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课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

时间:2022-10-27 12:52:15

浅谈小学音乐课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

小学生就像一张干净的白纸,可塑性强,培养范围广,小学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随着课改的传达应用,德育教育贯穿小学教学始终,渗透于教学各个方面,小学音乐作为培养审美与情操的学科,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有美的旋律、感染心灵的词句、丰富的内涵,更有利于教师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品质道德的力量。文章介绍了小学音乐课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分享了一些在音乐课中实际应用的德育教育方法,希望为小学音乐课在学生德育教育方面的研究献力。

小学教育音乐课德育教育德育中的“德”是指在社会主义社会、党领导下的伟大中国,我们应该自觉遵守、履行的道德标准、责任义务;“育”是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教育人们懂得是非,明辨善恶,不仅按照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更能将此转化成品德品质传承下去,助力社会和谐发展。

小学是人生之初第一正规课堂,无论学生在此之前自控能力如何,道德观念怎样,都将在小学课堂得到矫正或强化。小学音乐课是一门很受欢迎的学科,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进行,小学音乐课深化对学生的爱国情操与集体主义观念的教育,音乐作品中表现的爱国爱家、文化历史、民族融合等思想内涵极具感召力,在教育教学中多角度帮助学生形成优秀道德品质。

一、小学音乐课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音乐是美与艺术的结合,在音乐课堂渗透德育教育,可以从多方面出发:

首先,从生活角度出发,人教版的小学音乐教材指出,音乐回归生活,音乐歌词更贴近身边的生活,如讴歌劳动光荣、助人为乐、幸福生活、和谐社会等题材,音乐术语更易理解,使学生们在学习中联想现实生活,结合自身的体会,潜移默化影响自己,提升感恩之心,扩散爱的力量。

其次,从科学角度出发,音乐是艺术的更是科学的,音乐的节奏是各种情绪的体现,在欣赏课中,经常会用节奏旋律让学生感受爱国情怀、励志情怀、榜样情怀等,在音乐课堂上,朗诵歌词环节,歌词配合节奏完成一首完整的科学的艺术作品的展现,更大的提升作品对学生心灵的震撼和对思想的影响。

再次,从情感角度出发,小学课堂在融合的德育教育方面,从情感出发往往更有效,小学生的情感波动频繁,极易被感染,音乐作品中彰显的激励、呼唤、鼓舞等均能牵引学生情绪,使之跟随教学方向,深刻感受德育教育。

二、小学音乐课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美好情操与高尚品格

新课标指出培养小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是教学目标的重要部分,通过音乐作品中表现的对祖国、人民、民族、文化的赞美与颂扬,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并在多样的教学场景中,让学生感受宽容、合作、感恩等爱的伟大的力量。

音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需要教师对音乐作品做适当的解读。例如,小学教材中的《国歌》,教师首先应还原作品背景,告诉学生,《国歌》又称《义勇军进行曲》,表现民族救亡,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主题,最初用于一部电影的主题曲,在学习之前先放电影片段,让学生还原场景,生动感受抗日英雄在保卫祖国人民的战场上展现的高尚情操,也可截取部分升旗仪式的片段,国歌响起的瞬间,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用熟悉的节奏打动学生的心灵,在学习《国歌》的过程中,告诉学生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要奋斗,更要向革命先烈致敬,做到忠诚祖国热爱人民。

音乐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刻理解感恩。随着社会的发展,些许不良现象称作为负面新闻不断在社会传播,为纠正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选取表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品,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如《真善美的小世界》《小乌鸦爱妈妈》等,通过浅显易懂的歌词,展现积极向上的一面,鼓励学生描绘心中的小世界,教育学生学习小乌鸦感恩父母,定期组织学生收集类似音乐作品并在课堂上展示、演唱,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表现欲望的同时,将感恩的种子植入其内心深处。

三、小学音乐课培养是提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

优秀的道德品质是全面发展的基础,音乐课堂的多重教学方式能有效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拉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如音乐实践活动,诸多音乐课堂上都有合唱汇报,学生们自行组织,教师选曲,提前介绍作品的内涵并提出要求,学生们组织排练的过程中首先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合唱要求合作,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团结的含义,当站在台上做汇报演出时,学生们的目标一致,集体主义精神强烈。可见,小学音乐课不仅传授美与艺术,在融合德育教育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四、小学音乐课关联整合各个学科,使德育教育贯穿小学教育

小学音乐教育可以同其他学科关联,如歌曲《我的家乡》,在语文教材中也有体现,在教学中可关联两个学科,语文课上可齐唱歌曲,音乐课上可以直接谈谈乐曲的中心思想,在地理课上可以通过对家乡的了解,找到家乡在地图上的位置,结合自然课上学习的动植物常识,总结家乡的特色特点,通过分享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家乡的热爱。除内容关联外,教学形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整合,如语文学科的作业可以是对《国歌》感悟的作文,英语教学中可以将歌曲改编成英文,让学生既学会音乐又记住单词。总之,尝试探索一切有利于课堂与德育教育想融合的教学方式,小学音乐是起点,教师通过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提高道德思想,成为全面发展的好苗子。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音乐课与教育的有效结合,让我们看到,融合后的德育教育不再像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向学生硬性灌输思想教育,音乐通过一种温柔绵软的手段,“润物细无声”地将健全的人格与优良的品格传输到学生心灵深处。艺术与教育的巧妙结合是一种突破,是教育的创新,利用音乐课的特殊教育功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美,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形成美好品格、拥有宽阔胸襟和健康情趣,成为祖国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美\]贝内特.雷默,熊蕾译.音乐教育的析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郑雪.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J\].中国西部科技,2008,(11):26-27

\[4\]齐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范建明,郭萌黎.音乐开窍\[M\].湖北:湖北儿童出版社,2000.

\[6\]高天康.音乐知识词典\[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上一篇:培养观察能力是开启学生审美的钥匙 下一篇:美术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