型奶业应扬长避短,奶源基地的发展不宜盲目扩大畜群,而应改良品种、提高单产、进一步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城市型奶业也应当主动争取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形成统一规划,落实与养殖规模相一致的配套饲料田。

宋慧亭则指出,“日本东京、韩国首尔,还有中国台湾,土地都十分紧张,但是走出市区,很快就能看到牧场。”

规模化共识

巴氏奶和常温奶只是不同的奶业发展模式,不存在谁消灭谁的问题,高质量原料奶应是两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在是否发展城市型奶业上争执不休的南北方乳业人士,对于规模经济是产业未来这一观点,都持赞成意见。

那达木德认为原料奶质量需要提高必须集中散户,寻求规模化。“奶牛规模化养殖,可以说是符合奶业发展一般规律的。”

蒙牛方面的书面回复中也提道:“只有将中国奶牛养殖业由分散养殖型向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才能改善与促进乳业产业链的全面发展。”

《中国奶业经验研究报告》同样指出,规模化养殖,可以降低饲料价格波动的影响,提高原料奶质量,进而获得更好的收购价格。该报告给出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年,规模牧场的平均收购价格比散养户高出0.88元/公斤(见表2)。

刘玉满认为,在现有条件下,短时间内全部实现规模化养殖是不可能的事情。冷友斌亦称奶牛养殖业的转型还需要时间,拥有四个万头牧场,数十个中型牧场的飞鹤乳业至今未进入液态奶领域,除了专注于婴儿奶粉市场的企业定位之外,“没有那么多的奶量”也是重要原因。用奶量较少的飞鹤可以走集中化管理模式,体量庞大的蒙牛伊利等乳业巨头,要实现奶源运营模式的转型绝非易事。

那达木德列举了五条现阶段实现规模化的可循之路:建立奶牛小区、推进合作社模式、推行奶联社建设、鼓励民间资本介入奶业,依靠外资帮助。

“不是只要规模化就是好的。规模一味扩大,资金链、管理配套、人员配置跟不上也会出现问题。”刘玉满说。在那达木德撰写的《关于规模化养殖的几个问题》一文中,他提出了“适度规模”这一概念,他认为规模化程度必须和经营者的投资能力、资源多少、管理水平、经营能力和乳品企业的服务半径相配套。

国内如飞鹤乳业与现代牧业这样经营着大规模牧场的企业,也曾受到质疑。那达木德说,纵观世界各地,牧场规模在1万头以上的十分少见,“奶牛的防疫和粪便处理是个大问题”。

冷友斌坦承大型牧场的经营难度比中小型牧场大很多。但他解释说,飞鹤万头牧场的奶牛粪便全部用于沼气发电,供厂房使用,沼液用作有机肥灌溉饲料地和农田,完全有能力消耗污染。

对于产业方向问题,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资深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虽然他认为巴氏奶是未来发展方向,但常温奶亦不可摒弃,无论是巴氏奶还是常温奶,只是不同的发展模式,不存在谁消灭谁的问题,而高质量的原料奶应是两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刘玉满认为,无论双方再怎么争吵,高质量的本地奶(巴氏奶)在营养价值方面肯定要高出一筹的,“对于有条件的消费者,当然是本地奶最好”。这一点即便是常温奶阵营的乳业人士也不否认。

奶牛养殖可行性报告篇6

近年来农业部大力推进物联网在生产经营中的应用,信息技术正加快从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走到圈舍鱼塘。在畜禽养殖方面,精准饲喂、监测、自动挤奶等在规模养殖场正在实现广泛应用;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规模化畜禽养殖业中,有效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投入产出率,实现从传统劳动密集生产模式向集约型和智能化、现代化生产模式的转变,为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

近年来,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智能农业项目和农业部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深入实施,在全国范围内总结推广了426项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软硬件产品、技术和模式,有力推进了农业节本增效和生产智能化管理。我国畜禽养殖物联网充分考虑了规模化养殖企业生产的需求与政府监管的要求,集实时监测、精细养殖、产品溯源、专家决策管理于一体的畜禽物联网精细化养殖监控网络与系统已初具规模,养殖模式逐渐走向集约化、工厂化和智能化。物联网技术在畜牧业各领域得到了不同程度应用,取得了积极进展。

2015年起,农业部畜牧业司组织开发了“全国生鲜乳收购和运输监督管理系统”,实现了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在线发证,并在许可证上生成二维码标识。2016年起,畜牧业司采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方式,建设“畜禽规模养殖信息服务云平台”和“数字奶业信息云平台”,推广物联技术在畜禽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实现智能监测,并将畜禽养殖、贩运加工、疫病诊疗、商品交易等全程纳入云平台管理,以金融服务为纽带,实现管理精准化、生产标准化,逐步推进畜牧业大数据建设。

在规模化养殖管理方面,物联网技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广东温氏集团已经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实现了养殖机械设备与物联网技术的集成应用,提供了一整套生猪养殖的物联网技术应用解决方案。管理人员能够集中监控所有养殖栏舍的实时环境状态,通过网络远程控制养殖栏舍的温度和通风系统,精确控制自动喂料系统按照生产规程投放饲料,实现了生产过程精细化管理。据了解,目前温氏集团正将此项技术推广到实施现代家庭农场计划的合作农户。

为了实现实时监控,江苏省新坤兴农业生态有限公司、宜兴诚翔养殖有限公司建成了基于RFID电子耳标的可追溯的猪群管理系统,通过扫描每头猪的电子耳标,实时查询每头猪的生长过程,同时通过在猪舍安装CO2、氨气、温度、湿度传感器,实现猪舍环境的实时监测,及时调控猪舍温湿度和有害气体,实现了科学化、自动化、规模化养殖管理,母猪产仔率提高了10%,仔猪死亡率降低了8%,商品猪出栏提前5天,料肉比由原淼3.3下降到3.0,每年可以为一个万头猪场节本增效50万元以上。

保证食品安全,提升产品品质。广东盈富农业有限公司按照“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经营理念开展怀乡鸡养殖,现有肉鸡养殖基地三个,占地2000多亩。广东盈富农业有限公司“信宜怀乡鸡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应用模式”,是为了使消费者充分了解信宜怀乡鸡的种源情况、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生产操作过程、作料用药情况、加工销售过程各个环节,建立安全的信宜怀乡鸡生产全程信息追溯管理应用模式。信宜怀乡鸡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应用模式以生产经营企业档案数据为基础,围绕企业对“生产、库存、销售”三条主线,对信宜怀乡鸡的生产环境、生产活动、销售状况实施电子信息化管理。运用网络通讯、系统集成、数据库应用等技术,搭建一套信息化管理平台,便于对其生态产品从养殖、配送、追溯等环节实现实时记录、高效管理、信息可跟踪追溯等功能。信宜怀乡鸡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应用模式,通过建设信宜怀乡鸡饲养信息管理子系统,对信宜怀乡鸡饲养和屠宰加工等过程进行全程的电子化信息化管理,确保信宜怀乡鸡从鸡苗到成品鸡整个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养殖。在这一过程中,将种鸡信息、农户信息、包装信息、配送信息进行系统电子化录入,形成产品信息数据库。并制作带追溯码和二维码的标签附在每只成品鸡上。同时,建设信宜怀乡安全追溯子系统,消费者可根据成品鸡包装上的编码或二维码,通过自助追溯查询机、公司追溯查询网站、手机、电话等终端设备输入追溯码,查所购鸡养殖、加工销售环节的相关溯源信息。系统将产品信息反馈给消费者,从而完成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全过程。

在增加奶牛效益方面,重庆市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中垦乳业互联网+智慧牧场”物联网建设项目成为物联网技术与奶牛养殖相结合的典型。据悉,该项目共分为四个部分,具体包括:以色列阿菲金挤奶机牛群管理系统,牧场养殖设备及自动监测设备,信息采摘及网络体系建设,阿牧网云管理与决策支持平台。通过阿牧网云管理与决策云服务平台,包括动态牛群档案、饲料配方、选种选配、牛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繁殖管理报告等线上软件系统,实现手机APP、pad、微信、PC终端多屏互动,随心所欲远程控制,牧场管理尽在掌握。利用计步器硬件+软件组成的繁殖管理系统,以及牧场物联网奶牛及牛奶数据采集装置,实现在每次奶牛挤奶的时候,自动为每一头挤奶牛做一次体检,并将体检报告发送给牧场管理人员。利用阿牧场线下服务,30年牧场管理经验的国际专家在现场辅导,将线上后台发现的问题及时线下实地讲解,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整合现有奶牛养殖产业链,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综合服务,建立“阿牧网云管理平台+物联网终端+线上线下服务”互联网模式的新型牧场生态圈,为牧场提供“一站式”的管理、技术和服务解决方案,为牧场创新、提升撑起一把保护伞。

据悉,目前中垦乳业“互联网+智慧牧场”管理水平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奶牛饲养采用国内先进的料塔系统控制精料配料准确性,TMR日粮使用司达特全混合日粮搅拌车进行添加,并结合TMRwarch精准饲喂软件进行管控,确保发料投料准确,日粮搅拌均匀;饲喂原料管控,会对进场所有饲料原料进行成分分析,确保原料质量合格;配种通过同期技术以及早孕血检检测,提高繁殖率;牧场软件使用世界先进的Afikin管理系统,对牛只、疾病牛只及时进行揭发;疾病治疗、配种提供靶向牛只,确保疾病控制率、牛只死淘率、配种率在业内处于领先水平;奶牛在挤奶过程中牛奶的产量、电导率进行全程实时监控,确保牛奶质量远优于国家标准。

奶牛养殖可行性报告篇7

难以忽视的现实危机

产业链前端现实状态堪忧

作为一个事关国计民生的行业,奶牛养殖业一直备受国家关注,很多扶持政策也让不少奶农尝到了甜头。但在近日陆续有媒体报道,因为利润微薄或者严重亏损导致奶农大量杀牛,行业发展有可能导致前端萎缩,进而影响整个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首先关注最先报道的陕西省的奶农养殖情况。

7月12日,西安市临潼区任留奶牛养殖示范小区,一处牛场空荡荡没有一头奶牛,而一个月前这里有近80头牛,奶农因为不赚钱就全卖了。

一些奶农反映,因为人为因素,很多扶持政策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不少奶农诉苦说,要么是迟迟拿不到补贴款,要么拿到奶农手里的都比规定的额度少。国家政策规定养一头牛给补贴一部分费用,但实际上能拿到这笔钱的养殖户非常少。

而在一些地方,政策的不稳定性也让养殖户心里没底。“这个领导说要大力扶持奶牛产业,给政策、给资金,大家热情马上被调动起来;换了个领导,又说要搞别的产业,政策、资金又没了,大家就被泼了冷水。”一位养殖场负责人告诉采访记者,政策变动太大,让大家心里没底,时间长了就不敢轻易涉足这个行业。

养殖奶牛要投入相当的资金,很多奶农当初都是靠贷款发展起来的。但现在,情况出现了变化。“刚开始时有政策性贷款,但现在整个行业都不景气,贷款很难办了,要贷款就要抵押,但因为奶牛没有保险无法抵押。”大荔县韦林奶牛养殖场负责人党玉杰告诉记者,养牛场的土地只有使用权,不能抵押;奶牛也因为没有上保险不能抵押,所以没法贷款。党玉杰建议,如果国家能推动保险公司给奶牛上保险,那么很多养殖场就可以抵押贷款了,这是解决目前养殖场困境的一个好办法。

“奶农杀牛的长期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西安市奶业协会秘书长王伟民认为,短期来看,企业压低收购价能够节省成本,但是随着奶农杀牛现象的蔓延,奶源势必会越来越少,而供需关系变化必然要体现在价格上。企业为了争夺奶源,势必会提高收购价,而这部分成本肯定会被转移到最终的消费市场上,后果便是奶制品涨价。“个别企业已开始采取‘瘦身战术’,比如原来一袋奶220毫升,现在可能变成了200毫升,但零售价不变。”王伟民说,这其实就是变相涨价。但如果终端产品不涨价,源头产品也就无法上调。

“谁现在和我提起养牛,我就上火。”陈会云(化名)大声说完这句话,猛地嘬了一口烟,然后将烟头狠狠地掐灭在烟灰缸里。这是7月12日的上午,天气有些闷热。陈会云坐在办公室里,情绪有些低沉。他不停地闷着头抽烟,偶尔隔着门帘瞥一眼办公楼对面一片空空如也的牛圈,眼睛里是谁都看得出的无奈。“一个月前这个圈里还有七八十头牛呢,现在全卖光了。”

这里是他位于西安市临潼区的奶牛养殖场。自七八年前建起这家养牛场后,他的心情从来没有现在这般糟糕。“好多人都不养奶牛了,赔不起啊。要么赔钱养,要么就杀掉卖肉。”

陈会云的遭遇并非个例。记者调查发现,因为企业压低奶价,奶牛饲养成本上涨等种种原因,在其他省的一些地方,不少奶农也已经无以为继,要么将牛卖给养殖场,要么直接卖给屠宰场杀掉卖肉。

“不少人因为养牛而倾家荡产,还有自杀的。”陈会云向记者讲了一件最近发生的事情:有个老板接手了别人的牛场后,自己又投入几十万元进行设备改善,“没想到今年很多奶农都不养牛了,牛场建起来了,却没牛可养。”巨额负债让其不堪重负,最后选择了喝农药自杀,幸亏被人发现得早抢救了过来。

这个极端的个例令人心酸,养牛户的困境可见一斑。“我养了5年牛,最多时有50多头,现在只剩下了20头。”咸阳的养牛户陈富礼告诉记者,他5年里共赔了三四十万。”说起奶牛,他就忍不住伤心,“奶牛就是奶农的命根子,不少人杀牛时,都是硬着心肠、含着眼泪去干的,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走这一步啊?”

陈会云也是直摇头。去年,在他的养殖场寄养奶牛的奶农还有七八家,每家最少的有四五十头,最多的将近百头,“现在就剩一家了,只有40头牛。”

据他介绍,因为生意不景气,一些养殖场都倒闭关门了。其中不少牛被直接卖给了屠宰场。“不少牛贩子经常来这里收牛,一个牛贩子一年基本能杀1000头牛。”他说。

像陈会云一样,不少奶牛养殖场的规模都在萎缩。“我这个场子规模比以前小了20%左右。”大荔县韦林奶牛养殖场负责人党玉杰告诉记者,现在杀牛的奶农确实比较多,已经成了普遍现象,“牛稍微有点病就杀,看病要花钱,成本就高了,还不如杀掉卖肉。”“效益不好,养奶牛不如养肉牛。”据他介绍,很多奶农都在观望,实力较强的转而养小牛(刚出生的小母牛),还有的开始养羊。

“现在好多村子都没有养牛的了,都空了。”西安经开区兄弟良种奶牛购销处负责人何贵学从事奶牛交易已经10年了,他经常从咸阳地区几个县的农村收购奶牛,然后再销售到全国各地。“现在收牛比以前难多了,养的人越来越少了。”他告诉记者,“几天前一个农村的朋友告诉我,说他们村子里的奶牛减少了4/5。”

“很多养不下去的奶农就把牛卖给我们。我们能养的就养,不能养的就直接杀掉。”据他介绍,一年仅从他这里送到屠宰场的奶牛就有2000头左右。“屠宰场的生意也不好做了。”咸阳一家屠宰场的负责人刘安告诉记者,以前奶牛有病了,奶农还舍得花钱给看病,看好后继续产奶。现在干脆不花这冤枉钱,有病不给看,直接送到屠宰场。但因为养牛的人少了,送到屠宰场的牛自然也比以前大幅度减少。“以前一个月能杀一二百头奶牛,现在也就几十头。”他叹着气说。

西安市奶业协会秘书长王伟民介绍说,陕西省一些县上半年杀牛数量达到了10%。“杀牛现象目前比较普遍,大家也见怪不怪了。”

“奶农杀牛和乳品企业压低牛奶收购价有很大关系。”王伟民告诉记者。

据报道,2008年陕西省共有乳制品企业95家,日处理鲜奶9250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按照国家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的要求进行清理整顿,有17家企业被责令关停,每天淘汰产能1050吨。2010年12月底,陕西全省10个市区共有乳品企业78家,日处理鲜奶降到8200吨。今年初,陕西省整顿乳制品企业,再次关闭数十家企业。截至3月底,陕西省有41家乳企通过重新核查。

“企业少了很多,但奶源并没有减少多少。这样一来,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供过于求,于是一些企业开始联手压价。”王伟民说。

“养殖场产奶量不同,收购价也不同。产量大的价格相对高些,产量小的就低些。”党玉杰给记者算了笔账,去年收购价是每公斤3.6元,今年降到了3.3元,其中0.5元给奶站提成,到奶户手里就剩下2.8元,“如果饲养得好,一头牛一年产奶6~7吨,挤奶收入接近2万元,但刨除成本后,一头牛一年也就2000多元的纯利,就这还不算养牛户的人工投入。真不如出去打工挣钱多。”他说。

而陈会云的养殖场交奶的价格也一样,“我这个养殖场小区每天产奶3吨多,仅奶价降低,每天大概就损失1800块钱左右。”他说,“现在企业对收奶的标准要求很高。奶要是不达标,企业要扣钱的。仅菌落总数这一项不达标,每个月就要扣四五千元。”

“奶农现在完全处于劣势。”陈富礼也是感慨万分,“养得好的还能有一点薄利,养得不好的就亏得多了。很多奶农得不偿失,干脆就不养了。”

一方面是企业压低牛奶收购价,另一方面是养牛成本的不断提高。两头挤压,使得奶农的生存空间越来越逼仄。饲料是最大的成本,玉米去年八九毛钱一斤,现在涨到了一块一。一头牛一天的饲料大概40-50块钱。

党玉杰也掰着指头算了笔账:一袋饲料现在已经从84元涨到96元,一头牛4天吃一袋,一年下来大概要80袋,养牛仅这笔投入大概就要比过去多1000元。“一头牛一次性要储存3000元左右的饲草,100多头牛就要一次性花40万元左右,一般人根本投资不起。”他说。如果饲养条件、技术过硬,一头牛可以养5-8年,但现在很多人其实达不到这个条件。他给记者举了个例子:附近一个奶站有几个南方人养了15头牛,但其中就有7头因无法产奶被淘汰,仅剩下8头牛,“这么养下去不亏才怪呢。”

成本上涨,进一步压缩了奶农的盈利空间。“买一头牛犊大概三四千元,每天饲养成本按40元算,一年下来就是一万四五,这两项加起来,成本大概是一万八九。”陈富礼告诉记者,“一头牛平均一年能挤奶6吨左右,按到奶农手里的收购价每公斤两块八计算,大概能收入2万左右,减去成本,一头牛每年也就能挣一两千元。”“这还算是养得好的。”陈会云说,如果养得不好,牛生病了不但要花钱,而且影响产奶量,这样算下来,想不亏损都难。“越是亏损,奶农越不敢投入,牛有病了不给看,饲料不敢喂太好的,价格太高,越是这样,产奶量就越低,亏损就越大。简直成了恶性循环。”王伟民说。

越养越亏,于是很多奶农选择了把奶牛当肉牛卖给屠宰场。“现在一头成年牛市场售价大概是9000-10000元,挤一年奶,好的能纯收入2000元。要是卖给屠宰场,如果一头牛体重500公斤,按市场收购价每公斤25元计算,能卖12500元,能挣3000元左右。你说说,哪个划算?”陈会云反问记者,“照这么下去,谁还养奶牛?”“套牢了,这辈子的积蓄全砸进去了。”陈会云哀叹一声,“要不是因为这些固定资产投入了几百万,我早转行不干了。”

何贵学曾在一家国营养殖场工作过几十年,对这个行业的现状深有体会。“都说这是个好行业、朝阳产业,但只怕很多奶农都等不到黎明了。”他脸色凝重,一声叹息……

行业前端出现重大动荡和调整,会直接导致原奶产量下降,进而出现局部产品供求失衡现象,产品涨价风又会重新盛行,又会刺激养殖业的再度复苏。但奶牛行业的周期和投资比养猪等行业周期长而且投资更大,复苏起来相对更慢一些。因此时下的养殖业危机不啻于给步履维艰的乳业一记宏亮的警钟。

行业整顿残局仍然需要料理

2011乳业整顿和乳制品企业生产许可证重新审核于4月初落幕。4月2日,国家质检总局了乳业整顿和乳制品企业生产许可证重新审核结果,数据显示,全国1031家乳制品企业和145家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中有643家企业通过了生产许可重新审核,其中包括婴幼儿配方乳粉114家企业;107家企业停产整改,426家企业未通过审核,通过率不到55%。业内人士称要达到此次重新审核生产许可证标准,起码需要投入300万元以上,其中包括三聚氰胺检测设备添置、检测人员投入等,这对过关的企业也是个不小的压力。

审核结果让很多业内人士大吃一惊。“在政策出台之初,我预计乳企被淘汰率可能会在2成左右,但现在看来至少4成企业关门或者转产。”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乳业大省黑龙江省原有138家乳企,质监局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88家乳制品企业集中开展了重新审核,通过审核的仅占乳企总数的54.3%,这意味着,其余63家企业将退出乳业市场。而内蒙古原有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157家,在此轮重新审核中,提出重审申请的企业有71家,截至3月30日,共有61家企业通过审核。37家企业因生产条件和检验能力达不到要求而未提出申请。另一大省份山东则是有一半的企业被淘汰。经省经信委、省发改委等部门审核获得产业政策批准文件的企业有69家,而提交申请并受理的企业有55家,其中,通过乳制品生产许可重新审核的企业有44家,未通过的企业有11家,未提交重新审核申请的企业有14家。

国家质检总局的整顿固然会迎来乳业浴火重生的良机,但过程的阵痛不容小觑。有乳业知名专家表示,这么多企业被淘汰,它们未来的去向、生存出路在哪里?设备如何再利用?工人的就业问题如何解决? 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这些小乳企退出乳业一线市场后,可考虑转型,选择进入饮料行业,由于饮料生产工艺与乳制品生产工艺相类似,因此选择进入饮料行业不仅可以利用原有的生产设备,工人也不会失业。同时,若企业选择生产乳饮料,则仍可采用原有牛奶来源。

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实现转型、转产。例如,那些设备老旧、能源消耗大、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其设备再利用的效益并不高;对奶粉生产企业而言,转战饮料行业并不对口。

“这些企业如何处理,国家要做好预案。如果处理不好,它们可能会走到幕后,变成非法乳品生产企业或者黑作坊。届时,它们将更加肆无忌惮,必将进一步增加乳品的安全隐患。”宋亮说。他建议,这部分设备应该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或采用出资收购的方式,或给予其他方式补贴,帮助这些企业转产,并针对企业的转型提供指导作用和相关的优惠政策,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此次乳业整顿,并不是由市场直接的内在原因引发,而是借助行政手段和政策使得行业重新洗牌,大企业纷纷顺利通过审核,而众多小乳企则被淘汰出局。

乳业整顿带来的阵痛还有另一方面——奶农。由于企业关闭,原本签订的合同可能会作废。奶农交奶会出现困难。如何保障奶农利益,预防奶农倒奶杀牛也是国家必须要做的事情。

宋亮表示,虽然被淘汰乳企的产能并不大,但由于我国乳企区域性非常强,部分地区还是会出现奶农利益受损的现象,也不能排除杀牛倒奶极端现象的出现。据其测算,这次被整顿出局的中小企业中保守估计最少有5%与奶农有直接关系。

宋亮建议,这些企业中能够被大企业覆盖到的,他们所收购的奶源就需要大企业去协调,甚至政府允许降低标准收奶。而剩余的覆盖不了的,只能是政府拿出一部分资金让大企业去收购奶农奶源。“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奶农的原奶会不会有质量安全问题?如果企业因此而拒收,奶农又将面临着滞销甚至倒奶的尴尬。对于上述种种问题,政府都应该拿出应对之策。”

长期来看,随着乳企数量的减少,奶农交奶的竞争也会更激烈。“这就要求奶农必须提高牛奶质量,调整牛群结构,卖掉一些老弱病残奶牛,提高经济效益;散户也可设法进入奶牛养殖小区,这样不仅可以稳定奶农的经济收入,而且可保证产品的质量。”周思然建议。

巨头获利,是否利于市场竞争

乳业新规大规模“门户清理”,已造成45%乳企淘汰出局,让渡出约占全国乳业市场20%的市场空间。在国家此次乳业重审的行动中,国内巨头迅速地嗅到了市场空间留白带来的巨大商业机会。新一轮的市场争夺烽火已经点燃。光明、伊利、蒙牛已在数日之间动作频仍。

伊利控制奶源的步伐正在加快。今年伊利已开始投资4亿元,计划在湖北建设两个5000头示范牧场。伊利奶源布局将继续扩大。伊利宣布今年将投入14.26亿元用于奶源建设。未来几年,伊利集团将增加建设800个不同规模的牧场,以优良的牧场为企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优良的原料奶。

3月12日伊利公告称,拟在广东省惠州市东江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建日产800吨超高温灭菌奶项目,这是继伊利集团在广东省继佛山之后建立的第二个基地,也是该集团的第40个生产基地。惠州基地项目投资金额约为4.57亿元,主要是生产常温奶,预计在2012年8月投产,建成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元。

与此同时,伊利投资5亿元在山东临朐建设的新生产基地即将投产。投产后,该基地将成为伊利集团在山东半岛最大的液态奶、冷饮复合加工基地。

据尼尔森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伊利婴幼儿奶粉以13.0%的销量份额领衔国产奶粉品牌,稳稳跻身于中国奶粉市场第一阵营。伊利奶粉以21%的销量份额稳坐中国奶粉市场第一把交椅;近两年来,伊利高档婴幼儿奶粉始终保持着140%的增长。

蒙牛乳业2010年年报数据显示,蒙牛去年实现主营收入302.65亿元,同比增长17.7%,实现净利润为12.37亿元,同比增长10.9%。蒙牛前期投资2 .4亿的广东最大乳制品加工基地清远工厂已于2011年3月竣工,工厂日均产量200吨,全年产值达7亿。截至目前,蒙牛已在全国各地建成40多个生产基地,并有望再增资6.6亿;布局全国的奶源和牧场的投资计划高达14亿。

4月18日,光明占地232亩的亚洲最大乳业工厂在上海破土奠基,总投资近14亿元,投产后将达到日产2000吨(年产60万吨)规模的工厂,但光明的产能此后将在世界上同类型工厂中位列三甲,在亚洲规模居首。光明目前是华东最大的乳品企业,在上海地区的常温奶和鲜奶市场占有率均为第一,鲜奶占上海地区市场份额的80%。

2011年,光明启动山东和上海两大战役,前者意在盘活华北,后者意在探索优势地区的突破增长道路。据了解,光明新建的华东中央工厂生产的常温奶“将可覆盖全国”。但在全国牛奶市场,伊利和蒙牛才是老大哥,两者占据了全国常温奶市场60%以上的份额,而常温奶在液态奶的消费中占比超过60%,可以说得常温奶市场者得天下。

光明2010年以3 .82亿元价格购入新西兰SynlaitM ilk L im ited51%股份,挺进高端奶粉市场。今年光明又参与了对法国酸奶制造商优诺的竞购,虽然最终因光明缺乏国际化运营经验首战未捷,但光明的雄心和实力可见一斑。

光明乳业的2010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72亿元,同比增长20 .5%;实现利润总额2.41亿元,同比增长26.9%。2010年光明乳业的增长速度达到了20%,超过了行业15%的平均水平。据该集团“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公司力争培育形成2个规模上200亿元级的产业、3到5个规模上100亿元级的产业”。

“我们现在已经不卖世纪乳业公司的牛奶了,早就改成卖伊利的了。”在河北高阳县南路台村的一家小超市里,工作人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如是说。然而,此地正是世纪乳业有限公司工厂的所在地,该公司经受住了“三聚氰胺”事件的考验,却没能通过此次的乳业整顿,原先所占有的市场则逐渐被蒙牛、伊利、光明、三元这样的大企业占领。

据统计蒙牛、伊利、光明和三元四大乳业巨头旗下通过审核的子公司达到了190家左右,约占全部过关企业的30%,

蒙牛集团总共有32家子公司获得了生产许可证。不过,去年年底,蒙牛集团以4.692亿元收购了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51%的股份,成为该公司的最大股东。如果再加上君乐宝乳业公司9家子公司,蒙牛集团所占的比例将更大。蒙牛集团称,2010年,蒙牛液态奶继续领先国内市场,占有率为33%左右,其中高端主打产品特仑苏的市场份额继续位居市场第一。

另外,据了解,伊利集团下属的130多个工厂也已全部获得了乳制品生产许可证。记者还通过对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数据统计得出,光明乳业共有15家子公司,三元乳业有11家子公司获得新的生产许可证。在643家通过企业中,这前四大企业通过审核的子公司达到了190家左右,约占全部过关企业的30%。行业逐渐进入垄断市场状态,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

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高级乳业分析师陈连芳则表示,2010年液态奶约有1800万吨,蒙牛集团有500万吨,约占28%,而伊利集团则占18%,光明乳业为7%左右。在奶粉方面,伊利则占有11%左右的市场份额。

此次乳业整顿,利好蒙牛、伊利等大企业。有乳业专家指出,本次被清理出局的数百家企业大致可腾出20%市场空间和近30%奶业资源,而这些被腾出的资源与市场份额,将趋向高度集中,大部分流入大企业的手中。事实上,中国乳业的几次大变局都会淘汰一些小乳企,从而使大乳企获得扩张的机会。

世纪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长军告诉记者,河北保定市高阳县在“三聚氰胺”事件前共有8家乳制品公司,该事件发生后,就只剩保定完达山乳品有限公司、保定美森乳业有限公司、河北香格尔饮业公司和世纪乳业有限公司。通过此次政府的整顿,后两家公司已经主动退出,就只剩两家了。

据记者了解,河北35家通过的企业中,保定市就占了6家,其中就有蒙牛、伊利的身影。而在石家庄,也存在同样的情形。石家庄高邑县唯一的乳制品公司石家庄旭尔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出局。行唐县的太行乳业公司、六路通乳业开发有限公司、阿牛乳业有限公司等均已陆续被淘汰,目前石家庄就只有6家乳制品公司。

不过,陈连芳指出,此次整顿虽然使得大乳企获得扩张的机会,但也需要企业稳扎稳打,才能取得好的成绩。或加快形成寡头市场格局。此次整顿使奶业资源和市场份额更多地流向大企业,寡头在加速形成,中国乳业格局将由此发生变化。随着产业洗牌的继续,乳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寡头垄断的格局也日益凸显。

行业扩张是虚假繁荣吗

由于巨头频频出现大手笔投资,有业界人士认为,在这种行业暗示之下,或许将引发一场跟风扩张的局势,记者致电一些行业内专家,多数人认为巨头空前扩张也许是一种带着泡沫的繁荣。

笔者注意到,一些乳品企业看起来在进行新的扩张,而实际上他们也在不停地关闭一些经营情况欠佳的分厂,然后去猎取新的目标。三元的内部整合就是例证。有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的表象来看,各大乳企都有扩大产能或兼并的趋势,行业前五、前十的集中度会提高,但是行业扩张的速度并没有投资增速那么快。

专家认为,中国一直存在奶源有限与乳企产能过剩的矛盾。短时间内,增加奶源的问题难以得到解决。现在几大乳业巨头都在自建牧场,但是自建牧场投入很大且环保成本较高,有较大的风险,各大巨头还是以收购原奶为主。经历了大大小小的风波之后,国内乳企的扩张必将会更加谨慎。大家伙也可能倒得更彻底,尤其在中国食品安全事件频仍的时期。

信任,成了奢侈品

尽管对于国产奶粉抱着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绪,但人们还是期盼国内乳业的振兴。

奶粉的安全问题第一次被公众关注源于2004年,沸沸扬扬的“大头娃娃”事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同时,食品安全的问题也受到了消费者的关注。卫生部、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和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对回收奶粉进行的检测结果表明,多数奶粉蛋白质、脂肪含量严重不足、微量元素钙、铁、锌等含量极低,产品标示的使用方法不准确。

此后,不仅仅奶粉受到公众关注,整个乳制品行业都进入了人们的视线。2005年,因为“回奶事件”曾一度责令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停产整改。6月5日,河南省某电视台播出了郑州光明山盟回收过期变质奶再生产的新闻,该报道迅速在全国掀起轩然大波。虽然最后联合调查组并没有发现郑州光明山盟乳业存在回收牛奶再利用的情况,但是却存在常温仓库管理不善,设备不完备,不符合产品存放温度、湿度、卫生等要求,报废制度不完善,厂区环境不整洁,垃圾杂物未密闭存放,工艺流程控制不严等7个问题。

将整个乳制品行业的安全问题推到风口浪尖上的是2008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2008年9月,甘肃媒体开始爆出“婴幼儿肾结石”事件,随后的两个月内,陕、甘、宁、鲁、鄂、苏、皖、赣等地都有婴儿患“肾结石”病例发生。在随后的各种检查中陆续有鲜奶、奶油、含奶制品的冰激凌等产品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从此国人开始“谈奶色变”,中国的乳制品行业也跌进了低谷。信任成了乳制品行业梦寐以求的夙愿,成了行业渴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

国产奶粉:沉重的未来

有媒体调查显示,七成消费者选用进口奶粉,仅有三成人选择国产奶粉。由于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任度较低,去年国内婴儿配方奶粉产量首次下降,下降量在12%左右。

国产奶粉正遭遇着史上最严重的信任危机,处于被消费者抛弃的边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任危机,也不是一天形成的。从阜阳“毒奶粉”事件开始,到沸沸扬扬的“皮革奶”事件,国产奶粉接连不断地出现问题,不断地伤害消费者的利益乃至生命安全,逐渐摧垮了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最后一丝信任。

在日本奶粉断货、受到核辐射影响的时候,在欧美奶粉不断涨价的时候,国产奶粉是否能借这个机会重新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呢?

就消费者的心理而言,一旦信任因为受到伤害而失去,那么再次建立是相当困难的,即使在信任重建中得到复信也是不牢靠的,一旦触及到伤疤的时候信任会再度失去。

在这个意义上,国产奶粉的信任重建机会只有一次,必须给消费者一个足够放心的理由。更重要的是,给出这个理由的决心如果不够彻底,不够充分,不够坚决,那么信任随时可能出现灾情而坍塌。

奶牛养殖可行性报告篇8

5月19日,凯度消费者指数2016全球品牌足迹报告。报告显示,伊利成为中国消费者选择最多品牌。这是继年初蝉联BrandZ中国最具价值品牌食品类排行榜榜首后,全球十强、亚洲第一的乳业龙头伊利再一次得到国际权威排名机构的认可;报告显示,过去一年,88.5%的城市家庭平均购买伊利品牌7.8次,也就是说,消费者购买伊利产品一年超过11亿人次。得益于消费者的肯定,充分说明伊利全球质量管理体系的卓有成效。

《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再次走进伊利,关注伊利集团在全产业链过程中,以保障品质安全为核心,夯实全产业链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从牧场到餐桌全产业链质量可控、可追溯。

“跨国联姻”好品质从基因开始

在奶牛育种繁殖、养殖方面,伊利将智能信息化运用其中。为了防止奶牛近亲繁殖,伊利主要借助科学分析实现科学育种,所有牧场均采用“跨国联姻”,并根据奶牛的具体性状为其找到最合适的冻精;同时,对于奶牛的科学饲喂,伊利也加强了技术服务,引导科学的饲喂模式,保证奶牛饲养、饲喂的安全可控。引进国际先进的TMR监控系统,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奶农进行科学培训和饲养技术推广,强化对奶农的技术指导和服务,重点推广普及科学化养殖模式和良种培育,建立防疫体系,降低奶农的养殖风险。伊利还用信息化手段指导日常喂养,通过阿波罗系统监测每头奶牛每天的产奶量,并在推料车上安装GPS监控系统,保证了推料时间的及时准确;此外,伊利还运用了GPA全程监控保护原奶安全,该管控平台实现了车辆运输的全程可视化,可确保原料奶的质量安全可控。伊利更是早在1999年就组建成立了专业饲料公司,服务于奶源基地,多年来为奶户提供优质的饲料,满足奶源基地奶牛的营养需求,从而提高了基地的产奶量,同时也保障了牛奶质量。

另外,伊利还对奶牛繁育和养殖过程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导致原料奶质量安全的最大风险是来源于饲料和兽药,为此,伊利制定了专项管控方案,严格管控饲料及兽药风险。具体措施如:在奶牛用饲料管控上,伊利集团品控人员每月定期评估奶源基地饲料厂家,并对其生产的饲料进行抽样检验,对质量保证能力差、抽样检验不合格厂家所供的饲料予以淘汰。另外,牧场配套黄曲霉毒素B1、三聚氰胺检测设备,确保饲料原料的先检后用,在饲料存储方面要求牧场业主采取先进的防潮措施,避免饲料存储过程中发生霉变。而在奶牛用兽药的管控上,伊利集团通过控制兽药的采购渠道,统一招标信用好的兽药企业,以补贴奶户一定比例兽药费用的方式,推动奶户使用正规厂家兽药,降低用药风险,杜绝奶源基地违禁兽药的使用。同时,每月定期指导合作牧场业主普及兽药知识和用药常识,要求牧场业主不使用禁用药、过期药、人用药和未取得GMP认证的兽药,严格管理用药病牛及休药期奶牛,有效控制抗生素残留。

可以说,从前端的奶牛育种繁殖,到奶牛饲喂及日常管理,伊利实现智能信息化,全方位地保障奶源优质健康。

伊利的“牛二代”训练营

在伊利清水河牧场见到范鹏时,他正在牛棚中给牛儿喂饲料,并仔细察看饲料的干湿程度。“以前很少深入研究饲料质量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总觉得牛儿吃的多,产奶量自然会提高,但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范鹏坦言,这次来伊利奶牛学校牛二代训练营培训的一个最大收获是,他直接感受到了科学的饲料配比和奶牛营养管理对奶牛养殖效益的拉升。用伊利人的话来说,要让奶牛们吃上“营养套餐”。

在养牛方面,范鹏并不是“科班”出身,在大学里,他念的是汽车专业。由于姐夫在家乡陕西咸阳经营牧场,利用大学假期帮助姐夫管理牧场事务就成为范鹏的“副业”。不过,在现代牧场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他和姐夫都在琢磨同一个问题:如何让奶牛吃得舒服、健康、营养,从而不断提高原奶的高品质以及产奶量?在很多奶牛养殖专家看来,范鹏琢磨的问题在行业内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进一步提高奶牛营养管理的水平,规范饲养管理、合理搭配营养,提高饲料转化率等是很多奶农的心愿。

正是出于对这一问题的探寻,范鹏今年决定报名参加了伊利奶牛学校牛二代训练营。让他喜出望外的是,在专业培训期间,不仅找到了现代奶牛饲喂的科学答案,而且学习和掌握了一套“奶牛营养评估体系”。该体系正是伊利着眼于标准化集约化牧场建设而推出的行业领先的创新奶牛养殖举措之一。

在标准化集约化牧场建设过程中,伊利构建了一套适合于现代化牧场的实用新技术“奶牛营养评估体系”。具体来说,该体系就是以科学的评估方法和先进的评估工具为基础,结合实验室对原辅料及TMR日粮检测数据,对信息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出具全面的牧场评估报告和建议配方。

伊利培训导师告诉范鹏,饲料配方中的精粗比例以及粗饲料质量问题是限制单产的主要因素之一,青贮作为奶牛的主要粗饲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奶牛的健康和单产。要想提升奶牛单产,应该通过科学的奶牛营养评估,为它们定制合理的“营养套餐”。

在将近两个月的培训中,范鹏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导师们对善待奶牛的强调,应该为每一头奶牛提供科学配比的优质饲料,加强奶牛营养管理。范鹏打算在结业回到家乡后,把自己在伊利所学的“奶牛营养评估体系”全面地在自家牧场进行落实和推广,以此推动牧场进一步提高科学饲养、规范管理的水平,实现牧场效益的最大化。

“在伊利接收专业的奶牛养殖培训令我特别开心和难忘,不仅在于我学习到了一套专业的养殖理论和技术,更在于伊利善待奶牛的理念进一步增强了我对人和奶牛关系的理解。”范鹏开心地表示。

在牧场挤奶的操作标准

在牧场挤奶操作过程中,伊利制定严格的牧场生产过程标准。伊利集团结合牧场挤奶生产操作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七项标准化要求,包括牛体卫生、前药浴、一牛一巾、三把奶挤弃、挤后药浴、清洗及记录,制作目视化看板,并培训牧场生产人员。而为了强化落实执行,伊利集团在全国奶源基地安排了2000多名质量管理保障人员,定期巡查每座牧场的生鲜乳生产环节,对不符合标准化的现象及时培训和纠偏,同时,督促牧场和奶站业主定期进行隐性乳腺炎检测,隔离乳腺炎病牛,有效控制原料奶的体细胞指标,确保原奶质量稳定。

生产加工环节严格把控

在产品生产加工方面,伊利在各个环节严格把控,确保食品质量。

生鲜乳生产运输环节。伊利集团奶车运输过程采取双层保险即铅封管理,所有奶车都配备了一罐一铅封管理,奶源基地管理人员统计收集奶站铅封使用数量和编号,驻厂调度每日发放铅封,现场管理人员每日检查铅封使用情况并形成检查记录,使原料奶运输过程管理的可控性增强。而为了实现原料奶运输过程的可控,公司在全国所有奶源车辆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定位系统,用GPS系统实现全球定位、电子盯车,保证全天候24小时在线管理。通过视频监控定位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到每一辆运奶车所在位置、奶罐进奶口、出奶口的实时状况,同时对运奶车到站、到厂时间、中途停车详情以及不符合公司收购标准的原料奶去向。使用GPS切断了以前中途倒卖牛奶的问题,有效地缩短了运奶途中的时间,保证了牛奶在运输途中的安全。

伊利各生产工序,通过集聚全球最先进的“联合国设备”,打造了智能生产工厂,通过采用国际一流的设备严格检验产品及原辅材料,并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全过程质量控制,每一个关键控制点都有专人把关,这些“联合国设备”的运行,主要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完成,实现了全部自动化、信息化控制。在对原奶、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测方面,伊利更是制定了严于国家标准或欧盟标准的内控限值及预警限值,这一点,曾受到了来伊利视察的的认可。同时,伊利还诉求于科学工艺以保证品质,如在伊利牛奶出厂前,检验产品样品在恶劣环境下储存之后的稳定性和口感变化,并采用优质包材保障产品有较长的保质期等。

终端零售保障最后一公里安全

终端零售方面,伊利集团采用全方位信息手段保障产品流通最后一公里的安全。在产品流通环节,伊利建立了覆盖全国的ERP网络系统,以规范物流、跟踪产品去向,同时还利用信息手段监测,保障产品流通的最后一公里。例如,伊利的酸奶冷链车上都装有GPS温度监控仪,伊利工作人员通过信息系统,可全程监控运输车内的温度,产品运到目的地后,仍要经过温度检测才被接收。伊利还推出“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平台”,让消费者用智能手机、平台网站,就可追踪产品的何去何从,比如:随意拿起一款伊利婴幼儿配方奶粉,通过智能手机、平台网站,除能看到奶粉的生产日期、批次、生产者、生产许可证、配料表等信息外,还能查看奶粉诚信评价、消费者指南信息、质检报告等与选购息息相关的信息。这让伊利品质更有自信。

在中国呼和浩特伊利草原乳文化博物馆,伊利携手知名视频网站共同打造了全球首次无剪辑直播的消费者参观体验活动――“奔跑吧,探寻伊利全球产业链”。该活动旨在通过趣味性的竞技环节设计,让全球消费者通过现场直播,跟随现场嘉宾一同参观伊利工厂等重要产业链环节,亲身体验伊利的质量管理工作。据统计,当日全球860万人次同步观看和参与了对伊利全球产业链的探寻。本次活动的中国明星嘉宾李晨不禁感叹,“原来进入伊利生产车间,必须经过风淋消毒,真是严格。”

这是伊利诠释“透明品质”的主要方式,即创造性地把互联网的跨时空特性和布局全球的产业链特点进行结合,让消费者亲临伊利全球产业链,了解全球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过程。而这一“透明品质”模式很好地切合了当前消费者的主要需求:渴望参与、注重体验,让略显缥缈的“品质”变得可触及、可观看、可认知,有利于增加消费者对伊利的信赖。

除了参观全球产业链,如果消费者购买伊利婴幼儿配方奶粉,可以通过扫描产品追溯码的方式,清晰地了解该款产品的生产日期、批次、配料、诚信评价、选购建议等信息。这些都源于伊利在行业率先利用互联网工具建立的现代化产品追溯程序,通过每头奶牛耳朵上的数码耳标、原奶收购车辆的GPS跟踪,原奶入厂后的随机条形码、生产过程的产品批次信息跟踪表、关键环节的电子信息记录系统、质量管理信息的综合集成系统以及覆盖全国的ERP网络系统等,让产品的每一个环节透明化、可追溯。

伊利质量管理体系的演进历程

伊利集团在多年的发展中,建立了具有伊利特色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三全”质量管理体系,涵盖了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HACCP食品安全管理标准、ISO14001环境管理标准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的要求;并通过了国家食品企业诚信体系的认证和FSSC22000食品安全体系认证,成为中国第一家全线产品通过此全球性食品安全管理标准体系认证的乳品企业。

对标欧盟、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全球乳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风险控制规范,结合多年来公司的管理经验,伊利制定了多个风险防控监测节点方案,建立了三重保护防线――预警、内控、国标三条控制线,即在国标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严于国标的内控标准,超过这个标准,产品决不出厂;在内控标准基础上,我们与世界三家质量认证巨头瑞士通用公证行、英国劳氏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和英国天祥集团进行战略合作,升级质量管理体系。在各工厂又建立了严于内控标准的预警标准,超过预警标准,就会亮起红灯,据此,相关人员会彻查原因,寻求解决方法,直至消除隐患。业务机构涵盖集团、事业部、工厂三级100多个检验单元。

2014年1月,国家主席视察伊利,对企业发展和食品安全提出了殷切希望。随后,伊利正式全面启动“质量领先战略”,将食品安全工作延伸至全球产业链条上的所有合作伙伴,系统性构建全球质量管理体系。可以说,这是强化全产业链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的一套体系设计,是基于现状、着眼未来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是在 “三全”质量管理基础上,涵盖食品安全、质量保证、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四项标准,建立的全产业链食品安全和质量保证管理体系。质量领先战略愿景是:“塑造消费者高度信赖的质量形象”,为了实现这一愿景,我们会紧紧围绕“食品安全”“质量保证”两个核心,把握 “一切工作首先聚焦质量”、“时刻关注食品安全”、“确保领先的产品品质”三项原则。为了积极践行质量领先战略,伊利坚定质量理念、强化质量意识、完善质量体系、培养质量习惯、塑造质量行为、提高质量素质,建成世界一流的成熟、高效、开放的食品安全和质量保证运营体系。

为落实的要求,仅在2014年,伊利的检验投入就达2亿多元,累计在检测设备方面的配置投入30多亿元,引进丹麦FOSS乳成分分析仪和微生物快速分析仪、美国Bently体细胞快速检测仪、Agilent高效液相色谱仪、酶标仪、德国盖博冰点仪以及美国Charm抗生素检测仪等国际先进检测设备。针对防范非法添加物三聚氰胺等项目均已建立了快速监控体系。同时引进了小型乳成分分析仪,方便携带到收奶现场进行实时质量监控。共培养取得有关部门审核认可的检验人员2300多人,同时拥有自主开发检验项目达30多项,涵盖原料奶、原辅材料及各类产品检验1003项,在原奶收购环节的检测项目达到147项,高于国家标准规定的数量,还建立质量信息综合集成系统,将全国各奶源基地的检测信息集成一个网络平台,实现了对原料奶质量信息的实时监控,强化了风险防范,提高了质量安全预防控制水平。

而为了进一步升级质量管理体系,2014年,伊利集团宣布,与SGS(瑞士通用公证行)、LRQA(英国劳氏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和Intertek(英国天祥集团)结成战略合作伙伴,邀请它们为自身的质量管理 “找茬”,力求使原本就以完善著称的伊利全球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升级。伊利选择的这三家质量认证机构在全球质量咨询界声誉卓著,对世界食品质量管理的各个方面理解十分透彻。其中,瑞士通用公证行是全球第一大认证机构,也是全球公认的质量和诚信基准;英国劳氏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则是具有250年历史的国际化认证机构;而英国天祥集团与伊利有10几年的合作,在质量和安全服务方面亦具有独到优势。伊利执行总裁张剑秋表示:“我们用全球资源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用国际化研发为消费者提供营养和健康,今天与全球质量领域顶尖伙伴的合作,则是希望通过升级伊利全球质量管理体系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期待。”

2015年11月,根据全球健康食品产业新趋势,伊利将质量管理工作战略升级为“质量领先3210战略”,聚焦“全球最优品质”,持续升级全球质量管理体系。具体而言,“3”是指打造世界一流学习型、专业化质量队伍;建立包括原料、产品、卫生、工艺、基础设施等在内的世界一流行业标准;生产世界一流品质的产品;“2”是指升级全球质量领先管理体系,以及端到端全链条的质量自主管理模式;“1”是指对全链条不满足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要求的过程和结果坚决实行一票否决;“0”是指保证零食品安全事件。

目前,伊利已经利用大数据实现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管控。首先,伊利在业内率先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程序。奶源基地从奶牛出生即为其建立养殖档案,原奶运输过程实现全程可视化GPS跟踪,原奶入厂后采用条码扫描,随机编号检测;同时,建立了生产过程的产品批次信息跟踪表、关键环节的电子信息记录系统、质量管理信息的综合集成系统和覆盖全国的ERP网络系统,实现了产品信息可追溯的全面化、及时化和信息化,并且与国家平台进行对接。这些数据的共享和流通将使得企业和消费者都能实时地、清晰地掌握产品的品质情况,增强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另外,伊利还创新性的利用“互联网+”进行风险预判。2015年,伊利和荷兰瓦赫宁根大学针对“食品安全早期预警系统”等内容签署重要协议,依托伊利欧洲研发中心,通过大数据等IT技术进行因子分析,预先识别关键风险点。伊利正在积极建立的“食品安全早期预警系统”主要通过对数据库的筛查和预警体系建立、分析乳业全产业链的潜在风险,识别关键风险点、影响因子和风险等级等,建立贯通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早期预警系统,从而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及时识别、预警和排除。

2016年,食品安全仍然是伊利的重中之重。董事长潘刚在2016年开年总裁例会上强调,保障食品安全和生产安全仍是我们工作的首位,不但要求内部严格把关质检、生产的每道环节,还要推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去提升食品安全和生产安全的保障能力。

“食品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随着国内其他乳制品企业的奋起直追,伊利不可放松警惕,持续精进方能保持行业领导者地位,在提高产品品质方面,食品质量和安全仍然是伊利生产经营的重中之重”,董事长潘刚多次强调,“保障食品安全始终是我们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将全面实施质量领先战略,严格把控生产质检的每一道环节,推动全产业链提升食品安全的保障能力”。

伊利的全球质量管理体系是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质量管理体系以及“集团、事业部、工厂”的“三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防控体系为基础的――前者实现了对源头到终端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把控,后者则把食品安全的覆盖面延伸至企业的每一个检验单元,有效消除风险隐患。在此基础上,2014年,伊利与瑞士通用公证行、英国劳氏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和英国天祥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升级全球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的保障能力。通过全球质量管理体系的高效运作,伊利质量管理已经不仅局限于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还覆盖产品设计、供应商质量、物流销售质量、基础设施保证管理体系、质量人才发展计划等和质量管理有关的所有环节,真正做到了国际社会所倡导的“经营质量”。2015年,伊利对质量把控再度发力,和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签署重要协议,研究建立贯通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早期预警系统,对于中国乳业来说,这是促进行业食品安全整体水平提升的一个创举;对于伊利集团来说,这是利用创新驱动食品安全升级的一个战略。

纵观伊利全球产业布局的发展战略,安全仍是重中之重。伊利着力在全球范围内打造一个围绕食品安全的创新生态圈,用研发力量不断创新食品安全的保障方式。在欧洲,伊利依托设立于此的欧洲研发中心,研究具有前瞻性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在大洋洲,伊利与新西兰林肯大学开展合作,通过对乳业全产业链的策略研究来分析防范食品安全的风险点;在美洲,伊利与美国相关科研机构在乳品工艺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等。通过汇聚全球最强的行业研发力量,创造更具有领先性和前瞻性的食品安全成果,伊利正在为行业的质量管理进步贡献更大力量。

上一篇:股市点评范文 下一篇:公司点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