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行医罪须有四个构成要件

时间:2022-10-26 02:55:59

非法行医罪须有四个构成要件

本刊上期“以案说法”栏目刊登了《冒牌医生非法节育承担罪责无法逃脱》一文,介绍了违规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终止妊娠应承担哪些责任,本期将继续介绍要承担形式责任的“非法行医罪”的构成要件。

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情节严重”是指:①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或者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或者死亡的;②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有传播、流行危险的;③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④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⑤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构成非法行医罪的四个要件:一是主体必须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是指:①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②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③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④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⑤家庭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以外的医疗行为的。二是非法行医的行为侵害了医疗卫生管理制度和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三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实施了非法行医行为。而非法行医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犯罪。四是明知自己没有进行医疗活动的资格,却依然实施医疗行为。

构成非法行医罪并不必然要求就诊人生命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例如,在有的情况下,非法行医人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其实施的医疗活动也没有对就诊者的生命身体健康构成伤害,但是依旧构成非法行医罪,其原因就在于其非法行医的行为违反国家的医疗卫生管理制度,对公众的生命和身体健康构成了威胁。

■ 医法知识

和解协议签订的法律后果 发生医疗事故时,如果医疗机构和患方协商解决,并签署了调节协议,医疗机构应当在和患方协商解决后及时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分作出报告,并附具协议书。如果违反了该项规定,医疗机构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医疗机构的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负责人也要被追究相应责任。

医患双方和解的法律后果是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解决了民事赔偿问题,不等于通过和解后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负有医疗事故责任的医务人员就可以避免应当承担的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或构成犯罪的医务人员就可以规避应当承担的刑事法律责任。

即便协议已经得到了履行,但因和解并无最终的法律效力,患方仍然有权主张权利,其理由可以为和解的意思表示并非真实意思表示,主张撤销和解协议或主张和解协议无效。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应当受理。医患双方在签署和解协议的时候应该认识到这一点。

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法学教研室主任 王岳

上一篇:万托林气雾剂在哮喘典型病例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下一篇:白头翁汤临床新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