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越外交”进行时

时间:2022-10-26 12:13:21

“逾越外交”这个词在外交学的辞典里面虽然还没有过,却可以拿来形容当前中国新一届政府的外交特点。上世纪70年代曾出现过一次著名的“越顶外交”,当时美国越过自己主要的亚洲盟友日本,秘密和中国恢复了双边关系。日本感觉自己被忽略了。今天,当中国国家主席访问加勒比和拉美三国时,美国显然不想被忽略。奥巴马总统赶往美国最靠近拉美的加州,与进行中美政府换届以后第一次“非正式”首脑会晤。从飞行的路线上来看,这看起来就像是一次“”。

实际上,在中国外交的版图上,美国还不可能被忽略。不管我们有没有明确表达,美国始终是中国人最关心、最重大的外部因素。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两个国家也很重要,还有不久以后可能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的东盟。过去几年来,东亚周边地区牵动着中国领土安全和经济发展的两根主神经。一方面是中国和周边的经济依存度不断加深,亚洲对于中国发展的意义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是地区安全纠纷此起彼伏,中国近两年的周边国际环境有恶化的趋势。最后,美国因素和周边因素还在走向结合。不要忘了,奥巴马总统连任后第一次出访就放在了东南亚。

然而,无论是东亚周边还是美国,都没有出现在中国新国家领导人的首轮出访清单中——除了这次意味深长的中美首脑“非正式会晤”以外。几个月来,中国新政府的外交举动非常频繁。国家主席走得最远,去了俄罗斯和非洲,又去了中美和加勒比;总理访问了南亚和西欧;国家副主席李源潮访问了南美,而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很快将去北欧。在重要国家领导人的出访中,传统上牵扯我们外交精力最多的美国和东亚,似乎都被有意越过了。

这是一种外交战略上的逾越。在中国的文字里,“逾越”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左传》,说晋文公“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逾越”一开始就和“险阻”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崛起引发超级大国和周边国家一系列反应,这是自然不过的事情。这个过程创造的机遇越大,引发的挑战也就越多。尤其是美国“回归亚洲”以来,搅起一团浑水,亚洲周边成为了“是非窝”,对中国外交造成了很大的挑战。

“逾越外交”成为了新政府解开周边困局的锦囊。中国古代有世界公认最丰富的战略思维。“围魏救赵”、“远交近攻”、“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这些具有强烈战争色彩的词并不适合今天中国和平发展的方略,但却提供了一种暂时搁置麻烦、逾越近前困境、开创局面、撬动内圈变化的战略启示。这种思维并不是中国人独有。在世界近代史上,欧洲也是强国林立、地缘环境极为复杂的地方。在法、德等国困囿于欧洲的纷争之时,只有英国“逾越”了欧洲,通过殖民贸易成为世界性的强国。中国是亚洲的天然大国,不像英国是“种在花盆里的橡树”,中国的发展必须立足于经营好亚洲;但中国又不像美国那样地缘环境相对简单,这决定着中国的外交必须长袖善舞、内外结合。

用撬动内圈的方法已经取得了效果。先访俄罗斯、再访拉美,撬动了中美元首在加州“阳光地带”的会晤。两国元首以一对一的方式,在安纳伯格度假地一起待两天,实际上比任何的正式会晤都要深入、亲密。美国媒体已经预测,习奥的密谈可能开启“亚洲新秩序”。

访问印度撬动了日本。日本自民党右翼上台以后,有在亚洲拉扯“制华同盟”的动作。可是中国领导人对俄罗斯、印度和美国的成功访问,让日本的战略在有关国家那里全部落空。

在“逾越外交”的方式下,甚至连急趋恶化的朝鲜问题都得到扭转。国家主席在博鳌论坛上,指出有的国家“不能为一己之私把一个地区乃至世界搞乱”,引发国际社会关注和猜测。5月朝鲜特使崔龙海访华,半岛问题终于出现转机。

然而,“逾越外交”不只是一种战略手段,更标志着意义深远的转型。中国外交真正要超越的是自己。一百多年来,国家地位和国际形势使得中国外交以维护独立和为第一要务,以民族复兴的国家利益为核心目标。对独立的追求使得中国外交的目光主要集中在大国和周边,将大量精力投入到领土和海洋安全问题,在心理深处保持着被动防御的心态。

当前,中国的国家利益已经遍布全球,中国要保护和进一步促进这些利益,就要在国际上交真朋友。这需要中国不只关心自己的领土安全和贸易增长,还要关心非洲的贫穷、全球气候变暖等世界性的问题,有时候还要适当关心一下足球和音乐。这是一个大国外交的新时代。中国正在迈向这种超越。

上一篇: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下一篇:谈谈如何讲解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