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中《广东导游基础知识》的教法探讨

时间:2022-10-26 11:27:59

中职学校中《广东导游基础知识》的教法探讨

摘 要: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和国际交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刺激经济增长、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因此,导游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职业。现代教育方针提出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学生自学为主,以学生练习为主,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广东导游基础知识》是每年导游资格证广东省考生必考的内容,以阐述广东历史、地理、人情、风貌为主。由于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总体基础比较差,上课积极性不够,所以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为主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例如利用挂图法、实物演示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现场参观教学法、视频教学法等,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兴趣;学生

一、新课导入方法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的方法是非常多的,好的新课导入方法不仅让学生眼前一亮,还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种:

1. 疑问式导入

比如在讲广东概貌前,我会对学生提问:“有多少同学在放假的时候出去旅游了呢?去的最远的地方时哪里呢?你们觉得广东省内最好玩的旅游景点是哪呢?”这样,学生的精神便集中了起来,并且带着疑问和较强的求知欲进入新课。接下来,我再次发问:“我们梅州在广东省的地图中处于哪个位置?大家对我们广东省的省会广州了解多少呢?广州市的市花是什么你知道吗?”由于提的问题与自己的生活有关联的东西,学生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积极性,认真感兴趣地去学习了。

2. 历史故事式导入

在讲到广东的省会——广州时,我先让学生回忆并讲出广州的别称“羊城”的来历,即“五羊仙人”的神话传说。通过这种方法,不但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而且调动了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3. 图片式导入

在讲到珠三角的后花园——清远市时,我会用多媒体导入黄腾峡景区漂流的图片,让学生在感受漂流的中询问这是哪里的漂流,从而进入本节课要讲的城市——清远。

4. 视频式导入

在讲到世界客都——梅州市时,我先放了一段客家山歌,待学生听完后及时提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歌吗?客家人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客家人又是怎么来到梅州这个地方的呢?”……当我讲完由来后,就会充分调动起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

二、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兴趣持之以恒

作为一名教师,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首要任务就是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要靠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建立,教师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一个班,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那么他便是温馨的、温暖的。比如在上课的时候,有学生趴在桌子上睡觉,作为教师,不能马上就去批评指正他,而是走过去亲切地问他:“××同学,你哪不舒服。是不是生病了,要不要老师带你去校医室啊?”这样,即使他这次是在睡觉,但看到老师这么关心她,他就会不好意思再睡了,而且下次也不会这样了。尊师和爱生是密不可分,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的。教师受到学生的尊重,就会产生光荣感,从而更加热爱学生和热爱教育事业,更加自励自勉,处处身教言教都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影响。而学生受到老师的关怀爱护,又会更加尊重和热爱老师并听从老师的教诲。当师生关系达到一定的稳定性时,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才能持之以恒。

三、培养学生找出记忆的规律,增强学习兴趣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的内容有地理、历史、风貌等各方面的内容,这些知识点非常多,内容又比较相似,学生记忆起来无从入手,容易混淆,从而产生厌烦心理。面对这些繁多复杂的知识,在学生考证复习过程中,教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找出规律帮助他们进行记忆,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呢?经过几年的导游考证复习,我认为可供启发学生记忆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 编制顺口溜

顺口溜读起来既朗朗上口,又可以快乐记忆知识,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一种记忆方法。因此,教师将知识点编成顺口溜,既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知识点,又能把知识点区分清楚并熟记,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例如,我在讲解《广东导游基础知识》中广东比较著名的观光游憩河段时,教材中是这样描述的:“西江小三峡(羚羊、大鼎、三榕)、北江中下游三峡(飞来、香炉、大庙)、小北江三峡即湟川三峡(龙泉、楞伽、羊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记不清楚,彼此之间容易造成混乱。于是我将这三个知识点编成如下顺口溜:“西江三只大羚羊,北江大庙飞香炉,戴着枷(伽)锁羊跳过。”通过这样的顺口溜记忆法,学生能够快速地记住该知识点。

2. 对比归纳法

对比归纳知识点是一种提高记忆的最有效的方式。即把所学的知识中相反或相近部分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或不同点进行归纳总结,然后记忆。这样可以让学生记住一系列系统的知识,既能节约时间,又避免了重复记忆和挤压知识点。

3. 联想记忆

这种方法就是通过某一事物的回忆而想起另一事物,就像是滚雪球,越滚越多,越记越多,从而形成一个知识链。

四、在知识中培养专业技能,发展兴趣

学习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在现实中能为人所用。实践活动是兴趣发展的直接源泉,参加实践有利于扩大个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知识面广了,兴趣自然也就产生了,创造的兴趣也会不断加强。为了能在知识中培养专业技能,发展兴趣,我认为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

1. 模拟导游

在讲到某个城市时,我会先提问学生该城市的旅游知识点有哪些?一一点评后,再进行归纳总结,进而让学生写出该城市的导游词,并在下次课中让每一位同学上来导游讲解,而班里的其他同学则是游客。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而且可以让学生的讲解技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2. 实地导游

在实训周,教师要多带学生到旅游景点参观,并在去之前让学生自己查找景点的相关资料,并要求他们熟练地讲解导游词。在游览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抽查学生,并进行打分和点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查找课外知识的兴趣,又锻炼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兴趣是指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兴趣不只是对事物的表面的关心,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现代教育方针提出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学生自学为主,以学生练习为主,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向,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采用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广东省导游人员考评委员会办公室.广东导游基础知识[M].广

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9.

(梅州农业学校)

上一篇:在教学中哲学思想的渗透探讨 下一篇:把握数学生活化 促进学生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