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盗、防谷歌?

时间:2022-10-26 10:36:59

防火、防盗、防谷歌?

从谷歌图书馆项目,到基于“云计算”的种网络服务,都蕴含人类的一个疯狂梦想:建立所有个体的超级融合。如果非要反对谷歌图书馆,也需要有点疯狂的想法。

对于谷歌图书馆在中国的争议,终于有政府方面的声音了。11月6目的消息,国家版权局等四部委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文化、教育部门所属图书馆加强著作权保护工作,尤其要求图书馆严格遵守著作权等法律、法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得擅自复制,或者通过信息网络传播他人的作品。此前,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张抗抗为著作权人群体代言,已经对谷歌表达了愤怒。

毫无疑问,谷歌试图复制美国模式――对各个图书馆逐一击破、让著作权人自觉找上门来的办法,至少在短期内不会在中国奏效了。我们都可以想象得到,接下来所有大学和公共图书馆都会防火、防盗、防谷歌。

就在中国成为主宾国而出席法兰克福书展的时候,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开展前发表一番针对谷歌的讲话:“我们抵制在没有任何版权保护的情况下扫描图书――就像谷歌做的那样。”

实际上,如今这个干夫所指的谷歌图书馆计划正是在2004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上启动的。只不过当时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个疯狂的计划会在5年后发展到已扫描超过一千万册图书,谷歌建立全人类知识总汇的想法似乎真有可能会实现,一个当时看来科幻小说式的方案现在威胁到了现实社会。

建立全人类的某种融合,在科幻小说中并不鲜见。上世纪40年代,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在他的小说“基地”系列中就描述过这样一个情况:全星球的生命个体和星球融合在一起,他们共享同一个知识、思维、感情、记忆的“池”,称作盖娅。而这种共享、共有的“池”概念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似乎越来越变得可实现,最近炙手可热的概念“云计算”即是这样一种共享。亚马逊在2004年为应付销售数据而陆续使用的全球服务器共享架构,乃至瑞星最近强力推广的“云安全”计划,以及搜狐刚刚面世的“云输入法”,无不是利用“云计算”超大规模、虚拟化、动态可扩展、按需提供等特点而提供的“超现实”体验。从谷歌图书馆项目,到基于“云计算”的种种网络服务,都蕴含着人类的一个终极梦想:建立所有个体的超级融合。

和这个疯狂想法比起来,仅仅空喊版权口号,显然有些脑力不够。谷歌在美国和著作权人达成的庭外和解协议,依据《伯尔尼公约》,中国著作权人也可以选择享有相同权益。这在盗版书、盗版碟满地的中国,简直是著作权人的福音,而不是盗窃。实际上,中国政府自己早在1998年就在建设数字图书馆项目,前前后后有过文化部、教育部、党校系统、中国科学院四个机构牵头,投入超过200多亿元。至今我们没有听说哪位网民在这些项目中获益,哪位著作权人从中取得了版权收益我们也不得而知。

所有的知识产权纠纷,其实就是钱的纠纷。如果谷歌真的要完成这个疯狂计划,无非也只是多少钱和什么时候的问题。谷歌大可以将利益分配做得更细致、更耐心一些,WTO谈判那么多年,也最终一个一个谈妥了,图书馆项目的谈判难度应该要小得多。

互联网是依靠疯狂想法而存在的行业,而谷歌就是其中最具有疯狂头脑的一个。如果非要反对谷歌图书馆,也需要有点疯狂的想法。

公众免费获取知识的渠道会否随着谷歌图书馆的大行其道和传统公共图书馆的消亡而消亡?

如何信任谷歌图书馆保存知识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尤其是项目中扫描绝版图书的部分,如果原本灭失,而扫描和电子文档保存出现错误,人类仅仅依赖谷歌来保存知识?

谷歌之前的搜索引擎Cookie事件,已经让用户心有疑虑,而这次的图书馆项目必然会使谷歌更了解每个用户的习性。谷歌并没有明确说明,将会如何保护和使用用户的隐私。

另外,虽然目前没有看到谷歌图书馆项目有任何明显的商业价值,但谷歌作为一家企业,商业价值显然是必须要考量的。用全人类的知识总和为一家企业谋得利益,在伦理上很难讲得通。这一点上,维基百科做得比较有示范性。维基百科由一家私人公司转型为非营利的慈善组织,以维基媒体基金会为主体接受捐助维持运转。

如果把问题再问得更科幻一点,则是无论公司、基金会还是单个政府和个人都无法解决的终极问题:人类真的需要一个超级融合?会不会像科幻小说一样,终极梦想导致了大崩溃和大混乱?

在阿西莫夫的“盖娅困境”中,一个叛逆的人类想不出任何理由可以反对盖娅,所有个体情感、知识、思维、记忆相融合的体验对于每个个体都有着无法反驳的好处。虽然他最后的选择是加入盖娅,但他的出发点是:所有趋向有序的行为最终都是趋向混乱。这正如同熵的概念,系统总趋向于从熵值小变为熵值大的状态,即从有序走向无序,越混乱则系统越稳定,越有序则系统越脆弱。

阿西莫夫的盖娅、谷歌的图书馆,无不力图建立起全人类唯一的有序融合。谷歌给我们提出的难题就在于此,它所提出的往往都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哲学问题。这个问题或许连阿西莫夫也回答不了。

上一篇:编读 第22期 下一篇:小事记 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