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习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教育

时间:2022-10-26 09:46:36

浅谈实习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教育

摘要:实习是工科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如何在实习教学过程中,贯穿组织纪律观念、职业道德、专业思想、团队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创新思想与创业思维等非智力因素教育,充分发挥实习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是本文阐述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实习教学;非智力因素;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112-02

教育的本义就是把自然的人培养成社会的人。从孔夫子的私塾到现代的高等学府,自人类有“教育”这一行业以来,其任务就一直是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有知识,有技能、能动脑,能动手,得以改造自然,推动社会生产发展[1-3];这些人才有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价值观,得以融洽社会、完善自我,推动社会前进;这些人才有健康的体魄足以承担工作,有健康的人格足以适应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实践教学,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渗透,是当前教改中需要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实习教学中非智力因素教育的重要性

实习是工科各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的重要过程。多年形成的传统教学理念,使教师和学生都理所当然地认为生产实习就是梳理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无论是就业、创业,还是一生的成长,非智力因素教育愈发显现其重要性[5]。

一般而言,学校的非智力因素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是两条线,在专业知识教学中,很少关注非智力因素教育,这种格局使非智力因素与专业教育不能形成有机的整体,教育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实习教学中既注重知识、技能、能力的培养,又能够恰当融合非智力因素教育,使学生深切体会到非智力因素在自己未来将从事的职业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加自觉地加强各种品质的修炼,以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也为自己的事业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教学中主要的非智力因素教育

实习包括课程实习、金工实习、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根据实习种类的不同,在本科生学习的不同阶段统一安排进行,主要的方式是根据实习的内容,利用实习工厂或实习基地进行实际操作训练,笔者通过对多年实习教学的目的、要求、过程和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对学生实现如下几个方面的非智力因素教育。

(一)组织纪律观念教育

组织纪律性是学生在今后从事任何职业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特别是近些年来,由于一些错误思潮的影响,学生逃课、违纪等无视纪律的行为时有发生,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教育也就成为学生管理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因此结合生产实习中管理相对松散的特点,为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觉遵守纪律的意识,在实习前通过观看某一产品的生产流程和每个企业对工作者纪律的要求,使学生明确社会化大生产是一种有节奏、有秩序的运动过程,通过劳动纪律对协调运行的秩序进行规定,并对劳动秩序的破坏者――违纪职工给予惩处,甚至清除一些严重违纪者,才能保证社会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一个没有组织纪律性的人,无法融入团体,为团体的事业做出贡献。

(二)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形成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以及道德行为等。有调查显示,在职场中,一个组织最看重成员的素质指标是专业知识与技能、敬业精神、学习能力和意愿、沟通协调能力、诚实守信等[6]。近年来随着行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企业为了追逐利益的最大化,在食品中添加了诸如三聚氰胺、瘦肉精、苏丹红、工业明胶等有害于人体健康的非食用物质,不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对社会的稳定也成了巨大影响,在实习教学中,我们根据专业的不同,选取引起全社会关注的发生在食品、药品、环境等领域的典型问题进行剖析,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在分析这些问题对人体机能和社会造成危害的基础上,从政策、技术、道德等层面提出防治这些不法行为的具体措施。

(三)稳定专业思想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高校毕业生从政府安排就业转变成了自主择业,而在择业过程中,就业单位首先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才会关注专业素质,这种转变促使学生思考要学什么专业、如何学习专业、专业与就业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因此在注重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如何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不仅关系到高校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也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各种专门人才的储备及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专业思想教育不单是新生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应该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专业思想不明确或不稳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7],也是干扰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各种类型的实习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思想和对专业认识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认识到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各专业是影响21世纪科技进步,解决人类生存问题的重要专业。使学生从专业的朦胧感中走出来,逐步深入了解直至喜欢和热爱,这样以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对专业的感情带动学风的建设,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造就高素质专业人才。

(四)团队精神教育

在任何类型的实习过程中,根据内容的不同和实习场所可容纳的学生数量,往往需要将学生分为6~10人的小组,每个小组成员的配合才能完成一个实习环节,不同小组的配合完成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学生在这种实习安排和实习过程中都会发现,一个员工无论其岗位何等重要,也只能是整个生产链的某个或某些环节,产品的生产必须依赖于所有环节员工的明确分工和整体协调,由此可见,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只是交叉领域的科技发展需要团队和团队精神,我们有必要抓住实习的整个过程,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团队精神教育,使学生明确认识在一生的职业生涯中,只有将个体有机融入一个团结向上的团队中,才能够对社会有所作为,才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

(五)爱国主义教育

认识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对应行业进行全面了解,这种过程不仅增加学生对专业的感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还可以通过座谈、交流、调研等活动的安排,让学生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与生物工程专业相关的各个行业的巨大变化,使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去体会改革开放的成果,进一步加深对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理解,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同时,也可以通过了解国内生物工程行业与国际的差距和不足,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树立为国家建设奉献青春的信念和精神。

(六)创新思想与创业思维教育

创新与创业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对我国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习教学过程中,以高科技企业为依托,通过学生对企业进行全方位考察,让学生从企业的发展与成长中了解创新的意义,创新的基础,创新的环境,创新的途径等,加深学生对创新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力,以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创业理论教学中解释的创业规律,企业家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思维方式,让学生从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对创业所需要的各方面能力有更深刻的理解,促使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有意识地领悟创业需要的潜质,并积累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三、非智力因素教育对实习教学的要求

实习教学是本科生喜闻乐见的教学环节,通过对实习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改革,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实习目标的同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多方面的非智力因素教育,而后者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一生的成长更重要。

为了达到上述实习教学的双重教学目标,必须对实习教学进行认真的设计、周密组织和严格的过程实施,指导教师和学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实习场所的精心选择:实习场所是实习教学的载体,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必须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实习基地,并注意每一个目标基地的特点,有重点地进行教育,如在历史悠久的企业进行传统教育,在私营企业进行市场经济及国家改革开放的教育等。

2.学生在实习前的认真准备:由于各种类型的实习时间均比较短暂,因此若希望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求学生在实习前熟悉教学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能力目标等,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应的非智力因素目标进行充分的了解。

3.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实习是一种充分体现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实习基地的历史、特点、生产流程、存在问题、发展趋势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各方面的教育,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实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俊学.以人为本理念下对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9):21-22.

[2]彭红琴.情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辨析[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8,10(5):209-211.

[3]沈伟其,喻立声.多途并进,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J].教育研究,2011,380(9):105-108.

[4]余华东.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探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3):116-121.

[5]冯明荣.内隐学习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0(8):623-625.

[6]曾丽娟,马云阔.大工程观理念下的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3):100-103.

上一篇:基于Mathematica的“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辅助... 下一篇:对提升《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