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真仡佬族傩戏

时间:2022-10-26 07:42:36

作者简介:何雪恒(1989.2-),女,贵州遵义人。贵州大学民族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学,导师杨志强。

摘要:傩戏是一种佩戴面具表演的宗教祭祀戏剧,也是一种古老的民族民间风俗文化活动。它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又名“咚咚”,也称跳戏,因模拟牛步形态得名。表演者戴神鬼面具,手持师刀、牛角、蛇杖、木鱼等道具,傩戏综合了演仪、对白、舞蹈等艺术,有钵、包锣、傩呐、鼓四种乐器节奏,它一般只在农历七月“牛元”和春节元宵的“上元”两个节气时间才集体表演。

关键词:傩戏;宗教祭祀;民族民间风俗文化;戏曲形式

道真圪佬族苗族自治县由于历史、地理、民族等诸多因素的共育催生,至今还保存着丰富的傩文化,并享有“傩戏王国”的美誉。日本学者广田律子甚至有“世界傩戏在中国,中国傩戏在贵州,贵州傩戏在道真”的极高赞誉。道真圪佬族傩戏别具一格,带有浓厚的民族及宗教色彩。

一、 道真仡佬族傩戏的发展概况: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是一个以东汉西南名儒、贵州教育鼻祖尹道真先生的名字所命名的县份,也是中国仅有的两个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之一。自治县位于贵州最北端,紧邻重庆东南部,周边分别与重庆所辖南川市、武隆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以及本省正安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接壤。史喻“黔蜀门屏”,又称“银杉之乡”。全县总面积2156平方公里,下辖10镇4乡,总人口33万。

由于道真在历史上长期隶属四川,一度时期隶属湖北;东汉西南名儒尹道真先生曾在此方设馆教学,开启南域的文明;加之仡佬这一古老民族的世代居住,以及山区独特环境的浸润;其傩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形态和深厚的积淀。道真仡佬族傩戏约于元、明时期最终定型。解放前,全县14乡镇的33保中,保保有傩坛,且每保平均3个以上,总计100余坛,其演职人员达1000余人。每到十冬腊月,有关活动遍及大小山村,傩戏成为道真圪佬民族腊月里最重大的岁时活动。

二、傩戏内容形式及表演方式介绍:

1、傩戏的内容形式

傩戏,根据傩坛传承中的派别归属,属于巫文化的范畴。就道真傩戏傩文化的实际内容来看,可作“小巫”与“大巫”的区分。“小巫”有:和梅山、送瘟船、请阴童、封赤口、打粉火、遣阴丧、牧禁罐、送冷坛、放阴兵、扫火星、安香火、背茅人、酬东岳、开天门、和坛、祭坛、谢土、上钱、剪牲、煞烨、上刀梯、过刀桥、烧五雷胎、吞火龙灯、退七星剑、解将军箭、还夜五道、还圈门土地、沿门荡秽以及葬埋仪式中的关夫、赈济、饯驾、起丧等等数十种。而其中又包含着若干小项,如上钱,便有上山王钱、将军钱、竹王钱、川主钱、药王钱、黑神钱、白蛇钱、蛮王钱、城隍钱、八庙钱、木包钱、龙王钱、虫蝗钱、米神钱、竖立钱、桥梁钱、蜂王钱、栽秧钱、炉神钱等等50余种。而“大巫”则有打保福、冲傩、阳戏、梓潼戏、打财神等。其中“打保福”又称之为“逛小神”。 各形式,均由民间被称为“道士先生”的民间艺人所组成的班子执掌,并以祈福迎祥、圆满人愿、服务当世为目标,娱神和娱人相结合,祭祀和艺术相交融。演出时,伴以锣、鼓、钹、唢呐等乐器,佩有山王、秦童等角色面具,有歌有舞,或说或唱,庄谐并重,文武相戏。

2、傩戏的表演方式

“傩”的精彩之处全在于“戏”。然而傩戏的演出,通常总是与“冲傩还愿”的习俗结合在一起的,而绝少作为一种戏剧艺术单独进行表演。冲傩还愿的习俗,在道真仡佬族流传已久。所谓“冲傩”,是把遇到疾病灾难之家,请土老师前来祈禳斋醮,驱邪逐疫,把疾病灾难“冲”开;所谓“还愿”是指“冲傩”之家事前对神灵许下各种愿信,事后通过搬演傩戏,把各路神仙请傩堂受祭,以偿还愿信。冲傩的存在其实是为了替人酬恩缴愿、驱鬼神而治人疾以及追荐亡灵(俗称做道场)。

因而傩戏也称“科仪”、“道场”、“法事”等,都是由已获得“掌坛师”资格的“先生”(又称“道士”、“法师”、“师人”、“端公”)主持。在傩戏表演中,巫师们会戴上各式各样绘制精美的傩戏面具,面具或骠悍、凶猛、或狰狞、威武、或严厉、稳重、或深沉、冷静、或和蔼、慈祥,或奸诈、滑稽、或忠诚、正直、或英俊、狂傲,或温柔、妍丽。他们头戴法冠,身穿法衣,肩披牌带,手持法器,舞之蹈之,口中似唱非唱,念念有词,他们时而吹牛角,卜竹卦,时而敲令牌,摇司刀;其间还穿插着挽“诀法”,划“字讳”,走“禹步”,念“咒语”等神秘动作。我们熟悉高台舞狮、上刀山、下火海、“煞铧”、捞油锅等都是傩戏中的特技表演,以显示巫师法力无边,达到消灾祈福的目的。

在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一场盛大的法事多达23坛,它们是:开坛、申文、跑功曹、立楼扎寨、迎桥、交标合会、抛傩、开洞、打洞、灵官镇台、走阵、出神、和尚检斋、差兵发票、业内灵领牲、山王图、催愿拆愿、回熟、将军统兵、禳关、勾愿、造船劝茅、游傩送圣。上述每一坛法事又分为很多程序,例如开坛的的程序有请师、发锣、迎三五、献讳、献法、唱穿衣件、请三元法主、解秽、焚香、踩九州、观师、迎神下马、问家宅卦、下装等。例如《开路将军》一剧,扫除邪魔障碍,“天瘟砍出天堂去,地瘟吹出十方门”,以确保各路神兵到傩堂赴会。开路将军的形象,明显地具有古代傩祭中心人物方相氏的影子。又如《勾簿判官》一剧,描写判官从华山骑马来到傩堂,他一手捧红印,一手握毛笔,为前往傩堂赶愿做证的众神祗点勾簿。虽然剧中穿插着许多插科打诨的笑料,并有判官为群众断案的情节,但其基本内容始终未能脱离冲傩还愿这一主题。

三、道真仡佬族傩戏的特点:

1、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

与其他傩戏相比,道真仡佬族傩戏保持着传统的巫风民俗,充满了圪佬民族特色。一场法事的上演,和仡佬民俗息息相关。自古以来,凡是有关的傩活动,在圪佬族主家总是作为一件大事来操办,邻里亲戚,不分男女老幼,也觉得是一件喜事和乐事,都要关门闭户,穿着民族盛装前去帮忙与祝贺,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对神灵及巫师的敬仰,是一件十分盛大而庄严的事,如果有人不诚心,那便是对神灵的亵渎。对“道士先生”及整个“坛班”,就更是一件严肃的事,他们会认真的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努力达到与神灵的完美统一。然而随着科学的进步,现在的傩戏表演更多的是一种娱乐形式,它给人们带来的是华丽的视觉效果和听觉盛宴。

2、具有浓郁的宗教特色

道真仡佬族傩戏主要以驱邪逐鬼、祈福纳吉、圆满人愿为主要表现内容、兼有巫教仪式、戏剧表演的民间艺术。严格意义上说,它属于巫教范畴。然而,除了单纯的巫教形式,道真圪佬族傩戏更多的是与以从事丧葬“道场”为本业的佛、道、儒相结合。道真傩戏与道教密不可分,可以说傩戏是流传在边远农村民间道教的载体,以正一道为核心的民间道教已深入到傩戏的方方面面,并成为主导。其独立而完整的有关仪式活动,民间通谓之曰“道场”;相应地,从事“道场”活动的人员,也称之为“道士先生”;在“道士先生”们基于共同的传承关系而结成的组织形式“坛班”内部,彼此之间则以“道友”互称。深入研究其“道场”的操作方式与“道法”的传承要素,对其宗教性,可以作出进一步的肯定。其中所有的“道场”操作方式,均以“接法受传者”为“掌坛”,以香、烛、阴钱(有长钱、散钱、大钱、拐钱、标钱、星神钱等)、斋粑豆腐、刀头酒醴,甚至猪羊鸡三牲为特别信符(表达诚意、敬意的信物);以“请神”、“请师”与“送神”、“送师”分别作为开始与结束的重要端点,以跪祷、观师(通过意念观想师父传授目前所使用的道法时的具体情景)、画符(有“斩妖护身符”等400余道)、书讳(有“金光讳”等60余道)、念咒(有“藏身咒”等60余种)、挽诀(有“老君坐殿诀”等70余式)等为与神圣通灵,获取法力的有效途径,以竹卦呈相作为“神灵降临与否,事项周全与否”等方面的唯一凭断。

从中可见,有形“道场”作用的发挥,全仗于“道士先生”与其所请神祇和师尊的心灵沟通。所以,客观地说,傩文化首先是作为一种神秘色彩浓厚的宗教文化而存在的,宗教性正是傩文化最为本质的属性,是它区别于一般民间文化的一个特质。宗教是傩戏的母体,傩戏是它的产儿,而联系母体与产儿的则是民俗活动。而且,也正是因为这一特质的存在,同时由于宗教本身总是借助超现实的力量来达成人生的诸多现实需求,而人自身却又总是处于现实需求的绝对无限性与自身能力相对有限性的双重矛盾之中,所以它对民间百姓便有着天然的吸引力。

四、傩戏的传承及保护:

道真的仡佬族傩戏——这一种神秘、古老的文化,由道真农民千百年传承到今天,不得不让人惊叹于它文化内涵的博大和精深,一方面,它是各民族与自然环境作斗争的奋斗历程的展现,另一方面,它也反映出人们在认知世界的迷茫和对“神”的精神寄托。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久远,傩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日渐势微。道真仡佬族傩戏作为封建社会孕育和产生的一种民间戏剧,不可避免地留下了那一时代的印迹,它本身的“生命体征”正在迅速地消失,它正以超越几千年变异的速度向死亡迈进。

庆幸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识到了傩戏的独特魅力,开始挖掘傩戏等传统文化资源。国家也在大力倡导文化建设,各级各部门越来越重视道真圪佬族傩戏的保护和传承工作。2007年5月29日道真圪佬族傩戏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道真仡佬族傩戏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近年来,道真仡佬族傩戏引起国内外学术界高度关注。贵州民院、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及日本早稻田大学、韩国庆尚大学、美国加州等国内外学者不断前来探研,成果亦不断推出,国内外学术界广为关注。随着傩文化研究的逐步深入,这一宝库所蕴含着的文化价值的最终被破译将指日可待,作为一门研究学科,它的前景是光明的,不会“流星般从学术的星空殒落”。然而,道真仡佬族傩戏要想发扬光大,仍然需要我们的不懈努力。(作者单位:贵州大学)

上一篇: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创业风险分析 下一篇:对我国体育用品的“明星效应”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