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的问题探究式学习

时间:2022-10-27 12:56:13

体育教学中的问题探究式学习

随着2011版体育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正在为广大体育教师所接受。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情况,抓住体育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去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对构建问题——自主探索——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总结评价的课堂教学基本流程进行探究,以获取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探究式学习意义

问题探究学习模式的主体是学生,体育教师是主导者,是教学内容及要求的设计者,由体育教师去创设学生要探究的问题,以问题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解决该问题,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学习模式。在体育新课程标准中,体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于是我们想,让“问题”作为桥梁,在体育教学中用问题去引导学生,让学生保持问题探究式学习心态,不断地在体育教学中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要给学生铺设一条“轨道”,使学生能沿着这个“轨道”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因此,体育教师要设计一系列“渐进式的问题”来铺设这条“轨道”,使学生沿着这个“轨道”,逐步深入地通过探究学习来解决问题。

二、问题探究式学习的具体要求

1. 要转变体育教与学的观念

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传递式教学模式,将发现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引用到体育教学中。通过教师导趣让学生乐学;教师导思让学生活学;教师导法让学生会学。要创设情境,为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作好准备。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示范讲解、学生练”的模式,缺少了主动发现这个重要环节。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产生困惑,并积极主动地收集资料,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成为探究性学习的重要课题,而创设问题情景则是关键所在。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两种: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一个乐意学习的人,肯定要比一个免为其学的人要学得更好。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与能力,进行探究性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2. 设计体育教学中问题的几种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课堂教学模式要发生相应的转变,教师应逐步将启发式教学过渡到探究式自主学习。启发式教学是学生顺着教师的思维跟着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在教师的牵引下达到体育教学目标。这是由教师牵着学生的手,一步一步地走到目的地,学生的主动性并不强。下面是本人在体育教学中创设问题的几种方法:

(1)问题导入法:在教学中,教师把教授的知识、技术或课的教学目标设置成一个或若干个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在观察、分析、想象中寻求问题的答案。

案例:在田径弯道跑教学中,以举例提问方式导入教材弯道跑技术学习,教师设问:雨天,转动伞柄,水珠的飞行方向如何?为什么?用口哨作示范,握带子的一端旋转,如松手会出现什么情况?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引出本课所要学的弯道跑技术。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现象能直观地感受跑弯道的一些特点,同时培养学生发现能力。

(2)设疑探究法:在教学中,教师不直接提出问题而是设置一些疑点,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案例:在进行足球脚内侧接反弹球技术教学中,以问题导入,如在足球比赛中需要接球时,一般用什么方法,你能说出基本的技术要点吗?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同时强调接球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传统的体育教学,一直是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模仿练习。现在教师通过创设教学内容中的各种疑点,引导学生在练习中,主动地去发现探究问题,并通过自主、合作实践来分析问题,找出正确答案。本课在教师的启发诱导和各小组长的带领下,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和同学间的互学、互纠、互帮、互勉,达到共同探究脚内侧接反弹球的动作方法。

(3)对比解答法: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通过案例进行思考、分析、对比、解决问题。在教学中,生动的案例比教师讲解或教育、批评对学生更为有效,让学生在分析案例中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答案。

案例:在弯道跑教学中,本人把学生分四小组,进行小组协作尝试学习。学生带着三个问题(①哪种姿势最难跑?②在圆上跑与直线上跑有什么不同?③出现了什么现象,你用什么办法克服的?圆上跑时有什么不同?)做圆周跑体验:用橡皮筋捆住双手跑弯道只用左手跑弯道只用右手跑弯道双手配合跑弯道 。

案例分析:通过不同练习形式的体验比较、交流研讨发现弯道跑技术的特点,提出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虽然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是一个长期过程,但是问题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应用在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继续坚持贯彻,并其精髓渗透到我们的体育教学中。

(连云港市东海县张湾中学)

上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法 下一篇:小学音乐《三年级的小男生》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