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目标对高职体育教育再定位的认识与思考

时间:2022-10-26 05:41:21

基于教学目标对高职体育教育再定位的认识与思考

摘 要: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对高职体育教学的定位进行认识和思考是适应现代体育教学的迫切需求。本文结合实际,对现阶段高职体育教学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构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体育教学模式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目标;认识;思考

1基于教学目标对高职体育教育的定位

1.1以学生就业为教学导向。区别于高等教育,要强调高职教育的特色,构建与社会同步的教育路线,将学生的就业作为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强化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提高高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1.2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方向。高职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以社会需求为载体,培养高技能型的专业人才为根本任务。毕业生应具有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过硬的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宽阔的专业知识面等特点。

1.3塑造学生的终身体育理念。塑造学生良好的体魄,培养优秀的体育道德,使其在社会中更好地处理竞争、合作等关系。在生活中养成积极乐观的态度,可以运用适当的锻炼方式来保障自身的健康,并将运动中的乐趣和喜悦向他人传递。

1.4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体育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天地,它不同于基础课程教学的模式,有机地将课外实践与课堂紧密融合在一起,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想的开拓。学生学习各种技术和技能,然后通过各种活动、游戏等进行锻炼,将个人的性格、兴趣、气质等心理特征进行培养,这对发展个人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1.5锻炼进入社会后的适应力。体育课程中的许多运动项目都是需要大家参与的,因此要具备一定的组织形式。学生参与体育教学中,既要做好与同伴的协调工作,还要具有组织管理的理念和意识。为此,体育教师尽可能地让学生去承担学校体育活动的各种事务,培养他们的组织和管理的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未来。

2对如何有效开展高职体育教育的思考

2.1适应社会发展,改进教学理念。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达到高职教学目标的要求,高职体育教学一定要树立以学生为课堂中心的观念。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重视学生之间的客观差异以及不同的需求,关注其心理变化和个性发展。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现问题,塑造自我提高的能力,正确认识学习中的挫折和失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2.2关注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是高职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而且还能将教学内容进行实践和延伸。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的情况,积极开展一些竞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逐步养成经常锻炼的好习惯,而且还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体育教育以及整个学校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2.3重视体育课程,完善教学设施。一些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文化课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较为重视,而对体育课却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时甚至出现有专业课教师占用体育课的情况。另外,要重视对体育器材的引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提高对体育课的重视。

2.4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好的教学方法是有效开展体育教学的关键。高职的体育教学,应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同时,利用教学内容进行纵向的扩展,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需求灵活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对体育课程的安排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组织便于学生接受和参与教学娱乐活动,让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快乐体育的内涵,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高职体育教学更加科学化。

2.5将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效融合。高职体育教学一定要利用好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融合,促进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向学生传递直观、形象的信息,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篮球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一段比赛视频,然后指出其中的知识点。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力,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更好地与教师互动。因此,体育教学要根据不同阶段的课程内容合理进行规划,利用好现代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学习热情,而且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一些动作概念的理解。

2.6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决定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水平和学生体育工作的成败。首先要培养高职体育教师与时俱进的职业精神,不断加强自我能力的提高。其次要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定期的考核,对其中的不足要开展有针对性和计划性的培训,从而不断完善整体师资力量,逐步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为推进学校整体的体育师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3结束语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高职体育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明确教学方向,正确地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不同需求,充分利用高职体育教学的独特优势,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冯浩.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2009,

(05).

[2]吴慧倩.突出职业特色是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J].南京体育学院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3).

[3]陈春梅,江沛.浅析职院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成功(教育),

2008,(10).

[4]谭文秀.浅议高职体育教育的特点和目标[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

(06).

[5]吴慧倩.突出职业特色是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J].南京体育学院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3).

[6]尹士优.和谐社会背景下高职体育教育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8,

(20).

上一篇:论农村学校图书室的建设 下一篇:由“消失的讲台”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