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40例效果观察

时间:2022-10-26 11:59:16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40例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行中医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2组患者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血压指标的改善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冠心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8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中医药治疗高血 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 冠心病 中医药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17-02

冠心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在我国约70%的冠心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而因高血压引起的心血管事件发病/死亡率的相对风险随血压升高而显著增加[1]。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新型治疗药物、方案的不断研发,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尤其是中药方剂,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患者采用中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颁布的关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及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WHO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45~72岁,平均(62.5±2.6)岁。病程1~6年,平均(3.2±1.4)年。随机将本组80例患者分为2组,即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以及体征等一般资料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40例患者行常规医药治疗。即予以患者口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剂量:15mg/d(氨氯地平5 mg+阿托伐他汀10 mg)。1片/次,1次/d,疗程8周。同时,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d,1片/次,1次/d,疗程8周。

观察组40例患者行中医药治疗。即自拟中药方剂,方剂组成:杜仲、牛膝、天麻、益母草各30g,丹皮、桑寄生、丹参、葛根各20g,郁金15g。水煎服,1剂/d,分早晚2次服用,疗程8周。

1.3 观察指标

1.3.1 冠心病临床治疗效果。于患者治疗后,参照中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别对2组患者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标准[3]为: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疾病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心电图ST短压低经治疗后回升0.05mV以上,T波平坦变为直立或倒置变浅>25%;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甚至加重,心电图无改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 血压指标改善情况。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 h收缩压(24hSBP)和24h舒张压(24hDBP)进行监测,评价患者血压指标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量检测数据以(X±S)表示,计数检测数据以率的形式表示,组间两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冠心病治疗效果。观察组40例患者中,冠心病治疗显效24例,有效13例,无效3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40例患者中,冠心病治疗显效20例,有效14例,无效5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34/4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血压指标改善效果。观察组40例患者治疗前,平均24hSBP和24hDBP依次为:(157.38±17.22)mmHg、(97.68±17.81)mmHg,对照组依次为:(159.23±16.57)mmHg、(98.37±18.52)mmHg,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40例患者平均24hSBP和24hDBP依次为:(131.22±11.27)mmHg、(80.55±10.29)mmHg,对照组依次为:(144.28±12.36)mmHg、(88.13±15.12)mmHg,观察组患者平均24hSBP和24hDBP均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降压治疗十分复杂,仅仅降压是不够的,还需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进行降压管理的优化。近年来,中药方剂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优势明显。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行中医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自拟中药方剂中杜仲理气补血;牛膝、益母草活血祛瘀;天麻平肝益气,可增加外周及冠状动脉血流量;丹皮可促进冠脉血流量的增加,进而减少心输出量,起到降低左室作功的作用;桑寄生具有降压降脂之效;丹参活血调经、降脂减肥;葛根能明显改善周围微血管和脑血管障碍的血流量,起到减少血管阻力的作用;郁金活血止痛,行气利胆;川芎为血中之气药,能通达止痛。诸药合用,共奏降血压、改善外周及冠状动脉血流量的效果,以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冠心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平均24hSBP和24hDBP均低于对照组。因此,中医药治疗高血 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孔繁周.中药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7(07):221-223

[2] 陈丹,王哲.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价值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3,8(04):223-224

[3] 何红涛,郭立芳,段慧杰,等.滋阴潜阳活血方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1,4(06):191-192

上一篇:子宫内膜炎患者临床治疗分析100例 下一篇:电大远程开放教育计算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