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农村小学中营造讲普通话的氛围

时间:2022-10-26 04:06:59

如何在农村小学中营造讲普通话的氛围

摘 要:在新课改下,解决农村小学教师在作文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学生口语化严重的问题,对于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水平有着关键作用。我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着力于通过营造语言氛围、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学生朗读训练、作文练习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课堂教学等环节,让学生逐渐形成用普通话思维的习惯,在阅读及作文中不再出现方言或不符合普通话要求的词汇,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农村 作文教学 普通话 方言 语言氛围

一、现状分析

1.学生的语言环境:农村小学生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是:在校学习生活,听老师讲课,和老师交流都能用普通话表达,大部分读音准确,小部分发音纯粹是方言单调的简单转化,只把字的音调加以上扬,就当作标准普通话。但在老师的矫正下能很快改过来。

他们从小在方言环境里成长,与普通话大相径庭的方言习惯、发音方法深入人心,导致学生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方言习惯、发音方法难以更正,降低学习效率,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另一方面,在农村,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当地人,觉得没有必要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在这种生活氛围中,要教好学生普通话,营造良好的普通话氛围,把长期以来周围人的关中方言转换成规范语,把学生一出生就接触到的关中方言矫正过来,需要我们深入浅出、细致搜集、正确运用,需要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

2.教师现状和语言环境:(1)教师除了上课能顺理成章使用普通话,在教师与教师的交流、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教师与外界的交流中,都缺乏运用普通话的勇气。这种勇气被生存现状压制。(2)在农村学校,还有很多40岁以上的老教师根本没有学习过普通话。在那个年代教师只会说家乡话,这些年国家开始重视普通话的推广,对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有很高的要求。虽然这些老教师积极参加普通话的培训,但是毕竟年纪偏大,还是没法达到标准的普通话水平。

3.现代媒介传播因素:网络语言正悄然冲击着校园,成为不少青少年的口头禅,并不时现身在学生的周记、作文、毕业留言甚至班级墙报中。网络语言的不规范使用给普通话的推广和学习撒上了一把盐。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不高,有具体语境的原因,也有所在学校的原因,要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我们就要对症下药采取相应措施。

二、解决方案

1.为学生学习普通话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

首先,在教师之间提倡交流与谈话时使用普通话。即使发音不准确,也能及时得到纠正;即使个别口头语转换为普通话有些艰涩,但久而久之,普通话的运用就会展现它的魅力。

其次,在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要提倡人人使用普通话,老师帮学生矫正,学生在矫正的过程中与老师互相学习,从口头语到书面语的转换过程就会缩短。

最后,教师无论在课内、课外都要坚持使用普通话与学生交流,时刻提醒学生讲普通话,注意提高教师语言表达水平。

2.加强教师培训,造就普通话教育队伍

首先,学校要调查摸底,对不合格者造册,制定培训计划。其次,加大培训力度,组织教师学习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进一步明确“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意义,从而增强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水平。再次,在必要情况下可以建立规章制度,包括学习制度、奖惩制度。最后,严格执行教师持证上岗,教师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学校营造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氛围,从整体上提高学校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水平。

3.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现代媒介

我们要深思熟虑引导学生不要盲目使用网络语言,尤其在作文中,要运用正确优美的语言。同时,电视也是说好普通话的重要媒介,特别是从《新闻联播》中学习普通话,是我们学习普通话,提高普通话水平的一种途径和方法。

4.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在阅读课外书籍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平时多交流,多发现,多积累,多思考,反复运用。既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学习普通话,“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

农村小学生普通话水平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提高的,作为这些农村孩子的教师,需要为此努力,要把让学生讲好普通话当作一项长期的任务,让我们从自己的点滴工作入手,宣传教育,使我们的学生人人都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养成用普通话思维的习惯,改变学生作文中口语化比较普遍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廖其发.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

[2]王萍.教育现象学的本真追求.教育科学,2010(4)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指导与使用手册

上一篇:浅议班主任对学生成功心理的培养 下一篇:文言文翻译指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