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架构课堂 用问题引导学练

时间:2022-10-26 11:41:18

以问题架构课堂 用问题引导学练

摘 要:通过观课和课堂实践,笔者发现体育课堂其实可以从“问题”角度来完成解析,一个问题是一个教学点,多个问题(包括初始问题和生成性的问题)是一个教学环节,一串问题就可能架构好我们的一堂体育课。同时,本文归纳了“问题导学”在体育课堂应用的一般要求和注意事项,特别指出的是用“问题”来服务课堂,并指向体育课堂身体练习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问题导学;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4-0031-03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Problem Based Learning)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多伦多的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首创,随之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而在平时的观课中,笔者也有专门关注过执教老师的提问形式和内容,发现会提问题的老师就能把课上得生动、有条理。从更深刻的角度来看,体育教学的提问就是一门艺术,能解决体育课中“精讲多练”“自主探究”“问题意识”等非常核心的问题。

一、以问题架构课堂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论语・述而》中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论述,清楚地表达了教学要以问题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根本目的的理念。在知识的传授或者辨析中,我们可以用问题教学法,那在以身体练习为主,以技能的习得为目的的体育课中,我们可不可以用这一方法呢?近日,笔者观看了一堂水平三《排球正面下手发球》的录像课,提炼了其中的一些主要提问,似乎给了我们一些答案(表1)。

1.由问题引出不同的练习内容

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身体的练习来获得技术的掌握和体能的增量。因此,像案例1中,课堂中的主要提问均指向将要练习的内容。如问题“先试一试单手打球,双手接住,要求球不落地,你能做到吗?” 明确地指向了尝试用不同部位击球;问题“刚刚老师是要求打高,那打远行不行?用刚才的方法,打远好吗?”指向尝试打远的练习。

2.不同的“子”问题达成不同的“子”目标

有效地教学组织肯定是环环相扣,有的放矢的,一个完整技术或者一项综合技术的习得,肯定是由多个环节,即多个单一技术组合完成的。如案例1中,每个“子”问题都对应了“子”练习,以达成相应的目标,使得整个教学组织有条不紊。

3.完成不同层次的“子”目标又为达成总的教学目标服务

这一点非常类似于知识性结构提问,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案例1中,首先是让学生尝试用不同部位击打球,以探究获得哪个部位最适合将球打高打远。其次引导打远的练习,再是打高的练习,最后是归纳提炼出完整技术,即用手臂的变化来控制好球的远近高低,层层深入,步步为营。

以上三点如果反过来推导也是成立的,即要完成课时总目标,我们可以细化、分成不同的“子”目标,而要达成这些“子”目标,我们得通过不同的“子”练习让学生来体验并逐步掌握,而这些练习的引出,可以通过许多问题的启发、鼓动、诱导完成。我们在解决复杂的综合问题,可以采用自上而下、逐步求解的方法,从问题本身开始,经过逐步细化,将问题分解为一个个简单问题求解。从这点来看,体育教学是同样适用这种方法的。

二、用问题引导学练

问题导学一般是教师和学生以问答互拥姆绞酵瓿山萄У模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并称之为“产婆术”。同理,在体育课中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串”,来串联教学点、练习点,用问题来厘清课堂的脉络,体现教学的层次感,也将学生引向探究(表2)。

1.问题导学有效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问题导学改变了一般讲授法,老师讲、学生听的惯式,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体验中来,因此从学习情绪上来讲,有助于学生产生“想试”“要练”的情绪。如案例2中,一般的讲授法,较为直白,充满了许多的运动术语,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易理解和掌握的,而问题导学,将一些技能的练习,用浅显易懂的小问题进行引导,转化时尝试性的小练习或者游戏,使学生想立刻去验证和解决这些问题,课堂被调动起来。

2.问题导学切中授课要点,驱动练习

问题导学的例子中,课的主要部分由几个问题“串”起,简问而多练,分步进行,非常符合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案例2中用4个主要的问题,直刺所授内容的要点,即复习单跳双落,踏跳有力,屈膝缓冲,提膝收腹。每个小练习又会安排一定的练习量,以科学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亲身实践,分步探究,逐步掌握单一技术要领,最后完成综合技术的教学要求。

3.问题导学的语言简单明了,精讲多练

问题导学长话短说,“少食多餐”,往往会伴随着“试一试?”“行不行?”“能不能?”等选择性、尝试性的问式。或鼓动学生去练习验证,或让学生作出辨别判断,目的是让学生找到方法,获得身体的练习。即使有开放式提问,如“你去试试看,手的任何部位都可以打球,找找看用哪个部位打球最舒服?”也不会有较长时间的讨论,体现出体育课精讲多练的要求。

三、体育课中问题导学的一般要求

美国体育教学论的学者西登拓扑(siedentop)很早就将课堂中的提问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回顾性提问,归纳性提问,选择性提问,价值判断式提问。再来看,案例1、2中的几个主要提问都可以归属到上述的四种类型中。但我们也看到,体育课中“提问特点”还是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课堂的提问的。

1.频用“尝试”的问题

“尝试”的问题应该是体育课中最频繁使用的提问方式,它驱动着学生通过身体练习对问题做出探究性的尝试,以亲身实践为回答问题作好准备。如案例1和2中就多次使用“试一试?”“能做到吗?”“能成功吗?”等问式,先是给学生设疑,再驱动学练,最后解决问题。如,笔者在足球正脚背直线运球课中这样提问:“同学们,刚才老师发现有的同学触球部位准确,运球速度极快,但球跑太快,人追不上?你们想想这在比赛中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对,容易被别人抢断球。那我们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先别急着回答,大家一起试一试?”学生带着问题,跃跃欲试,不甘落后,总想成为第一个发现者,课堂就这样被调动起来了。

2.巧用“情境”的问题

创设特定的问题情景,特别在教材的引出或者拓展部分,制造一些“情境”问题,可以起到抛砖引玉、深入探究的作用,也可以激发起学生走向更深层次学习的愿望。如在学习了双手胸前传接球后,老师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传球队员间有一名防守者,一般的传球被断球的风险很大,那用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呢?这一问题,可以引出不同高度和路线的传球,如击地传,高抛传等。再如,在篮球传球的拓展部分――传抢游戏中,老师提问:如果有一名防守队员可以移动的封堵你的传球路线,除多变的传球路线可以防止被断球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传球成功率?引出“假动作”的应用。通过一些假设的问题,为学生制造问题情境,刺激他们的思考,顺着情境克服困难。

3.活用“判断”的问题

需要“判断”的问题,比较适合于小学阶段的学情,通过判断,发生比较,从而形成正确的认知。例如,刚才两位示范的同学,哪位做得更到位些;老师示范的两个动作哪个更漂亮些;这两个运球姿势哪个对球保护得好?等等。这些问题,不需要学生讲出为什么和怎么样,用不着描述性较强的答案,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快速建立正确的认识,达到不走偏路的目的。有时判断的问题也可用在评价过程中,以中肯的判断评价,鼓励不同层次学生的信心。

4.少用“归纳”的问题

归纳性的问题,是比较高层次的提问,其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和表述能力,在小学阶段的体育课中,应该少用和慎用“归纳”提问。一般归纳性的提问,可以放在课的小结处,以归纳提炼本环节或者本课的要点,使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如案例1中,“(刚才发球线越来越远)发球时不变的是什么?练习中我的手臂有什么变化?”就属于教学最后总结归纳性提问。

四、体育课中问题导学的注意事项

由于体育教学本身的特点,其教学过程中的提问与其他课中的提问在形式和内容上又有不同之处。

1.适“情”而问,不问回答不了或者懒得回答的问题

备课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备学情,而问题的提出也要根据不同的学情来问。一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二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三要根据不同教学环境。如在小学低段,老师出示一个小足球,问: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了个什么朋友?这是什么?学生可能会开心地大声喊:足球。而到了高年级或者初中,如果老师再问同样的问题,学生的兴致就没那么高了,甚至有学生会纳闷,老师的智商是不是有问题。所以说问题的设置要合理,合理的问题是“剂”,不合理的问题可能使课堂卡壳、停顿。

2.明确指向,不问漫无目的的问题

有一位体育老师本来要教立定跳远,但他想突出新课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就拿出一个垫子,让学生创想练习,结果没有一个学生会联系到立定跳远过垫子的。于是他又集中引导,问:用什么方法,能从垫子这一端到那一端?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学生有的用单脚跳,有的用双脚跳,也有的前滚翻。于是这位老师又问:双脚跳容易还是跨容易?这下学生就搞不清了。最后老师说立定跳远要考试的,所以今天练习立定跳远,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占用了大半节课,效率低下。因此“问题”的指向性很重要,要紧扣学练目标来设计导学问题,避免走弯路远路。

3.抓住问点,少问与身体技能习得无关的问题

所谓问点,就是指在所讲授教材动作技术的何处提问,也就是问题的切入点。体育课的问题设计还必须贴合技能的学练,问在关键之处。备课时,对课的重难点的突破,其实就是体现在你的课堂主要提问中。例如,老师做得好不好呀?(教师示范后问,学生回答“好”)虽然学生回答得很干脆,可我们细究一下对于这样可以预见的问题,空问假问,我们最好少用。可以改成:想想刚才老师做的示范和你们自己的动作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学生可以归纳出老师动作与自己动作的不同点,从而判断优劣)又如篮球运球时,为什么要侧身运球,为什么遇到堵截时,非运球手要抬起?这类与技术本身紧密相关,但又是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多问。

五、结论

问题导学在体育课堂中,由疑问开始,到释疑结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R构建,引导探究身体练习,真正意义上让学生主动去学、去练。问题导学最根本的优势是,避免了学生机械地复制老师要给他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解决一环又一环的疑问,使学生思维活动不断处于积极和活跃的状态,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当然体育教学中课堂提问,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以问题架构课堂,用问题引导学练,是一种非常值得我们去尝试的课堂组织方式。

上一篇:复星国际保险资产顶半边天 梦想复制“巴菲特式... 下一篇:体育中考的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