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耕耘探求满园春色

时间:2022-10-26 07:24:30

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对于我们班主任老师来说应该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不能丢下任何一名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要用心去耕耘,探求满园春色。但实际上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那么我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首先我分析了“学困生”的成因,从总体上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自身的因素。如;思维缓慢或有不良的学习习惯等。二是客观因素。如:家庭环境、生活经验、父母的文化程度或者教育者的失当;三是由于评价标准的绝对统一。每个人的智力发展不平衡,有先有后,生活环境不同,经历不同,理解接受能力不同,认识也就千差万别,这些必然会导致他们学习成绩的差异,但是我们目前的教育评价体系还是习惯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他们,评价他们,这也是产生“学困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分析了原因,我们就应该因材施教,我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转化“学困生”的。

一、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因材施教是教育工作中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内向胆怯的学生要多鼓励,激发其自信心;对于骄傲自满的学生要严肃指出其不足;对于思想上爱溜号的学生要多提问,以提高其注意力;对于苦学无果的学生,要建议其改变学习方法,对于自尊心强的学生批评方式要委婉……

刘鑫是我们班的学困生,他自制力较差,上课经常走神,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而且特别粗心大意。比如在学习“燃烧”的“烧”字时,我怕学生写错,就提前打一个“预防针”,告诉他们右边“尧”字上千万别画蛇添足,多填一个“点”,而刘鑫同学偏偏就点上了这个点;如在写“爬山”的“爬”字时,我会特别强调它的偏旁是“鸡爪”的“爪”,别错写成“西瓜”的“瓜”字,刘鑫就偏偏错写成“西瓜”的“瓜”字,诸如此类的情况太多了。看来是越纠越错,于是我吸取经验教训,不在特别强调易写错的部分,我想了个办法:把容易写错的部分用鲜艳的红色粉笔标注出来,以起到警示的作用。偏旁部分用黄色粉笔标注出来,再让刘鑫仔细观察后速记,然后马上听写,有错误及时纠正,如此循环往复地训练,培养了他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书写的正确率显著提高,听课质量也有明显好转。

二、挖掘“闪光点”,培养自信心

每一位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学困生也不例外,而他们却往往看不到这些闪光点,看到的只是自己的缺点,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卑掩埋了自信,这无形中在他们心理上就设置了障碍,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三、兴趣的培养是关键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发“学困生”智力、挖掘其学习潜能的钥匙。“学困生”既然是在学习上有困难,就说明学习兴趣还没有培养起来,如果学习兴趣一旦培养起来了,就不会感到学习吃力了,反而觉得学习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享受。那么怎样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呢?

首先,我开辟一个“图书角”,规定每人每月提供一本课外书,老师也不例外,我们每天有书读,月月有新书,如《英雄人物故事》、《成语故事》、《趣味绕口令》、《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等等。一到下课时间,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去找自己喜欢的书看,自觉不自觉地凑在一起讨论,一改往日吵吵闹闹的局面,读书的气氛特别浓厚,尤其是“学困生”的学习劲头特足,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其次,我开展了“一帮一”助学活动。即由一名优等生去帮助一名优等生去帮助一名学困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同时把学困生的成绩作为考查优等生的标准,这样优等生会尽心竭力地教,学困生也会尽心竭力地学,学困生的进步会使双方都要成就感。

另外,我还成立了两个“学习兴趣小组”,每组组长由组织管理能力突出的优等生担任,他们负责监督、检查和评价本组组员的学习情况,布置课外作业,然后收上来批改。到一定时期,我对各组组长的辅导情况进行总结和评比,奖励表现出色的。

实践证明,让学生辅导学生的做法具有显著地双赢效果,不仅促使学困生明显进步,而且促使优等生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被明显地激发出来。

再次,我为每一位学困生树立一个赶超对象。其实这种想法的灵感来源于一则故事:海洋动物园里有一条重达8600公斤的大鲸鱼,能够跃出水面6.6米,还能向游客们表演各种杂技。面对这条创造奇迹的鲸鱼,游客们纷纷向训练师请教训练秘诀。原来,最初开始训练时,训练师先把一面网放在水下挡住鲸鱼的通道,使鲸鱼不得不从绳子上方通过。鲸鱼从网的上方每通过一次,就得到一次奖赏。这种训练方式像游戏,鲸鱼很喜欢。训练师逐渐把网升高,不过每次提高的幅度都很微小,大约只有两厘米。鲸鱼不需要花费太大的力气就能越过去,获得奖励。就这样,鲸鱼越过的高度不断上升,最后越过了6.6米的高度。正如古语有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微小的量变最终会促成质的飞跃。所以我根据每一位学困生的发展水平和心里承受力,为他们树立不同的赶超对象。先是在学困生内部比,然后让他们与中等生比,再与中等偏上的学生比,最后与优等生比。这样有目标才有比拼,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如上台阶,一步一步最终达到预期目标。

四、取得家长的有力配合

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充满智慧和挑战的工作,仅凭老师的一人之勇是很难实现的,取得家长的配合至关重要。

五、评价方法需要改进

俗话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特别是正是进步中的学困生同样很关心自己的“分”。如果我们的学习评价方法不能给努力进步的学困生一个满意的“分”,必然会影响他们继续努力的积极性。试想:如果一名学困生付出了努力,然而却在新的考试中又一次的“垫底”,这对他们的打击该有多大啊!我在教学中针对学生这种重分数的心理,改进了对学困生的评价方法,在分数上“偏心”,照顾他们,让他们在学习上真正劳有所得。

如果一名学困生和一名普通生都得到了实际意义上相同得到分数,学困生所付出的努力要远远超过普通生,那么学困生就应该以一分的优势超过普通生。当然好成绩并不是最终目标,终极目标是这种评价方法对学困生所产生的正面的、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总之,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我们始终倡导:“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转化学困生的工作,不是立竿见影的事,而是需要我们共同的、长期的努力,祝愿所有班主任老师在今后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上硕果累累,春色满园。

上一篇: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下一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