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搞好新时期初中物理教学

时间:2022-10-27 01:14:35

浅谈如何搞好新时期初中物理教学

摘 要:初中是学生接触物理学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养成动手实验能力,积极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本文研究了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依据初中物理的学科特点并结合初中生的实际以及学习和接受规律达到上述目标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新时期; 初中物理 ;教学思路; 方法

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初中阶段正值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而且随着网络和信息传媒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渠道、速度更为多元和便捷。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时俱进,通过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从而构建高效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

一、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作为学生知识传授学习的主要责任负责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学科知识学习占据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发自内心的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效激发提升学生的学科学习积极性,发挥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同时使得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及相应情感的沟通交流,引导开发学生紧跟老师的步伐从而近可能发挥自我学习能力去探索发现问题,从而进一步和教师一起进行探究解决问题,有效强化激发学生的物理学科知识学习兴趣,促进高效课堂的建立。教师都要明白各自的目的,让学生们参与教学,参与教师的思维。因为他们也要参与这个社会,参与这个世界。所以教师要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存在,明白自己的意义,要让他们自己拥有参与感,并未参与感而感到自豪。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乌申斯基说过这样一段话:“脱离学生兴趣的强制化学习,会削弱或扼杀他们追求真理的愿望。”作为物理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实验是物理思想和科学方法的集合体。它强调严谨性和真实性,但是,其中也不乏彰显物理学科魅力的兴趣因素,只有重视实验,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知识,降低学习难度,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通过课外的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会大幅度提高。

巧用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纸锅烧开水”“手下油锅”“瓶子吞鸡蛋”“压强喷泉”等,都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利用好网络资源、远程教育和视频微课等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面对丰富的学习资源,多样的学习内容,学生在课余自学时,经常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索相关知识,利用微课观看视频,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环节

概念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把握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引导学生对概念有深入的理解;实验教学时,教师在实验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课前一定要反复演示,确保课堂实验能够成功,必须让学生看清楚实验现象,让学生明确操作什么、观察什么、思考什么,将实验现象及实验数据记录下来,以便进行论证、交流及评估;习题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精选试题,做到既能体现重点又能突破难点,试题的难易程度要适中,让绝大多数同学通过讲解能掌握解题的方法。对变式题目要会解,杜绝题海战术和重复训练;物理规律教学时要让学生明确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理解公式中所表示的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而不能只是简单地从数学的角度加以理解,只有正确地运用规律来研究和解决问题,才能避免乱用规律、乱套公式的现象。教师要精选试题,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总结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加大教研的力度,Σ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最大的满足。

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课堂设计要切实落实三维目标,突出重点、难点。在课堂上开展的所有教学活动要以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教师创造的有效情景氛围激活课堂,有效提问引领学生的思维,让大家在高兴、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教师还要积极推行小组互助式学习制度,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组长带领大家积极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小组间可以进行比赛,创造全员参与的氛围,让每位学生都积极投身到课堂学习中。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进行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

五、教师要研究教参,熟悉新课标和课本

学生考试成绩好不好,除了与平时是否认真学习有关之外,还与考前复习时教师的引导有关,教师要能把握重点,突破易错点,这点能力很重要,而这需要教师在平时多看书,多研究,多总结。时间久了,自然教师的功底就深了,教学也就得心应手了。

六、阶段检测要跟进

教学效果好不好,教学任务完成没有,我们要通过检测才能知道,所以我们在进行检测前一定要精心设计试题,既要能检测到所学的重点,又能突出教学的难点,还要体现出一定的区分度,让中下学生考得满意,优秀学生考得兴奋。对于错题的处理,同学们要养成摘抄错题的习惯,抄上原错误答案,注明错误原因,备注好易错知识点,最后写上准确的答案。考试前再回过头来看看错题本,就会大大减少失分的机会。

七、课后教师要及时反馈矫正,注重课后反思

没有完美的课堂教学过程,所以课后要及时反思。主要包括在教学过程中,课题的引入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科学;定律、公式的概括与推证是否严;概念的分析是否准确、透彻;例题的讲解是否突出本课重点;小结是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作业的布置是否有针对性,能否体现出分层训练的特点。最后,结合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审视和修订,扬长避短,使教学更科学、更完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学应以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上课过程中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努力引领学生全员参与并能做到及时反馈和个别有效辅导,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优化。在这样的课堂下,相信我们的教学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上一篇:特朗普废除通信“噩梦”法案美通信新政:松绑运... 下一篇:强调5G关键场景中联通:用NFV建三层解耦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