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服务在基层医院护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6 07:15:09

人性化服务在基层医院护理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507-0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以人为本、充分倡导尊重人格,满足人的需求,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在医疗服务中,患者不但需要获得满意的诊疗,而且还有精神、心理上的舒适、安慰,治疗上的参与、选择和多元化的服务需求。而人性化护理恰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手段和方式,这是社会进步引发护理模式改革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对护理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如何及时发现和满足住院病人的心理需求,如何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1人性化护理工作的内涵

护士作为护理工作的主导者,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病情的转归和预后。其人性化服务理念对护患关系的好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身处基层第一线的护理工作者,工作的繁重性和灵活性时刻考验着其护理工作质量。因此,强调人性化服务更是当务之急。也只有如此,护理工作才能不断进步,适应社会的发展,体现社会主医疗制度的人文关怀。转变观念,强化人性化服务意识。人性化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从患者的利益、思维和要求出发,首先是变过去的“以医护为尊”为“以病人为尊”。在护患关系中护理工作者较患者而言,处于优势地位,而患者往往将自己摆在弱势地位,认为到医院就要受到医生、护士的摆布,从而失去自我,心理上产生逆反心理,影响护患沟通。因此,护理工作者首先要考虑是否方便病人,是否为了提高护理效果,让病人舒适、安全。从而产生对护理工作的认同感和对护理工作者的归属感。

2从服务细节抓质量

2.1提高语言技巧。基层护理工作者特别要注意语言的通俗性。因其直接面对的是形形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文化背景各异的广大患者。所以表达语言要吐词清晰、音亮适度、语调自然、语气柔和、语言得体。要选择适合的谈话时机和谈话方式,注意谈话场合。少用或不用专业术语,让患者感觉你不是在卖弄;恰当地使用敬语和谦词,使患者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多用询问语气,不用命令口气;多倾听并适时表示赞同,使患者感受到护士的亲近。

2.2护理服务要细心。一般认为,把细节做到了极致就是精品,把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把感情填进服务的每一道缝隙就是人性化服务。护理人员在每一个护理过程中应在细微处下工夫,如患者来到我们院就医,我们的护士将会以三个一的方式,即“一张亲切的笑脸、一声温馨的问候、一杯暖心的热茶”迎接患者,扶患者到床前。操作前用温和的语言向病人介绍该项操作的目的、作用及注意事项,操作完毕给病人摆好、盖好被子;病人有不适时,用手轻轻地抚摸病人的头部,以温暖的语言安慰病人;当病人询问病情或其他情况时,应起立热情地、诚恳地、准确地回答病人的问题。当病人的疾病得到了控制或是已经恢复,我们的护士将会详细给病从介绍与所患疾病相关的注意事项如饮食、休息、情绪等,交代带药的用法,何时来院随访,什么情况立即就医等。我们意识到一个微笑、一句温暖的语言、一个得体的抚摸、一个关爱的眼神、一个温柔的动作、都可起到药物无法替代的作用。

3转化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意识

3.1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护士应从“病人求医院”向“医院靠病人”的认识转变,真正树立起“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现代护理理念是以病人为中心,全方位为病人服务。护士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和保健意识的提高,病人有权选择医院就诊,有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医院要提供最好的服务,否则医院无法生存,会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被淘汰,应时刻记住“为一切病人、一切为病人、为病人一切”的服务宗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优良的服务态度和娴熟的操作技术为病人服务。

3.2优质服务要转变服务观念:首先是转变过去的“以医护为中心”,为“以病人为中心”。在制定制度规范、规程时,必须首先考虑是否方便病人,是否为了提高医疗效果,让病人舒适安全。优质服务是发自内心的热情服务,我们要倡导的护理服务意识是:“我服务于病人,我快乐”。

3.3提升护理服务内涵:强调以病人为中心,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把病人的难处作为服务的难点,把病人的需要作为服务的内容,把病人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服务的尺度。不能把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更不能在病人面前有所表露。与病人发生误会或冲突时,我们提倡把“对”让给病人,即病人永远是对的,从而更体现病人至上。当然,人性化服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最终目的还是提高护理质量,让病人在舒适环境中顺利地接受治疗。良好的护患关系是维护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需要。护理人员在和谐,友好的环境中工作,能提高工作效率,促进身心健康。无论是服务的客体――患者,还是服务的主体――医护人员都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因此,护理人员的人性化服务不仅能解除患者的生理病痛、心理困惑、还能够从内心深处促使医护人员产生自觉优质服务的动力。

医院通过大力倡导人文关怀服务模式,一是大力推进了医院文化建设,全面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形象,势必赢得良好的社会形象和社会效益;二是在社会树立起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提高医院的信誉度,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三是有利于在全社会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氛围,有利于人性、爱心、亲情的体现,有利于弘扬社会美德,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四是使人与社会的适应性不断增强,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健康知识不断丰富,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五是强化了护士的人文观念,提高了护士的思想道德水准、知识水平和服务能力,使护士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有助于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和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孙美红,王玉玲,王瑞英.人性化护理服务行为的探索与实践.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0):783-784

[2]杨莘,花蕾,张育.变革理论在人性化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护理管理杂志,2004,4(10):35-36

[3]吴春容.医院的人性化服务[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4,2(3):113

上一篇:效率工具可以提高效率吗等五则 下一篇:国务院转发《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