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医学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教学改革的探究

时间:2022-10-27 01:51:19

重庆市医学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教学改革的探究

【摘 要】 本文在分析重庆市两所医学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推进教学改革的对策,主要是:加强终身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完善学生选课系统设置;优化师资配备,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加强场馆建设和器材配备,提高现有器材的开发利用率;重视新兴体育项目的引入等。

【关键词】 重庆市;医学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存在问题;改革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体育和医学的目的都是提高人的健康水平。医学生的职责是掌握专业的医学知识,利用“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本领,使人达到身体的健康。体育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让人保持健康的身体。随着医学模式、体育与健康观念的转变,医学、体育与健康的联系进一步得到了加强,使它们越来越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从这个意义上说,医学生更应该重视健康,关注体育运动作为增进健康的重要价值,那么,体育教育在这个问题上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二、医学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专业课程多,时间紧,任务重

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要求,学生在学习多门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到医院进行几周临床见习和大半年顶岗实习。这对于本身是三年制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专业压力大,学习任务重。学生利用课余锻炼的时间就相对较少。

据调查,重庆现有的两所医学高职院校每周都是1次体育课,每学期授课16-19周,遇阴雨天和节假日除去2-3次课,另外考试和体能测试2次课,一学期真正上体育课仅有12-13次,即24-28学时。如此短的时间无法保证学生提高运动兴趣,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更难以保证锻炼的目的和效果。因此也就造成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普遍较低,且逐年下降的现象。

2、学生水平差异较大或综合素质不均衡

重庆处于西南地区,相当于沿海城市来说,部分地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有一些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时尚新颖的体育项目,而这些人往往会因为家庭原因形成自卑和胆小的心理现象。而有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却有一定的运动基础,综合素质相对过硬。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挑战,水平高的“吃不饱”,水平低的“吃不消”。

3、选择项目偏少或满足不了女生的需求

从各学校开设选项课的项目来看,普遍为:篮球、足球、乒乓球、网球、健美操、武术、羽毛球等。但从学校男女生比例来看,两所学校的女生所占比例远远超过男生。对女生来讲,受其生理和心理影响,大多比较喜欢轻松、愉快和体现美感且带有一定技能的体育项目,健身性、娱乐性、实效性强的运动项目很受学生的青睐。如:健美操、瑜伽、体育舞蹈、形体等。开设的项目没有从女生自身的需求来充分考虑。像一些发达城市地区学校开设的攀岩、定向越野、台球等项目,更是望而却步。再加上师资力量的限制,教师配备和专业技能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

4、对选项课态度不端正或不够重视

由于学生不了解选项课特点或思想上不重视选项课开设的意义,在项目的选择上会存在从众心理、考试容易过关、无所谓等现象,导致教学资源浪费或不能真正满足有需求学生需要的恶性循环。

5、体育场馆器材不足或得不到充分利用

在医学高职院校,领导相对偏重于学校专业发展、课程建设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对体育场馆场地建设的规划和资金的投入力度相对较少。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和教学需求的加大,体育场地和设施器材严重滞后,且使用功能单一,基本达不到国家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的标准要求。另外,重庆所处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因素,遇到下雨天或高温天时上课质量不佳。平时学生学习任务重,课余锻炼时间少,使得场馆的使用率不高。

三、对策与建议

1、重视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加强终身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

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师,尤其要向学生讲明体育与健康的密切联系,在借鉴医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和容易理解的角度,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如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究竟有什么样的促进作用,让学生有深切的体会,使学生增强体育锻炼的意识,态度和行动上转变为自我需求和主动锻炼的良好习惯,这也是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

2、一入校就开设选项课,完善学生选课系统的设置

体育运动不仅是在学校,更是伴随人生整个阶段。体育教育的最低目标是要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作为终身体育锻炼的手段。高职院校短短两年的时间就应该培养学生这种体育兴趣,让其真正喜欢上一门运动,终身受用。因此要大力提倡,学生一入校就进行选项课教学,在校期间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选择。

通过努力,尽快实现体育选项课与学校网络系统的联网,学生可以在校园数字平台了解到运动项目特点和教师的基本情况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项目、选择教师、网上评教等,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管理效率。通过调试,逐渐改进对于补选、漏选、错选或调整项目的现象,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选上自己喜欢的项目。同时,要引导学生重视选项,针对自己的情况,仔细斟酌,减少盲从现象,避免资源浪费。

3、优化师资配备,切实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对于新开设的项目或个别项目教师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教师自我学习或再进修等多种形式,使教师掌握多种技术技能,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从而适应学校的发展,满足课程设置的需要。

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与教学改革创新是密切相关的。体育教师要具备积极的教学意识和责任意识,具备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能力。就教学改革而言,教师应具备四种能力:即熟悉体育教学改革过程的能力、开发和利用体育教学资源的能力、对体育教材的变通能力、体育教学评价和研究能力。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个人魅力、业务能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用积极正面的力量引导、鼓励、感染学生,最终影响学生。

4、机枪场馆建设和器材配备,提高现有器材的开发利用率

场地器材是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最基本的保证。体育选项课的开展更是对场地器材有基本的要求。学校要加大财政投入,添置场地器材时,优先考虑学生选择较多的项目的需求,同时,适当延长场馆的开放时间,排课时尽量错开时间段,对现有的传统的场地器材进行必要的改造,提高现有资源最大的开发和使用率,以符合新项目的需求。

5、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重视新兴体育项目的引入

在选项课项目的设置上,要根据学生未来发展和专业岗位的需求,综合考虑。对于护理专业来说,岗位的特殊性要求她们具有一定的端庄的体态和优雅的气质,健美操、形体、瑜伽、体育舞蹈就比较适合女生。还有部分学生更喜欢女子防身术、散打之类实用的体育项目。体育相关部门可以做更深入的调查研究,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需求。除此之外,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如定向越野、轮滑、攀岩等项目,时代感强,挑战性大,个性张扬,符合青年学生冒险、竞争、表现自我、突破极限的心理需要,对学生有着极强的吸引力。通过开设此类项目,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拼搏精神、顽强的意志品质。

四、结论

体育选项课在医学高职院校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符合学生心理需求、有利于职业发展和终身需要的教学组织形式。重庆市医学高职院校开设选项课较晚,课程设置、管理机制和场馆建设上与其它高校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大多数学生对选项课学习的长远目标和终身发展认识不够,缺乏锻炼的主动性。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医学院校的体育工作者,不断摸索和总结教学经验,丰富体育教育学和医学基本理论知识,为培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扎实专业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的未来医务工作者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钟卫权.医学院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7)78-79.

[2] 石先彬,袁海强.探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之价值取向问题[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05-107.

[3] 吴伟奋.医学院校体育必修选项课的调查与分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0-52.

[4] 黄月勤.江苏省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5)192-193.

[5] 骆伟.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选项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8(3)77-79.

上一篇:幼儿教师胜任力的现实困境与发展策略 下一篇:新时期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