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建筑的护结构设计策略的分析

时间:2022-10-27 12:35:55

工民建建筑的护结构设计策略的分析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工业与民用建筑建设也随之蓬勃发展,随着人们对建筑舒适性与居住满意度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市民对建筑的使用舒适度,已经成为近年的研究重点,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从提高工业和民用建筑的护结构方面入手,文章通过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概念、设计原则以及设计策略这三大方面进行相关探讨,希望为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工民建建筑;围护结构;设计原则;设计策略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发展,在这其中工业与民用建筑同时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不难发现工业与民用建筑在各类建筑中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而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护结构而言,这类部分是长期暴漏在空气中,长期受到日晒风吹的部分,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因而这部分的设计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建筑物使用功能的更好发挥也会影响人们的居住舒适度以居住质量,因而,如何更好地对工民建建筑的护结构设计策略进行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

1 工民建建筑的护结构设计概念

自我国改革开放建设以来,能源作为我国的发展根本一直在我国的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能源被大量的消耗,逐渐减少的能源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条件,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因而,为了更好地走持续发展道路,提高对相关能源的利用率,我们必须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时注意对能源的合理利用[1]。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包括建筑物的外窗、外墙、屋面等多个部位,由于其在使用中被利用的概率较低,因而其的相关建设是极容易被忽略的。由于这些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长期处于与外部环境接触的过程中,尤其是当外部环境为雨、雪、过高日晒等天气时都会极大程度的影响护结构的正常使用。除此之外,由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作为与环境直接接触的部分可以与大气环境直接接触,发生能量交换,这就会极大地影响建筑的使用舒适性,对室内温度产生多种影响,因而,在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设计时应该对其寿命与居住舒适度等多方面进行考量,提高设计的实际效果,使得工民建建筑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2 工民建建筑的护结构设计原则

为了更好地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的设计和理性以及被人们使用的舒适性,在实际过程中应该遵守相关原则,经大量建设我们发现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几大原则[2]。首先要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进行合理设计,通过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筑、结构及外观美术设计进行综合考虑,除此之外,在设计时也应该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的采光、保暖以及隔热方面加以进行综合考虑,一旦这些问题考虑确实不仅会造成使用采暖不好,室内温度急剧降低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浪费了我们本就缺少的能源,与我国大力推崇的可持续性建设相违背;其次,在设计时应该加强对绿色能源的相关利用率,在设计中多考虑包括风能、太阳能等在内绿色能源,通过对这些绿色能源的应用,这样不仅提高了建筑的环保应用,在满足工业与民用建筑采暖以及照明等相关功能的基础上,同时也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最后,为了更好地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在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的设计过程中,我们也要改变设计观念,尽量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保护我国的能源[3]。

3 工民建建筑的护结构设计策略

3.1 外墙保温设计

在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的设计过程中,主要要对夏季遮阳、冬季保温以及建筑通风问题这三大方面加以注意,而在这三大需要注意的方面中,保温设计则是重中之重,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保温功能主要是通过将热量进行阻断,从而保证室内温度稳定,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4]。因而,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设计时要针对建筑护温度波动抗性、建筑结构隔热能力以及建筑结构对热力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同时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保暖以及隔热效果的提升这两大方面进行设计,达到降低能源使用率的效果。同时,通过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的墙体、顶板以及地板进行专项处理重点设计,达到提高建筑保温材料的应用比率的目的。

3.2 隔热设计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的隔热设计同样也是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在隔热设计中主要为透明体隔热以及非透明体的隔热设计。在传统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设计中,我们传统所采用的围护结构其透光性以及热工性均较不理想,无法起到应有的隔热效果。尤其对我国而言,我国地区跨度较大,南北两方分别对其建筑的冬季与夏季要求也不同,因而,必须要针对于当地实际工程特点,采用不同的隔热门窗等用以保证将室外能量进行有效隔离,使得室内温度维持恒定,达到有效控制室内温度的目的。

3.3 通风设计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的设计中除了保温设计以及隔热设计外,建筑结构的通风设计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设计内容。因为,无论是在冬季还是夏季,良好的室内自然通风都是十分必要的,适当强度的室内通风可以有效保证室内空气新鲜,保证人们的居住舒适性。而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而言,其通风路径通常为门或窗,因而,这就需要在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对风压以及热压进行充分考虑,在此基础上对门窗设置位置进行合理考虑,达到工业与民用建筑进行良好通风的目的[5]。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大力发展的今天,为了在给人们提供一个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大力减少能源的浪费,本文从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实际设计角度出发,针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策略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希望对后续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鲜卫平.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护的结构设计策略分析[J].科技资讯,2011(30):70+72.

[2]何建亮.关于工民建建筑护结构设计策略的几点看法[J].建材与装饰,2014(24):16-17.

[3]周柏驹.工民建建筑的绕护结构设计策略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4(03):44-45.

[4]戴锦辉.高层建筑护系统设计浅析[J].住宅产业,2010(6).

[5]马昌.节能技术在建筑护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铁道勘测与设计,2008(4).

上一篇:电镀锌、镉钝化膜附着力测试方法辨析 下一篇:基于PLC的船舶辅机泵组的自动切换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