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资金管理 融通企业血脉

时间:2022-10-26 09:07:34

集中资金管理 融通企业血脉

【摘要】资金管理对于企业,特别是集团企业,是保证稳健、高速发展的基础,也是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难点。本文分析了集团企业资金管理的特点、目标和层次,并重点研究了信息化背景下,集团企业实行资金管理的集中监控、统收统支、现金集合库以及预算驱动四种典型应用模式。

资金管理是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如何统筹使用集团资金,降低资金成本,合理控制资金风险是现代集团企业迫切需要解决好的重要课题。

一、集团企业资金管理的特点

资金管理是集团企业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围绕企业生存、发展、获利的很多问题都和资金管理密切相关。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用于企业的发展,向银行贷款几乎是每一个企业的必经之路,但银行贷款的利息却又使企业的财务费用急剧上升。即便是股份制企业,也可以通过公开市场筹措到大量资金,但是面对资本市场,却仍然存在一个投资回报的问题。企业如何通过资金管理使资金的循环和周转顺畅、迅速,进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是财务管理者所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企业集团规模扩大,或下属企业独立核算等原因,资金往往处于分散管理状态,这种资金的分散管理给企业集团和下属单位之间进行统一的资金调度带来了非常多的问题。因此,针对企业现存的资金管理中的问题,迫切需要建立起资金的集中统一管理体系来平衡自有资金和借贷资金之间的关系,是企业面临的一大课题。如果能将每个业务部门乃至每一笔业务的资金占压成本量化,无疑将大大地增强绩效考核,同时可以给企业的决策层提供更为科学的决策依据。要达到上述管理要求必须加强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工作,真正做到“资金流到哪儿,管理就跟到哪儿,资金流到哪儿,监督就加强到哪儿”,把当前企业管理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强化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和监督上,确立起“企业管理和监督以财务管理和监督为中心,财务管理和监督以资金管理和监督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随着集团企业的发展,当企业规模快速膨胀,生产经营所需资金量快速增大时,就必然需要一个专业的组织来统筹资金的运作,这时就需要一个与集团财务部相对独立的职能部门来承担这项工作。为此,很多企业都成立了专门的资金管理部门,采用一定的资金管理模式来对整个集团的资金进行管理。由于现代企业经营环境的快速变化,企业资金管理模式也必须依据企业战略发展方向和市场变化的要求及时调整,以满足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

二、集团企业集中资金管理的目标和层次

(一)集团企业资金管理的目标

资金管理是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因为财务管理是以现金收付能力为标志的。在资金管理中,管理者是通过对现金流的监督、控制和预测,实现对企业主要经济活动的安排和控制。如果企业拥有太多的现金,则会丧失投资机会,因而其机会成本比较大;反之,如果企业拥有资金太少,则会使企业持续经营受到威胁;或者使企业偿债能力风险加大;或者使企业信用受到损失。

因此,集团资金管理的基本目标就是保持与经营相匹配的适度资金,保持现金资产和负债在期限、币种、利率上有一个合理的结构。

(二)集团资金管理的不同层次

集团企业对资金的管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资金集中监控。这个层次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实时掌握整个集团的资金动态情况,监控重大、异常资金调动。这一层次是资金管理的基础和起步阶段,利用信息系统,建立资金集中监控体系,通过这一系统可以把整个集团的资金动态情况及时地显示在集团有关领导面前,成为集团企业进行资金决策的重要依据。

第二个层次,是资金统一集中结算管理。这个层次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实现资金预算控制,实现资金统一集中结算管理,减少实际资金流动,提高资金周转率。在这个阶段里,建立统一的、跨银行的集中结算平台,与银行网银系统对接,实现资金的集中上收,根据预算自动下拨和内部自动转账。资金预算管理、资金结算系统与资金集中监控系统配合使用,发挥对集团资金管理更大的效用。

第三个层次,是统一理财结合风险管理。这个层次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实现集中理财管理和统一风险管理。理财工具和风险管理方法随着社会金融环境的变化会不断丰富,票据贴现、信贷管理、授信管理、证券投资、资产置换等是目前集团企业能使用的常用理财手段;资金集中监控、资金头寸分析、缺口分析、投资组合管理、信贷风险管理等是常见的风险管理方法。

三、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不同模式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选择实质上是集团集权管理还是分权管理策略的体现,是根据行业特点和集团资金运行规律决定的。

资金管理集权和分权的程度是资金管理中的基本策略问题,高度集权的资金控制策略,对资金的集中控制和统一调配较好,但不利于发挥下属公司的积极性,在资金上过分依赖集团总部,若配套措施不到位,可能影响资金的周转速度,影响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较低程度的集权控制策略,有利于调动成员企业的积极性,但又存在造成资金分散、资金使用率降低、沉淀资金比例大、资金使用成本高等固有缺点。对于多元化经营的集团企业,或现金流不十分稳定的行业,或刚刚开展资金集中管理工作,为了使经营能正常进行往往采取集权程度较低的资金集中管理策略。

总之,不同的集团企业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控制资金管理的集权程度,选择适合的资金管理模式,才能使企业的资金聚而不死、分而不散、高效有序、动态平衡。根据管理的集权与分权的程度不同、行业的资金运行规律不同,资金管理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一)集中监控模式(见上图)

在这一模式下,成员单位定期上报资金调度表或者采用技术手段搭建一个跨银行的资金集中监控平台。集团总部对下属公司的资金管理不干预,在资金使用和用途上,给下属公司较大的自,自主安排流动资金总量,分配不同的流动资金所占比例,自主决定购买与公司经营有关的固定资产。然而,集团总部对下属公司的资金借贷规模和负债比率要严格控制,主要是为了控制下属公司的负债风险,控制企业的金融风险。下属公司借贷有两种方式,从集团总部借贷或者经集团总部批准,按计划向商业银行贷款。下属公司不能私自从外部商业银行借贷。

(二)统收统支模式

统收统支模式是指企业的一切资金收入和支出都集中在集团资金管理部门,各下属成员单位或子公司均不单独在外部商业银行设立账号。资金的使用权、决策权和融资权(资金的“三权”)均掌握在经营者或者经营者授权代表的手中,资金的“三权”高度集中。这种资金管理模式的优点是:便于经营者或者经营者授权代表掌握企业资金的收支平衡、提高资金的周转效率、减少资金的沉淀、控制资金的流出量,但是不利于调动下属公司或机构开源节流的积极性,降低下属公司或机构的应变能力,降低集团总部整体经营活动效率和财务的灵活性。

同时,采用统收统支模式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首先,在完全的统收统支方式下,资金的收付转都需要委托集体结算中心进行,结算中心因此而聚集了大量的工作,形成支付瓶颈,尽管通过使用计算机系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但事物的本质没有变化;其次,在许多实际情况下,集团下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成员单位必须对外保持完整的形象。如对外支付增值税时就必须填写自己在税务申报登记时所填写的自己的独立账号。另外,所有经营活动都通过一个集中账户来进行,对资金主账户也增大了许多连带风险。

(三)现金集合库模式

“现金集合库(Cash Pooling)”是由一组形成上下级联动关系的银行账户和内部结算系统账户及其定义在这一组账户上的资金收付转和相应记账规则组成的。

实际上,集团总部和其下属成员单位均为独立的法人时,双方均在商业银行开立实际账户,集团账户交结算中心或财务公司管理,作为结算业务主账户或称一级结算账户,集团下属单位开立的账户作为二级结算账户,资金在开立的两级结算账户之间由协作的商业银行或者由结算中心根据自己的需要或约定进行的上收和下拨。集团总部为其参加集中结算的下属成员单位在集团结算系统中建立对应的内部结算账户,用以记录一二级账户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在下属成员单位从系统外收款时,资金经过二级账户上划到一级账户,集团结算系统增加该二级账户对应的内部结算账户余额;在下属成员单位向系统外付款时资金经过一级账户下拨到二级账户,集团结算系统减少该二级账户对应的内部结算账户余额;二级下属成员单位在系统内部转账时,集团结算系统增减涉及交易的两个二级账户余额,而资金始终在外部的一级结算账户中未进行任何移动。

为了规避风险,集团的资金交易员根据市场波动,随时调整头寸货币份额,并运用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对冲风险、保值现金资产。在充分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可以统一调剂使用沉淀资金,这正是运用现金集合库理财的基本工作原理。

成员单位在银行开设的账户可以采用收支合一的形式,也可以采用收支分开的形式,其收款后的资金上划可以采用逐笔自动上划的方式,又可以采用每日定时上划的方式,有零余额上划的方式,也有定额上划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内部结算账户的建立和记账机制未变。总体看来,这些仍属于不同商业银行针对不同集团企业需求对集团账户业务规则的具体发展,与现金集合库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四)预算驱动拨款模式

预算具有全面规划、动态控制等特征。预算以价值形式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管理的全部活动,它一般包括生产经营方面的销售、生产预算、采购预算等以及财务方面的现金流量预算、往来结算预算、财务报表预算等。预算驱动拨款模式是资金集中管理业务中资金收支预算与资金结算的有机结合,它不仅解决了预算对结算的控制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根据不同资金的性质将资金按时、按量自动回拨的问题,提出了从根本上解决因资金集中结算而形成的、大量集中的、工作中可行的方法。

实际工作中各种业务模式是混合使用的。为了提高预算的精度,根据业务需求,许多集团总部的资金预算管理与结算业务的结合日益紧密。

上一篇:高校理财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石化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