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决策风险浅析

时间:2022-10-26 09:23:02

学校管理决策风险浅析

权力是双刃剑,运用不当就会适得其反。在学校管理之中,好的决策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好的决策,就容易导致管理混乱,对学校发展造成损失。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多一些风险意识,对学校管理决策风险进行分析,以更好地发挥决策的积极作用。现结合学校管理实践,就如何有效地规避决策风险谈谈我的认识。

一、关注环境,强调可操作性

决策的科学性,并非其内容的完美程度,而是指要有很强的实践适应性。适应性主要指与本校的教育基础相一致,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够被教干教师认可。一位年轻校长曾对我讲过他的“遭遇”:他刚当校长时,学校教研活动开展比较混乱,每次活动开展,拖拖拉拉好长时间也集合不起来;开会时前面讲话,后面说悄悄话,有的干脆带着作业批改;轮到自由发言,大家一片沉默,就是点名发言,也是三言两语了事。他借鉴名校的经验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进行了细致的规定,并严格按制度进行检查、量化和评比。这些规定是针对学校的现状制定的,刚性很强,他自己带头参加教研活动。可是事与愿违,大家开始还能勉强遵守,一段时间以后任你软硬兼施,一切“涛声依旧”。这位年轻校长决策时对于问题分析不足,只是看到问题的表面现象,没有分析深层次原因。教研活动开展不正常与多年不规范的管理有关,并且这种不规范的管理已形成一种不良的文化,仅靠出台几个制度是很难改变的。

学校管理决策时,一定要广泛地调查研究,了解学校的实际发展状况。要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学会宣传发动。教职工思想认识到位了,就很容易集中各方面的力量,目标意识才会更强,也更容易抵制干扰。在我的建议下,这位年轻校长就存在的问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让教师研究改进的方法,形成管理决策。有的教师提出教研活动要贴近课堂,有的教师提出要进行案例的分析,有的教师提出要鼓励积极发言的评估方法,有的教师提出要预先讲清活动的内容,于是,学校根据大家提出的建议制定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因为方案是大家共同制定的,又是针对学校的实际,执行起来自觉性也就强了。一段时间后,这位校长告诉我,他们学校的教研活动开展得非常正常,总结了很多好的管理经验。

二、刚柔并济,立足发展

随着管理民主化进展,人性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性化管理容易调动工作积极性,激发创造性。面对性格不同、文化素质水平差异很大的教师群体,在决策时如何促进共同发展与提高,往往成为学校管理者的难题。刚性的要求必不可少,但弹性的要求也不可缺。决策要有弹性,如,“每一学期除完成教学任务外,每位教师必须选择1~2本教育教学专著为自己充电”。这本是一条刚性的要求,但刚性之中也体现了弹性,给予每位教师充分的自由选择的机会,即,可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选择什么样的教育专著就是个人的自由。

决策刚性,并不是说要“冷酷无情”。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充满弹性的决策让管理充满着浓浓的“人文关怀”。有一所学校制度规定每周都要进行一次备课的普查活动。这所学校里有许多教学成绩优异、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对这些老教师的备课不检查吧,很容易让年轻教师提意见;让年轻的教研组长对这些老教师的备课检查并评点,必然造成这些老同志“脸面上说不过去”,甚至会遭到他们的抵制。于是学校专门开设了老教师备课展台,每周集体备课时都要把老教师的备课簿摆在展台上,让青年教师观摩、借阅,学校还及时公布每位老教师备课簿的借阅次数。这样,不仅发挥了老教师的带头作用,还掀起了老教师备课研究的高潮。老教师不仅对每堂课都备得非常细致,还在一些关键环节的设计上写了注释,方便了青年教师学习。这种区别对待的弹性管理方式,保护了老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管理的实效性。

强调决策的人文性,还要防止人文过度现象。一所学校,学习了外地的管理经验,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学校对教师不再考勤。有课就上,没有课的时候,可以在办公室里备课,可以在家备课,当然也可以待在家里,甚至可以上街买菜。这些学校领导解释,反正家务事必须要干,做好家务,教师自然有精力干好工作。后来,学校有事联系老师都很难,学生出了问题找老师解决都找不到。有的教师似乎更知道合理运用时间,让教导处的同志把课调到了一起,上完课后就溜之大吉,搞上了第二职业。把以人为本定位在完全按照教师的想法去办,教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种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应该说,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让老师有比较自由的时间去支配。但是,教育工作毕竟不是工厂做工,只要操作机器的那段时间在岗就可以。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不可能按部就班地完全按教师的设计去发展。教育要求教师专业化水平非常高,需要精心地工作和不断地学习。上好课是重要的,教师的主要阵地是课堂,但教师更应该花大量的时间为了课堂教学去准备,并及时处理学生的问题。因此,用考勤制度来约束一定的工作时间还是非常必要的。至于为了方便自己,把课调到一起上大课,这是违反教育规律的。教育实践证明,越是方便于教师的,越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学如此,教育管理也是这样。

三、着眼宏观,着手细节

学校管理者要眼睛盯着上级的方针政策,确保决策方向的正确性。从大的方面讲,决策要以教育方针为指导,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要依据办学规范要求进行。任何决策与上级的政策相抵触,与上级的明文规定相违背,必然会造成学校管理的混乱,是很难得到立足之地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写入《教育法》的,山东省教育厅出台了《山东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40条》规定,是我们中小学办学的基本要求,必须严格遵守。如果任何学校想着打打“球”,不仅不符合上级的要求,还会得到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反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是不要质量,而是要更高更全面的教育教学质量。在规范的基础上,作为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就是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提高教育科研的水平。作为一线教师,更要从教学与管理的细节着手,不断地改进教学与管理的方法,提高科学性与艺术性,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着眼宏观,着手细节,也能够防止学校管理决策眼高手低不务实的问题。几年前我任职的乡镇小学,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创建书香校园活动。文化育人,以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符合新课改理念的,但是仔细调查却发现活动开展得过于虚。大多数学校按要求购置了大量的图书,也组织学生去阅读,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阅读要求和引导,一个学期之后,学校的读书氛围并不浓厚。后来,学校通过班级图书角建设、阅读示范课、读书汇报会、读书知识竞赛、督导检查等方式,从细节上不断加强管理,让师生提高认识,逐渐养成习惯,创建活动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四、阶段发展,步步为“赢”

善弈者谋势,学校管理决策要有长远目标。但是目标过高,实现时间过长,会让大家觉得目标遥不可及,丧失信心。把目标分解,在决策时采取阶段发展和小步快走的方式,可以缓解这种失落感,又能确保目标的实现。2008年春季,我们镇开展了依托教育博客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课题,我们的目标就是利用现在化的教育手段,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全面提高。2008年暑假,我们提出了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年轻教师都要建立教育博客,并开展了为期3天的培训与考核,规定了写博教师每周要写出2篇教育原创博文,并要在其他教师博客上发表评论。2008年秋季,我们从博文的字数方面做了要求,要求每周写出200字以上博客文章2篇。2009年春季,我们要求教师理论学习体会、教学随笔都必须放在博客上进行,同时通过政策导向鼓励年龄超过35周岁的教师建立教育博客。2009年秋季,我们把集体备课研讨引入教育博客之中。由于信息技术的运用,提高了教师的办公效益,增强了教研交流,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升较快。我们的这一成功做法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评价,先后被《现代教育导报》《中国教育报》多次报道,县内外同行纷纷借鉴我们的做法。

如果在课题开展之初,我们就要求全体教师在网上开展教研活动,不仅得不到大家的认同,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也很难适应要求。采取阶段发展的策略,降低了难度,让大家在每一环节中感受到进步的快乐,因此最后的目标也就容易实现了。

上一篇:创新意识――班级管理中的至重砝码 下一篇:学校管理的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