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小切口提眉并眉间除皱术的临床分析及改良应用

时间:2022-10-25 11:30:16

微创小切口提眉并眉间除皱术的临床分析及改良应用

摘 要 目的:分析微创小切口提眉并眉间除皱术的临床效果,以便进一步改良手术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因眉下垂等面部老化因素行微创小切口提眉并眉间除皱术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30例患者为2009年的病例资料,采用传统的微创小切口术,令B组为2010年至今的30例患者,在传统手术上进行了改良设计。结果:2组切口均达到Ⅰ期愈合,B组眉部切口痕迹、眉间皱纹较A组明显,随访6个月,矫正美容效果满意度也较A组高。结论:微创小切口提眉并眉间除皱术的改良方案可达到明显改善眉眼老年化的目的,创伤小,简单易行。

关键词 微创 面部 改良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070

随着人们对自己外在形象的关注,除皱手术受到了爱美的女性朋友们的普遍欢迎,提眉术可以矫正眉下垂和上眼睑松弛,协调额、眉眼之间的比例关系,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一直是整形外科关注的热点问题[1]。近年我们采用眉上缘微创提眉切口并离断降眉肌及皱眉肌进行矫正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7~2011年收治因眉下垂自愿行除皱术60例,女48例,男12例,年龄35~55岁,2009年前30例患者均采用的传统切口提眉术,令30例为2009年以来均采用了改良切口术。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没有区别。

传统的手术:首先根据眉毛下垂的程度,在眉毛上方,紧贴眉毛的眉峰上缘画出眉上方需切出的皮肤范围(约长1cm,宽0.3~0.8cm)。设计时应用圆规画线,两侧切除皮肤的高低、长短必须一致(也可以根据每个人情况,切除合适的皮肤。总之使2侧眼部皮肤对称)。面部碘伏消毒后,在画好的需切除皮肤及下方用2%利多卡因,加少许肾上腺素进行麻醉,然后按以下程序进行手术:①按设计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到额肌为止,祛除此条皮肤及皮下组织;②用电凝器进行彻底止血;③用6/0可吸收线缝合皮下,用7/0的无损伤线缝合创缘或用免缝胶布粘贴创缘,6天后拆线。

改良手术:①设计:切口以尽量保留部分眉毛为原则,内侧起点不宜超过眉头,内眦与同侧鼻翼外缘的垂直连线,终点不能超过眉梢与外眦角及鼻翼的连线眉下垂及上睑皮肤松弛者,下线应紧贴眉上缘或眉内2~3mm,将眉提至正常位置,测量需要切除的宽度并标出切口上线,标出眉间剥离区域和眶上神经出眶上孔处的体表投影,以免误伤神经血管束,亚甲蓝标出切口设计线并用碘酊固定。②操作:a.眉部处理:均选择眉上缘切口以0.5%利多卡因注射液加适量肾上腺素(1/20万)和5%碳酸氢钠注射液行局部浸润麻醉,按照设计线顺皮纹走向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达额肌浅层,彻底止血,切除上下两线之间的皮肤和皮下组织。b.眉间肌肉处理:用蚊式止血钳于眉间皮下组织行钝性剥离,暴露皱眉肌并提起,用眼科剪剪断部分肌肉,嘱患者做皱眉动作,果仍可见肌纤维收缩,则彻底离断并切除该肌束,并用骨膜剥离器在额骨鼻部尽量剥离皱眉肌起点附着处,若有必要也可适当离断降眉肌,由此可改善鼻根部的横行皱纹。c.微创缝合:观察两侧是否对称,达到基本一致后,如切口创缘两侧厚薄不一,需按照“厚浅薄深”的缝合原则,在切口无张力情况下用可吸收线做连续皮内缝合,皮肤用尼龙美容缝合线间断缝合。d.术后处理:局部加压包扎2~3天,常规抗生素治疗4天,术后1周拆线,外用瘢痕增生抑制药物3~6个月。

统计学处理:本文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

结 果

两组手术后的效果比较:改良术后的切口痕迹与除皱效果都有较大的改善,满意度较高。见表1。

讨 论

通过手术将皱眉肌离断可大大改善眉间部较深的沟状皱纹手术入路改进。目前国内外关于眉间皱纹的手术入路有经前额冠状切口入路,内镜经前额切口入路和上睑成形切口入路,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2,3]。

因此,我们采取的微创改良小切口通过眉部切口进行眉间除皱,无需添加辅助切口,手术视野暴露清楚,两侧眉头游离可以达到相互贯通,从而使眉间术区剥离范围更加充分,止血彻底,皱眉肌的处理更加到位,简单易行[4]。本组术后无1例神经血管受损,无血肿形成,矫正效果均满意。

由此,本文眉上缘微创提眉切口并离断降眉肌及皱眉肌进行矫正治疗术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玲,鲍继荣,刘文阁,等.微创切眉整形术并同时行眉间除皱46例体会[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4,10(5):306-307.

2 刘学源,赵宏伟,张雪松.眉部切口眼周除皱术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04,13(1):78-80.

3 杜银燕,赵海刚,杨鹏,等.改良提眉术在眶周年轻化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41(12):1074-1076.

4 方海燕.提眉术的体会[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8,14(11):1637.

上一篇: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疗效观察 下一篇: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80例临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