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业内调查分析

时间:2022-10-26 09:57:33

记者节业内调查分析

通过对本次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大体上有以下感受:

恶性事件印象深刻

对于北京电视台的纸馅包子事件,记者们印象深刻,成了本年度记者们印象最深的一件事,算是上了一堂生动的职业教育课。当然,印象深的更主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有关部门毫不手软的处理,杀一儆百,让记者们心中有数。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已有前车之鉴,但愿后无来者。

压力巨大

“压力”这个词是一个笼统的词,因为压力可包涵的内容太广泛了,具体到记者们究竟是在哪些方面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这从本次调查的其他选项中可以看出,工作不出成绩成为记者们担心的第二大问题。可见,工作上的原因是产生压力的主要原因。由此,又引来情绪心理上的压力。其次,生活方面的如健康、理财、买房、子女教育等也是压力产生的原因。

最大的苦恼是没有公休

加班加点对于都市类媒体的记者来说,已经是一种常态的工作方式,但他们并非天生的工作狂和拼命三郎,他们也是人,他们对这种没有正常休息时间的工作方式并不十分欣赏。因为在本次调查中,他们感觉最大的苦恼就是没有公体,以至于他们最想对领导说的一句话就是“多给我们发钱,少让我们加班”,此话前半句虽有几分嬉戏成分,但后半句却是很多记者的心里话。

最担心健康

辛辛苦苦多少年,一场大病回到解放前,这是当前的实情,特别是在当前媒体用人制度不健全、各种保险缺失的情况下,记者们最担心的就是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话在媒体行业来说更是如此。如果是编外记者,没有了健康常常也就意味着没有了工作,没有了生活的收入来源。

普遍看好网站

在对各种媒体发展前景的预期中,记者们最看好的是网站。这来自他们切身的体会,因他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也就是网站,一网多能的特点使其成了媒体中的全能冠军,记者们对这一媒体也寄以很大的期望,虽然他们可能还身在传统的纸媒体工作,有点像身在曹营心 在汉的关羽先生。

读书跟着流行走

记者们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各类报刊了,这是每天必做的功课,所以,记者可称为职业阅读人。但在这些职业阅读内容之外,他们所读的东西应该说是不多的,特别是作为一个文化人来说。也许记者自己本身就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可能对文化产品已经有了厌倦情绪,所以,他们平时的读书数量不大,品种不多,读的多是一些流行品种,如《明朝那些事儿》、《于丹

休闲呈浅工作状态

说到休闲,可以说记者们的休闲时间不多,就是在这有限的休闲时间和不多的几种休闲方式中,他们的休闲也多以看书、运动、上网、睡觉为主,特别是上网、看书,与平时的工作状态没有两样。可以说,记者的休闲也是一种浅工作。

疲惫成常态

既然休闲也是一种浅工作,那疲惫也就在所难免了。疲惫既有身体的忙碌,也有心灵的麻木,他们自己也认为面临的第二大问题就是“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民众疾苦和社会痼疾逐渐麻木”。

热切期盼《新闻法》

绝大多数记者认为应该出台《新闻法》,这对于记者工作的有序和有法可依是极为必要的。现在的记者普遍感觉到工作的不可预期性太大,他们认为媒体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媒体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而这恰恰是媒体发展无法可依的结果。对于外部环境的多变,记者们常常有无所适从的感觉,不知明天会怎样。

(执笔:立纲)

上一篇:因为了解,所以坚持 下一篇:记者“六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