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物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

时间:2022-10-26 06:36:13

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物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

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第三中学教育集团 551400

时代向我们提出这样的要求:教育需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根本目的,以能否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衡量教育成败的最高标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创造性思维是指认识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下,以头脑中已有的信息为材料,通过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借助于想象与联想,直觉与灵感等,以渐进性或突发性形式对头脑中的现有知识和信息进行新的加工组合,从而产生新观点、新设想的过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新课程体系中的主要目的之一,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 精心设计,激发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一般来说,学生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就对物理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维,执着地去探索。所以,为了使学生能从旁观者、被动的接受者变成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者,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的,能激发起浓厚探索兴趣的问题。那么如何把那些平淡的、抽象的问题通过教师的构建变成一个个能使学生睁大眼睛、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呢?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营造和谐气氛,激发学生质疑。

一位专家说过:“好的教师不是讲得学生没问题可问,而是启发学生提出深刻的问题”。曾经有记者访问一位荣获国际物理奥林匹克金牌的学生:“老师给了你什么帮助?”,他回答是:“我的物理老师对我的最大帮助是批准我不听他的课,回家自学,有问题再找老师讨论。”另一陕西学生,老师发现他有水平,可他参加了许多次奥赛班培训后,从未拿到名次。这位老师说你跟我学吧。他指定很多书让学生自己读,回去自己看,让他自己找出问题来讨论。

3 开拓知识领域,训练发散思维。

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先导,有了兴趣不等于就有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有了广博的知识,就更能使学生容易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受到启示,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结,形成新的观点和新的理论,达到认识上新的飞跃。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说过:“偶然的机会对素有准备的人有利。”这说明了知识的广博性和创造性思维的“顿悟”性之间的必然联系。开拓知识面,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4 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

教师要改进教学设计,创造相应条件,把学生带入科学探索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在自己亲身体验中探求新知,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参与的“再发现”、“亚研究”的过程。例如在“电磁感应”一节教学中,在复习电流能产生磁场的基础上,提出能否利用磁场产生电流。把实验器材发给学生,让他们讨论并拟定实验方案,再选择器材进行实验。由于学生带着浓厚的探索欲望,他们实验都非常认真,摸索到了能产生感应电流的多种实验方法以及并从中体会到了科学探索的苦和乐。之后再在老师的组织下由同学们进行比较和归纳,总结出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总之,物理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努力探索、勇于革新,把学习与创造、模仿与创新、理性与幻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一定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上一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下一篇:浅谈德育教育在幼儿生活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