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卫生改革

时间:2022-10-26 03:23:22

【前言】信息化与卫生改革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对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流程进行再造,创新管理机制,转变服务模式,形成“全程”健康管理概念。以肿瘤早发现为例,通过“乳腺癌、宫颈癌、大肠癌、胃癌、肝癌和肺癌”6个肿瘤管理模块,规范肿瘤早发现社区干预流程,从健康教育、健康问卷、免费健康...

信息化与卫生改革

闵行区地处上海西南,面积372平方公里,人口近200万,辖9个镇,3个街道。全区共有综合性医疗机构3所、专科医疗机构5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2所、辅助医疗机构5所。2009年,全区完成门急诊989.87万人次,同比增长16.41%;出院患者8.49万人次,同比增长3.60%;手术2.45万人次,同比增长5.72%;业务总收入19.22亿元,同比增长 17.34%。人均期望寿命82.31岁,婴儿死亡率1.49‰,孕产妇死亡率0/10万,传染病发病率165.33/10万,控制在较低水平。

2003年以来,闵行区依托信息化,按照闵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按照卫生内在发展的客观规律,以百姓受益、感受度增强为终极目标,积极探索并大力实践区域卫生综合改革。特别是2008年1月,闵行区纳入卫生部应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推进居民健康管理信息化试点区。2009年,闵行局继续从三个主要途径深化信息化工作,一是架构信息化大平台,支撑区域卫生综合改革;二是用好社会第三方,充分挖掘并发挥社会各方资源的作用;三是实行流程再造,在体制机制方面探索,转变医生思维、医疗行为、看病模式。卫生部王国强、尹力、王陇德等部领导、国务院政策研究室陈文玲司长,市政府杨雄、沈晓明副市长,市卫生局徐建光局长、夏毅副局长等领导多次调研和指导闵行区卫生信息化工作,充分肯定了闵行区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工作和做法,认为这是对传统医疗卫生模式的一场革命,希望闵行区通过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卫生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更好地为群众服务、真正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同时,人民日报、健康报等媒体也相继报导了闵行区卫生信息化工作。

“二卡制”管理

通过信息化电子双卡制管理,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EHR)。通过社区居民“健康卡”和社区医务人员“绩效卡”,实施“二卡制”管理,实时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EHR)。居民电子健康记录(EHR)是记录居民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指标、疾病史、免疫接种史、体检情况、保健管理信息的集合,电子健康档案的信息是一点(源)采集,多点共享,综合利用。目前,闵行全区户籍居民签约建档82.67万人(建档率90.31%),流动人口签约建档31.59万人(建档率33.95%)。

“全程”健康管理

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对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流程进行再造,创新管理机制,转变服务模式,形成“全程”健康管理概念。以肿瘤早发现为例,通过“乳腺癌、宫颈癌、大肠癌、胃癌、肝癌和肺癌”6个肿瘤管理模块,规范肿瘤早发现社区干预流程,从健康教育、健康问卷、免费健康体检等途径开展肿瘤筛查,建立高危人群数据库,实现社区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开展疾病早发现工作。2009年,全区开展肿瘤筛查28.61万人次,建立高危档案1.68万人,发现肿瘤157例,社区肿瘤早发现率从不足10%提升到30%以上。

自助健康管理

通过健康卡,探索居民自助健康管理。在全区设立了12个居民自助健康小屋,开展免费自助健康服务81355人次,253351项次,让居民主动参与自我健康管理,实现社区居民以医生为主的“被动管理”向医生居民互动的“主动管理”模式转变。还尝试社区免疫接种网上预约,2个试点社区开展网上预约10070人次、网上支付904人次,交易金额达19.80万元,探索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引入电子商务。

完善绩效考评制度

通过信息化,完善公共财政绩效考评机制。在加大社区卫生投入,社区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经费达到人均50元的同时,继续强化公共卫生经费项目管理,以信息化为依据,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强化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着力提升社区公共卫生管理效率。信息中心主任陆建刚介绍说,2009年,全区社区管理高血压患者15.35万人,管理率接近100%,开展随访86.76万人次,血压控制率达到68.24%;管理糖尿病患者4.25万人、管理率82.79%,开展随访27.66万人次,血糖控制率达到68.11%。

实现纵向整合

以信息化建设构架为基础,实现医疗资源纵向整合。闵行区已经形成了覆盖区域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点和村卫生室的信息网络体系,通过百兆光纤,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共享。以此为平台,启动了Muse诊断中心、B超诊断中心、PACS诊断中心和综合会诊中心建设,真正实现了区域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医疗信息和医疗技术的有效整合,让患者真正受益、医疗机构也能互惠互利。闵行区已经实现与申康“医联”网的互联互通,可以调阅双方信息,特别是与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实现妇幼保健业务互动。

建立现代药品供应链

以信息化为支持,利用现代物流,构建药品供应链。借鉴国内外药品管理经验,在国家和上海市药品政策框架下,闵行区利用现代物流技术,构建药品供应链,实行医院药品存货托管,实行银行信用结算。由供应商管理库存,自动补货,医院实现药品“零”库存,降低了药品供应链的总成本,优化供应链环节,降低医院运行成本。通过商物分离、购销分离、收支分离,从经济上实现“医药分开”。2009年,闵行门诊均次药品费用74.45元,出院均次药品费用2509.57元,为全市最低,有效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通过药品管理改革,全区公立医疗机构的门诊均次药品费用年均降低3.8%,为群众节省医药费用3亿多元。

恰如许速在8月的中国卫生论坛上所讲,“信息化不是简单地代替人的手工劳动,而是通过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重组的双向动力作用,建立一个集约化、科学化的卫生工作模式,卫生改革成效评价不仅仅是过程,更重要的是结果。我们坚信,以信息技术支撑的卫生服务模式最终能使居民的健康水平全面提高。令我们感到骄傲的是,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编写的案例中,包括世界上14个国家、14个案例,闵行区通过信息化管理孕产妇,最后实现孕产妇管理公平性、均衡化、降低了孕产妇的死亡率,被世界卫生组织纳入,成为联合国教学案例之一。通过我们的工作,使我们国家进入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案例中,我们也感到非常光荣。”

上一篇:中国医学影像医生培养与国际比较(一) 下一篇:SlideShare上的医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