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堂中的留白艺术

时间:2022-10-26 07:35:10

政治课堂中的留白艺术

摘 要:此处无声胜有声,是一种境界。言已尽而意无穷也是一种境界。政治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艺术是艺术课堂的体现,是教师教学功力的见证。课堂教学中的留白应该充满着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活动、学生的感悟、学生的热情等将它填充起来,成为教学效果的保证。

关键词:留白艺术;原因;原则

留白艺术是一本没有固定结尾的书,读后想象无穷,这是作者调动了读者的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留白艺术就是改变教师的喋喋不休,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体现。在教学中,教师就是一本好书的作者,要一直吸引着学生,但是不能一切都代劳,都包办,而要将学生调动起来。

一、实行留白艺术的意义

由于考试的压力,教师对于课堂的时间是很重视的,甚至占用学生的活动时间,将能够想到的知识全都讲给学生。这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模式。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不用做任何的思考。学生要做的就是记笔记,背笔记,真正吸收的东西微乎其微。要想提高教学效率,留白艺术在课堂中的运用是不可少的,将时间留给学生,就是给了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学生才能从繁重的听课任务中解放出来,才能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抓住本质来看,留白艺术在课堂中的运用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1.留白艺术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大多数老师都有这个认识。但是苦于找不到方法,这是由于没有给课堂设置留白造成的,没有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体现,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通常我们所说的设置活动,就是留白的一种体现,让学生的动手探究知识成为课堂的中心,学生在自己探究的过程中接受知识,这要比老师单纯的灌输更牢固。在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比老师直接抛出答案更有效,这也是思考的结果。学生思考的结果与老师所给出的答案一致,学生会有成就感,如果学生的思考结果不一致,学生会将两者对比,从而掌握思考问题的角度,这是我们教育教学所要看到的结果。所以说,老师的留白艺术是学生展示的舞台,是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

2.留白艺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

与单纯的听比起来,学生对参与更感兴趣。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讲都是这样的。如果你亲身参与了某件事情,并且获得一些成绩,这会是很美妙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这样的机会。如果我们将现成的知识强加给学生,学生就会失去兴趣,但是如果教师留给学生这样的机会,在留白中悟,在留白中做,在留白中记,当堂的知识当堂接受,学生就会卸下心理负担,在轻松的氛围中习得,而且容易找到自己的节奏。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我们将这个经典的语句说了无数次。可见我们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不是一首歌、一首诗、一段精彩的材料就足以维系的,让学生产生探究欲望或者学会探究才是最重要的。这就要求在课堂中给学生留下时间,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3.留白艺术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知识最重要的目的是为我所用,而不是应付考试。所以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满满当当讲一节课,这样的教学模式就是将知识传递到笔记本上而已,根本没有传递到实际生活中。知识也仅是知识,没有转化为学生的能力。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呢?培养学生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还处在学习的时期,尤其是面对理论型的政治知识,根本找不到用的方法。所以在课堂上讲授的时候,教师就要给学生留下一些空白,让学生自己动手,将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紧紧地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应用的思路。

二、实行留白艺术要遵循的原则

留白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留白的艺术也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要遵循一些原则,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1.以实际情况为准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运用,都要遵循以实际情况为准的原则。在运用留白艺术时,也要对教材内容或者说讲授内容和学情进行充分的分析、细致的分析。这些地方留白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是让学生记还是让学生悟,还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就要进行反复的思考。

2.运用要适当

留白艺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是要实现其意义的,或提高兴趣,或者是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凸显,总结起来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所以我们在运用时,不能随心所欲,也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在讲授一个知识的时候,教师什么也不讲,留大量的空白给学生,这就是放任自流。所以,教师应该讲则讲,该白则白。在正确的引导下让学生享受自己的舞台。

3.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应该遵循的原则。留白艺术作为一种手段,一种教学的方法,一定不能是课堂教学的全部,也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运用这样的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在发挥留白艺术作用的同时,也要积极探索其他的方法,与其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尤其是对于学生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或者一节课的重难点知识,教师在运用留白的时候就要谨慎,以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参考文献:

[1]宋立山.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空白”艺术[J].新课程:教研, 2011(03).

[2]周燕芳.思想政治教学中“空白”艺术的实现[J].魅力中国,2010(03).

[3]尚翼翔.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空白”艺术[J].宁夏教育,2006(03).

上一篇:浅谈中职物理教学问题常见的处理方法 下一篇:试论如何合理调整职高数学作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