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信仰的自我救赎

时间:2022-10-26 04:03:50

一个信仰的自我救赎

摘要:当一种信仰被某一群族中占半数以上的成员所信奉,那么它将化作一股绳拧的强大力量。在西方社会基督教便是这样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所在。本为旨在综合讲述基督教的起源和成长过程,为其自我救赎的过程进行一次梳理。

关键字:基督教;罗马时代;中世纪;宗教改革;因信称义

纵观基督教的发展,会发现基督教从起源到成长,以及不可预知知的未来趋势,这一漫长的过程可形成一部悲喜交加的史册,更是一次自我救赎的经历。

一、罗马时代——孩童般蹒跚学步

这是一个苦难的时代,至少对犹太人来讲是这样的。苦难的“巴比伦之囚”让犹太人逐渐对现实生活感到失望,并向往着彼岸世界,心中充满着不幸意识和罪孽心态。恩格斯曾经从对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的对比分析阐述基督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原始基督教的历史与现代工人运动有些值得注意的共同点。基督教和后者一样,在产生时也是被压迫者的运动:它最初是奴隶和被释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

马克思指出:“宗教里的苦难即时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心灵的叹息。”犹太民族在苦难中企盼救世主的到来,拯救他们脱离苦海。当在现实中的人们找不到现实力量的支撑,他们的身体乃至感到整个世界不由他们自己支配,于是只能打造一个有自主意志的世界,需求能够支撑的力量,那便是信仰了。在几乎无法承受的苦海尽头,终于诞生出新的天地,那是一个神灵的世界。这是犹太教的思想渊源。

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基督教之于犹太教,就有如小说对于生活,它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基督教的雏形形成于公元1世纪初,把耶稣当作基督(即弥赛亚)。可以说,犹太教为基督教提供了圣教历史的“肉身”。

基督教逐渐超越了犹太教的社会解放理想,克服了犹太教的此彼岸性和直观性,而成为一种灵魂得救的福音。其影响也逐渐超出犹太教狭隘的民族性和地域范围,成为一种为灵主义的普世性宗教。其核心是道德和信仰,已胜过了律法,并逐步摒弃了祭祀。在制度上,废除了割礼制度;在道德方面,提倡禁欲主义并将其当作一种高尚德行加以赞美;在贫富问题上,则认为贫穷必不可耻,甚至是一种美德,富裕却可能导致罪恶。

事物发展初期的样子往往是为本真的样子。罗马时代的基督教便是一个天真无邪,对耶和华有着极纯粹信仰的孩童。律法和诫命固然要遵守,但这这只是一种外在的规范,最重要的是信仰,是对上帝的爱戴之心。这种信仰源于内心,就像婴孩对母亲的依恋,不含杂质。

“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你的上帝,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爱己。”基督教的道德观更多的是基于人的内心自觉,通过一种肯定的方式(道德反省)来协调人的行为,更侧重于人的内在善良的动机。它抛弃了悲观的“末世论”,选择了积极的“救赎说”。在“救赎说”里,“千禧年”的理想消失了,上帝的国不再在这个世界出现,而是存在于彼岸世界中,或者在信者的心中。

二、中世纪时期——青年时代面临诱惑

基督教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逐渐成长。

虽然这是一个神的世界,本该是纤尘不染的洁白,然而经营这个世界的是世俗中的人,而这世俗的人中难免会有心怀不轨的成分,时时觊觎着。

中世纪是欧洲封建时代,政治专制,经济分散而闭塞,于是精神也开始趋于大流,倾向专制。在风沙的世界难免会有所沾染,基督教越发的世俗化,信徒们逐渐走出《圣经》的世界,转而迷信教皇。在西方中世纪,教皇的权力且不说是至高无上,至少也能和封建领主齐名。基督教在中世纪成为整个西欧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修道院经济发展起来,成为基督教会赖以生存的根基。教会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从穷苦人的精神抚慰所变成了最富裕的财主。向教会缴纳什一税成为法定义务,相关条款写道:“所有贵族、自由人或半自由人,都应从来自上帝的,拿出一部分分还给上帝。”同时国王分给修道院和教会大量的土地和住宅,修道院经济占据了大量的田地、森林、牧场、磨坊和葡萄园。曾有某修道院院长自白:“我那清贫的誓言每年给我带来十万克朗;我那服从的誓言把我提升到一个君主般的地位。”面对着自己庄园的物质诱惑,他们不再坚持奥古斯汀,本尼狄克等人那样的殉道精神。修道生活已经丧失了它的苦行的本义,倒成了发家致富的便捷途径。

由精神走向物质,成为一个暂时的主流趋势。

倾向与物质追求的中世纪基督教很少再寻求心灵的救赎,而是热衷于圣物的寻找。在争夺圣城耶路撒冷的过程中表现出对财富的渴求和对宗教的狂热,更是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修道士们甚至呼吁强盗和穷人到异教徒的国土中去“获取永恒的酬劳”,并且承诺,只要他们为了上帝的事业而牺牲,他们的一切罪愆立即就会得到赦免。

基督教会暂时沉入污泥中,缓缓向前,等待着新的救赎。

三、宗教改革——曲折探索的回归

隶属精神层面的终归不能等同与物质追求,它有一股永恒的力量,打破历史的时空,贯穿着人们的精神觉悟。

16世纪的欧洲终于迎来了宗教改革。宗教改革要求基督教会放弃对外在权威的追求,返回最初的内在信仰。回归心灵,回归《圣经》,回到以信仰为救赎方式的纯洁时代。

其中最著名的是德国基督徒马丁路德的改革,路德宗教改革的思想核心是“因信称义”,认为《圣经》的解释权在自己手中,否定了教皇权威,并积极用德文翻译《圣经》,力求还信仰予民众。路德坚持认为,只要心中有信仰,那么不需要所谓的参加十字军,购买圣物等善功,信仰是灵魂获救的唯一根据,是蒙受上帝恩典的唯一确证,“只有信,不是行为,才使人称义,使人自由,使人得救。”

总之,路德在基督教的回归整合上发挥着极关键的作用,他打破了神圣与世俗之间的壁垒森严的对立状态,在最平凡的生活中发掘崇高的神性,在个人的内在信仰和精神自由的基础上重建了基督教。就如马克思所说:“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世俗人,是因为他把世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的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心世界。”

宗教改革终是循着返璞归真的愿景,宗教本院于人的内心世界,他对于人们并不是遥远的天上,拥有真正信仰的基督徒都能获得救赎。

偏离了轨道也许并不是最可怕的事情,最可怕的是再也找不到出口。而有些轨道,不管你偏得多远总能够走回来,因为那是他们路一个民族的信仰便是如此。追寻历史渊源抑或展望延伸之路,一个民族都需要有一个精神来支撑。

参考文献:

[1]恩格斯.恩格斯论宗教[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二页

上一篇:浅谈港口混凝土裂缝病害的防治措施 下一篇:浅析柏拉图《理想国》中正义观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