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谁而写作:写作价值的应然取向

时间:2022-10-25 04:48:23

为谁而写作:写作价值的应然取向

学生要参加江苏省高中生作文大赛,听了我指导后,她说:“洪sir,您要是我的语文老师该有多好!听了您的指导,我才觉得作文指导原来是有价值的,跟我的写作观念是一样的。现在按照我们老师指导的写作文,只能得45分左右(江苏作文满分70分)。我在初中中考前按照自己的想法写,还得到45分的(满分50分),到了初三按照老师要求写的,只能得到36分左右。”听了这个学生说的,我不禁想到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很多学生对自己的教师写作指导颇有微词?我们写作指导的价值取向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一、为谁而写作:廓清写作价值的辩证思考

说到底,有价值的写作就是要探寻写作的价值到底体现在哪里,写作的价值说到底又是体现在“为谁而写作”这个问题上。所谓价值,就是满足了什么样的需求,而写作的价值则在于所写满足了谁的什么需求,倡导有价值的写作,则是能够满足对象的写作要求。换言之,作文本身并不是写作教学的目的,写作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立言”来“树人”。那么,写作的价值就在于写作者来向世界宣告什么样的观念。

我们的写作教学总是纠缠于“写什么”和“怎么写”的内容与形式孰为重之争上,而对“为什么写作”却不够重视,对于“为谁而写作”这样带有本质性的问题更是视而不见。也许有人会说:为谁写作,这么简单,还能成为问题吗?

因为你信奉了写作是为分数而写作的,是为阅卷老师而写作的,所以认为,讨论为谁而写作无意义。但是无论是省市高考、中考的集中阅卷,还是学校层面的集中阅卷,学生作文均分的普遍偏低说明了一点: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并不受阅卷老师的喜欢。阅卷老师的评分标准无非三点:一是题目是否切题;二是是否有“真我”,是否书写了自己的智慧;三是是否有“特色”,有无叩动人心的文字。

学生的写作都是有隐含的读者的,这个读者往往都是以分数的方式给予学生写作以评判。有人说:“阅卷老师那么多,我又不知道阅卷老师喜欢什么样的文章。”此言诚然,但是一篇好的文章,往往是你叫好,他叫好,我也叫好;即使因为一时好恶而导致了分值悬殊,也会被现在的电脑阅卷而最大限度地消解。这就给我们带来一个思考:什么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评判作文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我针对全国各省市的高考作文以及搜集到的学生发表习作,提出了作文的三重评价标准:一是评分标准,主要体现在有思想、有真我、有文采;二是阅卷感受,主要体现在好看、耐看、值得回头再看;三是文本特质,主要体现在集中、匀称、有趣。纵观这三重评价标准,不难看到:写作是自己智慧地表达自己智慧的产物,只有“表达自己的智慧”,才能叩动人心,引起共鸣;只有“智慧地表达”,才能让人击节叫绝。

说到底,写作是为自己而写,抒写的是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感受。写作的价值是由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倡导有价值的写作,就是要倡导学生用自己的表达言说自己的智慧,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智慧地表达。

二、听谁而写作:不同价值呈现的写作景象

你相信了不同的写作指导,你的作文就会呈现出不同的写作景象。

目前写作教学中,写作技巧训练仍然占据着中小学生写作教学的主导地位,将“怎么写”提高到无以复加的位置,给学生以“三段论”等写作的程式,完全不顾学生的写作感受、写作能力和写作意识。此种写作教学思想之残孽并不在于教不会学生写作文,事实上,在解决了“为谁写作”的基础上学会必要的写作技巧、说话技巧,会有助于学生“智慧地表达”。然而,唯技巧论却只教会了学生“制造”作文,而且几乎是下三滥的作文:一滥在“作文在于编造”,二滥在“编造技术不高明”,三滥在“养成欺骗,不真诚的恶习”。长此以往,不仅仅写作能力不能得到提升,连写作的最起码的路径也会迷失。这一点,我曾经用“拒绝高考体”来描述过。

或者作为此一种的反叛,提倡完全自由的写作。“自由写作”在一定层面上并无大碍,但其出现的最大问题在于将学生写作视为作家的专业写作,从作家创作论层面来要求学生的写作,殊不知尽管学生中总会存在一些写作的尖子、苗子,甚至也会涌现出少年作家、少年,但是,中小学写作教学并不在于培养专业的、写家,而是要培养学生基本的写作功底,为终身写作打下底子。

还是回到写作教学的目的上来。写作的“树人”最根本的目的在于把自己培养成什么人,写作教学的“树人”目的最根本之处就在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我认为最根本在于要培养有智慧的人,有社会担当、创新精神和实践品格的人。

我一直提倡的“智慧作文”,其核心价值观就在于要培养学生成为智慧的人,学会“智慧地表达自己的智慧”,既要表达自己对人生、世界的智慧,也要学会表达自己智慧时的“智慧地表达”。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最好的写作教学,是教学生越来越智慧,教学生“智慧地表达自己的智慧”,其核心是要让学生有智慧,而不是习得若干写作技巧。写作的进步就在于让学生在不断的写作中悟得写作的智慧,而写作的价值正在于“有进步的写作”之中的“写作之悟”。

我们的教师确实到了需要好好反思写作教学观念的时候了,也有必要对曾经奉为圭臬的写作教条进行认真反思,从现作教学的观念来审视这些写作教条的价值究竟在哪里,从而去伪 存真。

三、为“我”而写作:实现路径的现实思考

正如写作的风格总是各异的,为“我”而写作追求的价值也是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这种多姿多彩的写作正是“我”的心灵世界的观照,表达“我”对问题的洞察,对人生的敏感,对世界的张力和对未来的自信。

虽然学生的写作肯定不会像作家那样表现出或沉郁顿挫,或激情超越,或理性思考的高度,但是他们却以自己的青春笔触抒写自己的独特青春,让自己的文字成为青春的见证。他们的写作寄寓着他们这一代人的思考、感悟,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因为“为‘我’而写作”,所追求的是他们自己的真情实感,不矫揉,不造作,不虚情,不假意,不会去说空话、大话和假话,更不会去为文而造情,也不会玩文字游戏。

倡导有价值的写作,就是要把先进的写作意识与生命成长统一起来,让文字与成长相伴,成为自己不断“爱智慧”的成长见证。

(江苏省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10000)

上一篇:点赞好比春江水 下一篇:在阅读与写作之间装上“合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