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武术教学中对学习者的严格要求与兴趣引导

时间:2022-10-26 02:12:30

论武术教学中对学习者的严格要求与兴趣引导

摘要:为更好地实现武术教育的主体功能价值,文章对武术教学中对学习者的严格要求与兴趣引导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认为武术教学必须对学习者严格要求,才能保证各项教学任务的完成,同时必须重视提高学习者的兴趣,这样才能提高武术教学课的教学效果与吸引力。

关键词:武术教学 教育 兴趣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2-0043-02

简单来说,武术教育是以武术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在19世纪末,以洋枪洋炮为标志的“火器”在中国出现,由于它的军事价值远远高于大刀长矛类的“冷兵器”,从此以后以大刀长矛类为标志的武术在军队中开始遭受被冷落的命运。武术军事价值的降低导致了民间习武人群的减少,那些希望通过练武走向“达官显贵”的人突然没有了努力的方向及前进的动力,“凡欲以武取功名者,因科举已废,遂多改事它业”,这句话恰好说明了这种现象;武术军事价值的降低也导致了武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地位的下降,曾经一段时间武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甚至被取消了。武术军事价值的降低也就是意味着武术技击功能失去了较多发挥作用的空间,尤其在当今时代社会治安系统较为健全,武术在个人防卫方面也难得有太多的用武之地,这更加剧了武术技击价值的失去。可以说“火器”的出现导致武术的发展进入了寒冬,几乎让武术遭受了消亡的厄运,也让武术教育面临着史无前例的考验。也是从这一刻开始,许多武术人士开始探寻武术在新的时代何去何从的问题。武术教育在当前社会形态中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到目前为止,许多武术界学者提出应该发挥武术在教育方面的优势,让武术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及提升道德水准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确实武术教育在这些方面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武术教育只有突出了自身的特色才能真正发挥这些作用,相对于传统武术的教育方式,现代武术的教育方式很难发挥出传统武术教育的许多功效,这从现代武术教育的成果一接受过现代武术教育人群各种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量、道德水准、意志品质等方面变化反映出来。武术教学是武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武术教育功能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将分析武术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升道德水准等的本质及规律,提出当代武术教育的教学过程对学习者严格要求及兴趣引导的必要性。

1 武术教育当代主体功能价值的内涵

许多武术学者指出,在当今社会武术教育主要的作用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及提升道德水准等,许多科研论文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民族精神、传统道德也是民族文化的内容之一,在这里分开进行叙述。武术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武术教育传承武术文化,教育具有传递文化的作用,应该说武术教育是传递武术文化的最主要的方式,二是通过武术教育传承非武术民族文化,由于武术是在传统哲学、伦理道德、中医学、传统美学、传统军事等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而发展起来的,因此武术文化中内含着这些文化的许多因素,所以通过武术教育在传递武术文化的同时,也可以传递其它的非武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就是通过武术教育让民族精神所包含的各精神内涵在习武者思想行为中得以强化,现阶段民族精神是“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所以弘扬民族精神就是通过武术教育把民族精神中包含的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精神发扬光大。提升道德水准就是通过武术教育进行道德教育,提升习武者的道德水平,道德既针对人伦关系也针对个人修养,所以武术教育既要提高习武人在处理人际关系的仁爱、正义、诚信、重礼等道德素养,也要提高习武人勇敢、自信、勤劳、坚韧等个人修养。

2 武术教学必须对学习者严格要求

上文中已经阐述了实现武术主体功能价值的内涵,这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武术教育要真正地实现这些功能价值,也并不那么容易,要从教育目标、课程建设、教学、评价等方面切实地落实,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武术教学是武术教育的一个最重要方面之一,在这里从武术教学角度出发,认为武术教育要真正实现主体功能价值必须对学习者严格要求。一方面,从提高武术技艺水平来说,要想练就精湛的技艺、发展充沛的体能、积累丰富的经验,都要求对学习者进行严格要求。想练就一身格斗真功夫,要求习武人不断的努力,就像武谚说,“欲求真功湛艺,非下苦功不可”、“欲得其中真妙法,苦磨苦练得天机”,要求习练者“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拳打千遍”,从这些专家的话语中可以断定要想在武技方面取得一定成就,要求习武者不断刻苦努力。从现代竞技体育训练理论来看,这也符合“三从一大”原则“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负荷量”中的“从严”要求的,只有要求习武人技术不断精益求精、体能不断突破极限,才可能造就一身真功夫。但是,这种对习武人的严酷要求光靠习武者自觉坚持是很难做到的,需要外在要求的协助下才可能更好地做到,这种“外在要求”主要是武术教学中由教师施加的,所以,为了让武术习练人学到更好的功夫,必须对其严格要求。另一方面,提高习武人的武德礼仪水平,也要求武术教学过程中对习练者严格要求。武德是武术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武德内容也是包括习武人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要求和对习武人的个人修养的要求。在处理人际关系过程中武德要求习武人仁爱、正义、诚信、重礼等,这些武德要求主要来自一定社会的主流道德要求,李印东博士把它称之为外源性的武德;在个人修养方面,武德要求习武人勇敢、自信、勤劳、坚韧、自强等。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武德的养成要是靠对习武人的严格要求慢慢养成的,尤其是在武术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尤为重要,在那些只注重武技的传授而不重视武德教育的武术教学中,对学习者的武德提升是没有太多作用的。

3 武术教学也必须对学习者以兴趣引导

“严师出高徒”一直是武术教学尤其是传统武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在告诫进行武术教学必须对学习者严格要求的同时,还要告诫进行武术教学应该重视激发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在当今社会应该这么做,也必须这么做。自从“火器”在军队中取代了武术的位置后,武术在“火器”日益发达的社会中很难再像“冷兵器”时代那么辉煌,享有那么崇高的社会价值,也很难再吸引那么多的学习者,因为武术失去了能激发民众学习自己的动机的最佳要素一技击价值,再很难像“冷兵器”时代让民众离不开自己一或为了防身自卫、或为了辉煌腾达、或为了保家卫国。在当今时代,武术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应该全方位的革新自身以应合现代民众的胃口、满足现代民众的需求、激发现代民众的兴趣,吸引更多的民众学习武术。作为武术教育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的武术教学重视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一直在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武术教学应该在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等方面都要考虑到学习者的兴趣,只有充分调动学习者对武术课兴趣,让学生在学得知识、提高技能的同时,享受武术教学课的整个过程,才能提高武术课的效率和魅力。

4 结语

武术教学是武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体现武术教育的魅力、实现武术教育的主体功能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武术教学必须对学习者严格要求,才能保证武技传授、武德教育等教学任务的完成,同时武术教学必须重视提高学习者的兴趣,这样才能提高武术教学课的教学效果和吸引力。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做到严格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广大武术工作者不断地进行研究与实践。

上一篇:“做学生记得住的体育教师”叙事研究 下一篇:一个人和一座山城的百年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