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语文课堂成为“花架子”

时间:2022-05-11 02:12:29

别让语文课堂成为“花架子”

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教学观念层出不穷,教材变化也可谓日新月异,老师们为了紧跟上前进的步伐,东边唱歌西边和,哪里呼声高,就往哪里走。昨天要“创新”,今天要“自主”,刚刚提倡多媒体,而今又强调回归课文,回归自然。一次次的改变,让老师们无所适从,也让语文成了“花架子”“空架子”。静下心来深深反思,我们的做法是否妥当?是否可行?

我认为,语文的根本在于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和运用语文的能力。针对这一点,“花架子”现象很值得大家反思。

反思一:热热闹闹地读──“假”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品味文本的语言美、意境美,把握人物的性格美,关键是读。在书声琅琅中,学生聆听到作者心灵的搏动,领略到真善美的真谛;在深情默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品的韵味。

走进现今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读得热热闹闹,花哨得迷了眼。一位教师在教《水乡歌》一文时,让学生初读课文后,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师:水乡美,美在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小朋友,你最喜欢水乡的什么?(生1:我喜欢水乡的水多。生2:我喜欢水乡的歌多,到处充满了欢乐!……)

师:每个人喜欢的都不一样。你最喜欢哪一自然段,就去美美地读,美美地欣赏。(学生自由地选择,自由地朗读。)

让小朋友自己选择,看似老师充分尊重了他们的自,他们选择了自己所喜欢的段落。其实,许多学生是在老师的消极暗示下选择的。“选最喜欢的”也就意味着选择局部,而不是整体。还有个别孩子存有“求异心态”:别人选择第二自然段,我就选择第三自然段。你一段,我一段,一堂课下来,学生读得似乎很投入、很开心,但这样热闹、自主的课堂背后又是什么?是一篇美文的支离破碎,是整体韵味的残缺,增长了学生学习的浮躁情绪!

适当地采用多种形式读,如自由读、分组读、对读、引读,在课堂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但不可采用花哨的“空架子”。实实在在地以课本为基础,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把握其内涵。此外,“默读”这一形式值得大力提倡。恰当地运用“默读”,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学生静思默想,有助于学生产生独特的体验、迸发思维的火花,真正成为有文学底气的读书人!

反思二:生搬硬套地演──“伪”

为了给课堂教学增添亮点,让教学形式多样化,许多老师会采用情境表演,让学生通过动作演示揣摩人物心理,理解文章内容。精彩的表演,既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加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方法值得推荐和使用。

但不可否认,有些表演是为了表演而表演,显得有些虚伪、做作和牵强。

如苏教版第六册《荷花》一课写到荷花苞从大圆盘似的荷叶中“冒”出来。某老师在教学时让学生演示“冒”这个动作。“冒”的含义不是一个简单动作可以涵盖的,它写出了荷花的亭亭玉立,又写出了荷花的生机勃勃。学生在没有感悟到这些内涵时,又怎能表演出“冒”的动作?老师似乎也不知如何指导,冷场了一会儿,最后不得不“示范”,简单做个“钻”的动作收场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实际上学生容易在这种表演中随心所欲、放任自流,最终“东施效颦”。这样的表演体现的只能是伪自主。课堂表演应该是水到渠成,厚积薄发的,是唤起学生情感共鸣,情不自禁的自然反应,而不是老师强加,学生附和,更不是生搬硬套!要想真正发挥情境表演的效力,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对内容的选择、感悟的引领、表演的启发是必不可少的。

反思三:冷冷清清地写──“虚”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但除了习作课,课堂上很少进行写的练习,即使有也都是走过场。特别是公开课、观摩课,写的训练只能算是课结束时的“弹性安排”,可有可无,可长可短。写的训练冷冷清清,可以说是虚化了语文教学的宗旨。这带来了一系列弊端,造成学生眼高手低,能说会道却不会动笔。

其实,听说读写完全可以有机地糅合在一起。课堂是情感碰撞的地方,也是提高读写能力的地方。如苏教版第三册《雨点》,文章分别写了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不同动态,富有童趣而朗朗上口。学完后,我引导他们放飞想象的翅膀,想一想雨点还会落在哪里?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竹林、田野、荷叶、屋顶、花丛……我没有仅仅停留在说的层面上,希望看到更多、更绚烂的思维火花。

“你们真是了不起的诗人!来吧,大作家们,把你们的诗作写下来,肯定比课本更美、更精彩!”

学生有了一定的仿照对象,又进行了动手前的创编热身,写的激情相当高昂。大家都跃跃欲试――“雨点落在荷叶上,在荷叶上打滚。”“雨点落进泥土里,和大地妈妈亲一亲。”……

我惊叹学生的创作才能。虽然其中还有一部分比较粗糙,甚至有些雷同;虽然写在纸上有许多错别字,甚至字里行间爬满了拼音,可我依然获得大大的满足,也许诗人就在这里诞生了!

反思语文课堂上种种“假”“伪”“虚”的花架子现象,我觉得关键是我们缺乏对新课程的深刻理解和清醒认识。全新的教育观念,先进的教学手段,我们确实需要学。问题是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何种程度?我想,“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有多大的变化,语文教学的宗旨不会改变。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应用语文的能力不会改变。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必须扎根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吸收现代教育理念的营养,踏踏实实地让语文回归真实,回归自然。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

上一篇:我是重要的 下一篇:运用学生的前概念把握好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