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角色构建温暖和谐的师生关系研究

时间:2022-10-26 09:33:05

转换角色构建温暖和谐的师生关系研究

摘 要:师生互动需要爱心的交流,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身角色,以平等眼光看待学生,培养其坚定的信念,给予他们崇高的人文关怀,共同构建温暖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爱心;温暖;教师;身份转换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2-0018-01

任何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并以此来确认自身价值。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所言:“人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愿望是能被人欣赏,被人爱。”哪怕是表面最不在乎的学生,都会有强烈的关爱需求。教育需要我们具有坚定不移的爱心。然而,我们还有不少的老师没有这样做或者还做不到这样。为何如此?因为角色转换尚未成功,教师定位仍需努力。那么,要使我们的角色转换顺利成功,教师的定位落实准确,从而构建温暖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文章对此进行相关研究

一、重视学生的感恩教育,大力提倡“孝道”思想

温暖的师生关系其实就是爱,一个大写的“爱”。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实施感恩教育和提倡“孝道”思想,是从根本上进行“爱”的教育。学生因为特定的年龄,特有的心理状态,他们往往表现得什么都不在乎。教育是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会学生正确对待人生,学会感恩。我们可以找合适的机会,找话题和学生谈论他们的父母,他们关心的和他们亲近的人,引导他们学会感受和感激。提倡“孝道”思想,与学生一起探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回报”活动,及时与家长沟通,寻找和发现“孝道”典型。组织学生正确认识清明节、“母亲节”和“父亲节”。

二、因人施教,增强“爱”的教育的针对性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学会如何接受他人的爱。没有了爱,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由于家庭环境、性别、个性特征的差异,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接受方式。我们常常把行为的好坏归因于认识的偏差,殊不知忽视了孩子的关爱需要。学生虽然到了高中,但自我表现欲望仍然很强,有的想当个小干部,展示自己的管理才能;有的善于表达,想展示自己的文采等。因此,老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合理要求。在“爱”的教育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实践,自我修养与外在教育相结合,学生的行为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使学生健全个性化人格迈出第一步。

三、注重情感的培养,促进学生信念的形成

情感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是人们形成一定信念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生主体性发展起着激发动因的作用。信念是每个人认为自己必须遵循的并决心要去实现的信条。它是行为动机的高级形式。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建立健全学生人格,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也必须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信念,为他们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

四、把握“爱”的视角,与学生和谐交流

高中新课改是在知识经济的挑战、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终身教育成为一种基本理念的背景下产生的,要求我国的高中教育要从“精英主义”走向“大众主义”。普高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是努力使每一所学校成功,使每一位学生成功,培养高中学生的健全人格或公民的基本素养,终极目标就是人文关怀。仰视、平视、俯视,这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对老师的观感。学识或身体处于相对稚嫩时期,学生看待老师是崇敬的仰视。但随着学识的增长,体格的健壮,我们的学生必将与我们相对平视甚至将来可能俯视我们。正如“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主体,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这是与学生和谐交流的前提和基础。

五、转换自身角色,重新定位教师身份

课程改革对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上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课改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自身专业修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运用现代网络汲取知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师职业观,从知识的传递转向帮助者,从权威者转向合作者。确立新的教育价值观,明确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关心学生的整个人生价值的实现,并为学生将来的一生幸福生活做准备。建立新的学生观,重视学生的个性和尊严,强调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重视师生共同交流、共同探索新知、共同分享学习经验的全面活动过程,使师生生命价值不断得到升华。在课堂教学中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课堂教学要体现合作性、开放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差异性。

六、结束语

总之,我们应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明确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目标,及时转换自己的角色,为自己重新定位。如果我们能够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学生,以非凡的智慧启发学生,以崇高的人格魅力改变学生,以感性的人文关怀温暖学生,那么,学生若干年后回到母校,他们想看到的绝对不是曾经的校园校舍课桌课椅,而是希望能看到曾经用伟大的“爱”点燃自己智慧之火给予过自己温暖的恩师,这或许就是温暖的师生关系的精魄所在。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t,吴刚平.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程黎曦.教师与新课程[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

[4]曹廷华,许自强.美学与美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上一篇:运用成功教育策动英语学习动机研究 下一篇:基于能力培养的体育辅助练习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