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本剧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化与拓展

时间:2022-10-26 12:48:19

浅谈课本剧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化与拓展

一、在课堂实践中实施课本剧活动的可行性

有人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脱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环节,学生不可能形成丰厚的语文素养。可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始终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因此,大力倡导语文综合性学习,把综合性学习列入语文课程,应该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

今年我们学校语文学科开展了多种综合性活动课程的尝试,自主开发校本教材,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一次课本剧活动,感触良多。

1.学生身边有可利用的课本剧资源

(1)教科书资源。许多课本剧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按照课本主题或通过改进来设计改编的。比如《黄香温席》《母亲的手》《孝母》等。还比如《晏子使楚》《赤壁之战》《草地夜行》等都可以进行课本剧的尝试。

(2)课外书资源。课本是小天地,课外书是大课堂,其内容包罗万象,汇纳百川,阅读课外书,就是投身生活。

(3)影视、网络资源。课本剧也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手段,背景投影、旁白提示、朗诵配乐等,在整台演出中效果颇佳。

(4)生活资源。生活中处处有资源。在课本剧活动中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资源,包括乡土、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这样在情感态度上有利于让学生回归大自然的怀抱,沉浸于大自然中,围绕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开展活动,让学生获得对大自然的亲近而美好的感情,借此将关爱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浸润在学生心灵深处。

2.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身心发展规律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也鲜明地提出:要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可以在课内外组织参观、访问、小报、课本剧等活动。由此可见,搞课本剧活动是有它的理论依据的。课本剧能以多变的形式,多彩的内容激励学生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本剧教学能把“苦学”变为“乐学”,变被动的“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在课堂实践中实施课本剧活动的特点

1.活动主体的宽泛性

课本剧的表演也不求表演的人数规模,既可以是班级内几个学生、一个小组、几个小组的理解性表演,也可以是年级内各个班级的交流性表演,还可以是全校性的竞赛性表演。我们的孩子都没有演过课本剧,就是我这个老师也从未有过这方面的经验,可这丝毫不影响我们的热情。因为我们对表演同学的要求并不太高。

2.活动时间的宽泛性

表演课本剧是为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课本剧的表演既可以是一篇课文的某个片断,也可以是一篇课文的全貌;可以是一组课文的展示,也可以是一学期所学课文的全面反映。因此,课本剧的表演不择时间,可以是一堂课的开始、中间或最后的表演,加深学生对这篇教材的理解;也可以是一个单元结束后的综合表演,巩固学生对这个单元知识的掌握;也可以是一个学期结束时的汇报表演,复习这学期学过的有关教材内容。

3.活动空间的宽泛性

课本剧表演的场面规模不大,无论是城镇学校还是农村学校,无论有无剧场舞台,只要有教室或操场,都能组织学生进行表演。

三、在课堂实践中实施课本剧活动的作用

1.课本剧排演对于教师是一次锻炼与学习

在编写课本剧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提高自身的文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加深对教材的把握,提高自身驾驭教材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表演课本剧,能够创设热烈的课堂教学情境,渲染浓烈的课堂教学气氛,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经过排演,能明显地感到同学们的热情较以往高涨了,在演练的过程中由于孩子们放松了自己,也忽视了教师以往那种威严的角色,明显改善了师生关系。

通过学生的表演,能够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方法,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重难点的理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课本剧让我们的语文课收到了以往难以收到的效果。

2.课本剧排演对于学生也是一次锻炼与学习

课本剧使学生能想一些问题,做一些事情,看一些东西,谈一些见解,能到书本之外去获得更丰富的学问。

(1)能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2)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丰富学生的语言,促使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记忆与理解。

(4)能够使学生在观看课本剧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5)能够使学生的多元智能得到良好的培养,良好的个性得到张扬。

(6)通过活动,教师可以发掘一些学生的潜质,甚至可以改变一些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好多地方都有一般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总之,语文教学的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课本剧这一形式不仅仅在语文这一学科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学生“做人”与“成才”的整个基础教育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本剧活动培养学生能力的优势已经逐渐显现。作为教师,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投身于新课程改革之中,以新的眼光看待课本剧,积极开展课本剧活动,且应该以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活动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添柴加薪。

(作者单位 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玉龙小学)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小学音乐课的有效改革 下一篇:创新教育理念 提高体育教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