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群众观在宣传工作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6 07:56:09

列宁群众观在宣传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列宁认为,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群众,开展宣传工作的策略是必须贴近群众,只有贴近群众才能更好地发动群众,要将群众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力军,发挥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功能。探究列宁宣传工作的实践历程及其宣传思想,对当前我国宣传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列宁群众观 宣传工作 实践 宣传思想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列宁本人是一名地道的宣传工作者,其一生创办、主编过《火星报》、《前进报》、《无产者报》、《共产党人》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在长期的宣传工作实践和领导革命的过程中,列宁形成了全面系统的宣传思想体系,列宁的宣传思想具有明显的“群众路线”特征。列宁认为,必须争取群众以形成宣传思想工作的统一战线。为了群众、贴近群众、依靠群众是列宁宣传思想中群众观的核心内容。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并且形成了通过宣传思想工作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优良传统,宣传思想工作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注重发动和依靠群众,是列宁宣传思想的重要内容,这对当前我国宣传思想工作的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列宁本人的宣传工作实践

列宁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理论家和宣传家,其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理论和思想,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并且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实现了新的突破。列宁关于宣传思想工作方面的重大论述和主要观点,对俄国无产阶级宣传思想工作的开展发挥了重大指导作用。列宁所提出的宣传思想工作方面的理论主张,奠定了无产阶级新闻宣传工作理论学说的重要基础,在世界无产阶级宣传思想工作实践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地位。

列宁的一生以宣传思想工作者自居。1921年,列宁在填写苏维埃成员工作证件的时候,在“职业”一栏填写“新闻记者”,并向当时在场的斯大林等其他俄共领导人解释说,自己之所以在“职业”栏中填写“新闻记者”,是因为:“一生做得最多的事情,是给报刊写文章,所以我的职业是新闻记者。”列宁的一生和宣传思想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列宁的妻子克鲁普斯卡娅也曾称列宁是一个地道的宣传思想工作者,自称为“记者的妻子”,并且还专门写书说明列宁是怎样搞宣传思想工作的。列宁从小就十分喜爱写作,喜欢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因为受到家庭的影响熏陶,列宁在从事革命工作实践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发挥写作与宣传的作用,将纸和笔作为其进行革命战斗的武器,而各种报刊等媒体成为列宁进行宣传战斗的精彩战场。列宁的父亲曾经担任国民教育巡查员,是一个具有先进思想、民族观念的教育家。其长兄则是一个民粹主义者,因为参与刺杀沙皇的行动,被沙皇政府杀害。

列宁小的时候,其父亲和兄长均擅长于通过报刊杂志等媒体进行民主思想的传播,由此更好地开展革命活动。列宁由于受到家庭的影响,加之对俄国低层民众生活的了解,在青少年时代他就开始产生了反对资产阶级思想和沙皇专制制度的革命思想,积极探索不同于其长兄等人的民粹主义道路。列宁从9岁开始,就向报刊杂志投稿,中小学时期的列宁就将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视为其最快乐的事情。

青年时期的列宁,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为报刊积极撰写各类稿件,以其先进而犀利的文章投入到革命活动中,开始了其革命宣传思想工作的“真正实践”。列宁在喀山大学学习法律期间,由于在各类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鼓吹革命、反对沙皇专制政府的革命文章,并且积极参与革命学生的集会,被沙皇政府于1887年逮捕,同时被学校开除学籍,流放到一个十分荒凉偏僻的小山村。列宁在被流放期间,并没有放弃学习,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知识,日夜读书和写作,在刊物上通过各种笔名发表了许多文章。总结了之前写作中过于显露而激怒沙皇政府的经验,在列宁被流放期间写的文章以较为隐晦的方法对沙皇政府进行批判。1888年年底,列宁回到了喀山并加入共产主义小组从事革命活动。19世纪末期,列宁开始正式从事宣传工作,1895年再次被沙皇政府逮捕,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监狱和流放期间不断写作,在各地发表大量文章。

1900年,列宁流放期满之后出国流亡,在此期间全身心投入到无产阶级宣传工作当中。1900年,列宁领导和创办了全俄第一份政治报纸《火星报》,成为俄国无产阶级宣传工作中的重大事件,《火星报》承担了建党重任,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作秘密准备。在主编《火星报》第1~52期之间,列宁在《火星报》上发表了300多篇政论文章,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1905年,列宁领导和创建了《前进报》,《前进报》是全俄第一份布尔什维克政党报纸,成为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办报实践当中的重要里程碑。1905年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决定创办《无产者报》,该报为新的中央机关报,委派列宁担任主编一职,《无产者报》继承了《前进报》的优良传统并更加高昂地吹响了沙皇政权的战斗号角。由于各种复杂原因,《无产者报》于创办当年的11月底停刊。1905年11月,列宁在彼得堡创办并主编了《新生活报》,该报成为布尔什维克在俄国境内出版发行的一份合法公开的日报。因为《新生活报》站在无产者的角度批判了沙皇政府,激怒了沙皇政府,遭到政府的查封。后来,列宁依然以不折不挠的精神,秘密或者公开创办、主编了《浪潮报》、《视觉报》、《回声报》、《新光线报》、《工人报》等,以“诚恳的”、“正确的”态度,借助这些报纸和杂志宣传无产阶级的革命政治主张。①

列宁宣传思想的核心内容是群众

为了群众、贴近群众、依靠群众是列宁宣传思想的核心内容。为了群众,是宣传工作的终极目标。贴近群众,是列宁开展宣传工作的策略。依靠群众,表现了列宁宣传思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第一,为了群众,体现了列宁宣传思想工作的目的。列宁认为,之所以开展宣传工作,其终极的目标是实现民众的解放。要通过宣传工作服务于民众,就必须实现革命的理论与群众之间的结合,也就是实现宣传工作与群众之间的结合。通过长期的宣传工作实践后,列宁认为,共产党人领导群众的基础和前提就是开展宣传工作,以宣传工作争取广泛的群众。只要共产党的组织和党员做好思想宣传工作,就能够对广大民众产生影响力。

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其开展一切活动的目的均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为此,共产党必须做好人民群众的领路人、指引者,而只有不断切实加强针对民众的宣传思想工作,才能让民众不断提升思想意识。如果共产党不主动去占领民众的思想宣传阵地,必定被资产阶级争取乃至占领,而且资产阶级拥有的优势在当时的时代比无产阶级还多得多。列宁曾经指出,资产阶级在思想体系和传播工具等方面拥有的优势,是无产阶级所无法相比的。为此,共产党的组织和负责宣传工作的党员,必须主动占领宣传思想阵地,主动开展针对民众的宣传工作,采取力所能及的办法提升民众的革命意识、政治意识、斗争意识、团结意识,从而能够更好地将群众组织起来以实现自身利益。当然,列宁并没有将广大人民群众作为灌输思想和知识的对象,在具体宣传工作中十分尊重群众的主体性地位,注重提高群众的独立思考能力。

第二,贴近群众,是列宁开展宣传工作的策略。按照列宁的主张,只有贴近群众才能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共产党必须针对和结合群众的日常生活、生产活动开展工作,必须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特点结合起来,只有如此,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形式、材料和载体才能得到民众的接受,才能更好地取得宣传思想工作的预期效果。关于如何做到贴近群众的问题,列宁认为:

首先,语言必须通俗易懂,易于被普通人民群众所接受。列宁提出宣传工作中必须贴近群众和要求语言上的通俗易懂,是和当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政治社会背景相关的。在沙皇专制统治下,俄国人民群众在精神和身体上受到了无穷无尽的压迫,由于民众的受教育权受到限制,加之物质上的落后,导致俄国民众文化素养普遍低下。

结合民众文化素质较低的现实状况,共产党必须改变宣传工作的方式方法,通过能够让民众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开展党的宣传工作,只有如此才能让当地宣传工作被群众接受,提高群众的阅读兴趣,不断增强宣传的说服力,取得宣传工作的良好成效。所以,列宁要求布尔什维克的党报发表更多的通俗易懂的宣传文章,要让工人也看得懂。当然,列宁对通俗和庸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其所要求的“通俗易懂”是指“用简单的材料和推论引人深思”。

其次,列宁认为,必须对群众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群众采取不同的宣传策略。比如,将群众按照知识文化水平分为先进、中等、较低三个层次,共产党开展的思想宣传活动必须兼顾不同层次的群众,而不能有所偏颇,否则就无法达到最为有效、最为广泛的宣传效果。列宁主张,要通过对不同层次的群众采取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逐步提升民众的思想觉悟和知识文化水平。在开展新闻宣传、报刊宣传的过程中,要采取适合于人民群众所接受的载体形式,文章的篇幅、版面甚至是报刊的定价均需符合人民群众的实际。

最后,宣传工作的内容必须贴近生活实际,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斗争来进行开展。因为贴近群众的宣传工作中这些生产斗争活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具体的切身利益,并且为民众所熟知,自然能够引起他们的广泛关注、积极参与。群众关注的是自己的日常生活,面向群众的日常生活开展党的宣传工作,就容易得到群众的支持、认同。

第三,依靠群众,表现了列宁宣传思想中的人民主体地位。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好党的宣传工作,是列宁宣传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列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在其宣传思想中的体现。列宁认为,由于受到沙皇专制政府的迫害、压迫,列宁时期俄国民众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即便如此,广大人民群众中蕴藏着丰富的革命精神、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党的宣传工作中必须发动、组织、引导、依靠群众,想方设法激发和运用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群众的主体地位,让群众实现自我教育。群众是党开展宣传工作的主要对象,群众也是宣传工作的主体,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教育、积极参与是保障宣传工作达到预期目的的前提条件。为此,列宁强调,开展宣传工作必须注重下述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发挥群众的自我教育功能。要深入群众开展引导、发动、组织群众的活动,宣传工作者以理论家、宣传员、组织者的身份投入到群众宣传过程中,在了解群众的基础上帮助群众取得进步。要注重在宣传发动群众的过程中培养群众中的骨干分子,发挥骨干分子在群众和党的宣传者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地发挥群众的自我教育功能。同时,还要注重通过骨干分子对其他群众产生的示范效应和宣传作用,组织骨干群众对其他群众开展宣传工作。群众骨干以群众的视角开展宣传工作,以群众的语言开展宣传工作,更加能够有效地打动其他群众、达到宣传效果,推动形成思想工作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深入开展。

其次,开展群众工作必须突出党的核心领导地位,这是确保宣传工作保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保障。列宁认为,必须通过建立坚强的党的宣传组织机构,使该机构承担开展党的宣传工作的核心,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保障宣传思想工作保持正确的方向。除了将党组织作为宣传思想工作核心之外,列宁还要求充分发挥工会等社团组织在开展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方面的优势作用,形成以党组织作为核心、其他组织作为重要力量的宣传思想工作格局体系。

最后,要充分发挥好党报党刊和其他报刊的作用,发动群众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对此,列宁十分重视报纸在宣传发动群众、提高群众思想意识方面的重要作用,其曾经指出:“报纸的重要性则在于它是教育和团结真正先进阶级的工具。”他认为在任何一个文明国度中,开展任何群众运动均需要报刊机构的帮助。基于列宁对报刊在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的高度重视,以及结合列宁本身长期以来的宣传思想工作实践,列宁形成了丰富的报刊宣传思想和认识。列宁认为,党报是党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如果没有党的机关报,就肯定无法实现党的宣传目标。为了实现党的宣传目标,就必须发动群众积极撰写通讯。同时,党的刊物要登载工人写来的材料,鼓励他们参与新闻报道、推销和管理,甚至可以吸纳某些符合条件的群众参与到刊物的编辑工作中,进而更好地推动群众自我教育活动的开展。

列宁的群众观促成了宣传思想工作的统一战线

列宁认为,为了顺利实现党的宣传工作目的,就必须形成宣传工作的统一战线,而争取群众是形成宣传工作统一战线的关键。在党开展宣传工作的过程中,肯定会遭到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的负面影响,在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两种思想观念的交锋下,必定产生思想上的激励斗争。但是,这完全属于正常的现象,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正是在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或者反马克思主义观念的交锋对抗、斗争之下逐步巩固起来、成长起来的。由于各种思想斗争的广泛存在,马克思主义学说要战胜各种落后的非马克思主义学说,就必须善于建立自己的联盟,即便是暂时的、短期的联盟,也有利于自身学说的巩固和成长。列宁认为,只有那些不够自信的人,不信赖自己的人,才会害怕即使是同不可靠的分子结成的暂时联盟,而如果不能和一切可以长期或者暂时结成同盟的力量较好地合作,则必定不利于党的事业发展。

除此之外,列宁还认为,即便是已经组成了宣传思想工作的统一战线,但是在战线的内部依然需要加强思想斗争,从而更好地通过正确的理论引领群众。组成了思想战线上的结盟,并不会必然地扩大群众的基础,同样需要开展正确的思想斗争,才能扩大群众基础、引领群众形成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同盟内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斗争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盟友,必须以不同的策略和方式方法开展斗争。在工人运动的内部,列宁也经常性对盟友开展斗争。比如,1903年到1905年期间,列宁和自由主义资产派、小资产阶级民主派进行了十分激烈的斗争,通过这些激烈的斗争与交锋,引领了社会思潮、正确地引导群众和团结群众。在对敌思想斗争方面,列宁主张要认真细致研究敌方的宣传策略,便于我方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思想斗争,以便更好地揭露资产阶级的错误思想。列宁主张,要高度重视资产阶级的报刊,揭露其错误的本质,避免群众受到资产阶级报刊错误思想的影响,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宣传工作统一战线的基础。

(作者为桂林理工大学副教授)

【注释】

①春华,星华:《列宁论报刊与新闻写作》,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年,第18页。

责编/丰家卫(实习)

上一篇:以多层嵌入式设计确保公共政策有效执行 下一篇:当电影改编瞄上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