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专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24 18:48:21

工民建专业论文

工民建专业论文篇1

关键词: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乡村工作讨论会;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12-0093-04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兴起于我国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在中国近代农村改造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笔者拟从乡村建设运动整体和历史事件两个角度,分别探讨在乡村建设运动中职业教育研究的不同视点,意在抛砖引玉,丰富职业教育史研究。

一、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与职业教育研究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包括农村经济、县政建设、公民训练、乡村自卫、平民教育、合作运动等内容,渐及各项农村社会事业,与政府的农村复兴策略相呼应。职业教育是乡村建设运动中的核心部分,乡村建设运动是广义的职业教育推广过程,以政府机关、民间团体、学校机构、社会试验组织等为主体的乡村建设团体虽然从不同的方面入手,但以学校教育或社会教育为形式的职业教育贯穿了乡村建设运动的整个历程。职业教育是乡村建设运动中平民教育的主体,职业教育的思想、理论、模式及特色在乡村建设运动中逐渐生成。职业教育推动了乡村建设运动,也需要在自我反思的理智情境中推广,审视乡村建设运动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可以丰富近代农村研究的视野。另外,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过程呈现出一些较为先进的职业教育成果。比如,除了创办专门的职业学校、民众培训班之外,在师范学校和小学还添办了各类民众培训班。在各类职业教育过程中,运用了巡回教学、流动教学、露天学校、小先生教学、生活导师制、巡回书库等灵活多样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并同时开发了书法教材、识字课本等教材。笔者认为,提炼并归纳乡村建设运动的思想与实践,对当代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方法、职业教育研究等均有可资借鉴的价值,同时也能为当代农民培训提供诸多的培训模式和发展路径。

学术界对乡村建设运动进行了大量研究,成果包括史料、专著和论文。

首先是代表性的史料。主要有乡村工作讨论会编辑的《乡村建设实验》(第一、二、三集),千家驹等人编著的《中国乡村建设批判》。

其次是专著,包括近代版和当代版。近代专著有:古M著的《乡村教育新论》,古M编著的《中国农村经济问题》,陈兆庆著的《中国农村教育概论》,陈序经著的《乡村建设运动》。当代专著有:郑大华著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徐秀丽主编的《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李德芳著的《民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王景新等人编著的《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当代编辑的专著还包括个人文集或全集,如《梁漱溟全集》、《晏阳初文集》等。

再次是论文。主要有祖秋红的《现代化视野下的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张蓉的《中国近代民众教育思潮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赵祥斌的《神圣与世俗之间:齐鲁大学乡村建设研究》(山东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何建华等人的《近二十年来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研究综述》(《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年第3期),骆墨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党史研究与教学》,2000年第3期)。

最后是以往的研究成果展现了众多试验区的乡村建设实践,叙述了乡村建设运动的情况,并进行了性质评价。研究思路从宏观走向微观,研究内容较为全面,涉及了乡村建设运动的领导人物及其乡村建设思想、经济建设、政治制度改革、平民教育、合作建设等各项事业。但是,以往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的研究意在肯定或否定乡村建设运动,容易忽视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发展模式;多数研究限于单个或几个主要的机构团体或乡村建设派别模式,忽视了其他团体或机构,研究内容往往重复、单调;有的研究对乡村教育运动中的职业教育推广工作未能从专业理论的高度去审视,未能突出职业教育在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共性与个性。

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乡村建设团体,对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研究运用如下研究方法: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教育研究方法,并借鉴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视角解读历史;运用个案研究法,选取尽可能多的乡村建设团体机构作为个案;运用比较法,在职业教育办学过程和特色方面进行比较;运用考古研究法,追踪溯源,实地考察,进行相关问题的考证研究。

在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方面,分为两大部分。首先,以学校式、社会式的职业教育作为维度,展示各类机构团体创办职业教育的情境。在政府机关与职业教育方面,介绍以中央机关、省级机关、市级机关、县级机关为代表的政府机关,叙述它们创办职业教育的过程和内容;在民间团体与职业教育方面,介绍以改进社、合作组织、慈善机关等为代表的民间团体,叙述它们创办职业教育的过程和内容;在学校机构与职业教育方面,介绍以大学、小学、师范学校、职业学校为载体的乡村建设机构,叙述它们创办职业教育的过程和内容;在社会试验组织与职业教育方面,介绍以民众教育馆、民众教育委员会、实验区等为代表的乡村建设团体,叙述它们创办职业教育的过程和内容。其次,从乡村建设运动中抽取案例,归纳职业教育的整体构建和个性特色,分析乡村建设运动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例如,分析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要素,概括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专业建设、教材开发、师资养成的特征以及社会效应,概括农民培训的模式。

在研究过程中,还将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选取实验区并以个案形式叙述实验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是进行研究的关键环节。归纳职业教育的实践模式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撑。另外,乡村建设运动涉及了众多的团体和人物,人物的职业身份、政治面貌、思想生成、社会背景以及党派因缘,牵连广泛,关系复杂,厘清团体机构及人物对职业教育推广的作用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困难之处即是创新之处,可以进行如下尝试:一是在选取有代表性的乡村建设实验区时,要考虑地域特色、办学规模、办学特色、办学人物等因素,除了大型的试验机关如定县平民教育促进会、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江苏无锡教育学院等之外,还要选取一些鲜为人知的团体或学校,如河南遂平酷山职业学校、栖霞乡村师范学校等,以此丰富乡村建设运动的研究。二是从小事件看大道理,将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发展过程置于宏大的社会背景下,突出团体与政府的互动。三是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融入人物的职业教育思想与理论,确保个案的陈述充满逻辑性、实践性、动态性。四是将众多团体置于同一历史坐标系内,运用当代职业教育理论框架,审视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发展,确保所归纳的职业教育过程充满理论指导性与现实可操作性。五是强化乡村工作报告的诠释与解读,突出文本思想内涵的比较与分析。六是史料研读与实地考察相结合。

二、民国乡村工作讨论会与职业教育

民国乡村工作讨论会是民国时期从事实地乡村建设事业的工作者组成的一个工作讨论团体,于1933年7月在山东邹平成立,同时召开第一次集会,后又分别于1934年、1935年在河北定县、江苏无锡集会。乡村工作讨论会检讨同人所从事的乡村工作;报告工作上的心得与困难;联络感情,研究切实互助方法;交换知识经验,互相切磋商量如何改进工作技能技术。尽管由于战争等原因,乡村工作讨论会未能继续下去,但其在民国农村建设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于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前途乃至民族命运,影响至深且巨。

在研究成果方面,除了前述所有关于乡村建设运动的资料外,还包括以下专门对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研究。首先,近代报刊对第一次集会的研究,可见王伯平等人的《乡村工作讨论会纪略》(《乡村建设》,1933年第3卷第1期)。对第二次集会的研究,可见黄丽泉的《在定县参加第二届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以后》(《新农村》,1934年第17期)。对第三次集会的研究,可见俞振辉的《参加全国乡村讨论会第三届年会回来》(《泸农》,1935年第3卷第5/6期),西超的《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印象》(《中国农村》,1936年第2卷第1期),罗石民的《出席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第三届年会报告》(《广东蚕声》,1936年第2卷第1期),叶蕖均的《出席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第三届年会的经过》(《民教月刊》,1936年第1卷第3期),常文熙的《专载(一)参加第三次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记》(《社会经济月报》,1935年第2卷第10期)。其次,近代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所涉及的开会通告,可见《民间》(1935年第2卷第8期),《民教半月刊》(1935年第22/23期)。关于第三次集会的报道,可见《崇农》(1935年第4期),《民间》(1935年第2卷第12期),《中华教育界》(1935年第23卷第6期)。再次,当代的专门研究可见姜新的《无锡乡村工作讨论会评述》和《民国乡村工作讨论会评议》。

关于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研究具有如下特点:其一,学术界对乡村建设运动关注甚多,成果颇丰,对乡村工作讨论会却略有提及,专门研究相对不足,未能深入挖掘乡村工作讨论会在推动乡村建设和民族自救中的社会影响和理论建树。其二,所有的研究大多处于文本描述或评价层面,致使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研究处于静态层面,忽视了人物思想来源的继承性、动态性和批判性。其三,乡村工作讨论会由各个团体组成,以往的研究大多限于单个团体的研究,忽视了乡建运动主流和团体与支流之间的关系,导致乡建运动研究处于分散状态,未能突出共性与个性。其四,对乡村工作讨论会与南京国民政府及国家政策实施的互动研究不够。

民国乡村工作讨论会集结了乡村建设运动的经验、做法和教训,是乡村建设运动的集大成式反思。乡村工作讨论会的三次集会过程同时也是三次教育界大事,对乡村工作讨论会的集会过程和报告文本加以分析也是进行职业教育研究的契机。在三次集会以及所汇集的乡村工作报告中,职业教育是备受关注的时代主题,从三次集会过程以及乡村工作报告中探寻职业教育发展的轨迹,不失为一种农业职业教育研究的新路径。第一,将所有参会团体置于同一历史坐标系内,可展现各团体及人物不同的农村职业教育思想、理论和出发点。第二,能够更加整体、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乡村建设运动,探讨农村职业教育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第三,乡村工作讨论会融入了人物的思想与理论,具备了一定的乡村建设理论支撑,归纳、提炼了乡村建设理论,为当代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可资借镜与参考的发展模式与路径。

从历史事件入手研究中国近代农业职业教育也是职业教育史研究的一个角度。从研究思路来看,首先,要从社会大背景上纵向梳理乡村工作讨论会的成立经过以及三次集会召开的具体过程,并确定事件经过中的关键点。其次,要分析各份演辞与报告,追踪溯源。再次,要将人物思想、理论与集会过程相融合,力求在文本上立论并提炼出具有时代性的农业职业教育主题。从研究内容来看,可分为以下部分:第一,探讨乡村工作讨论会成立的社会背景,涉及中国农村、农业的近代变迁、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以及本会的发起经过。第二,叙述三次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召开,即邹平集会、定县集会、无锡集会。可以分别叙述集会过程,包括筹备情形,涉及开会通知、大会程序及工作报告条例;参会人员情况;开会经过;工作报告内容;集会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等。第三,三次乡村工作讨论会的比较与分析。主要是三次集会的目标与宗旨;参会人员的数量、资格与来源;汇报内容的比较;涉及团体及机构的缘起与设立、工作经过、实验心得和未来计划;三次集会的议题分析与比较;重要人物的思想、理论的分析与比较等。第四,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反思与批判。时人对乡村工作讨论会的成立目的以及具体活动过程进行了现实的审视,具体包括江问渔、徐宝谦等人对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反思;李紫翔、孙晓村、张志敏、千家驹、吴半农、孙冶方等人对邹平和定县的乡村建设实验乃至农村建设运动所作的分析与批评。第五,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现实思考与启迪。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历史定位,包括新建农村实验区的扩大,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农业农村研究的加深以及技术的推广等;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社会理想受挫的原因,包括战争、经济、政府政策方面的因素等。

在研究过程中,必须抓住以下几个关键部分。第一,作为当时全国性的乡村建设协作团体,乡村工作讨论会以及三次集会发生在中国农村经济面临破产、天灾人祸、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下,乡村建设与民族自救成为时代主题,三次集会以及所包容的农业职业教育无疑是顺应了时代的呼声,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第二,乡村工作讨论会以复兴民族国家为前提,以创造中国新文化为目标,以振兴农村经济为中心,以普及农业职业教育为抓手。第三,在三次集会的各个环节融入人物的思想与理论,使人物的演辞与报告充满动态性、历史性、实践性;强化演辞与报告内容的诠释与解读,每份演辞与报告都是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成果,所有内容及发表之意见,均富有价值,既反映了当时客观的社会环境和当地发展情势,也是报告人等主观思想与理论的结晶,要突出文本在职业教育思想内涵方面的比较与分析。第四,乡村工作讨论会提炼了乡村建设在文化教育、农事经济、自治组织等方面的发展模式,涉及农村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以及制度、机制建设等问题。第五,乡村工作讨论会呼唤民生政府,团体与政府的关系将是一个永久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财政经济)[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政治)[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4]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1927―1937)[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5]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六卷、第八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6]宋恩荣.晏阳初全集(第3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7]乡村工作讨论会.乡村建设实验(第一集)[M].北京:中华书局,1934.

[8]乡村工作讨论会.乡村建设实验(第二集)[M].北京:中华书局,1935.

[9]乡村工作讨论会.乡村建设实验(第三集)[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36.

[10]千家驹,李紫翔.中国乡村建设批判[M].上海:新知书店,1936.

[11]古M.乡村教育新论[M].上海:民智书局,1930.

[12]古M.中国农村经济问题[M].上海:中华书局,1933.

[13]陈兆庆.中国农村教育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14]陈序经.乡村建设运动[M].上海:大东书局,1946.

[15]蒋杰.乌江乡村建设研究[M].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农村新报社,1935.

[16]千家驹.中国的乡村建设[M].上海:大众文化社,1937.

O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in the Rural Construction Movement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LI Zhan-ping

(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Hebei 050024,China)

Abstract: From two angles of the whole period of the rural construction movement and historical event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 this paper discusses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t viewpoints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in the rural construction movement, aiming to start a discussion and enrich the research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history .

工民建专业论文篇2

关键词:民办高校;研究生;应用型;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269-02

一、背景探究

2010年随着国家对民办教育重视的思想影响,民办高校的壮大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力量和增长点。2014年民办高校相对普通高校占比逐年增加,截至7月份,普通高校共2246所,比2013年增加48所,增长率为2.18%,比2013年下降0.63%,其中民办普通高校444所,已达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19.77%。[1]从1999年开始,随着全国高校扩大招生,硕士招生计划也增长迅速,2006年以前平均增幅达到10%以上。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开展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可以培养硕士学位工作,2012年有52个单位通过教育部审批,获批的专业学位包括教育硕士、金融硕士、工程硕士等17个,其中黑龙江东方学院等在内的5所民办高校在首批中,此举意义重大,既打破了公办大学独揽招收培养研究生的局面,又标志着社会对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认可。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为56万人,较2013年的53.9万人扩招2.1万人,约4%,扩招幅度相较于2013年的4.2%较为稳定,虽然5所民办高校获招硕士研究生资格后,大约仅占去0.62%的份额,但研究生教育重心逐渐从公办大学的精英化、学术研究型走向普及化、专业应用型,2010年专业硕士人数增长超过50%,占整个研究生人数的24%,2013年该比例已达到40.3%,根据教育部规划,到2015年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之比达1:1。但由于公办大学人才培养“大而全”的局面,这更加不能满足社会对有特殊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而这个缺口正好由民办高校弥补。

二、几所民办高校的研究生培养现状

(一)北京城市学院开设4个研究生专业

主要是为适应北京市社会管理、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工作的需要,与行业组织和政府主管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将学术研究、社会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突出城市特色,服务于北京市社会建设大局。“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侧重于社会工作和实践管理能力培养,采取在职学习方式,弹性学制,即引入实际社会管理的项目,加强社会工作实务技能的训练,以项目制、项目驱动的模式进行教学。校内建有先进的社会工作实验室和一流的社会工作文献信息中心,校外拥有北京第一家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基地和与东城区司法局共建的矫正人才特色培养基地等各种领域的实习基地。学院采取“理论+实习”的双导师制,理论教师均有海外留学访问经验,熟悉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实习教师包括专业顾问及实习督导由一批国内外社会工作权威专家、机构资深社会工作专家组成。其项目管理硕士专业与华威大学共同承担教学管理,采用国际先进的教学方式和领先的专业教材,设置公共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专题讲座模块、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模块。每门专业课集中授课1周,另由实践导师在2~3周内指导并完成该门课程的考核。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分别设置面向社区管理、司法社会工作和社会组织管理相应的课程模块,且每门课程是以学生参加的实际项目解决的成果为考核依据。

(二)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招收翻译硕士

该校采用“双外语(日朝双语)”和“外语(英、日、俄、朝)+专业方向”两种培养模式,全面培养精通外语、语熟经济管理和商务礼仪的专业性、应用型、高层次、复合型高级翻译人才。“双外语”模式招收日语专业学生,并要求考生的朝鲜语达到高级水平,学制为3年,实行“1(一年基础课程学习)+1(一年国外语言实训)+1(一年专业实习和论文写作)”的模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的中、日、朝互译能力;“外语+专业方向”模式,外语教学突出实训,要求专业翻译基础要扎实、外语语言运用能力要流利以及使用现代化信息工具能力要灵活,尤其是口笔译实践能力,同时专业知识以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设金融、旅游和贸易相关行业背景课程,侧重翻译实务,学制为2年,实行“1(一年基础课程学习)+0.5(半年国外语言实训)+0.5(半年专业实习和论文写作)”的模式。

(三)黑龙江东方学院食品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教育采取“五段式项目带教学”的培养模式

“五段式项目带教学”指认知实践、理论、深入实践、再理论、项目实践五阶段,分为生产认知实习、学位课理论学习、深入实践提出项目、选修课理论学习及项目实施(毕业论文撰写)五个培养环节。学院与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联合乳品学院”,同时与飞鹤集团、完达山集团等15家国内外知名乳品企业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组成了由学校、科研单位和企业三方工作在生产、建设和管理一线卓有成绩的实践导师队伍,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第二和第四环节在校内及国乳中心完成,第一、三、五环节在合作乳品企业完成,毕业论文在校内或乳品企业完成,培养既善于经营管理又精通生产技术,同时注重质量安全的“人格、知识和能力”全面发展的应用性、开放式、职业型专业人才。

(四)河北传媒学院首次获批的是艺术全日制专业硕士,主要是广播电视领域,学制3年

学院依托传媒艺术业,立足河北,辐射周边,培养方式是学校与河北电影制片厂和河北电视台等产业部门联合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实行“0.5(半年基础课)在学校培养+1(一年实际操作)在产业部门的具体岗位上”的培养模式,毕业环节根据具体情况或在学校或在产业部门培养。2013年10月该校又获得了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合作培养全日制艺术类博士研究生资格,这也是首家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项目的民办高校。

(五)西京学院招收机械工程和控制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学制3年

学院立足陕西,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推行“学以至真、工以致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德育为首,德与才相结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以实践能力为重点,第一和第二课堂相结合;以“产学合作教学”为主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采取基于以项目绑定的研究实践过程为主线的培养模式,借助项目研究实践过程培养人才。

三、民办高校创新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

(一)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平台,突出实践特色

民办高校研究生培养为避免引发“花钱买硕士”、“注水硕士”,关键是落实应用型专业实践。学校培养中应以专业基础知识为引导,重视案例教学,突出实践操作在理论中的运用,加大专业硕士校内理论学习与校外企业实践相结合、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相结合、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通过企业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创新中心、实践工作站等多种形式,打造高层次专业硕士校企联合培养平台,既可保证培养质量和办学层次,又可以提高就业水平,从而保证毕业证书的“含金量”。

(二)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

专业硕士培养的核心是实行“复合型导师”,既要组建懂得实践操作的理论导师队伍,又要组建谙熟理论的实践导师队伍。导师应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特色,拟定具体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指导每个学生的理论研究、生产实践、项目实施和论文撰写。通过校内外导师团结协作、优势互补的双向指导,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如武昌理工学院和武汉工程大学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实行“三导师制”:第一导师是武昌理工学院导师、第二导师是武汉工程大学导师、第三导师是企业导师。

(三)构建培养目标,创新课程体系

专业研究是理论研究与技术操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民办高校专业硕士培养的重心是将学生通过理论学习掌握的最新科技成果转化到企业生产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目前专业硕士更突出地表现在课程体系过于理论化、学校与企业联系薄弱、理论导师与实践导师配合不密切这三方面。所以学校应构建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核心的应用型课程体系,由企业直接参与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把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的要求落实到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实施中,实现多样性和创造型教学,进而突出民办高校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的特色。

(四)建立经费新机制,扩大招生规模

民办高校为抓住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的新机遇,扩大招生规模,学校建立了投入和激励机制多方筹措资金,对专业硕士提供减免学费、生活补助、科研津贴、奖学金评定等方面享有与学术型研究生更优惠的待遇,从而鼓励学生报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提升导师和学生的信心以及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以保障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2014年武昌理工学院给研究生免费提供双人间宿舍,一次性资助1万元/人和600元/人/月的助研津贴。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设立各种奖助政策:国家奖学金2万元/年;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获奖率在52%以上;研究生国家助学金,350元/人/月(按12个月发放);“三助”岗位助学金,100元/人/月。而西京学院在招生网站上注明,“凡被我校录取的2014级工程硕士研究生学校全额资助学费和住宿费,全年按12个月发放助学金600元/人/月”。

参考文献:

工民建专业论文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综合改革

作者简介:胡志新(1976-),男,湖北黄石人,南昌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钱军(1981-),男,山西大同人,南昌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

基金项目: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合作课题“少数民族本专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研究”(编号:MJZXHZ13001),主持人:李志祥;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困境成因和对策研究”(编号:JY1354),主持人:胡志新;江西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南昌工学院为例”(编号:JXJG14271),主持人:钱军。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9-0089-04

少数民族地区人才需求从需求的岗位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人才需求量大;从需求的性质看,主动适应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人才需求量大;从需求的结构看,面向具体岗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大。因此,未来很长时期内,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面向第一线具体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1]。

一、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根据少数民族地区人才需求特点和职业教育的经验,生源主要面向民族地区的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作出改革,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培养面向基层、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进一步说,应用型人才是现场工程师或技术师,所谓“现场”,就是他们特别善于将技术知识、原理应用于生产实践,专注于组织人员完成生产、服务的现场操作,专注于维护和改良生产设备、生产工程、服务工程、加工工程和加工程序。

(一)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作为主要承担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高校,必然要以民族地区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紧紧盯住西部民族地区与能源、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产业,与相应行业企业、专业市场和中小企业展开合作,调整专业方向,参与企业发展问题的解决,培养行业企业急需人才。

(二)少数民族高校要与企业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互惠共生体”

学校需要承担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争取和购买企业职业教育资源。校企合作是一个过程,既要坚决摒弃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要警惕一切依靠企业、依赖实践专家的倾向,工学结合不仅包括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人员互聘、设备共享等硬结合,更重要的是将企业文化、企业标准、企业项目、企业需求等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软结合。学校要承担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融合企业的需求、标准和Y源,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职业人才规律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三)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落实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

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政治合格是底线,身心健康是保障,理论到位、技能实在是本科层次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客观要求。根据企业需求,经过行业情况分析、工作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和学习领域描述等步骤,明确行业面向、确定职业指向、规划技术技能,采用技能训练课程的方式培养基本技术技能,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方式一体化解决“理论到位、技能实在”的问题。

(四)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目前,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毕业以后都愿意选择回到家乡工作,这就使得民族地区就业非常困难。学校应该聚焦学生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掌握几项技能、若干绝活,进入企业后能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工作岗位需要,努力实现学生初次就业率、专业技术技能对口就业率的不断提升。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吸引相关企业入驻,鼓励师生创建工作室和小微企业,使园区成为师生创业的重要平台,以创业促就业。

二、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

以职业教育为视角,根据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多层次的生源现状出发,因材施教,探索科学可行的培养模式,以增强就业能力为导向,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突出、综合素质全面的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深化人才培养机制、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和保障体系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增强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

(一)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的合作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少数民族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路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制约少数民族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所在。因此,少数民族高校需要引入企业的人才需求规格、职业资格标准、典型产品或项目、实践专家、员工培训体系等融合到人才培养中。每个专业群成立有行业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在专业改造、课程设置、课程开发、教学实施、效果评价等人才培养关键环节中发挥实质性主导作用,培养企业需要、综合素质高、技术技能突出的应用型人才。从大学二年级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组成技术技能拔尖人才定制实验班,为合作单位定制培养理论基础扎实、技术技能突出的应用型人才。

(二)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的学科专业体系

在深入调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布局、企业用人需求的基础上,以专业设置和调整为切入点,通过调整、整合、改造等措施,优化学科专业布局,面向西部民族地区先进制造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旅游与文化创意、绿色生态、社会治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及现代服务业等行业,重点打造先进制造与车辆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电气工程、文化创意与绿色生态、新农村建设与现代服务业等学科专业集群,形成面向明确、特色鲜明,紧密对接民族地区产业链的学科专业体系。

(三)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学生就业职业能力

根据民族地区市场需求找准专业方向,瞄准职业岗位,明确专业技术技能领域,选定该领域的某一典型产品或项目,围绕典型产品或项目的工作过程来构建“4+”课程体系。“4+”课程体系主体是思想政治、身心健康、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等4个课程群,再加上综合实践和素质拓展等若干课程群。“4+”课程体系将具体职业标准有机穿插、植入和贯穿在课程模块设计和课程教学内容中,突出工作过程的主线地位,以学会工作为中心,以掌握专业必需够用知识理论和学会专业对应职业技术技能为目标,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并具有较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发展空间。

(四)强化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充分发挥江西丰富的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资源优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管理并重,化“四个认同”教育,强化民族政策与理论教育,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五)深化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实施单元化、模块化、分层分类教学,倡导理实一体化、慕课教学、情境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提倡采用项目式、案例式、任务驱动和问题探究等新式教学方法,建立健全理实一体化教学、技能训练等新型教学方式质量保证、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企业满意度评价等体系。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注重过程性考核,注重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课程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

(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从事职业教育的胜任力

与企业及重点大学建立互惠共赢的师资队伍建设联盟,从重点大学、行业企业引进专兼职“特聘教师”和学科或专业带头人,组建专业团队和跨学科专业的学术团队。通过价值引领、任务引领、落实政策和提高待遇等方式,吸引和培养一批高素质教师。遵循教师成长规律,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度,以多种形式组织继续教育和培训,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经验。完善专业教师定期参加生产实践、企业顶岗培训和校本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教师队伍从事职业教育胜任力。

(七)强化实践教学,建设新型实训中心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专业理论和技能提倡采用理实一体化方式教学,对接职业工作岗位的技术技能提倡按照典型工作任务设置,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各专业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建设新型实训中心,突出职业性、综合性和先进性,单独或复合建设,专业实验室、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心、实训中心、科研创新中心和创业孵化服务中心等五项功能“五位一体”。

(八)建立学业辅导制度和实施学风建设工程

一是建立健全学业辅导制度。实施“专业导师制”,建立由专职教师组成的专业导师队伍,鼓励专职教师走出课堂、走进自习室和宿舍,重点对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引导,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领域的认识,明确专业定位;完善以辅导员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导师队伍建设,明确辅导员德育教师和管理干部双重角色的定位,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地位;设立班级助理制度,在高年级中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组织管理能力强的学生担任新生班级助理,协助辅导员开展工作,确保学校各项政策能够及时贯彻到学生中去,使新生能尽快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实现角色转变。

二是加强学风建设。坚持并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从德、智、体三方面对学生在校的日常行为、学习状况和实践成果进行综合考量,并将之作为各项评优评先的依据;根据民族学生的特点和差异,实行班级管理与民族学生单独管理相结合的双轨管理模式,建立专门为民族学生服务和管理的组织,特设民族学生干部,组织实施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2];学生管理工作努力做到“四个知道、一个跟上”,即“知道学生在哪里、知道学生在想什么、知道学生在干什么和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并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跟上”;实行“课堂联系卡制度”,帮助辅导员和有关部门对学风班风进行了解;通过课程辅导答疑、作业设计、课外阅读、技能训练、开放实验、观看视频资料等方式,丰富自习内容,提高自习出勤率和质量。

(九)实施高尚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重视教育中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制订和实施校园文化课程开发计划,第一阶段完成与民族和谐文化、诚信文化、设计文化、技术文化和工艺文化相关的课程开发,第二阶段完成与产业文化、人文文化、组织交流文化、逻辑思维文化、艺术思维文化相关的课程开发[3]。建设和完善相应活动场所,规划建设“中华民族文化园”,实施以民族特色景观设计为核心的校园环境工程,形成集展示、交流、传承、教学、研究、培训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民族文化园区;制订和实施校园文化课程开发计划,组织开发相应的多媒体资源,组织开办相应的教学讲座,把学生完成规定文化活动效果纳入学业评价体系和学分记录。

(十)实施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改革

严把招生门槛,逐步提高生源质量,优化生源结构,根据就业市场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投放分专业招生计划;启动优秀生源培育计划,加强同生源地的紧密对接,开辟生源市场新途径;开展充分调研,了解就业市场和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人才培养指导意见,将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有机结合,建立以就业需求指导培养、以育人工程促进就业的双向机制;结合毕业生综合素质、家庭背景、就业意向的差异,给予学生不同毕业去向的分类指导;建立健全毕业生动态信息反馈机制,通过就业学生的信息反馈,找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以反馈促进步,在人才培养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间形成良性互动。

三、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聚焦破解的几个问题

(一)如何更好的开展校企合作

一是正确认识,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必须有企业的参与,但必须坚持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要善于融合企业的资源为人才培养服务。二是找准方向,在加强与大型骨干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的同时,重点开展与工业园区、基层社区、特色一条街、专业产品市场、中小型企业的实质性合作,面向基层,打造特色,错位发展。三是项目引领,将专业改造、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等作为合作项目,与企业开展“1+1”的项目化合作方式:专业改造的项目由学院与企业组成专家组,调整专业方向,明确培养目标,制定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发的项目由若干名学院教师和部分企业专家组成课程开发联盟,共同制定课程方案,研制开发讲义或教材;课程实施的项目由一名学院教师和一名企业专家组成课程实施团队,共同完成一门理实一体化或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实施工作。

(二)如何开发适合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

一是融入真实产品、真实案例、真实项目,学院联系企业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专家组成课程建设项目联盟,解决如何设置典型工作任务,技术技能的各个环节是什么等问题,将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产品、项目、案例贯穿于整个教材编写过程中。二是参照借鉴、分步实施,学院成立教材开发审定小组,编制教材开发规划方案,统筹解决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所需的教材开发难题。参照借鉴,主要是在起步阶段多学习参照国外应用型大学现有教材及国内职业院校的教材建设经验,在适度采用国内部分高质量职业教育通用教材的同时,根据学校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分步实施,自编讲义,适时出版。

(三)如何建设适合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是以课程开发等项目为单位,吸引中、小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学校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过程,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组成课程联盟,分工合作,将企业的职业标准要求贯彻到教育教学和课程体系中,考核验收后,按绩效付酬;二是根据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派遣教师团队带着具体课程开发项目到企业挂职锻炼,在企业专家支持帮助下完成项目;三是通过价值引领、任务引领、落实政策和提高待遇等方式,吸引和培养一批高素质教师,增强教师从事职业教育的荣誉感、责任感和胜任力,培养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师德高尚、技能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四)如何建设适合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训中心

一是实训中心建设突出以“产教研一体”为核心,打造真正可以开展理实一体化、仿真实景一体化教学以及为社会、企业提供服务的新环境。二是学院按照专业集群建设需要,在建设前后,始终坚持理念先行、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建设实训分中心。三是各实训分中心内设技能训练中心和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心,兼顾教师技术创新工作室、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场所功能。技能训练中心贯彻实践优先、理论为实践服务的理念,按照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建设,主要承担各专业群通用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承担合作企业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任务。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心对接行业企业岗位需求,主要承担各专业有差别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实施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一体化教学。通过技能训练中心和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及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的专业技能。

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积极探索适合民族地区学生实际状况的人才培养道路,因材施教,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进而形成独具特色而又富于典范的教育模式。因此,走职业教育的道路,培养岗位应用技能型人才是面向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土登.民族院校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9):245-248.

[2]朱兴琳.民族地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29):177-178.

工民建专业论文篇4

1950年,中央西南各民族访问团在西昌专区访问期间,就协助西昌军管会对彝族语文进行了科学的调查研究,1951年1月设计了一套拼写彝语的新文字。同年2月2日西昌专署召开发展彝族语文座谈会,决定实验推行这种新文字。中共西昌地委书记梁文英在这次座谈会上,号召专区各机关干部努力学习彝族语文,决心长期为彝族人民服务。这个号召得到各民族干部和西昌民族干部学校、省立西昌师范学校全体师生的热烈响应,从3月到7月,便先后在西昌和大凉山中心区的昭觉一带,掀起了学习彝族语文的高潮。参加学习的干部和学员们都认识到学习彝语文的重要性,把这项工作当作一个政治任务来完成。西昌专区民族干部学校、省立西昌师范和昭觉的基层干部训练团是当时热烈学习彝语文的三大中心。发展彝族语言和实验推行彝族新文字的工作,从一开始起,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结合着彝族人民的需要来进行的。因此,如彝族师资的培养,彝族小学和民族干部学校各科教材的编译,彝族干部的识字教育,以及汉族干部的彝语文教学等工作,从1951年3月初便有步骤地展开了。西南民族学院也为了适应彝族地区社会需求,设立了彝语文专修科。这就是彝语言文学专业的前身。彝语文专修科开办以后,采取了多层次办学,多学制并举的办法,共培养新彝文编译、教师和推行人员近2000人,成为新彝文最大的实验教学基地。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不同学制,编写多种教材,在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开展了多方面的科研工作,为新彝文的实验教学以至新彝文方案的修订完善工作作出了贡献。彝族、汉族、白族、纳西族、僳僳族等各族学员毕业后,有的被分配在彝族地区开展彝语文工作,有的在地方民主改革工作队工作,有的在政府和部队当翻译;有的被分配到国务院彝文翻译处为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全国党代会和其他全国性的会议及活动做翻译;有的被分配到省级机关和教育部门继续进行彝语文人才的培养工作。1958年,民族语文工作受到严重挫折,民族语言委员会等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单位被撤销,并取消了彝文学习、实验推行等工作。彝语文专修科中断招生。1960年5月24日,凉山彝族自治州第四届人民代表会议正式通过了撤销“新彝文”的决议。

二、规范彞文的推行与彝语文专业的复兴

彝语文工作曾经走过较长的一段弯路,教训是深刻的。正如四川省委川发(1975)72号文件中指出的,“1951年创制的《凉山彝语拼音方案》(即新彝文)离开原有彝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条件不具备,没有搞成。1958年停止推行后,又离开原有彝文直接推行汉文。也由于绝大多数彝族不懂汉话,只学汉文,形成语言和文字脱节,不容易学,也不容易巩固”。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和人民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广大彝族干部群众一致强烈要求使用自己的原有文字。1974年9月,四川省委决定采用原有彝文,在整理、规范的基础上予以推行。根据省委的决定,四川省民委和凉山州政府对原有彝文进行了整理规范,在原有彝文字的基础上,以四川凉山喜德语音为标准音、以圣乍话为基础方言,从近万个原有彝文字中选出了819个原字加上次高调符号及一个替音符号共1165个规范彝文,并引入现代标点符号等新成份,制定出了《彝文规范方案》。规范后的彝文为表音的音节文字,不论其词义有何不同,只要读音相同,均用一个字表示。规范彝文有43个声母,10个韵母,4个声调;为了使书写统一,彝、汉文对照翻译时排列一致和使用方便,规范书写格式一律从左到右横排。《彝文规范方案》还确定使用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和彝文原有的数字。四川规范彝文使用范围是北部方言区,包括凉山彝族自治州、雅安地区、甘孜州、乐山地区、云南西北部的宁蒗县、昭通地区等。彝族人口共有230多万,不懂汉语的占80%。规范彝文通过在四川省成功推行后,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西南民族学院也恢复了彝语文专业。当年,彝语文专业的考生除了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以外,还要进行彝语文口试及面试,彝语文面试是委托考生所在地的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进行的。当时,160多名彝族青年踊跃报考西南民院彝语文专业。最后录取了49位作为恢复后的第一批彝语文专业大学生。

由于受当时条件限制,彝语文专业缺师资,缺教材,教师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编教材,用蜡纸刻印教材和辅助学习材料等,克服困难,艰苦奋斗,创造条件把彝语文专业办得非常成功。当时彝语文专业在教育部的教学大纲中还未设立,所以,该专业不能以彝语文专业毕业,必须同时学完教学大纲规定的汉语文专业的全部课程方能毕业。为此,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了一倍,一方面要学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全部课程,一方面还要完成彝语言文学专业的全部课程,再加上学校为了办好第一届彝语文本科专业,要求教师在工作上一丝不苟,创造性、摸索性地教学,教学质量要求高,教学的各个环节一环扣一环,学生们背负双重学习任务,刻苦学习,最后除了一位同学降级以外,其余48位学生都以优异成绩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被分配到中央机关、中央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学院、四川省级机关、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人民出版社、四川省广播电台以及凉山彝族自治州州级机关和县政府工作,成为第一批各条战线的规范彝文工作骨干。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另一方面为了认真总结经验和进一步改善、加强彝语言文学专业的办学条件和教学大纲的制定,西南民族学院停止了1978年的彝语言文学专业的招生。在做好充分准备后,1979年开始,按照彝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大纲,进行了每年的常规招生。1977年恢复招生后,彝语言文学专业与藏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合并成立语文系。1984年,彝语文专业和藏语文专业脱离语文系成立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1992年,单独成立了彝语言文学系。2000年,彝语言文学系更名为彝学系。

2003年,彝学系更名为彝学学院。目前彝语言文学专业在校学生500余人,其中,本科生421人,硕士研究生70余人,彝学方向博士研究生11人。30多年来,彝语言文学专业先后开办了短期进修、专业证书、中专、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等各种层次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班。迄今为止,已经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浙江等省区的彝、汉、白、藏、纳西、哈尼、傈僳、壮、侗、佤等16个民族的考生中招生。先后培养了3000多名不同层次的彝语言文学人才。一批批彝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走向彝族地区,成为彝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建设者和骨干,为西南民族地区,特别是广大彝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做出了积极贡献。此外,还先后接收了来自美国、法国、瑞士、德国、波兰、捷克、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留学生前来学习彝语文和彝族文化,为加强国际交流、宣传彝族文化、逐步实现“中国彝学、世界彝学”的学科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历经60年的艰辛创业,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蓬勃发展,彝语言文学专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坚定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学之路。目前,彝语言文学专业已经发展成为国家民委和四川省的重点学科、四川省品牌(特色)专业和教育部特色专业。2001年,彝学系被确定为四川省彝汉双语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的结果,是学校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一代代潜心于彝学事业的志士仁人无私奉献、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倾注毕生的心血,共同写就了彝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壮大的华丽篇章。

三、彝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在改革中发展壮大

纵观彝语言文学专业60年发展历程,所取得的成绩主要得益于特色优势。西南民族大学彝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外没有、国内少有的传统优势特色专业,目前在国内外同一学科专业中处于领先水平,是西南民族大学的特色和品牌。但是,当今世界正在走向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国际化、市场化、大众化,赋予今天的大学以新的内涵,影响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传统的特色专业,如果不经营、不改造、不发展,就只能成为保守的特色、落后的特色、苍白的特色,最终必然会被全球化、现代化所淹没。因此,必须赋予传统的特色专业以崭新的时代特色。惟有如此,传统的特色专业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地走向辉煌。这便是改革与发展的使命。当然,这种改革,并非背离传统,而是“经营传统,经营特色”,让“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让“民族的”成为“世界的”。正如大河奔流,一脉相承,贯穿古今,融通中外,承先启后,与时俱进。

(一)双语(多语)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在学校“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彝语言文学专业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深化教学改革,大胆调整和拓宽专业口径,脚踏实地地走出了一条双语教育教学和双语人才培养的崭新路子。从理论上讲,“双语”或“多语”现象在本质上是两种或多种文化的交流、吸收、融合、互补的最直接的体现。“双语”或“多语”劳动者的目标是既保存世界语言的多样化,又促进信息交流的顺畅和通达。这也是为创造未来文明的人们所共同期盼的。从现实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彝族地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彝汉”双语和“彝汉英(日)”等多语已经成为广大彝族地区和彝族人民的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传播、获取信息的重要载体。国内近800万彝族人民主要以大杂居、小聚居的形式分布于滇、川、黔、桂四省区。这一特点导致彝族地区和彝族人民急需熟练掌握“双语”和“多语”的各类专门人才,而且,这种需求是长期的、大量的。基于此,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彝语言文学专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专业改造,从单一的“彝语言教学”走上了一条“双语”和“多语”教育教学和“双语”、“多语”人才培养的崭新路子。赋予了传统的特色专业以崭新的时代色彩。在保留彝语言文学这一传统特色专业的同时,先后开办了“彝汉双语文秘”、“彝汉双语经济管理”、“彝汉双语行政管理”、“彝汉双语师资”、“彝汉翻译”等多个专业(方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开办的“彝汉双语文字信息处理”专业,是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典范,是古老的彝文走向信息化、数字化的有益尝试。2002年,彝学系又成功开办了“彝英双语”专业方向,这个专业方向的开办,标志着传统的“彝学”正在努力走向世界,为让“彝学”走向世界,让世界关注“彝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08年,新开办了“彝日双语”专业方面,标志着彝学院的“双语”和“多语”教育教学步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至此,彝语言文学专业已经初步建成了包括多个本科专业(方向),2个硕士点和1个博士点研究方向的学科专业结构。这一学科专业结构的建成,标志着古老的彝文作为一种国家学历教育文种,在共和国学历教育的各个层次上已经全面实现“通车”。目前,彝语言文学专业常设4个本科专业(方向),即“彝汉双语语言文学”、“彝汉翻译”、“彝英双语”和“彝日双语”。这些专业培养目标明确,课程设置科学,知识结构合理。

1.彝汉双语语言文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彝汉双语语言文学全面系统知识和其它文科知识的,能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党政管理部门及相关单位从事有关教学、研究、管理、编辑、翻译、新闻、出版、文学创作、文秘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主干课程:现代彝语、彝文文选及习作、彝族传统文化、彝族文献学、彝族文学概论、彝族尔比克智、彝族哲学、彝族诗学、彝族语言与文化、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概论、汉语写作、汉语普通话、文艺美学、彝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彝族史、民俗学等及普通高校规定的公共基础课。

2.彝汉翻译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具备彝翻汉、汉译彝、彝汉双语语言文化、文学艺术、社会历史等全面、系统知识的彝汉双语高素质本科人才为目标,能在彝族地区文化教育、党政管理部门及相关单位从事有关教学、研究、管理、编辑、翻译、新闻出版、古籍整理、文学创作、文秘等方面的工作的专业人才。课程设置:现代彝语、彝语方言比较、彝文文选及习作、彝族现当代文学、彝族文献学、彝族文学概论、彝族尔比克智、彝族诗学、彝族文字学、彝族传统文化、彝族语言与文化、彝族史、彝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汉语写作、汉语普通话、文艺美学、民俗学等及普通高校规定的公共基础课程。

3.彝英双语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具备彝英双语语言文化、文学艺术、社会历史、经济管理等全面、系统知识的彝、英双语高素质本科人才为目的。注重彝族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及有关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知识,以及英语听、说、读、写、译等专业方向素质的培养。该专业方向人才的培养,能逐步满足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教育、旅游管理、涉外经贸、新闻传播等行业对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的极大需求。主干课程:基础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语音、英语语法、英语写作、高级英语、欧美文化、彝族传统文化、现代彝语、彝族文学概论、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文艺美学、文化人类学及普通高校规定的公共基础课。

4.彝日双语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具备彝日双语语言文化、文学艺术、社会历史、管理研究等全面、系统知识的彝、日双语高素质本科人才为目的,注重彝族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及有关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知识,以及日语听、说、读、写、译等专业方向素质的培养。该专业方向人才的培养,能逐步满足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教育、旅游管理、涉外经贸、新闻传播等行业对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的极大需求。主干课程:基础日语、日语会话、日语听力、日语语音、日语泛读、日语语法、日语写作、日语视听说、日语翻译、高级日语、日本文学作品选读、彝族传统文化、现代彝语、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汉语写作、演讲与口才、文化人类学等及普通高校规定的公共基础课。

(二)着力提高双语(多语)人才培养质量

彝语言文学专业针对彝族地区人才需求情况的变化,加强彝汉双语和彝汉英三语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学生整体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原则,使学生真正做到思想上自强、学习上自立、心理上自信、行动上自律,从而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做事。尊重学生中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因材施教,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本科毕业生陆续考上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有的在校生作为与海外大学的交换生被选派出国学习,有的毕业生远渡重洋,赴国外攻读硕士和博士。这是彝语言文学专业改革实践成果在人才培养上的具体体现。2009年,“彝语言文学专业多语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

(三)有力推进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和科学研究

由于彝语言文学专业的特殊性,专业课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主要靠教师自己编写。1977年恢复招生时,彝语言文学专业没有一部正式出版的教材。为了解决专业教材匮乏的问题,多年来,彝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编写出版了《彝族文学概论》(“九五”国家重点教材)、《彝语概论》、《当代彝族文学作品选读》、《现代彝语》、《彝族民间文艺概论》、《彝汉翻译》、《20世纪彝文优秀作品选读》、《彝族民间长诗导读》、《彝文写作教程》、《〈勒俄•玛木〉释义》、《彝族尔比克智释读》、《民俗学概论》、《现代彝语概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等一系列质量较高的教材,彝语文专业教材匮乏的老大难问题已经从根本上得到了改观。课程建设方面,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专业口径的不断拓宽,彝语言文学专业坚持“经营特色”的理念,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优化课程结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合理,课程质量不断提高。2005年、2006年和2007年连续3年间,“现代彝语”、“彝族传统文化”、“汉彝翻译”和“民俗学概论”等4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并在为实现部级精品课程零的突破不懈努力。彝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结合彝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彝学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开展了一系列特色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30多年来,先后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译作8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00余部,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项目50余项,40多项成果获各级各类奖。这些成果中“彞文信息处理”等相当部分成果填补了国内外同一学科研究领域里的空白,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

(四)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1977年恢复招生时,彝语言文学专业仅有4位教师。难以想象这4位老师在当时承担着多么繁重的工作任务,才撑起了一个学科专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彝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通过选留、引进、培养等多种途径,加大彝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并已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在西南民族大学各专业师资队伍中,彝语言文学专业师资力量是最强的队伍之一。全校现有彝语文专业教授9人,副教授8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6人,博士5人,在读博士3人。应该说这是一支政治素质较高,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热爱党的民族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2007年,这支队伍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回顾历史,彝语言文学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光彩在闪耀,内力尚不足。也就是说,在经营特色,凝练特色,彰显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科专业建设实践中,确实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获得了众多的荣誉。头上的光环不少。但是,实事求是地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强。主要表现在:学科专业尚处于弱势地位,做大做强困难重重;重大特色项目的立项研究不多,学术地位不够高;精品课程建设还没有达到部级水平;人才培养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工民建专业论文篇5

“我对出版行业是很向往的,当时福建人民出版社在厦大中文系的分配名额只有一个,被我争取到了。”福建人民社社长施群,1982年从厦门大学中文系毕业,便到福建人民社文艺编辑室就职,如今已过去了整整30年。虽然期间他曾在海峡文艺出版社、福建美术出版社工作,但仿佛落叶归根般,2011年他又回到了福建人民社。据他介绍,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有6个编辑部门陆续从福建人民社独立出去,成立新的出版社,但政治理论、经济、文化教育、古籍历史、辞书等传统优势领域则保留了下来。在施群看来,几乎与新中国同龄的福建人民社的发展历史,就是福建省乃至中国出版产业发展的缩影。

专注,成就专业

福建人民社在业内也被称为“史社”,可见史学类著作在该社出版图书中所占的比重。“我们社的优势项目主要是史学,这方面的著作出版了非常多,比如《中国移民史》、《鸦片战争史》、《中国农学史》等,出版品种有数百个。”此外,古文字研究方面的著作也是福建人民社的重点领域。说起该社的古文字研究类著作,施群自信地说:“我们社在这方面的工作是全国一流的。”

“一流”的出版能力,自然与一流的编辑人才密不可分。在福建人民社的人才结构上,史学、古文字和辞书方面的编辑实力超群,很多都是该专业的优秀人才,对这方面有着雄厚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洞察力。加之史学、古文字一直是该社的主要出版门类,并没有被分流出去,因此几十年的积淀,让福建人民社形成了在这些领域的传统优势。“因为在史学、古文字和辞书方面有着很强的实力,因此整个出版集团(海峡出版发行集团)都很重视这块的工作,我们社的重点项目以及得奖项目都集中在这些门类上。”

每年国内的相关学术文章、杂志,以及讨论会、研究会、新闻会等,福建人民社都会持续关注;每年也会派编辑到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以及著名高校等研究机构中探访此类专家,与他们保持联系。“我们会争取得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因为做出版主要就是做内容,手上要有‘硬通货’。”

近年陆续出版的《战国文字编》(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新甲骨文编》(获第三届福建省优秀出版物奖)、《战国秦汉简帛古书通假字汇纂》(“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等,是福建人民社打造古文字专业出版精品的典型代表。据施群介绍,古文字系列图书的选题策划者,本身就是古文字学专业的研究生,对古文字有着比较深的了解。古文字类图书虽然只是福建人民社众多出版物中的一个门类,但却可以说是整个出版社工作的缩影。“专业领域的图书,我们的选题确定和编辑过程都相当严格。这类书不能出错,因为它代表了专业学科的最高水准,而且都是提供给比较小众的学术界的学者作为研究的资料。”认真严谨的态度,让福建人民社的学术类图书在专业研究领域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作为一家以出版社科类学术著作为主的出版社,福建人民社并不满足于只是将他人的学术成果整理汇集,而是用心探索编辑出版的新方式、新可能。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也是注重深度文化出版的福建人民社的出版种类之一。在国学,尤其是儒学方面,福建人民社推出了不少高质量的学术专著,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份刚面世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1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儒学文献通论》,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儒学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的通论性著作。该部著作突破了传统的“四部分类法”,首创“经”、“论”、“史”新型分类体系,并提出“丛书”兼“类书”的著录原则。这可谓是在儒学文献的整理方法上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施群介绍说,《儒学文献通论》的作者和研究者包含了全国最高水平的儒学专家,代表着国内儒学研究的主流方向。针对这一选题,福建人民社多次组织专家共同讨论,在此基础上,编辑对书稿的撰写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力图通过精心编撰,“系统展现国家儒学研究成果”。

开创性的分类体系,让这部著作受到了业内好评,也让福建人民社对于编辑出版方式的创新充满了信心。施群说:“现在社里有些图书的编辑方法会跟过去不太一样,但是有的书适合创新,有的书不适合。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某些图书上继续开发,尝试使用新模式。”

利用区位优势增进两岸交流

福建虽不是国内出版中心,却因为与台湾隔海相望,与台湾的文化交流频繁,福建人民社拥有其他省外出版社所不具备的区位优势。

据施群介绍,早在改革开放初期,福建人民社就开始出版涉台图书,并且在所出图书中占了较大比重,图书种类涵盖历史著作、工具书、族谱、档案资料等,其中包括《高山族简史》(1982)、《康熙档案史料选辑》(1983)、《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1984)、《台湾知识词典》(1987)、《今日台湾100问》(1988)等。初期的探索,奠定了出版社涉台图书的特色。

随着形势的变化,福建人民社涉台图书的出版工作也在不断调整。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出版社组织国内数家高校及台湾研究机构,共同策划出版了一套以反映台湾历史与现状为主题的通俗读物,即“看台湾”丛书。此后,福建人民社逐渐将立足点集中于闽台同根同源的文化,相继出版了“闽台文化关系研究丛书”、“闽台文化丛书”、《闽台缘》、《闽南方言大词典》等大型著作,深受两岸业界及读者的好评。

工民建专业论文篇6

关键词: 民政管理专业 社会服务 内容 载体

民政管理专业作为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和民政人才的主要渠道,承担我国民政事业发展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服务业建设的重任。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推动和引导社会发展是民政管理专业不可推卸的使命和职能。民政工作本身涉及面广,既有为普通百姓特别是困难对象、优抚对象服务的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救灾、社区建设、优抚安置、专项社会事务等服务,又有面向地方和社会组织的区划地名管理、民间组织管理服务,这就要求民政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自身能够提供的服务内容要和民政业务的社会服务特征相一致。

一、民政管理专业开展社会服务的方向与内容

依托行业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民政管理专业开展社会服务要紧密依靠民政行业,培养民政行业需要的人才,开展行业需要的服务活动。

1.学习和解读政策制度,为行业提供智力支持、政策建议与专业咨询服务。

民政管理专业的教师掌握行业最新的动态是自身教学的需要,也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需要。应当对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民政部、各省市民政厅(局)制定的政策文件进行及时学习,甚至要加强对个别问题的深入研究。在吃准、吃透文件精髓和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后,可以结合地方实际和专业发展需要开展相应的服务活动。

(1)提供智力支持。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层面,各级地方民政部门在制订规划、解决工作中遇见的具体难题,都有向社会伸出援助之手时。专业教师可以凭借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对行业政策的钻研为他们提供智力支持,如规划的撰写、专项调查研究等。

(2)进行政策建议。民政政策法规的制定需要集思广益,离不开专家学者的建言献策,民政管理专业的师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参与,如某项政策法规制定时发送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每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的课题进行选题推荐、积极主动承担行业的标准制定、某项决策的建议等。

(3)开展专业咨询。充分发挥专业咨询服务机构在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民生、政府参谋等领域的作用,开展项目策划和公益性社会咨询服务。总体上可以从三个方面出发:一是对行业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见的难题进行共同思考、讨论、提出解决方案;二是为社会人员提供民政行业服务信息服务,如给想选读民政管理专业的家长学生提供专业知识答疑、主动为社会大众宣传或解答民政新政策等;三是开展公益活动。如以社会工作为主的社会服务机构通过深入社区,组建青年志愿者服务小分队、社区服务小分队、企业员工职业心理咨询服务小组等,积极参与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专业社工服务,组建社会灾害心理小组,在遇到社会自然灾害时,积极投入国家抢险救援工作,为灾后社会稳定和受灾群众提供心理辅导和社会心理干预。

2.科技开发与应用服务。

根据专业特色和校企合作领域及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多角度、多方向的社会技术服务。第一,技术基础研究。将现代新科技、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移植到相关应用领域,实现技术创新。如与相关医院、康复中心联合开发现代具有远程监控和通信功能的医疗、康复仪器等。

第二,技术改良。到企业寻求直接的需求,充分利用企业人力、设备、技术资源和市场需求信息,整合校内人力和物质资源,跨学科专业进行联合攻关,改良企业技术和工艺。如民政管理专业的教师可以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计算机人员联合开发设计和更新民政应用系统,如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优抚安置系统等。

第三,新技术推广。利用学校技术中心向社会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新材。如现代康复技术新设备、新治疗方案等。

第四,开展基础技术理论研究服务,如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创新、对国内外先进做法的归纳与总结、承接民政项目调查研究、推广先进经验、进行具体项目实验等。

3.教育拓展服务(继续教育服务)。

《全国民政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努力培养造就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民政人才队伍。到2020年,民政系统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24万人,同时,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150万人、养老护理员600万人、灾害信息员75万人。完成一轮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和鉴定,实现全员持证上岗。这既给我国民政事业带来了福音,又给与民政相关的组织机构或个人带来了机遇。开展学历教育、社区教育、就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服务成为民政管理专业教师的必修课。这些继续教育服务主要包括:民政系统基层干部培训、街道社区干部培训、婚姻登记员培训、殡葬行业技术工人培训、社会救助人员培训、福利营销员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灾害信息员职业资格培训、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培训、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知识培训等多个方面、多个层次。

4.专业资源服务。

专业服务总结起来就是两大类,走出去和请进来。在民政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物质设施、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本身可以作为社会服务的筹码和依托。一则可以把服务对象请进来,利用专业的实习实训设备与场所开展示范交流和场景演示,让设施设备最大化利用、效益最大化;二则可以互派人员进行交流锻炼,相互体验岗位职责和满足专业需求;三是在行业与学校的交往中,专业教师可以了解最新行业动态,也可以把自己掌握的信息资源提供给行业,促进信息资源共享。

二、民政管理专业开展社会服务的载体建设

开展社会服务可以是个体行为,也可以是群体行为,但都必须根据不同的行为特征、服务能力分类开展。大卫·麦克里兰认为,能力具备多维内涵,“有通用能力、可转移能力和独特能力之分”。民政管理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同样蕴含上述三种能力成分:有些能力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特点,是任何一个主体从事社会服务活动时所需要的、共通的能力成分结构;有些能力原本彰显于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中,但具有可迁移性,能用于社会服务工作;还有些能力则是高校教师参与高水平社会服务工作所独有的素质要求。根据这种思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设服务队伍。

1.组建专业团队。

建立以民政研究为特色的社会服务专业团队,由本专业教师3~5人组成,相对固定。成员要求有较高的民政素养和能力水平,长期性地互相学习、讨论、合作、研究,充分发挥团体作用,形成强大的开发研究能力和项目运作能力。可以承接行业的课题研究、项目设计与开发、行业标准或政策法规的制定,开展专业咨询和智力服务。

2.建立服务组织。

建立以民政管理专业教师为顾问、学生为中坚力量的社会服务组织,也可以叫志愿服务组织,由本专业教师当带头人,各年级学生积极参与。专业教师要求了解、熟悉行业,能有效与行业进行业务往来,能组织策划指挥学生开展活动;学生应有爱心、较高的人文素养和专业认知,自愿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可以以学生团体、协会为基础进行改造,也可以专门就某个项目成立服务小组、小分队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服务活动。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服务能力建设能丰富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内涵和弥补人力资源的不足。

3.成立行校合作协会。

成立以民政管理专业社会服务为核心目标的社会团体或行业协会,也可以叫行校合作协会,由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为主体、双方管理者为补充组成,人数控制在8~10人。行校合作是一种双赢模式,民政管理专业的师生可以通过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支持,更加深入地接触行业、了解行业,从中了解更多行业最新动态,从而增强自身的服务能力。

4.独立开展服务。

依托民政管理专业教研室全体成员和部分学生开展服务活动,主要通过教学实践环节和学生文化活动实现。一是课程与认知实践。在讲完基本理论、知识后,安排寒暑假开展课程社会调查,运用专业的社会调查方法了解工作对象的现状,对收集到的资料归纳分析,撰写课程报告,同时可以给调研单位提出好的意见或建议。二是综合实习。通过在民政机构的实践锻炼,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特长的专业领域进行发展,提升自己的专业实务能力,同时为行业培养出高素质的民政人才服务。三是文化活动交流。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进入社区,传播民政文化,也可以为民政行业自身的活动提供人员和节目支持,还可以与民政行业一起开展联谊活动。

综上所述,民政管理专业开展社会服务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民政管理专业通过传播研究成果开展服务社会是“显服务”,是为社会的“今天”服务;通过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为社会的“明天”服务,这是一种“潜服务”;更要为社会的“后天”服务,这就必须通过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民政人才来实现,是一种意义更为深远的“潜服务”。

参考文献:

[1]尹红炜.探讨能力素质模型在e—HP的应用[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查吉德.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策略[J].成人教育,2006(8).

[3]李永强.解放思想,探索民政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工民建专业论文篇7

【关键词】陶行知 职业教育 农民工 职业培训

一、引言

农民工就业难,职业发展前景不高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解决农民工面临的这种困境,返乡建设新农村给农民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而职业培训是确保农民工拥有核心能力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保障。认真研究陶行知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对指导农民工返乡接受职业培训,确保新农村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涉及多个教育领域,其中职业教育是其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他提出推广职业教育的重点应在农村。陶行知于20 年代初从平民教育的实践中深深认识到教育的主要对象是中国人口中为数最多的农民,教育应当下乡。早在1924 年,他在《平民教育概论》一文中指出:“中国以农立国,十有八九住在乡下。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就是到乡下去的运动。”他指出乡村学校是改变乡村生活唯一可能的中心。其次,他提出职业教育理论的核心――生利主义。陶行知先生指出:“人的生活,必须有相当工具才能表现出来”。“教育是教人发明工具,制造工具,运用工具”。陶行知先生所指的生利有两种:一种为生利之物,如农产谷,工制器;另一种为生有利之事,如通商,医生治病。前者以物利群,后者以事利群。生产者所做的事情虽不相同,但在有利于集体方面都是一致的。所以,使有利的事物能“有利于群”,就是陶行知职业教育的宗旨。这就是要求人们应该有独立的职业,能够过独立的生活。所谓的独立的职业,陶行知先生其实就是指使人具有一种技能。最后,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即是指知行合一,行是做,即实践,做事第一,知识第二。它是改变旧的传统教学中脱离生活、脱离社会、脱离实际的三脱离的弊端,把单纯传授知识,死教书的教学转移到培养学生的生活力和创造力的轨道上来,培养创造型、开拓型人才。这是要求学用一致,在实践中加强理解,提醒首脑并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因此要求教师采取启发式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返乡农民工职业培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返乡农民工的职业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培训机构的教学设备条件较差。目前,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管理相对较乱。各部门存在多头领导、交叉管理的现象。农民工职业培训机构主要有政府委托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扶贫办、教育等部门进行,而这些部门往往从各自业务出发,开展活动。各部门条块分割,职能交叉严重,缺乏必要的统筹和协调。由于管理和实施部门过于分散,无论是政府还是具体的管理部门都很难较全面地掌握农民工的基本情况。所以导致不能灵敏地掌握农工职业培训的需求,造成了返乡农民工职业培训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农民工职业培训的专业设置、培训内容不合理

农民工职业培训也存在着与中国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通病问题,即专业的设置、课程内容不能灵敏的反应市场的需求。很多专业的设置和开课内容沿袭几年前的教育培训方案,培训机构没能做到实地、适时地考察。与农业生产种植、养殖密切相关的农业技术却没能切实开办起来。很多培训机构的教师自身缺乏实践操作经验,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抓住教学的关键问题,没能加强实践教学及动手做的教学环节。农民工很多自身缺乏普通基础知识,在接受职业教育相关理论知识时,其理解能力有限,也影响其所学内容的接受程度。这严重限制了农民工自身的发展。

四、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对反返乡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启示

(一)加强对返乡农民工职业培训的重视

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深深认识到教育的主要对象是中国人口中位数最多的农民。因此与农民工关系最密切的职业培训理所应当受到更多关注。首先,应规范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管理体制,消除多头管理、交叉管理的弊病。。其次,应该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法制的建设。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下来,有利于农民工在职业培训中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起到对相关部门的监管作用。

(二)政府加大农民工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的投入和使用管理

陶行知先生说“无农器不可以教农,无工器不可以教工”。因此加大对返乡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经费投入是非常必要的。在对待培训资金使用问题上,政府应强化监管力度。规范用于农民工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同时严禁乱收费行为。政府应该积极同网络信息部门合作,研发出一套用于监管各地方主管部门财政的网络系统。例如效仿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和教育厅研制开发的基于广域网的职业教育专项资金项目管理系统。它是以计算机辅助管理为手段,利用现代化技术和管理方法,方便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申报、监管、绩效考核的网络监管系统。它不仅很好地起到了监管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建设和优化专业设置及培训内容

要达到陶行知先生所讲的教师应有“生利之经验”、“生利之常识”、“生利之教学法”,就必须提高农民工职业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国家应该投入更多精力解决教师的专业技能问题。对于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相关部门在招聘录用时应降低学历门槛,可以多引进一些在职的行业专家兼职参与到职业培训的工作中,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一些实践教学经验的指导培训。农民工培训专业的设置和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同时满足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机械操作技能。新农村的建设需要一大批有思想、有文化、懂技术、可以带领农村人民建设家园的人才做后盾的。因此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内容一定要按照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新型人才来培养。

陶行知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深邃而又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中国农民工返乡职业培训问题关系着社会的稳定、新农村的建设以及农民工这个群体未来的发展问题。因此,需要我们不断的汲取前人的理论及实践成果,探索解决当代现实问题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冯锦英,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探析[J]. 福建陶研,2006,(Z1).

[2]王中华,陶行知职业教育理论及其当代启示[J]. 继续教育研究,2010,(1).

[3]司新国,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体系研究[J]. 机械职业教育,2010,(6).

工民建专业论文篇8

关键词:就业导向 民族院校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c)-0123-03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l of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 in N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Employment-orientation

Du Hong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Wuhan Hubei,430074,China)

Abstract: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reas of basic industry for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the face of increasingly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 the reform problem of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l of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vere, and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demand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N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cruit a large number of minority students, and the economy,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are relatively backward, which gives a bigger challenge for talents cultivation of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 in n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us, based on employment-orientatio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alents cultivation of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 in n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fully explore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l and its operation mechanism for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 which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ydrological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mployment for graduates from n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Employment-orientation;N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Talents Cultivation Model

水利建O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水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国水利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1]。目前,我国水利事业正加速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经济社会的发展使民生水利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依法治水等水务发展与改革面临着新形势,为水利相关专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同时也对水利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现代水利事业需要多学科知识融合的复合型人才。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代水利已不仅是工程问题、技术问题,而是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管理等诸方面的复杂系统工程。为了妥善处理、解决现在的水利问题,需要大批既掌握水利专业知识与技术又具备其他相关知识,体现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现念,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明确我国水利事业发展方向,注重专业知识与理论,课程实践、创新实践、专业实习以及人文科学的合理规划安排,既是水利行业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是水文与水资源专业人才培养追求的方向[2]。

1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的就业现状及成因分析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后主要在国土资源、水利、水资源、城建、环保、交通等部门相关领域从事管理、设计和生产等方面的相关工作。如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水文工程勘察设计院、环境监测单位专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施工单位、企业、水文站、水利局等事业单位等,也可在水文学及水资源、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攻读研究生,继续深造。

目前,我国高等院中设置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已超过50所,除几所著名的大学外,大部分院校水文R当究票弦瞪就业的共同特点是:(1)专业面偏窄,市场适应性较差,专业对口或专业相关就业较困难;(2)水文与水资源管理单位大多数为事业单位,由于人事机制的原因,本科毕业生进入这些部门有一定的困难[3];(3)就业中选择攻读研究生深造的毕业生所占比例较大。

分析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受传统高校教学思想的影响,专业教育注重系统性和理论性,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导致学生专业能力单一,市场适应能力弱[3]。

(2)由于就业相对困难,水文专业招生规模和办学规模小,大部分高校没有水文水资源的实践实习基地或者平台,学生实习实践训练相对不足,造成学生动手能力较弱、工程实践能力不强,影响了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3)专业课程的设置、培养方案等与就业市场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导致培养的水文人才不能较好的满足现代水利行业的需求,造成学生就业相对困难。

2 民族院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民族院校中,开设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专业的学校仅有中南民族大学,该校于2011年开设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结合学校实际,中南民族大学开设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定位为培养具有较扎实水利科学知识,较好人文科学知识,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管理等方面应用能力与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方面专业知识的水文专业人才,能够更好地为我国水利事业,尤其是民族地区的水利事业服务。

在招生规模方面,2011年、2012年的招生规模为两个班,每年约60人左右,从2013年开始,每年招生保持在1个班,30人左右。在课程设置方面,中南民族大学所开设的课程同时涉及地表水和地下水两个方面,与其他开设水文专业的高校所开设的基础课程基本一致。除了理论教学,中南民族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也开设了一系列实验、实践实习和课程设计等,如水力学实验,水信息技术与采集实验,测量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水文预报、水文水力计算、水资源开发利用、水文测验等课程设计。因此,该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比较广泛,主要是水利、水电、水文、水资源等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以及攻读研究生。中南民族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2011级、2012级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考取研究生和进入公司企业是民族院校水文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渠道,分别占就业总人数的28.0%和42.4%。根据毕业生就业后所反馈的信息,以及对水利行业相关单位(主要是公司企业)的调研结果分析,当前民族院校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存在以下问题:(1)部分重要专业课程开设时间较晚,从大三才开始开设,由于学生准备考研和找工作对这部分专业课程不够重视,导致掌握情况不是很好,一定程度上也影响考研或以后工作;(2)与就业相关的专业实习实践偏少,工程实践能力较为薄弱,缺乏工作经验;(3)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较弱,本科期间参与的科研训练不足,进入研究生学习以后初期感觉比较困难。因此,根据就业等相关信息综合分析,拓展学生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3 基于就业导向的民族院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民族院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水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适应就业需求的水文专业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1)优化培养方案,改善课程设置[4]。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的本科生应围绕基础厚实、知识广博、能力出众、视野宽广的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已设课程的基础上,以促进毕业生就业为前提,优化培养方案,改善课程设置。第一,对现有的课程进行评估和重新安排,在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就业需求,将课程体系划分为通识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拓展模块和专业实践课程模块[5],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适应水利行业多口径人才需求。第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实施情况,将一些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提前,避免与毕业生准备考研和找工作的时间冲突。第三,根据校外生产单位的意见和调研结果,针对近年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在水资源分布和水质监测方面的应用,水资源规划和配置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适当增加3S技术、遥感技术、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等相关课程供学生选修。

(2)强化实习与实践,提升工程实践与应用能力。完善“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应用创新性实验”三阶段实验教学体系,进一步规范和增加开放性实验环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和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6]。适当增加和调整专业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实习的教学环节学时数,毕业实践实习环节和毕业论文(设计)有机结合,毕业设计的内容要充分考虑利用实习单位的有利条件和业务方向;毕业生就业以毕业实习所在单位为重要渠道。通过强化实验、实习和实践锻炼,提升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

(3)培养创新能力,加强科学研究素养。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创造、创新、实践的能力,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本科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创新学分。学生可以通过应用创新性实验、开放性实验、本科生创新项目训练、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发表文章、专利等多种途径获得创新学分。通过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毕业生能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和科研中大胆创新,将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等引入到专业领域中,以解决生产实际中复杂多变的水文、水资源专业问题。

(4)推进产学研用,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建立实习基地,通过实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对于就业有很大帮助。工作单位、学校以及科研机构都可以成为W生学习的场所,产学研用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对学校而言,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科研机构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对企业和科研机构而言,与高校合作,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能够培养和选择符合自己单位需要的毕业生。通过学校、企业和科研单位密切地产学研用合作,实现共赢多赢。

4 结语

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培养创新实践型水文专业人才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水利事业进步的要求。民族院校以招收少数民族考生为主,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为民族院校水文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为了满足国家、地区和行业发展的需求,民族院校水文与水资源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探索与创新,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和地区的水文水利事业提供优质的水文水资源人才。

参考文献

[1] 魏有兴,赵志涵.水利学子如何分享行业发展盛宴[N].中国教育报,2011-01-26.

[2] 宋瑞明,马细霞,赵培培,王珂.基于现代化水利建设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法探讨――以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0):34-35.

[3] 孙守国,蒋晓辉.培养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思考[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3):81-82.

[4] 郭纯青,周蕊,代俊峰.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以桂林理工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4(11):83-85.

[5] 陈孝杨,许光泉,刘启蒙.基于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以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为例[J].科教文汇,2012(5):50-51.

上一篇:建筑与土木论文范文 下一篇:吉林水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