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语文教学中之我见

时间:2022-10-26 02:00:08

德育在语文教学中之我见

教师的职业是伟大的,人们喜欢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来形容教师的工作,原因就在于,教师传播的不只是知识,同时也在洗涤人们的心灵。初中学生正是性格形成期,此时就像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一样,我们教师可以用自己的双手精心雕琢,才能让他们成为一块块的宝石,而我们雕琢的方法不是只传播知识,而且还要注重道德素质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点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挖掘教材的思想点,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情操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21世纪需要德才兼备的人,这样的人的培养是离不开教育的,因此,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重任就落在了教育者的肩上,尤其落在语文工作者的肩上,这是由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语文工作者既要教书,还要育人,所以做好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时代的需要,是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德育工作成效不尽如人意,大部分学生存在以下现象:社会责任感不强、承担任务的自觉性较差、分辨是非能力差、社会实践能力差、抗挫折心理素质差等。具体表现为不信守承诺;缺乏感恩、宽容和谅解;消费攀比现象严重等。首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学生能直接接触形形的社会,由于思想不成熟,缺乏识别和自控能力,对社会的反面现象如黄、毒、赌等缺乏应有的辨别和自制力,从而形成扭曲的思维,给我们的德育教育带来极大的阻力。其次,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也是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当代学生中大多是独生子女,不少家长视孩子为掌上明珠,百依百顺,造成“娇生惯养,迁就放纵”的不良影响。此外,家庭变故,孩子自卑也是缺乏良好德育教育环境的体现。由于父母离异,家庭突然变故,学生在思想品德、性格心理诸方面都发生变化:心灵受到挫伤,性格变得孤僻、自卑,老师也无法与之交流,致使德育教育工作受阻。

语文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语文德育的特殊性在于:充分发掘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发挥文中形象的感染力,将道德原则“渗”而“透”至学生的心灵。目前,在不少中小学生中存在学生公德意识淡薄、缺乏诚信、价值观比较模糊、自我中心意识较突出等现象。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是语文德育最大的特点,和谐而充满诗情画意是语文德育的追求。 在实际教学中,实效低下是困扰语文德育的一个重大问题,这是由社会环境和语文德育自身因素造成的。教育者很难改变社会环境,但语文德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有句至理名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现在有些学生迷恋电脑游戏,心浮气躁,面对纷繁复杂、良莠并存的快餐文化,难以辨别真,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语文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学的品德教育要以情动人,激发学生情感是影响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一种强大动力。因此,要求教师在讲课中要有良好的情感参与,讲解中或褒或贬、或抑或扬,充满激情,使人感悟,令人振奋,从而博得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在入情入境中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如笔者在教学《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时,用充满激情的语调总结全文:回顾这篇课文,作者离开自己的祖国,心情异常复杂。这包括对亲友送别的由衷感激,对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眷恋,对自己离国而去的深深自责,对祖国前途命运的热切希望。从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郑振铎先生的殷殷爱国志、拳拳爱国情。教师的激情,感染了学生,使他们对作者无比热爱祖国的感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使他们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教师和学生都是德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绝对不能仅限于教师的教或者仅限于学生的学,而是应该二者紧密结合,形成良好的互动。在课堂上,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积极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而且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及时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便于教师及时地对症下药。比如,在学习《触龙说赵太后》一文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爱子之情和爱国之情哪个更重要。在深入地分析中,理解赵太后的爱子心切和触龙以大爱代替小爱的博大情怀,同时从中也学习了触龙的心思缜密和说话的巧妙,让学生不仅得到思想上的提高,而且还为触龙和赵太后的舍小家顾大家的大爱精神所感动。通过这样一个故事顺势引导学生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尊敬师长、热爱祖国等,就会让学生在刚学的故事的感动中自然而然地相信和效仿,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语文活动课和语文主题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教育贵在以人为本,语文学科是集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作为语文教师,应让学生在快乐创造中学习语文,更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从而为新形势下的大语文谱写出崭新的一页。

上一篇:浅谈CAI在弱智学校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下一篇:倾听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