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军交运输保障装备建设

时间:2022-10-26 07:00:42

信息化条件下军交运输保障装备建设

摘要: 伴随着我军信息化进程的发展,军交运输保障装备逐渐装备部队,并在部队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未来信息化战争对军交运输保障装备的要求,分析了我军现阶段军交运输保障装备的建设现状,对我军军交运输保障装备信息化建设进行了初探。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zation in our military, the military traffic protection equipment gradually equip our troops, and play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military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Aiming at the requirements of future information warfare for the military traffic protection equi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construction status of military traffic protection equipment at this stage and explores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our military traffic protection equipment.

关键词: 军交运输;保障装备;信息化建设

Key words: military traffic;support equipment;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4-0207-03

0 引言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未来信息化战争战场范围空前增大,战事瞬息万变,战争的突然性、立体性、破坏性更加突出,对军交运输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军交运输保障装备作为实施军交运输保障的载体,在未来信息化建设中将是建设的重点,提升我军未来战场军交运输保障装备的建设水平,成为摆在我军信息化建设中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1 信息化战争对军交运输保障装备的要求

信息化战争对后勤保障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同时信息化战争的高速度性、破坏性以及战场环境的相对透明性、情况复杂性都对军交运输保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军交运输保障装备作为遂行战场运输保障的载体,同战争发展的趋势休戚相关,从最近几场信息化战争所呈现的特点和军交运输的发展方向看,运输装备朝着机动性强、适应性好、战场感知能力灵敏、保障持续有力的方向全面发展。

1.1 良好的机动性 保障装备机动能力制约着战场保障能力。军交运输保障装备只有具备了高度的机动能力,才能在各种恶劣的战场环境中保障运输畅通不间断,确保作战部队和武器装备的快速机动。未来信息化战争周期短、节奏快,对保障的要求高,又加上保障环境复杂,容易遭受来自敌人各种火力的打击,因此,军交运输保障装备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机动性能才能适应快速与及时的要求。

1.2 较强的适应性 信息化战争使得前线和后方界限模糊,使得战场的范围空前的宽广。战场情况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武器装备应具有较强的战场适应能力。军交运输保障装备作为保障战争顺利进行的物资基础,不仅要适应恶劣的气候、复杂的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还要适应各种爆炸冲击、热辐射、烟雾等战场环境,降低夜暗、浓雾和沙尘等对其使用性能的影响和制约,适应未来军队全天候、全时辰作战对后勤保障的要求。

1.3 敏感的战场感知力 信息化战争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众多高技术装备的综合应用,高技术的介入使得战场透明化、复杂化,更具有迷惑性、欺骗性。面对这样复杂的环境,要完成战场的保障任务,这就要求军交运输保障装备要装上“透视眼”,强化战场识别跟踪能力,这样才能使得伴随保障及时、准确;还要求装备添加“顺风耳”,增强调度通信能力,这就使得保障分队能及时地了解战场的动态形势,及时调整保障方案;还要求军交运输保障装备不断提高“智商”,增强智能水平,从而更好地执行军交运输保障任务。

1.4 持续的保障能力 战略运输线绝对延长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特点。一是战争发生地点大多在远离物资基地的边境地区,远离大陆的海洋或远离本土的海外地区。这种地缘关系从客观上拉大了战略运输线距离;二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为了谋求海外利益,会在远离本土发生武装对抗,这就自然使战略后方运输线延长。由于战略运输线绝对延长,这就要求运输装备具有持续保障能力,不仅具有较大的续航里程,而且还要具备防护和快速修复能力。

2 军交运输保障装备的发展现状

伴随着我军现代化的飞速发展,我军的军交运输保障装备从无到有,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由于我军军交运输保障装备起点低、装备晚,在现阶段的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与信息化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

一是观念和理论指导滞后。对信息化战争中军交运输保障装备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概念、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组织等缺乏深入的、系统的理论研究,没有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影响了军交运输保障装备信息化建设。二是信息化军交运输保障装备的人才短缺,定位导航技术、电子控制技术、遥感探测技术、生物传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还没有完全在军交运输保障装备中得到运用。三是隐真能力、抗毁伤能力及电子对抗性能还比较差,军交运输保障装备自身防护能力低,不能有效地躲避侦察监视,应对敌人的打击。

3 军交运输保障装备建设的对策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军交运输保障装备建设,作为现代后勤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其重要性日渐突出。

3.1 突破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发展思路 一要有“超前”的眼光,敏锐捕捉信息化技术的最新动向;二要有“超前”的胆魄,勇于放弃被动追赶的发展模式,直接采取“一步到位”的超常措施;三要有“超前”的目标,提升起点,锁定最前沿目标,尽力站在“巨人肩膀”上搞建设。实施“要点攻关”战略,着力解决五个关键点:一是解决“可通”的问题。构建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平台,把通信系统、指挥系统、协调系统、情报系统、数据库合为一体,提高部队军交运输保障装备整体保障能力;二是解决“可动”问题。抓紧完成现有军交运输保障装备、车辆器材的信息化改造和新装备的信息化功能定型,提升军交运输保障装备的信息化保障能力;三是解决“可联”问题。要利用平时的教育、演习和训练,解决好各级配合的问题,形成无缝链接;四是解决“可视”的问题。重点研究军交运输保障装备的可视化。在军交运输保障装备上附加全球卫星定位装置和卫星通信装置,依托信息网络将军交运输保障装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信息实时传送到运输指挥控制中心,实现军交运输保障装备的精确定位和即时跟踪;五是解决“可靠”的问题。制定操作安全标准,进行数据库安全防护、防窃听、防病毒与黑客,确保军交运输保障装备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2 搞好顶层设计,在信息化发展上求突破 从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看,军交运输保障装备作为机动作战平台已是不争的事实。信息化战争要求作战车辆要以指挥控制系统为核心,构建战场认知系统、战场信息系统、战场打击系统和支援保障系统,这些系统均要融入、综合集成于一个互联的信息交换网,才能使作战装备具有更高层次的态势感知能力、更快捷的信息反应和传送能力、更高效的内部和联合指挥控制能力、更强大的协调直接和间接火力能力、更精准的后勤保障能力。军交运输保障装备信息化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指导,更离不开科学的顶层设计。一要对各类军交运输保障装备所肩负的使命和任务进行细致分析和梳理,理清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和要求,提出一体化建设的原则和标准,为各类军交运输保障装备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指导。二要根据军交运输保障装备的使命和任务,准确定位其在未来我军信息化作战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准切入点,促进军交运输保障装备与整个武器装备体系的有机融合,以提高部队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为标准,突破部门之间各自封闭的现象。从顶层设计入手,统筹规划军交运输保障装备的信息化建设。

3.3 重视装备发展,推进保障装备水平的跃升 保障部队快速机动,推进军交运输保障装备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跨越式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必须采取超常的措施和手段,通过军交运输保障装备水平的整体跃升,推进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复合发展。

3.3.1 着眼保障能力增长点,在装备信息化上求跃升 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装备的信息化水平已成为影响保障能力的关键因素。我军的军交运输保障装备的发展,目前还处在机械化建设任务尚未完成,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的阶段,面临着实现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双重难题,必须着眼信息化这个保障能力新的增长点,在装备信息化上求跃升。抓紧研制以军事运输动态监控系统为标志的军交运输调度系统,配备适合不同级别运输调度指挥平台,与全军指挥通信系统和国家智能运输系统互通互联,充分利用卫星定位、导航、通信、情报、敌我识别等各类技术资源,实现交通运输保障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传输的共享,对军交运输保障活动实施全程监控、指挥调度,将各种资源要素通过信息的沟通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组织起军民兼容、陆水空一体的综合运输体系,为部队机动和后勤供应提供精确的交通运输保障。

3.3.2 着眼综合集成技术的运用,在装备集成化上求跃升 “综合集成”的基本思路就是整合、集成相关技术,采用共同的标准、规范、规程和软件等,从横向对装备进行整合,使装备具有通用性、联动性、野战适用性和融合性,以较低的代价获得较高的性能。美军在装备发展上重视对已开发技术的综合利用,强调对技术的“综合集成”和归一性应用。如美军对整装整卸车实施的增强手段,包括加装侧板、半高集装箱、MI增强型板架、集装箱提升装置、运输跟踪系统及驾驶员视觉增强仪等设备,都是综合利用已有技术研制而成,实现了整装整卸车的多功能化。

3.3.3 着眼保障力量的特殊构成,在装备标准化上求跃升 军交运输保障装备建设必须坚持标准化原则,通过标准化设计和生产,精于装备体系,实现一装多能,提高装备通用性、可维修性,全面提高保障能力。要强化标准化建设的理念,建立标准化制度,把标准化水平作为载运工具建造、改装贯彻军事要求的刚性尺度,把标准化贯彻到装备立项论证、试验定型等研制的全过程,严格装备定型审查、生产监造和质量验收,把好装备标准化关口,提高保障装备的标准化水平和建设效益。

3.4 着眼装备建设需要,推进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3.4.1 培养军交运输保障装备信息化人才队伍要在“四个坚持”上下功夫 一是坚持超前性的培养人才。把人才培养的着眼点定在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上,力求培养出一批具有坚强的政治思想素质、敏锐的战争意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掌握现代高新技术、具有驾驭技术局部战争能力的高素质军事人才。超前培养与新时期军事斗争的重点方向、重点部队建设、重点装备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储备军交运输保障装备信息化人才,使军交运输保障装备信息化人才建设尽早跟上时展步伐。

二是坚持开放式的培养人才。信息化人才军地共用,信息化知识军地相通,信息化建设军队与地方相互依托。因此,培养军交运输保障装备信息化建设人才,必须拓宽视野,依托国民教育,发挥地方院校教学优势,培训通用专业技术人才和军交运输保障装备技术后备军官。从更大的范围选拔培养人才,使培养的人才更加适应军交运输保障装备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三是坚持整体推进式的培养人才。现代信息战争的表现形态实际上是敌我双方人才群体的抗争,战争的胜利受制于各专业人员能力素质的整体发挥。因此,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要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既要培养尖子人才,又要注重整体素质的提高。要把军交运输保障装备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作为长远战略系统工程来整体推进,以确保军交运输保障装备专业各层次人才协调发展,形成整体优势和保障能力。

四是坚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高素质的军交运输保障装备信息化人才,必须注重培养创新素质,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装备创新、战法创新、管理创新,更好地为部队军交运输保障装备信息化建设服务。

3.4.2 把加强和推进军交运输保障装备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落到实处

一是发挥院校人才培养的“源头”和主渠道作用。军队院校要做好军交运输保障装备信息化建设的“助推器”,构建信息化的教学体系。要深化院校改革,加大与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教学含量,提高培训层次和起点,使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有机融合,真正使教学内容与信息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与军交运输保障装备发展要求相适应。重视抓好军交运输保障装备管理干部继续教育,做到未进修深造不能提拔使用。把经过实践磨练,具有一定指挥管理才能和技术专长的干部送到院校培训,使他们实现能力素质的飞跃。

二是重视人才的引进。要有计划、有重点地招收地方大学生和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军交运输保障装备人才队伍。对通用专业技术人才尽可能从地方引进,尤其要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用特殊政策和优惠条件广泛吸纳人才,把人才引进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是加强人才的使用管理。坚持培养与使用一致性,先训后用。切实把好人才出入关。坚持用人标准,把政治坚强、业务精通、组织能力强、身体素质好、能够领导完成双重建设任务和驾驭高技术战争作为任用干部的基本标准;坚持任人唯贤,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做到选贤任能,知人善任,人尽其用;坚持奖优罚劣,对为信息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要优先使用,给予重奖。积极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朝忠.《国防交通概论》,汽车管理学院,2005年.

[2]《公路军事运输学》.出版社.

[3]《后勤学术》.2004.

上一篇:女人独行,妙不可言 下一篇:在逆境中完成“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