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与整合教学资源 实现有效教学

时间:2022-10-25 10:50:32

拓展与整合教学资源 实现有效教学

【摘要】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明确学习目标,完善知识结构等有效教学的策略,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拓展与整合;高中;化学教学资源;有效教学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conformity teaching resources, realize the effective teaching

Meng Jianping

【Abstract】From initiates student’s study interest, maintains and promotes student’s study, is clear about the study goal, the perfect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so on effective teaching’s strategy, develops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resources, promotes student’s development.

【Key words】Development and conformity;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resources; Effective teaching

有效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最优化教学,巴班斯基指出:“所谓最优化教学,就是在教育、教养和学生发展方面保证达到当时条件下尽可能大的成就,而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学校规定的卫生标准”。王小英教授认为“有效教学就是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和学生的有效学习行为的有机结合”。笔者认为有效教学就是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达到会学、乐学从而很好地完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与价值观”目标的教学活动。要实现有效教学,教师至少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教学理念上要从“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向“学生中心、活动中心”转变;教学行为上要从“让学生较多地接受间接经验”向“较多地接受直接经验”转变,使学生多经历、多体验,实现知识意义上的主动建构;执行力上要从“作为教材忠实的履行者与使用者”向“具有自主性、开放性的课程资源开发者”转变。下面谈一谈仅从拓展和整合高中化学教学资源层面,为了实现有效教学而采取的一些做法。

1 根据先行组织者策略,为导课准备好上位知识

奥苏贝尔等人非常重视学生学习前的认知准备状态及情感准备状态,也就是说怎样导课或开课是课堂教学十分重要的环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创设教学情境所用的素材(上位知识)应既是学生有所熟悉、有所体验过的知识经验,起到台阶、铺垫及引领作用,又要横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与新的需要(下位知识的认知),更要制造认知冲突,引起师生的共呜,使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也就是:剌激――反应――预期――活动――体验(成功或失败)。那么,那些素材可以作为上位知识呢?物质的结构、性质、制法、用途及其计算;化学实验;生活中的化学;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如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等);重要的化工工程(如西气东输工程、乙烯工程等)及化工生产的月报表、年度报表;化学事故及环境保护;化学历史知识;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成长史及其发明;与化学有关的影视片断、图片、诗词、谜语、化学魔术;新能源、新材料、新药品及其使用说明书等等都可以作为很好的上位知识。比如笔者在组织学生学习《铁和铁的化合物》之前向学生提供一组生产数据:2011年5月,中国生产了5500万吨生铁,是美国一年的产量,如果按全年产量计算,将达6.5亿吨,是全世界所有国家产量之和的1.5倍(数据来自报纸《参考消息》) 。哇噻!学生脸上个个洋溢着自豪感,兴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急切地想要了解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可见只要选择好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素材,辅以多样化的信息呈现方式,就会给学生以最大的剌激。如果所提供的学习材料与学生的学习经验不相关,至多是给课堂制造些噱头,显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徒然浪费大家的精力。一句话,创设情境所用的素材就象看章回小说一样,当起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作用。

2 设计有效问题,维持与促进学生的学习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 应该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所讲的问题应该是能够引起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分类、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的问题,也就是有效问题,有效问题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心向,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出了问题,也就提出了目标任务,就会诱发和驱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使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因此有效问题是最好的教学资源。

有效问题既可以是学生从认知予盾中提出,也可以是教师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认知水平、认知经历及教学反思中提炼出来,还可以是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教师对问题的价值、性质及切入点必须拿捏得当,该教学内容有无必要设计成问题,设计成什么样的问题,以什么方式及什么时候呈现;该问题是为了引发学生思辨,确证某个事实,还是让学生经历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抑或是创设情景,让学生获得积极的、良好的情感体验?不同性质的问题,会使学生得到不同的感受。基于化学学科特点,问题的切入点有:(1)物质的结构、性质、制法、用途、概念、原理、方法;(2)化学与生活、技术、社会的联系;(3)学生的认知予盾;(4)化学史实及科技成果;(5)化学实验;(6)地方经济、地理、人文、自然等。例如醋酸的电离平衡是建立在醋酸的电离是可逆的这一事实基础上的,学生都知道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过程:CH3COOHCH3COO-+H+,因为醋酸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是否存在离子的分子化过程?即CH3COO-+H+CH3COOH,很多教师是把结论强加给学生的,我是通过设计实验问题来使学生主动建构的。利用桌面上的实验用品,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醋酸溶液中存在醋酸根离子与氢离子的分子化过程?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试探、优选,很快得出往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铵晶体,测出前后溶液的pH的变化,就可证明之。可见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突出了“学生中心”和“活动中心”的教学思想,通过对话、协商的问题解决方式,既获得知识、提高技能,又培养了合作精神,是学习化学的主旨。

3 开发实验教学资源,回归化学学习的本真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基于事实去认识与探究物质世界及其变化规律的途径,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物质世界的奇异新颖、丰富多彩,因而是真实的、有效的和灵动的;通过化学实验可检验概念、原理,验证假说,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与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通过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的观察能力、统摄信息的能力、问题表征的能力、决策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使求异思维及创新思维得到发展;化学实验能够使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及全身心投入,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实事求是的精神,能够使学生体会到化学从生活中来,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因而能够很好地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其育人功能是其它任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不可替代的。因此化学教学要尽可能通过实验来展开,要想方设法使学生能够动手做实验。我们可以把文本的学习内容变成以实验为平台的学习内容(比如水的电离知识等);把演示实验变成学生实验、随堂实验(如Fe2+、Fe3+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等),把验证性实验变成探究性实验(如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等)。当然对于那些耗时长、污染严重、产品难处理(如硝基苯的制取等)或现象不明显的实验可以通过录像或多媒体展示,充分利用其能够放大及重复播放的功能。我们要善于从学习内容、学生的信息反馈、转瞬即逝的实验现象及教师的教学反思中开发出新的实验。比如,学生在解决如何除去混在苯中的苯酚杂质问题时,许多学生采取加入浓溴水,然后过滤的方法,此法是基于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沉淀的原理,但在该条件下是行不通的,为何有那么多学生选择这种方法呢?原因是在演示或学生做实验时,没注意到一个细微的变化,往苯酚溶液中滴入浓溴水时,局部出现白色沉淀,转瞬间沉淀又消失了,随着浓溴水的加入,沉淀才逐渐增多,针对该现象,我要求学生设计一组对照实验,分别往苯与苯酚的混和液以及苯酚溶液中逐滴加入浓溴水,苯与苯酚混和液中始终没有出现白色沉淀,至此学生终于彻底明白了必须考虑三溴苯酚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从此以后在解决类似问题时不再犯相同的错误了。我们还要善于根据生活中的化学,身边的物品(如厨房里的调味品,甚至丢弃的垃圾,如矿泉水瓶、易拉罐等)设计出一些趣味实验、家庭实验等让学生去探究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

4 开发地方教学资源,学以致用

国家在制订课程标准及相关政策时,给教材的使用留出了较大的冗余度和自由度,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是课程标准的内容载体,而教学内容不是单一的、刻板的、静止的、先验的,是具有开放性、时代性的,根据地方的教育发展水平,学生的个性特征及教学目标,可以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补充和完善,坚持就地取材的原则,根据当地的政治、经济、地理、人文特点开发出特色鲜明的教学资源,尤其是素材性的教学资源。开发出的地方教学资源要具有积极的价值取向,能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使学生树立起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一个高素质的公民;开发地方教学资源时要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努力完善其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比如,横县是中国茉莉花之都,茉莉花茶加工是横县财政的一大来源,来自农村的学生在暑假都要回家帮助父母摘种茉莉花,我提出了这样的课题:茉莉精油被称为“精油之王”,是从茉莉花中提取出来的,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含有那些成分,主要成分有那些作用?已知茉莉精油中含有乙酸苯甲酯,请用乙烯、甲苯为主要原料,其它无机试剂自选,合成乙酸苯甲酯,试写出合成方案。又比如,2012年元月,广西发生了震惊全国的龙江镉污染事件,一些不法企业利用溶洞恶意排放含高浓度镉污染物的废水,造成龙江河镉污染事故,龙江河宜州拉浪码头前200米水镉超标80倍,使得沿岸及下游居民饮水安全遭到严重威胁。针对该事件,我提出了这样的课题:镉是重金属,在江水里是以Cd2+的形式存在的,已知Cd(OH)2是白色难溶物,当地有关部门是向遭污染的河段里投入生石灰和聚合氯化铝来治理的,请问这两种物质分别起什么作用?它们会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为什么?请从广西的地理特征(喀斯特地貌,石灰岩资源丰富)及环保角度回答不用碳酸钠及氢氧化钠的原因。面对出现在身边的既熟悉又陌生的事物,怎能不令学生怦然心动呢!促使他们思考问题、深化问题、解决问题。

5 对化学教材二次开发,完善知识结构

现行高中化学教材内容的呈现不怎么注重知识的逻辑关系,在指导学生学习时,特别是在指导学生进行复习时,最好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来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遵循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探究化的指导思想,要穿透知识点、能力点,把握好发散点,通过任务驱动学生学习,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知识的“同化”与“顺应”,达到重建知识结构和完善能力结构的目的。在开发教材时,不能罔顾学生的知识经验与能力,任意拓展与延伸,这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湮灭学生的学习热情。知识与能力的拓展,当以跳一跳,摘得到为准绳。

我是这样指导学生复氧化硫的:现有R、S两种气体,假定它们能通过应通的装置(如图所示),J的瓶壁上附有浅黄色固体生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小试管的作用是什么?K中应盛什么溶液?起什么作用?(2)请写出实验室制备R与S的离子方程式。(3)装置BP(K、J除外)中的现象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能写离子方程式的写化学方程式)。(4)B、G、H中溶液的颜色都褪去,加热后能否恢复原状?为什么?可否都称为“漂白”?(5)如果把F中的氢硫酸换成Na2S溶液,现象是否相同?把N中的H2SO3换成Na2SO3呢?Na2SO3与Na2S在溶液中可否共存?加入稀硫酸后呢?如果把Na2SO3换成Na2S2O3情况又当如何?这些反应的实质是什么?由此联想到常见的物质中哪些可进行类似的反应?

这样的设计是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得到强化,辨析了相关概念,深化了对化学用语的理解与应用,对二氧化硫及硫化氢性质的认识更加全面与深刻,并有序地储存于大脑中,分析推理、综合概括能力得到提高,其体验是多方面的。

总之,教学资源的拓展与整合是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只要不断地模索,开发出符合教育心理、教育管理学要求的教学资源,就会提高教学效益,为学生的和谐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可替换装置图下页见:

可替换装置图: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 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自主分组管理班级 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 下一篇:有多少行为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