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烈士与生活局外人

时间:2022-10-26 09:38:14

诗歌烈士与生活局外人

摘要:单纯而固执的海子,醉心于他的诗歌世界。海子的确是一个真正属于中国的乡村和土地的诗人,但海子不谙世事,缺乏人际交流,孤独而绝望,易于受到外界的伤害,远离了庸常的社会大众,是生活的局外人。

关键词:海子;烈士;局外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2-0136-02

1989年3月26日,当外面的世界还很热闹的时候,一个相貌平凡的青年捧着厚厚的《圣经》躺在山海关冰冷的铁轨上。火车呼啸而来,他瘦弱的身体在刹那间灰飞烟灭。这位叫海子的天才诗人,留给我们的却不仅仅是一具惨不忍睹的尸体。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生于安徽省高河镇查湾,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孩子。15岁时,海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任教。

从1984年到1989年,海子创作了数量惊人的优秀作品:长诗《但是水,水》、《土地》、《大扎撒》(未完成)、诗剧《弑》、《太阳》、第一合唱剧《弥塞亚》、第二合唱剧残稿以及约200首的抒情短诗。其中流传最广、最具影响的是他的短诗。正如诗人自己所说,他的短诗是绝对抒情的,有一种刀劈斧砍的力量。寓言、纯粹的歌咏和遥想式的倾诉是海子诗歌的三种基本方式,它们是自足和卓有成效的。

海子对中国诗歌的创造性贡献,在于“他把古典精神和现代精神、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乡土中国和都市文明作了成功的融合”。海子卑微的出身使得他不得不面对无奈的现实,人类文明精华的哺育又使他有着博大而高远的精神追求。二者间的不和谐,是海子身陷其中的生存困境,这一困境也是海子苦难命运的根源,同时也造就了他卓尔不群的诗篇。海子诗篇的意象及诚挚情感,源于他乡村生活的经验以及他对此的深刻思考,这是他农家孩子不可褪去的“胎记”,而他的诗篇所呈现出的博襟和崇高境界,则是在接受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理性追求,是北大学子的烙印。

海子明察中国现代诗坛的弊端。中国现代诗坛上,一种偏向十分引人注目:意象的创新已经演化为猎奇出怪和丧失表现目的的堆砌。这一现象表明,在一些诗人那里,诗已不再是独特情思的抒发,而是一种炫耀的把戏。对此,海子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和清醒的头脑:“必须克服诗歌的世纪病,对于表象和修辞的热爱;必须克服诗歌中对于修辞的追求,对于视觉和官能感觉的刺激,对于细节的琐碎的描绘。”在海子看来,“诗歌是一场烈火,而不是修辞练习”。海子的诗篇就是这样,意象质朴清新,渗透着浓郁的中国乡土色彩:土地、天空、河流、山岗、村庄、麦子、马车、茴香、蚕豆花……海子诗篇的韵律,有着直抒胸臆的如风般的自然流畅。明察诗坛弊端的理性追求,使海子成为现代诗人中的歌者。

海子很喜欢兰波的诗句“生活在别处”。这句被米兰・昆德拉引用无数次的名言,早已成为人们日常谈话中故弄玄虚的口头禅。没有谁像海子那样深刻地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在那首经典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中,他写到:“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认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的前两节都以“从明天起”开头,诗人为何不“从今天起”呢?那只能说明海子游离于“今天”这个现实世界之外。他所向往的世界不在此,而在彼。在诗的最后都是“愿你……”、“愿你……”,而他自己呢?他连陌生人都给予了祝福,对于自己,则是“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既然面朝着大海,那也就意味着背对着所有人,背对着所有的幸福,他没有将自己纳入其中,他处在尘世幸福的外面。

他为何会这样呢?我们不能不探究海子的性格因素。在海子知些带有自传性质的诗篇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一个海子:单纯、敏锐,富有创造性,自尊心极强;同时他急躁,易于受到伤害,迷恋于荒凉的泥土,他所关心和坚信的是那些正在消亡而又必将在永恒的高度放射光辉的事物。

海子是一位有着赤子之心的诗人,从他的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怀着对大地、对人类的诚挚的热爱。赤子代表着我们心灵中那尚未被污染的东西。诗人海子尝试着将这种赤子之心还原为人类自身的原初性质,然而,纯洁的他却被种种丑陋的现实震撼了。他发觉许多事物正在卑鄙地同流合污,而这,伤他不轻。

墨西哥诗人帕斯曾这样分析孤独的本质:孤独有两重意义,一方面是与一个世界隔离,另一方面是企图创造另一个世界。可以说海子没办法与他生活的这个世界隔离,所以他就一直在创造他的诗歌世界,也可以说海子通过创造诗歌世界来隔离这世俗的现实世界。孤独是对母体的渴望,是对归属乐土的渴望。人世间能够克服孤独的惟有爱。海子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他有很多诗句写到母亲,朴素又非常感人:“村庄里住着,母亲和儿子/儿子静静地长大母亲静静地注视”“母亲/老了,垂下白发/母亲你去休息吧”……海子对母亲的爱不容置疑,然而乡村里的母亲又怎能理解诗人海子的思想呢?海子,这个孝顺的儿子,他是母亲的骄傲,也是母亲一生的伤痛。

简单的海子是用纯钢做成的,他永远以一个少年的心态直板地面对一切事物。在生活面前,他永远是个局外人。社会生活就象一张网,一般说来,这张网会剥夺我们生活的纯洁性,使我们疲于奔跑,心绪难定,使我们觉得生命白自耗费。但另一方面,这张网恐怕也是我们生存的保障,我们不能否认它也有可靠的一面。无论是血缘关系、婚姻关系还是社会关系,都会像一只只手紧紧抓住你的肩膀,在你离开的时候牢牢地按住你。而海子缺乏保护他的这些手。那么,他就处于生活之网的外面。

海子生前的挚友西川说:“海子的死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一。”海子是视诗歌为生命的,诗是他生命的写照和表现。也是他生命的毁灭与终结。在他的诗中,我们发现了他最后自杀时全部的死亡意识和死亡景象。海子是一个有着自杀情结的人,死亡的意象是他诗歌中一个重要的命题。而表现其死亡意识尤其明显的是1989年3月14日的《春天,十个海子》:在春天,野蛮而悲伤的海子僦剩下这一个,最后一个/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在这里,海子无疑发出了死亡的宣告,这是一个悲伤的海子,陷于死亡而不能自拔:这是一个绝望的诗人,一个破灭而无任何希望的灵魂。这些艺术领域的倾诉最终竟然成了现实生活中的咒语,令人痛惜!

海子在最后两年时间里,诗歌创作几乎达到了癫狂的地步。他随着写作《弑》的不断深入,他的幻觉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他头脑的容量超越了巨大的空间想象力,海子醉心构建的这部大诗远不能被一些简单的汉字、词组以及平常的想象空间所容纳。他的意识出现了极为混乱的场景,耳边经常有可怕的声音强烈地刺激着他的感官。他的幻觉也变本加厉地折磨他,仿佛有恶魔在指使他做什么,海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意识。他被这种痛苦折磨得无法忍受了。最终,他选择了死亡。他的死,也就是他的生。

海子的自杀昭示了个体生命存在的悲凉意味。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要生存下去,对于生命存在和死亡有着清醒的自觉意识的生命来说,是艰难的。他们要承受着常人所无法承受的“生命之轻”和“生命之重”,他们要忍受生存的焦虑和空虚感,他们要时时为生存下去寻找勇气和毅力,而偶然和必然性的死亡却永远象一柄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随时都准备君临。似乎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个体的命运永远在劫难逃。

然而就海子自身而言,他又未尝不是幸运的。既然死亡为生存提供了“最极端和最不确定”的黑色的背景,那么,唯有自杀才是同死亡宿命的主动的抗争。因而海子之死,也许意味着永恒的解脱,同时更意味着诗人形象的最后完成。

如果海子能像上帝一样思考,像市民一样生活,或许他还不会走上这条不归之途。然而,那样他还是海子吗?他还能写出如此优秀的诗歌吗?诗歌是苦难的产物,诗歌是穷人的财富,富人从来不会拥有诗歌。所以,海子还是他自己。

海子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个神,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他有优点,也有弱点,甚至有致命的弱点。他在诗歌这条路上渐行渐远,用生命书写了最圣洁最崇高的诗篇,他是一个烈士;然而,单纯敏锐的他,却不善交际、不谙世事,他用自己的诗歌隔离世尘生活的同时,他也成了生活的局外人。

参考文献:

[1]余徐刚,海子传[M],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

[2]海子,海子的诗[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3]黑陶,海子家乡行:黄昏和夜晚[N],中国作家出版集团。2004(3)

上一篇: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推动洛南县域经济发展 下一篇: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