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探讨

时间:2022-10-25 07:28:41

浅谈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探讨

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在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中,采取措施避免病原微生物对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造成伤害,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对公众造成伤害,保证科研工作的科学性,并保护被实验对象免受污染[ 1]。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人员安全、样本安全和社会安全。

近年来,通过实验室获得性感染事件并不少见。所以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也越来越受重视。中国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文件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11、《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0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本文就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实施实验室合理建筑布局

实验室整体布局应符合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实验室总体布局应符合安全性、科学性、灵活性、适应性及可拓展性的原则。

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根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各自分为BSL-1、BSL-2、BSL-3、BSL-4。我们在新建、改建和扩建时就要按照规范来设计、施工和验收。每个实验室门宜带锁,可自动封闭。每个实验室应设洗手池、非手触式水龙头、配备洗手液、干手物品、墙上贴七步洗手示意图。洗手池宜设置在靠近出口处。

二、减少职业暴露,加强个体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比如锐器伤害,生物性职业暴露和化学性职业暴露。为了减少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工作需注意的是:不得重新套装针头;不得故意弯曲或折断针头;使用易碎玻璃等锐器物品时应提高警惕。生物职业暴露时特别需要注意气溶胶的吸入。Sulkin和Pike对不明原因的实验室感染进一步分析认为,有65%以上的感染是由微生物气溶胶引起的,病原微生物形成的感染气溶胶在空气中扩散,实验室工作人员因吸入被污染的空气而感染发病。比如我们在标本离心时,革兰染色或抗酸染色时加热玻片时都有可能产生气溶胶。那么工作中离心时、加热玻片时需在生物安全柜内完成,待离心结束后打开离心机。不能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时需使用安全密封的专用离心杯,同时也可做面部的防护,戴手套,衣服袖口砸死。在检验科我们经常要遇到各种具有强酸、强碱、强腐蚀性的化学试剂及消毒剂,长期的皮肤接触以及吸入对我们的身体不好。在有可能发生化学性职业暴露时,我们需要使用自身防护用品,并且要小心操作。如果一旦发现职业暴露,我们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在紧急处理的同时必须向有关专家和领导汇报,由专家评估是否需要进行预防性治疗。

加强个体防护是基于标准预防基础上进行。检验科工作人员每天面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以及接触所有可能污染的材料、仪器、容器、特殊表面物体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所以要加强医务人员的个体防护。个体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帽子、工作服。必要时穿隔离衣、防护服、护目镜或防护面屏。特别注意的是:仅在工作区域穿戴防护用品,不能穿着防护用品到临床其他科室以及值班室休息区等地方。

三、严格遵从标准化的工作及操纵程序和规程

按照不同等级的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所规定的安全操纵规程,包括标准的安全操纵规程和特殊的安全操纵规程。

四、治理制度

实验室内的布置和准进制度,以及实验室工作职员的资格和培训。比如在实验室内不得进食和饮水,严禁外来人员进入实验室。实验室工作职员在上岗前进行岗前培训,达到合格标准,方可开始工作。

五、生物危害风险评估

根据危险度评估的结果,可确定所有计划开展工作的生物安全级别,选择合适的个体防护设备,并结合其他安全措施制定操作规程。比如结核分枝杆菌的繁殖和培养必须在BSL-3实验室内完成。

【参考文献】

[1]李艳,李山.临床实验室管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62.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