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居民消费结构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时间:2022-10-25 09:36:27

优化居民消费结构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摘要:正确把握居民的消费结构,不仅可以引导城乡居民优化消费结构和提升生活质量,也可以根据居民的消费结构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消费结构优化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当前消费结构存在的三个问题及影响消费结构优化的三个不利因素,提出了当前优化消费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新思路。

关键词: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2-0014-02

“产业结构升级”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的党的经济建设与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协调发展,要求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平衡,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中的最重要的两项内容,并且有着高度的关联性。因此,优化消费结构,可以通过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这一传导机制而达到产业结构升级。在消费领域,产业结构升级主要体现在人们的消费由满足生存需要向满足发展和享受需要转变,消费的生产资料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因此,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必须大力优化居民消费结构。

一、消费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现实意义

消费结构的变化,意味着产业结构的变化,也意味着我们要发展与消费结构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从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消费结构优化,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有着巨大的意义。

(一)优化消费结构,改善消费预期,为有关部门制定消费政策和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消费结构优化,会使人们改变原有的消费预期,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扩大对发展型和享受型的消费资料的需求,引导有关部门制定向高层次的消费资料需求转变的消费政策,如加快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增强信贷消费,树立消费者信心。同时也意味着产业部门在制定产业政策时也必须以该消费结构提供的蓝图进行调整,以实现供需平衡及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消费结构优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需要,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措施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在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增长时要求我们在未来的经济规范中要做到“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由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

(三)消费结构优化为产业结构优化指示方向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不再是传统的供给导向型经济体制,而是需求导向型经济体制。需求导向,最重要的是消费需求导向。根据“消费者统治”,生产商品的种类和数量是根据消费需求来的,而消费需求的创新,也就是消费结构的优化,而消费结构的优化,就会推动产业结构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我国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恩格尔系数相对较低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是衡量居民消费结构的一个有效指标。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恩格尔系数基本是逐年降低的(个别年份异常除外),但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明显偏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计算,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78%,农村家庭为43.02%。这一数值与2003年美国的13.1%及西欧、日本等国家的30%以下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恩格尔系数的偏高,必然导致降低除食品消费需求之外的家庭电器等耐用消费品、娱乐教育及旅游服务等高层次的消费支出比重的增长速度,从而影响人们的消费质量。

(二)消费层次低

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消费品的种类、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从广大人民群众所要求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国外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来看,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层次低,消费的品种相对较少,甚至存在消费结构单一的现象。

(三)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显著

城乡二元消费结构是我国现在最大的国情,尽管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慢慢趋向合理。1990―2006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度为38.39%,而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度高达51.74%,比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快得多。从恩格尔系数来看,2006年我国城镇家庭居民为35.78%,而农村家庭居民为43.02%,差距达到7.24%。根据联合国利用恩格尔系数评价贫富国家的标准,城镇居民分别在1994年和2000年跨入小康和富裕型,而农村家庭分别在1983年和2000年跨入温饱和小康型,城乡居民基本相差一个阶段。从城乡居民的各项支出来看,随着市场供应商品的丰富,2000―2007年,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向住房、汽车、通讯电子、教育、旅游休闲等高层次的消费转移,而农村居民的消费除基本的吃穿外,消费热点还停留在电视机、电话、摩托车的阶段。

三、优化消费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一)影响消费结构优化的不利因素

1.居民的最终消费率过低。我国的最终消费率长期偏低,我国人口约占世界1/5,而最终消费支出仅占世界的1/10,2006年我国的最终消费率为51%,预计2007年在50%~51%之间。早在1999年,世界平均消费率就达到75.3%,当时英国为84.1%,法国为78.5%,日本为72.3%,而我国在1999年仅为60.3%。在需求导向型的经济体制下,最终消费率的偏低意味着消费品的供给滞后于需求,不能充分地引导生产和投资,而抑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消费市场尚存在高的发展空间。城乡消费差距与居民内部的消费差距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层次始终滞后于城镇居民,城镇居民的消费增长迅速,而农村居民消费相对乏力,从1995年开始农村人口消费量所占的比例一直下降。此外,高收入居民的消费层次得到了上升,相对合理,中间阶层消费尚未形成规模,消费观念滞后,不敢消费。

3.消费品价格过高。物价也是制约消费结构升级的一个主要因素,根据西方经济学里的自价格弹性(各类消费品自身价格的变动对其需求量的影响)可知,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消费品的价格上涨后,居民会降低对其的消费需求。而根据价格弹性我们知道,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消费品的价格上涨后,居民会降低对其他消费的需求,制约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反之则相反。2007年1―10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同比上升4.4%,在10月份,食品类价格上涨17.6%,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4.9%,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8.3%,鲜菜水果上涨29.9%,增幅很大。此外,2005年以来,住房价格增长迅速,部分城市涨幅很大,到2007年6月份,深圳已经连续6个月涨幅超过10%,北京也已经连续6个月涨幅超过8%。过高的物价水平,已经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

上述的影响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三个问题,也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基于优化消费结构视角,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新思路

居民消费结构优化是确定工业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方向的重要依据,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1.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提升中低收入者的消费需求。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收入提高了,居民的最终消费率也自然提高了。具体来说,高收入者由于人均消费额已经较大,其消费的上升空间有限,其消费只是在不同的高层次的消费品之间转移,而中低收入人层由于人均消费额较少,人口比例大,其消费的上升空间可观。而要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关键是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引导和扶持适合中低收入消费者的产业。对于城镇家庭居民,要改革工资制度,确保工资水平的上涨赶得上经济增长的速度,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妥善安排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扩大再就业;对于农村居民来说,要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现有的农业补贴,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证第一产业稳定发展,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完善农村信贷、社会保障制度,转变传统的低消费习惯,培养人们形成适度消费的观念,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2.发掘农村的消费潜力。在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领域还局限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第一产业,许多产品的设计也是以城镇居民的需求为目标,脱离农村居民的基本要求,对第二三产业的消费不足制约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事实上,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也提高了,农村市场前景广阔,企业应设计出一批符合农民要求的性价比的商品,把一些在城镇无法生存的产业向农村转移,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这样农村居民在增加对第二三产业的消费的同时,也会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使得城镇居民的收入增加,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形成一个对三大产业协调消费的良性循环,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3.降低消费品价格。由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消费品价格上涨直接影响消费需求,因此,降低消费品价格是优化居民消费结构的一个重要措施。当前,我们应该采取充分竞争和政策引导的方式来降低消费品价格。具体以2007年部分食品和住房的价格过高为例来分析。对于肉类等食品我们可以依赖自由竞争,以供求调整价格,通过政府发放补贴,保证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房价的过高,很大原因是由于我国房地产开发费用种类繁多,投资炒房带来房地产泡沫,政府有关制定政策部门应该规范房价构成,减少不必要的税费,通过宏观调控来抑制房地产泡沫,防止价格的不正常增长,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参考文献:

[1] 罗肇鸿.高科技与产业结构升级[M].上海?押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2] 尹世杰.优化消费结构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1).

[3] 候志阳,戴双兴.城乡居民二元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J].理论视点,2001,(8).

[4] 胡宝娣.城乡居民消费优化升级五大潜力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7,(3).

上一篇: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结构演进动因分析 下一篇:“生态人”的理论蕴涵与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