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船舶安全检查涉及的若干问题

时间:2022-07-14 02:11:27

内河船舶安全检查涉及的若干问题

摘 要:船舶安全检查是保证船舶在整个营运过程中始终处于适航状态,保证水上生命财产安全,防止污染水域环境的有效手段。文章从内河船舶安全检查工作入手,介绍了内河船舶安全检查工作程序、缺陷处理代码和缺陷处理原则的相关内容,实现提高内河航运的整体发展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内河;船舶安全检查;程序;原则

船舶安全检查是指海事管理机构为保障水上人命财产安全和防止船舶污染水域,依据国内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以及相关国际公约,按照规定程序对到港的船舶实施监督检查,以确定船舶、船员是否具有适当有效的证书,船舶的技术状况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就检查中发现的缺陷提出处理意见,并督促船方予以纠正。[1]-[2]船舶安全检查是海事管理机构最直接、最有效的执法手段之一,是海事管理机构维护水上交通安全的有效措施,在促进船舶航行安全、防止船舶污染水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3]目前,船舶安全检查可分为船旗国监督和港口国监督。同时,根据船舶航区和检查技术标准的不同,船舶安全检查又可分为国际航行船舶安全检查、国内航行沿海船舶安全检查和内河船舶安全检查。那么,在内河船舶安全检查中,应如何应对,做到万无一失,是每名内河船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

1 检查工作程序

1.1 选船

对船舶的安全检查,于船舶在港口或作业期间进行,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以外,禁止对在航船舶实施安全检查。经海事管理机构检查的中国籍船舶,一般6个月内不再检查,但国际航行的客船、滚装船、散货船以及油船、液化气船、散装化学品船;新发现存在若干缺陷的;发生重大水上交通事故的;被举报低于标准要求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指定需要检查的等5种船舶不受6个月的限制。同时,在海事主管机构安排安全检查工作任务时,应优先考虑重点跟踪船舶;开航前检查范围内的船舶;由船方或提出安全检查申请的船舶;6个月内未进行安全检查的船舶和指定检查或各海事局要求协查的船舶等5类。[4]

1.2 登船检查

对中国籍船舶的检查,应按照《中国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则》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和程序进行。检查后,应签发“船舶安全检查通知书”,正式通知船方纠正缺陷,对重点跟踪船舶应在“船舶安全检查通知书”抬头空白处注明“重点跟踪船舶安全检查”字样。

1.3 缺陷处理

对船舶存在缺陷提出处理意见时,检查人员应运用良好的个人技能和专业判断,并酌情考虑船方的意见。如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滞留缺陷不能在本港纠正的,经确认采取了可靠的安全替代措施后,可以允许船舶航行至下一港口纠正,并及时通知下一港口主管机关。当船舶存在的缺陷严重危及船舶、船员、旅客和水上交通安全,或可能造成水域严重污染时,应考虑对船舶实施禁止离港,并严格按照禁止船舶离港程序进行,并签发“船舶禁止离港通知书”;待该船缺陷纠正后,经执行检查的海事管理机构复查合格后,签发“解除禁止离港通知书”。

1.4 复查

对需要在本港进行复查的项目,有船方提出书面申请,由执行检查的海事管理机构派员进行复查,缺陷复查合格后,在原“船舶安全检查通知书”相应的缺陷栏目上注明“10”并加盖复查合格章,并在空白处签名,注明复查日期,加盖船舶安全检查专用章。

1.5 跟踪检查

应其他至关机关要求,对有关船舶实施跟踪检查的,应将跟踪检查结果反馈给原执行检查的海事主管机关。

1.6 统计上报

检查人员应及时将“船舶安全检查通知书”归档,实施“一船一档”,并及时将数据录入船舶动态数据库中。

2 缺陷处理代码

在船舶进行安全检查时,检查员对船舶存在的缺陷会签署相应的处理代码,该代码代表相应的处理意见。缺陷处理代码和说明见表1所示。

3 缺陷处理原则

3.1 一般原则

现场安检员在实施安全检查及复查过程中,应根据目标船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检数据采集,包括相关证书、文书、检验报告、记录等,并尽可能地收集缺陷处理的相关证据。当环境条件许可时,应予以拍照取证或记录。对船舶存在的缺陷进行处理时,检查员应根据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规范、规则,运用良好的个人技能和专业判断,根据船舶缺陷对船舶安全适航性能和水上环境的影响,作出处理意见。检查人员在作出缺陷处理意见时,应酌情考虑船方的意见,避免造成船舶不适当延误。同时,对需开航前纠正的缺陷,检查员应向船方说明情况,并告知船方在缺陷纠正后,提交需开航前纠正的缺陷,检查员应向船方说明情况,告知船方在缺陷纠正后,提交需开航前纠正的缺陷已经消除的书面说明材料、支持文件、照片等,并提出复查申请。对影响船舶安全适航性能或对水域环境造成危害的重大缺陷,检查员应考虑对船舶实施禁止离港。对可滞留缺陷,现场检查员应予以拍照取证,并尽可能地收集、保存支持缺陷认定的证据材料;对其实施复查时现场检查员应予以拍照取证,并尽可能地收集、保存船方或相关责任方已经采取的有效纠正措施的证据材料。另外,在复查时,对检查港作出的处理意见,除非认为有重大失误,一般不应提出否定的处理意见。

3.2 禁止/接触禁止离港原则

只有船舶缺陷在未来航行中对船舶、船上人员造成危险或对水上环境构成损害威胁时,才能选择滞留。检查员应谨慎地运用良好的专业知识对检查中发现的缺陷性质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就缺陷的性质对船舶安全适航性能和水上环境损害威胁的程度作出专业判断,如果对表2所列检查项目的全部或个别经专业判断得出否定的结论,一般可考虑对相应的缺陷签注“30”。

3.3 开航前纠正缺陷处理原则

对于船舶在安全检查中发现的缺陷,处理意见为“17”的,应严格按照安检规则的规定,要求船舶在开航前予以纠正并复查合格。

3.4 复查处理原则

船舶在进口签证时,签证人员在发现安检通知书遗留缺陷超过期限没有复查的,应在办理进口签证手续后立即通知船舶安检人员,海事机关应优先安排安检人员予以复查。设计设备及修理项目的复查应登船后在现场实施,复查时发现缺陷未按要求纠正的可实施行政处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内河水运的重要性以及经济地位不断地增加。致使内河船舶数量和密度的迅猛增长,给内河安全运输带来了极大地考验,对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6]内河船舶安全检查是海事主管机关维护水上交通安全、保证航行安全和防止水域污染的重要手段。因此,有效的开展内河船舶安全检查工作是保障内河航运发展的前提基础。

参考文献

[1]甘政.国内海船安全检查选船系统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9.

[2]朱卫平.海事执法中的船舶安全检查[J].科技视界,2015(27):321-322.

[3]李蒙蒙.如何提高内河船舶安全检查质量[J].中国安全生产,2015(2):46-4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内河船舶安全检查指南[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9.

[5]张水源.浅议加强甘肃内河水路交通安全管理[J].甘肃科技,2016(5):87-88.

[6]汪良.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285.

作者简介:张荣军(1982-),男,江苏如皋人,本科,实验师,研究方向:航海实践教学、航海技术。

上一篇:浅谈地铁动力照明系统安装工艺要点 下一篇:刍议地铁物资库存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