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苔丝》中苔丝的抗争与妥协

时间:2022-10-25 07:34:45

论电影《苔丝》中苔丝的抗争与妥协

[摘 要] 电影《苔丝》改编自英国著名作家哈代的经典小说《德伯家的苔丝》。该小说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影片讲述了美丽纯洁的农家女苔丝姑娘短暂的悲剧人生历程。她一方面善良勤劳,敢于追求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对艰辛苦难的生活境遇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另一方面苔丝又表现出对男权社会传统文化意识的妥协和退让,显示出其柔弱的性格特征。本文探讨了苔丝的抗争与妥协,揭示出当时英国社会背景下苔丝悲剧的必然性。

[关键词] 《苔丝》;抗争; 妥协; 悲剧

19世纪末英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1840―1828)的传世佳作《德伯家的苔丝》(Tess of the Durbervilles)发表于1891年。该小说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评论界的广泛关注。1979年,著名美国导演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将由此文学经典改编的电影搬上银幕,并取名为《苔丝》(Tess)。该片一经公映就让评论者与影迷惊艳,并获得多项国际大奖,《新闻周刊》《纽约时报》等知名媒体也都给予了盛赞,称影片是精彩原著、天才导演与优秀演员等诸多元素的完美组合。

影片一开始,一群少女穿着白色的连衣裙,带着白花编成的花环,踏着明快的乡村舞节奏,跳着欢快的舞步,沿着曲折的乡间小路,由远而近翩翩走来。其中一个名叫苔丝的姑娘,在人群中分外抢眼。她天生丽质,端庄大方。然而,就从这一天起,悲剧遭遇接连不断降临到她身上。苔丝的父亲约翰偶然听说他本是姓德伯维尔的名门后代之后,马上告知妻子。为了摆脱穷困,父母决定打发苔丝去有钱的“本家”认亲。冒名的本家少爷亚雷垂涎苔丝的美貌,不久便强行占有了苔丝,之后苔丝不幸怀孕生下私生子。然而,孩子的因病夭折又使苔丝遭受了丧子之痛的沉重打击。饱受创伤的苔丝再次离家,来到塔布蓠牛奶厂打工。在那里苔丝渴望重新生活的希望在春天里复燃,并与克莱共坠爱河。苔丝以为找到了真爱,然而事实并非她所想。苔丝的悲剧继续向深发展。当苔丝在新婚之夜向深爱的丈夫安琪诉说过往不幸遭遇,以求宽恕时,遭到丈夫的无情抛弃,苔丝与其家人重新陷入生活困境。苔丝的精神几近崩溃。为了家人生存糊口,苔丝又到棱窟槐农田干活。与繁重的农田粗活相比,更让苔丝难以忍受的痛苦与折磨却是来自于精神上的。此时,苔丝的父亲已去世,苔丝身为长女,责无旁贷地成为家中的顶梁柱。当生计面临难以维持之时,苔丝在亚雷的许诺与欺骗下再次违心地与其同居,过着生不如死、没有灵魂、行尸走肉般的日子。苔丝悲剧的高潮发生在苔丝见到前来寻找她的丈夫安琪时,苔丝终于明白亚雷是毁灭自己的一生幸福的罪魁祸首,自己一直处在德伯的哄骗下,任凭自己的肉体成为他的掌中。在极度悲伤、愤怒与绝望之下,苔丝杀死了亚雷,结束了她短暂的人生。

一、苔丝的顽强抗争

苔丝虽然是一个乡下姑娘,但她美丽纯洁,勤劳善良。苔丝家的祖先曾是地位显赫的武士,传到苔丝父亲这一辈时早就已经没落了。苔丝的父亲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贫苦农民,苔丝兄妹七人,父母每日的辛勤劳作并不能供给一大家人的温饱,家境贫困。当母亲打算让她去本家认亲,竭力劝服苔丝,以炫耀其贵族历史,企图以此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时,说道:“我打算让苔丝去认亲,她一定会讨那位太太欢喜,说不定还能碰上个贵族少爷要娶她呢”。而苔丝的父亲虽然嘴上说不愿意强迫女儿前去认亲,事实上心里也是满心欢喜盼望女儿前去认亲,重振家族雄风。苔丝起初并不愿意,并且进行了反抗。但后来家中惟一那匹老马的死迫使苔丝改变初衷,为了使家庭摆脱困境,最后苔丝才不得不前去认亲。

面对亚雷的一次次诱骗、逼迫,苔丝也进行了顽强的抗争。亚雷是一个纨绔子弟,花花公子。身为资产阶级暴发户的亚雷相信资本的无穷力量。他见到苔丝的第一句话就是:“美是要付出代价的。”苔丝的悲剧由此开始。初见苔丝的亚雷就垂涎她的美貌。为把苔丝留在家中,亚雷欺骗苔丝家人说老母亲让苔丝到他家养鸡场干活。在驾马车接送苔丝去养鸡场的路上,作风下流的亚雷故意快马加鞭,高速驱车,颠簸不稳的马车使苔丝受到惊吓,亚雷趁机吓唬和占苔丝便宜,强吻了苔丝。而聪明的苔丝接着也进行了反抗和防范,她故意将帽子掉落,借故下车,步行前往以躲开恶少的继续侵扰。在猎苑,当亚雷对苔丝进行时,柔弱的苔丝拼死反抗与争斗直至筋疲力尽。影片中展现了柔弱的苔丝面对强大的和兽性的亚雷的厌恶和恐惧和绝望,场面令人心酸。之后亚雷威胁苔丝惟一能嫁的人只有他,但苔丝依然决定离开,她不可能嫁给自己不爱的人。苔丝以自己的行为勇敢地挑战了传统男权社会的观:女人一旦被一个男人占有,惟一的出路就是嫁给他,无论是否爱他。苔丝听从自己的心声。难道女人失去一次贞节就永远失去了吗?答案在苔丝那里是否定的。苔丝勇敢挑战传统道德贞节观。苔丝宁愿回家种田为生,自食其力,过苦日子,也不愿意留在亚雷身边当他的玩偶,她依旧是从前那个纯洁善良,吃苦耐劳的苔丝。影片中,苔丝忍受着屈辱、痛苦和世俗的眼光,在田间地头当着众人的面,低头解开衣服默默给私生子喂奶,轻轻抱在怀里他;当孩子病重时,牧师拒绝为其举行洗礼,苔丝依然自己为孩子举行了洗礼。此时苔丝由柔弱变得勇敢,她甘愿为孩子做一切。苔丝不畏艰难,她的伟大母爱与坚强勇敢令人敬佩!苔丝对缺乏同情与爱的传统伦理道德和虚伪的宗教进行了勇敢的挑战与反抗。当苔丝遭到丈夫安琪的无情抛弃后,生活和经济条件都十分拮据。但她毅然勇敢面对严峻现实,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养活自己。苔丝在打麦场干活时,亚雷不断前来纠缠她,诱骗她与他同居,说她丈夫永远也不会再回来找她了。苔丝一次次严词拒绝了亚雷,并且用手套怒不可遏地打了他的脸。亚雷被打得嘴流鲜血。这充分表现出苔丝心中的愤恨与反抗。影片最后,面对归来的丈夫安琪,苔丝痛苦万分,她再也不能忍受亚雷的欺骗和玩弄,并亲手杀死了这个毁掉自己一生幸福的恶魔。可以说,苔丝的不懈抗争一直持续到生命的尽头。

同时,苔丝勇敢追求幸福的爱情。影片开始时苔丝和其他姑娘在田野跳舞时,安琪兄弟三人从此地路过。他那年轻英俊、富有知性的形象给苔丝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安琪兄弟离去时,苔丝久久地注视着他们远去的背影,脸上露出些许惆怅与不舍。显然,没见过大世面的单纯的苔丝姑娘被意外出现的外来者安琪深深吸引了。因此,当苔丝在奶牛场再次见到安琪时,便身不由己爱上了他。虽然苔丝受传统道德的熏陶,知道自己失去了,不可能嫁给安琪,但她真心爱他,最后勇敢地接受了他的求爱,勇敢地跨出了一步,向传统道德观挑战,向不公命运抗争。新婚之夜,苔丝原谅了丈夫安琪的堕落往事,但安琪却不能原谅无辜的苔丝,离她远去。苔丝的精神和肉体经受了无比沉重的打击,几乎崩溃。然而,坚强的苔丝又一次向命运发起挑战,她回到家乡,在打麦场干活,维持生计。苔丝最后杀死亚雷,也充分证明了她的勇敢和反抗精神,她愿意回到爱人身边,和心爱的丈夫安琪团聚,即使时光短暂,她会感受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为此,苔丝不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上一篇:造型与叙事:动画角色表达语言辨析 下一篇:对中国电影色彩艺术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