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亲教监护人学会“自杀干预”

时间:2022-10-26 03:25:14

心理专家亲教监护人学会“自杀干预”

国际预防自杀协会为今年世界预防自杀日定的主题:

“无论是谁,无论在哪里:全球携手预防自杀”。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主治医生甘照宇说:

“自杀干预一旦处理不当,很可能使曾经的努力前功尽弃,更有甚者,会无意成为‘自杀狂潮’的幕后推手。”

甘照宇列举了自杀干预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漠视,让干预的最佳时机错失”

“一部分老年人长年受病痛折磨,属于自杀干预的重点人群。而且在实施自杀行为之前,可能会多次流露出轻生的念头。屡屡向家人透露轻生念头,并不是真的想死,而是向家人发出的一种求生信号。可如果家人对此熟视无睹,甚至到交代后事那一刻仍毫无警觉,将错失干预的良机,最终酿成悲剧。”

误区二:“虎头蛇尾,令干预功亏一篑”

“自杀根据原因划分有很多种,因一时的人际冲突而导致的冲动性自杀,可能通过短期干预便可获得长期效果。

而有些自杀受精神病性症状直接支配而产生,只要精神症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自杀的风险就无法解除。暂时的精神好转、面露笑容,只不过是种假象。这种假象欺骗不了医生,却能蒙蔽家人。家人无意中放松警惕,从而使得原本及时、有效的干预行动变得虎头蛇尾,最终功亏一篑。”

误区三:“过分相信非专业力量,导致竹篮打水一场空”

甘照宇认为,对于具有强烈自杀念头的重度抑郁症患者,即使专业的人员,对其自杀干预都感到头痛棘手。因为,就目前的技术手段而言,尚未有任何一种方法能立即消除患者的自杀念头。

目前通常的做法是,通过大剂量的镇静催眠药,让患者睡上好几天,令其无法实施自杀行为,为抗抑郁剂起效争取时间。而常见的是家人高估了自己“业余”的干预能力,有时候对非专业力量的盲目自信,换回的只能是一场悲剧。

误区四:“在生命面前坚持原则”

“以自杀威胁的方式来跟别人讨价还价,当这样的谈判不幸发生时,作为谈判的一方,切忌以‘原则不可让步’作为谈判底线,对谈判另一方提出的条件一口拒绝,哪怕条件是多么不合情理。”

正确的做法是,想方设法稳定对方的情绪,即使无法全部满足对方的要求,至少也要让对方看到希望。如果实在没办法,可暂时答应要求,因为这样的协议在法律上是无效的,待危险解除后,再寻求解决办法。很多时候,自杀威胁者往往是想以极端方式来引起社会的关注,并不是真的想死。因此,此类危机的干预者需弄清对方的真正意图,方可在谈判时游刃有余。

甘照宇说:“自杀干预的措施很多,无论何种形式,何种手段,都应以救人以及助人自救为最终目的。如果偏离了这样的终极目的,那就得检讨这样的干预措施是不是及时得当,是不是可持续的。”(记者肖思思)

捕捉信号或可避免悲剧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咨询专业委员会心理督导师、南京市脑科医院心理科主任李箕君表示:自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并非由单一原因引起,而是生物、遗传、心理、社会、文化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如果能早发现、把自杀念头扼杀在摇篮里,很多患者是能够避免自杀发生的。

据介绍,在我国,农村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女性自杀率比男性高25%左右。

李箕君说:有强烈的自杀意念而又拒绝向外界求助的人群,的确会在日常生活中流露出蛛丝马迹,如果周围的人能及时发现、疏导,就很有可能阻止悲剧的发生。据介绍,类似于“将自己的心爱之物散发给身边的人”“突然对他人特别热情”、交流中流露出“真想一觉睡过去,再也不醒来”“要出趟远门,最近一段时间都不再回来”等言语或异常行为,以及那些受严重抑郁情绪困扰、既往曾有过自杀未遂的人,都应该视为“预警”信号。

在南京某大学就读的小李是东北人,与他同宿舍的两位同学家境优越且都是学生干部。小李和他们住在一起,先是有严重的自卑感,继而发展为心理疾患。后来,老师将他调离了原宿舍,可原先的心理压力仍如影随形,他最终只好到脑科医院寻求帮助。满脸郁悒的他向医生倾诉自己的烦恼:“同学们觉得我是外地人,合伙欺负我,我实在受不了,甚至有与他们同归于尽的想法……”

专家表示,提高对常见精神症状和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能力、消除其对于自身心理问题的羞耻感,鼓励其到专业的精神卫生机构求助,是监护人对有“自杀倾”向亲人的最大保护。(记者朱旭东)

上一篇:补骨髓抗衰 从“芯”年轻 下一篇:消费也是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