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读《人生寓言》有感

时间:2022-10-26 05:31:5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选入了周国平的寓言故事《白兔与月亮》和《落难王子》。其实,这两篇寓言在周国平的作品中并不是放在一起的,而在第二单元第八课中,这两篇寓言冠以“人生”之名组合在了一起,是编者的匠心独运,应是关注到了两则寓言之中的内在联系。第一则讲的是“得”带来“失”,第二则讲的是“失”亦可“得”。笔者还认为两则的共同点在于都用朴素的话语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人生。虽然平凡人的生活没有寓言故事中的大喜大悲,却也不免要面对得失之患。我们看到两则寓言中传递出的一种在得失生活中拥有快乐的生命大智慧,那就是:内心简单才能快乐,心态超然才能快乐。

《白兔与月亮》一文的兔子得失月亮的过程中收获的便是这样一颗慧心。何为慧心?原是佛教语,谓心体空明而能达观真理。空明之心不就是指简和,能感悟至理的心智吗?周国平在《其人生哲思录中》也说到“成熟了,却不世故,依然一颗童心。成功了,却不虚荣,依然一颗平常心。兼此二心者,我称之为慧心。”老师们在课堂上多数会以“今泛指聪慧之心”一句带过对文中“慧心”的解读,而笔者认为文中的两处“慧心”体现的是白兔心智发展的两个阶段。拥有月亮之前那独具审美的慧心指的是兔子对审美对象善于进行感受、体验、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心理过程。我们最能够在孩子身上找寻到这种想象力和创造力,因为孩子们都具有一颗简单的心。兔子在皎洁的月色中闲庭散步,想象和创造着月亮之美,它获得了心理的愉悦,同时也获得了诸神之王的感动。可惜万能的上帝却没参透佛理,将兔子不配拥有的月亮慷慨地赠与它。一笔沉甸甸的财富压在了渺小的兔子身上,如千钧系于一发。心弦已被绷紧,内心无比紧张,月色还可能轻薄如纱吗?周国平如何形象地表现得失之患呢?看看孩子们的解读吧!从字形解读:“盯”字是目光如钉子般都牢牢固定在一个点上,说明兔子所有的心思都积聚在月亮上。可爱的孩子们还发挥想象解读道:“乌云蔽月,满月缺损时她会紧张不安,月朗星稀,月如玉盘时她还会紧张不安,因为别的动物多欣赏一眼月亮都会引发兔子的担心。兔子会不会因此疏远同类?会不会丢失友情、亲情呢?”这么一看,兔子在获取巨大的利益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宝贵的东西。课堂生成的文本解读又进一步挖掘了文本的内涵,亦让学生体会到周国平朴素的语言中富有深意的写作风格。

作者最后说“主人公毕竟慧心未灭”,选择了放弃。笔者更认为这份慧心是兔子在经历人生的得失之后悟到了如何寻找快乐的生活的真谛。心智成熟的兔子定是知晓了一份好的心境就来源于平和与淡泊:平和就是对人对事看得开,想得开,不斤斤计较生活中的得失;淡泊就是超脱金权世俗困扰,视功名利禄为过眼烟云。于是,兔子便能“去留无意,看阴晴圆缺”。这样的心态,正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兔子的慧心已由孩童般简单快乐的审美能力提升到了心体空明而能达观真理的慧心。人类呢?是不是也该拥有一颗简和的慧心,从而在浮华世界中找寻快乐呢?

再看,《落难王子》中那位原本多愁善感的王子在落难后又是怎么消解羁旅中的迷茫与愁苦呢?靠的是一种超然物外而又谛视人生的超旷自适。他正色道:“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的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得受得了。”周国平的解析是:“人是注定要忍受不可忍受的苦难的,所以世上没有不可忍受的苦难。”既是如此,我们就不应纠缠于人生的遗憾,一遍遍地问天问地,只能增加你的苦痛。人首先要能正视人生的缺憾,在最短的时间接受下来,要懂得淡化世间的痛苦,让自己在失衡的人生境遇中重新获得心灵的平衡。苦难让这位原本最听不得悲惨故事的王子获取了一份生命大智慧,于是他拥有了强大的内心世界,他的内心定能从容旷达、安然快乐。他真的快乐吗?看,“相貌不凡”!这是文本中非常重要的词眼!在看相玄学中“相”的意义一般是指面相,也概指整个相貌,“相由心生”即是说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有什么样的面相,一个人的个性、心思与作为,可以通过面部特征表现出来。落难前的王子遇到点事就往不好的地方想,长久如此,想必会气不舒、血不畅、五脏不调、六神无主、如此身体状况,脸上青黄腊瘦、暗淡无光,表情也常是蹩做一团,双目无神、半死不活,能说相貌不凡吗?衣衫褴褛、踯躅前行的乞丐却相貌不凡,这绝不是因为他曾经的王子身份,而是因为他的智慧、德行、教养、个性等心灵品质。周国平在《相貌与心灵》中写道:“在漫长的时间中,一个人的惯常的心灵状态和行为方式总是伴随着他自己意识不到的表情,这些表情经过无数次的重复,便会铭刻在他的脸上,甚至留下特殊的皱纹。更加难以掩饰的是眼神,一个内心空虚的人绝对装不出睿智的目光。”这正可文本互见,用来解读落难王子的相貌不凡。佛家说的“相由心生”,“相”不是简单指“面相”,而是有更广泛的意义,指的是精神状态、生命状态。王子的内心状态外化为外在气度,便是祥和淡定、安然舒泰。他大悲之后获取的正是一种身在现实中,心超尘俗之上的生命状态。人生得亦可失,失亦可得,为什么不守住一颗简单超然的心呢?

(高茜福建省福州第四十中学350007)

上一篇:解读《西地平线上》的“大美” 下一篇:浅议比较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