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公安机关侦查辨认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10-26 05:55:20

浅析我国公安机关侦查辨认存在的问题

【摘 要】辨认是公安机关刑事侦查常用的措施,辨认笔录也成为刑事诉讼中一种重要的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由于辨认规则的不规范、不完善而出现冤假错案,或者使辨认成为一种补全证据的刻意行为。分析我国公安机关侦查辨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助于辨认规则的完善和刑事侦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侦查辨认;规范;问题;思路

作为一种重要的侦查措施,辨认能够为侦查活动指明取证方向,及时准确地打击犯罪。辨认笔录成为法定证据之一,使这项措施越加受到侦查部门的重视。实践中,公安侦查部门主要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以下简称《程序规定》)来组织辨认,《程序规定》重在辨认程序的规范,对辨认规则却表述不详,导致实践中没有细化的、统一的规则要求,出现诸多的问题甚至辨认错误。

1 我国公安机关侦查辨认措施运用的现状

1.1 辨认在刑事侦查中得到广泛运用

在我国,刑事辨认对象包括与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场所、尸体或犯罪嫌疑人。每种刑事案件都会或多或少涉及以上对象,而辨认的审批启动相对简单,因此,辨认措施在刑事案件侦查中被公安机关广泛运用。

1.2 辨认的程序在形式上更加规范

随着法律的健全完善和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各级公安机关对刑事办案程序的监督考核力度加强,辨认措施从审批到组织实施都有了严格的规定,侦查部门在实践操作上也非常注重程序的规范。

1.3 辨认笔录的证据效力进一步增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明确规定辨认笔录作为刑事诉讼法定证据之一,提高了辨认结果的证明力,督促规范了辨认证据体系的完善。

1.4 辨认的形式相对单一

侦查部门为了降低执法风险,有意规避《程序规定》规定之外的辨认形式,语音、录像辨认等形式相对弱化。实践中多倾向于对人的列队辨认、照片辨认、物品的混杂辨认和场所的辨认。

1.5 补充证据的刻意辨认大量存在

某些案件已经通过其他侦查措施获得强有力的证据,犯罪嫌疑人也被抓获归案,但侦查部门为了证据的补充,刻意安排辨认,使整个辨认过程和结果完全成为形式。有时候因为辨认人的感知、记忆模糊等因素,根本不具备辨认条件,但侦查机关仍然组织辨认。

1.6 对侦查辨认当事人的权益保护薄弱

不可否认,我国司法中人权的保障得到很大的进步,但刑事侦查中普遍缺乏细化的保障制度。侦查辨认中,辨认人因为害怕打击报复而消极辨认,嫌疑对象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可能出现冤假错案。

2 分析我国公安机关侦查辨认存在的问题

为了使侦查辨认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不断规范完善辨认制度,必须发现辨认规则中的缺陷。我国公安机关在侦查实践中对于辨认从规定到操作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2.1 辨认对象定义的不科学使辨认从开始就陷入误区

《程序规定》对于辨认对象的定义是“与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尸体、场所或者犯罪嫌疑人”,这种不科学的定义使侦查辨认从一开始就陷入有罪推定的歧途。辨认的组织者对辨认的结果已经有了自己的推断,这种推断会不自觉地影响其在组织辨认中的行为,而辨认人也会对犯罪嫌疑人就在辨认对象中间深信不疑,影响正常的识别。

2.2 不重视审查辨认条件使整个辨认过程偏离事实

辨认是一种可选择性的侦查措施,不同于调查询问、讯问等常规性的措施。一般来说,在运用其他措施无法查明案情、确定犯罪嫌疑人时方可组织辨认,因为辨认活动受辨认人的主观感知和环境条件的变化有较大的风险性。美国学者埃德温.波查德在《将无辜者定罪》中说,“在谋杀案和案中,错误定罪的最普遍原因是目击证人的辨认错误”。据统计,我国因辨认错误导致的错案达到33%。辨认错误的原因众多,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忽视了审查辨认的条件,太过依赖辨认的证明力,对不具备辨认条件的案件仍然组织辨认,这种违背科学规律的方式势必影响辨认的结果。

2.3 辨认组织者的侦查员身份不可避免地影响辨认的公正

实践中,辨认的组织者就是案件的侦查人员。侦查人员已基本认定辨认对象中哪个是犯罪嫌疑人,对于辨认的结果往往有一种预期的希望,在辨认陪衬人的选择上就会忽视规则,在辨认过程中,其无意的表情、语气都会给辨认人带来猜想的空间,导致辨认人做出不客观的辨认结论。有学者提出推行“双盲辨认”,即辨认的主持者与辨认人均不知道辨认对象里有没有犯罪嫌疑人或谁是犯罪嫌疑人的一种辨认方式,从实践来看,这种方式在操作上有一定的难度。

2.4 辨认陪衬对象的选择是实践中一大难题

我国对人、物的辨认要求实施混杂辨认,对于陪衬对象要求具备相似性,这对于人和照片的辨认无疑是一个难题。据统计,在陪衬对象的选择上60%的侦查部门以方便快捷为原则,甚至出现侦查人员充当陪衬对象的现象。许多学者一再强调辨认对象的数量限制和相似性要求,但对于辨认陪衬对象的来源往往避而不谈。因此,侦查部门更多地选择照片的辨认,因为照片可以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辨认,而对人的辨认,则会出现无法找到相似对象,相似对象拒绝参与辨认等问题。《程序规定》要求对人的辨认必须在7人以上,而且团伙作案者不能同时出现在同一队列,但对辨认对象的选择和法律责任则没有规定,以致出现辨认陪衬对象的随意选择。

2.5 以静态辨认为主的辨认模式不利于辨认人的识别

许多侦查机关都设立了辨认室,并将此作为执法考核的硬件之一,看似规范了辨认制度,实际上不利于正常的辨认。一来固定的辨认环境与辨认人感知的环境有别,可能使辨认人的回忆与识别出现偏差,二来使动态辨认无法有效开展。所谓动态辨认,是指根据辨认人的记忆,可以要求辨认对象做出某些特定的动作或语言表述。因为辨认人对犯罪嫌疑人的形象不一定只停留在体貌特征上,肢体动作或语言可能印象更为深刻。辨认室局促的布局显然使辨认倾向于静态的体貌特征的识别,也使辨认组织者形成单一的辨认意识。

2.6 辨认前准备工作不充分影响结论的法律效力

辨认前准备主要是对辨认人和辨认对象的询问与告知。作为辨认的主体,辨认人的陈述、精神状态、辨认经历、法律认知对侦查工作影响较大。实践中对辨认人的询问过于简单,以重复犯罪嫌疑人的形象为主,而没有就感知时的环境条件、案发至辨认时的时间、案发后是否见过嫌疑人、其与嫌疑人的关系等问题予以审核,在告知法律责任时害怕增加其心理压力草草了事,使辨认人主观上认为辨认对象中绝对有犯罪嫌疑人。研究表明:如果辨认人主观上认为辨认对象中有犯罪嫌疑人,辨认错误率达78%,如果告知辨认人辨认对象中可能没有犯罪嫌疑人,辨认错误率降至33%。侦查实践中赋予辨认对象的权利较少,辨认对象鲜有拒绝辨认、位置选择、变更外在特征、要求律师参与的权利,甚至连知情权也被剥夺。不充分准备而形成的辨认笔录存在很多漏洞,在案件审理中严重影响证据的法律效力。

2.7 辨认组织者对辨认人的暗示难以避免

辨认组织者会希望辨认过程按照自己的认识顺利地开展,当辨认人辨认困难时,会无意识去留意组织者的神态,组织者不自觉的眼神、表情会使辨认人产生记忆的偏离。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人的正常反应。如果组织者事先认定犯罪嫌疑人而且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这种暗示在所难免。

2.8 辨认过程形成的证据体系不完备

辨认的审批文书与辨认笔录、照片成为实践中辨认证据的主要内容,无法涵盖辨认的整个过程及说明结论的有效性,容易在诉讼中留下漏洞和把柄。

3 解决以上问题的思路探索

(1)主观上对侦查辨认的功能和风险有清醒的认识,避免辨认的随意性和刻意性,只有在辨认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才启动辨认措施。

(2)在“双盲辨认”实施有困难时,应对侦查人员进行业务和心理的训练,使组织辨认者真正处于中立的地位。

(3)将对辨认人和辨认对象的询问、告知作为法定要求,对询问、告知的内容细化规范,并以笔录的形式充实到辨认证据体系中。

(4)对辨认陪衬对象的选择范围、条件要求、权利与责任在《程序规定》中予以说明,统一执法依据。所有辨认对象的照片、基本情况、来源都应该入卷。

(5)可以请律师在场见证、监督辨认过程,在辨认笔录中注明。

(6)静态辨认与动态辨认相结合,照片辨认与人身辨认相结合,辨认过程全程录像。

(7)借鉴欧美国家辨认制度,允许“单人辨认”并规范其条件与要求。

【参考文献】

[1]王艳.刑事辨认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张铭.刑事辨认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

上一篇:借鉴儒家思想传播途径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下一篇:浅谈小说《鲁滨逊漂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