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材建设初探

时间:2022-10-26 01:27:26

高师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材建设初探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调整、合并,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使知识结构开始趋于合理,人才资源也愈加丰富,展开了多渠道、多层次、多类型的办学形式,为师范舞蹈教学开辟了新的发展之路。然而,十多年来适合大众教育形式的高师舞蹈基本功教材的跟进却非常滞后,突出表现在“照搬”、“沿袭”或者“移植”专业院团教材的现象,这种现象直接制约着舞蹈学科建设,影响着它的生存和发展。笔者认为高师舞蹈基本功教材是当前需要重点关注和建设的重大课题,经过本人多年的调查和教学实践,在教材建设上有如下思考和建议:

一、纠正教材随意性,建立教材科学性

据了解,目前,造成高师学生生源素质低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不合理的教育体制;二是社会转型带来的精英教育向全民教育的转变;三是考生急功近利,临阵磨枪。因而,因材施教是建立科学教材体系的前提,建立高师基本功训练的内容、教法,是教材建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当前“照搬”、“沿袭”精英教学教材的问题非常普遍和流行。这样即使给学生囫囵塞进去,学生也消化不了。而“移植”教材的危害性更大。比如:编教材有根据舞蹈教师能力制定的,有依据自己学校教学条件、设施的简繁制定的,也有根据学生素质制定的,培养目标模糊,随意性很大。这些现象如若长此以往,将危及高师舞蹈专业学生的成才,更为严重的是将阻碍高师舞蹈专业的学科发展。为适应新的教育模式,教育部制定了我国高等院校师范类本科舞蹈专业的培养目标:能够适应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和各方面日益社会化、现代化的需要,学历学位高,综合素质高,一专多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中小学舞蹈教师。这个目标降低了专业标准,提高了学生掌握综合能力要求,给高师舞蹈学生的培养定了位。因此,在沿用专业教材、课程设置等方面相对专业院团教材有着明显差异。针对高师舞蹈专业学生,再继续“照搬”、“沿袭”、“移植”教材的方法显然已经不适用,如果教材不稳定,方法不稳定,就失去了检验的标准。高师舞蹈基本功教材建设应围绕目标定位,根据传授的特殊对象,设定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知识领域中驾轻就熟,在“经过漫长的训练,对自己的和别人的身体由从最初感觉上升到知觉的过程”,这种知觉过程可以看成是对学生的舞蹈“启蒙”教育过程,它是掀开舞蹈大门,进入舞蹈世界所具备的基本素质条件。在编写教材时,将师范生的知识结构、生理特点与科学的教法、系统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形成在形式上多样化、内容上综合化、知识上广博化,突出“一专多能”的师范特点,达到纠正教材随意性为目的,建立起教材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二、改正单一表演性,确立师范表教性

在教育观念上立足高师培养目标,把培养中小学合格教师的指导思想渗透到基本功课程的各个环节。就是说,通过培养人的舞蹈素质,而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在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舞蹈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类是早期专业型舞蹈教育体制注重专业技能;另一类是普及型舞蹈教育体制强调综合能力。前者培养的是专业表演人才,后者培养中小学教师职业素质的“表教”人才。然而在教学中后者继续沿用着专业院团基本功教材内容,侧重舞蹈高精尖技能,偏重舞蹈的表演性,而忽略了师范性,使学生的能力上不去,他们可能因“达不到”、“做不了”而不堪重负,教材内容偏难、偏深,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阻碍。因此,高师舞蹈基本功教学应该在表教上下功夫,要充分利用高师学生分析快、理解快和记忆快的特点,加强对每一个动作的步骤、作用和动作内涵的讲解,以掌握动作的技术要领为目的,而技术性动作要求不一定非要到位,但求方法正确,淡化局部、优化整体;要求学生在组织实践训练中能够用流畅的语言叙述动作名称、要领、方法和步骤,以此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传授知识的能力。以“控制”训练教学为例:腿90以上高度的控制,动作中它需要软度、力度以及腰、腹和相关肌肉群等身体各个环节的配合方能完成的高难技术动作,一般的高师学生都无法完成,这就需要在教材上补充要求教师介绍此动作训练目的、方法和完成的要领。再如单一的“点翻身”、“平转”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做到在动作中运动轨迹,了解该重心位,在步伐均匀基础上双臂在固定角度上划圆的要求,即使他们完不成或动作不准确,但掌握训练方法、要领这点很重要。现在很多舞蹈教师在专业教材的引领下训练学生像匠人一样只注重学生的摹仿能力的培养,很少对基本功训练项目的作用、目的进行讲解,学生对怎样做、为什么做了解甚少。再如:扶把训练中增加对“plie”(蹲) 动作的技术支撑五大关节的外开、腿部肌肉伸张等要领的讲解、示范,并通过“plie”(蹲) 动作的训练认识到:1.可以增加腿部的灵活性、柔韧性;2.可以提高舞蹈动作的稳定性;3.可以参与空中技巧的变化与造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和作用这些细节,即使一些动作不规范,但能够做到起码的示范、能正确分析和讲解,使之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再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将表演和教学结合起来的教学形式,才是师范舞蹈专业教材必需的、重要的内涵。

三、改变单纯技能性,高扬技能理论综合性

1.重视基本功教材中启蒙教学内容。舞蹈基本功是需要从小培养,年龄小其身体的软开度容易练,18岁以后骨骼变硬,训练就会产生相应的难度。因此,成人舞蹈训练不可“拔苗助长”。基本功技能训练仍需要以软开度训练为先,因为舞蹈不仅只是“高难技术”,更主要的是基本技能的训练,如:压腿、耗腿、搬腿、吊腿、踢腿、控腿、落叉、下腰、甩腰、压肩、髋、胯等训练;在此基础上配合肌肉能力的训练,如:多种形式的踢腿、控腿、腹、背、腰、臀肌的训练,这些“启蒙式”训练内容,可以使学生动作姿态逐步实现协调与灵活,舞姿达到规范以及对动作范围大小的掌控,使被训者产生对肢体的控制,姿态的挺拔,飘逸的动作表现力。对待“成人”学舞教材,增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专业对话与交流和观摩以及示范鉴赏等课堂设计,以掌握课堂训练方法为目的。

2.添加教材中训练环节说明。在基本功的训练中如何凸现个体与整体功用,怎样将理论与技能并重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是教材要涉及到的另一个主要内容。把上训练是中间动作的准备,中间训练是把上动作的提高。这是舞蹈基本功训练的基本程序(或规律),初学舞蹈的学生一般对把上的训练作用不能明确认识。所以,就需要教师通过把教材中规定动作的环节要求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和把上训练过程中,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能真正统一的掌握。《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程》大都将动作要求、训练目的和练习的作用意义忽略,仅对动作的节奏、方位做了严格要求。对于经过了长期舞蹈专业训练的对象而言,这种教材没有问题,但对于仅处于舞蹈“启蒙阶段”的对象而言,这种教材就显得过深、过难。高师舞蹈基本功教材应该具有综合性质,并要有详细分析动作属性以及身体各部分运用的做法和说明,特别是师范学生他们肩负着舞蹈知识的传授任务,如果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很难达到“传道”、“解惑”的作用。因此,高师舞蹈基本功教材应该添加训练环节说明。

3.教材要结合学生实际选择训练的内容。在训练中培养学生传授能力和组织能力。以往的教学告诉我们,训练课的内容难度过大,学生难以掌握,就会失去信心,严重者还会使其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教材要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采取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的方法。根据舞蹈师范生特点,教材内容的组织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掌握部分:就是在通过一段时间训练能够使学生身体、肢体能承受完成的动作或组合。如:头、眼、面部表情训练,腿、脚灵巧训练,身躯律动组合,身体素质能力训练,单一的跳、转、翻动作以及舞姿组合结合节奏的训练组合等。二是了解部分:就是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完成质量差或个别学生无法完成的动作,它是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部分或者掌握其动作特点和做法的动作和组合。如:用腿控制一定高度的单一技巧――踹雁、朝天蹬,高难技巧――双飞燕、倒踢紫金冠、旁腿转、探海转、串翻身以及旋子360度转体等。这些动作或组合,高师学生约有部分的人能够做出来,但质量不高。如何引导学生把从“做不到”的提高到“想得到”“讲得出”,把从“想得到”“讲得出”的,转化为理论教学中“做得到”的,是教材要强调的又一个内容。三是介绍部分:就是高师学生通过四年学习都完成不了的动作和组合。如:复合跳、转、翻组合以及舞蹈中常见的毯技课动作――单蛮子、前后软翻、踺子等。这些训练内容虽然学生掌握不了,教材不能因为学生做不到而不选择,忽略对该动作做法的示范与介绍,相反要在该部分中增加教师示范内容,强化理论教学知识,渗透教学方法、步骤、要领,让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与介绍中,能想得到,讲得出、直至“做得到”。同时,让学生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获取传授要旨。

四、突破种类狭隘性,重视全面系统性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已经体会到训练高师学生远比训练专业学生更难,难就难在这些学生基础甚为薄弱,如何训练,采用那种方法入手训练更科学就显得尤为必要。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师范院校的舞蹈教师,于是乎“沿用”、“照搬”、“自编”等教材层出不穷,有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将古典舞蹈基本功进行到底,有的照搬芭蕾基本功训练到毕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只会“单打一”,只会跳所学舞种,而不会跳其它类型的舞蹈,不会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从侧面反映了教材不规范、不系统的现象,同时也反映了对师范教育不负责任的态度。笔者认为,根据高师学生特点,突破种类狭隘制定具备全面、系统的高师舞蹈基本功教材,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舞蹈艺术技能训练内容,是由不同舞种的基本功训练、舞蹈动作组合训练以及各种舞蹈的训练教学组成”。这句话对高师舞蹈基本功教材编制指明了方向,非常准确。它体现了集百家之长,克己家之短的特点。由于高师舞蹈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别于专业院团,因此,教材不能将中国古典舞基训与其它舞种的基训对立起来或相互排斥,相反更应该扩大了解掌握舞蹈种类范围。所以,在教材的编制上,如果将芭蕾、古典、现代等舞蹈基本功训练精华集于一体进行分阶段组合教学,并突出学生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点,在理论上形成相互结合、融会贯通。这样结合,既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舞蹈创造性思维,又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中掌握更多的专业理论知识。这就需要打破舞蹈种类界限,既区别于专业院团,又避免教材编写和选用的随意性。所以,高师舞蹈基本功教材必须根据人才培养为目标,以针对性和适用性为出发点进行编写和修订,这是新形势下高校舞蹈基本功教育需要突破的难点。运用多元舞蹈知识,使技术与技巧教学、实践与创作能力教学、技能与理论教学做到互为所用、互为补充,达到全面提高综合能力和培养整体素质的目的,使学生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个人的创造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高师舞蹈基本功教材的编写和修订,应根据时展的需要,紧密围绕该门课程的建设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4。

[2]吕艺生:《舞蹈学导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6。

[3]王 伟:《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4]杨仲华:《舞蹈艺术教育》,人民出版社,2003.3。

程家跃:四川内江师范学院音乐系。

上一篇:对现代中国民法的发展与未来民法典的构想 下一篇:浅谈中国钢琴改编曲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