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师生关系

时间:2022-10-25 02:32:27

浅议师生关系

摘 要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处理好教学活动过程中各类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本文结合笔者日常教学过程的一些心得体会,首先阐述了师生关系的涵义,分析了师生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关键词 师生关系 情感特征 和谐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LI Changwu

(Liaoning Staff College of Art and Culture, Shenyang, Liaoning 110180)

Abstract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s the most basic relations and education activity, and it is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of handling various activitie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In this paper, some of the feelings and experiences in daily teaching process, first elaborated the meaning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on the basis of a new proposed building a harmoniou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Key word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emotional characteristics; harmonious

1 师生关系的内涵

“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发生的直接交往和联系。它是学校内部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①师生关系的内容,包括师生间的心理关系、政治关系和教育关系。处理好心理关系要求做到情理相容;处理好政治关系要求做到平等民主;处理好教育关系,要求做到教学相长。

也有学者认为,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基本的人际关系,②其本质是师生之间以认知、情感和行为交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反映师生间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在教育活动中,如果师生一方不能满足对方的需要和期望,就会引起对方的不安,相互之间就会产生消极甚至否定的情感体验,如烦躁、焦虑、抑郁等,从而产生疏远或者敌对关系。如果师生双方如果都能满足对方愿望,两者就会产生肯定或者积极的情感体验,如满意、愉悦、高兴等,并愿意保持接近或亲密的关系。

从上述可以看出,虽然研究者的研究角度、重点有所不同,对师生关系的理解也有着差异,但是,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共同点。

(1)教学关系是师生关系的重心,“现今师生观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是围绕着教学任务及实现这一脉络展开的,师生关系等同于或近似地等同于教与学的关系,”③这样把师生关系的研究范围局限于课堂领域,在一定程度上片面化和简单化了师生关系的研究,并减少了课堂领域范围之外的师生关系研究。(2)师生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教育教学关系,这一点强化了师生关系的特有性,也承认了师生关系存在的特殊性。(3)在师生关系与教育目标的关系上,师生关系是为一定的教育目标服务,被定位于工具和手段。事的因素处于主要地位,人的因素处于次要地位,这也是我国教育界长期以来坚持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观的反映。

笔者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不是静态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是动态地表现出来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也就是说,师生间的活动是存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相互理解、相互沟通,这是师生在教育过程中基本的存在方式。师生关系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双方为了共同的发展目标而进行并形成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教学关系,但又以教与学的关系为主的交往关系。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着生生间的关系和师生间的关系。当然,这里所说的关系不仅是指单纯的个体关系,还泛指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以及群体之间的关系,它不是一种单向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关系网,学生与教师都是网上的结。在学校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也即是价值的平等,而没有强弱、高低之分,师生关系是一种双向、理解、平等的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积极互动的过程,而互动、交往没有协调、合作的基础就不存在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而没有实质往的“教学”是虚假教学,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也不能体现教师的价值。

2 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愉快地学习和减少学生问题行为的关键因素,④它有利于学生学业的提高、优秀的思想品行的养成、智能及智力的培养,以及促进其个性和身心的全面发展。在众多师生关系的研究中,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

(1)教师与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认知影响师生关系的性质。我国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对教师认知和学生的社会性认知进行研究。研究者们认为教育行为要通过学生的解释和知觉才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师对师生关系(下转第92页)(上接第79页)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受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教师本身的影响,⑤研究中还发现学生的地域、年龄、种族也与教师的认知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当学生与教师来自同一地域或属同一种族,教师一般认为师生关系是积极的。

(2)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性特征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师生关系的研究中,教师的工作热情与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完成的工作量和学生行为的有效性都有重要的关系。罗森夏因(B. Rosenshine, 1971)的研究中,教师对学生成绩与学生观点的认可有一种正相关的趋势,尽管学生成绩与教师的表扬次数之间未发现明确的关系,但教师的不赞成或批评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却有着负相关关系。西尔斯(D. Sears,1963)也研究表明,当教师热情鼓励的时候,学生更有创造性。情感性学习意味着学生对教学也采取积极的态度主动学习。⑥然而当情感是负性时,学生尽管也能进行认知学习,但是学习的意愿水平极低。

3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育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的大势所趋

当前,我国师生关系中普遍存在着管理主义和教师中心主义的倾向,很大程度上伤害了自尊心,摧残了自信心,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并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抵触和怨恨情绪,师生关系经常处于对立和冲突之中。可以这么说,通过师生间的互相交往,重建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应该改变原有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教师和学生都体验到民主自由、平等、尊重信任、宽容与理解、关爱与亲情,同时也受到感化或鼓舞、建议和指导,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从教育的实践意义上来看,建立和谐新型师生关系又是实现和谐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从心理学意义上讲,和谐是“美好事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协调和多样的统一、完美的配合,在心理机制上使人满足、愉悦,并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因此,人的发展应当使生命的各个部分都得到和谐的发展。就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性而言,只有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和自由的发展,才能实现人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实现了和谐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和谐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

因此,在我国当前轰轰烈烈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大时代背景下,建立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条件和前提,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任务和内容。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把教学任务作为思考的内容,同时更要把如何处理师生关系作为研究课题,以创新的眼光和观点看待新时期师生关系。

注释

① 张育琳.试论和谐社会高校的师生关系[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10.

② 陈桂生.师道实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1.

③ 石佩臣.教育学基础理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④ 朱小蔓.谈和谐教育[J].深圳教育学院学报,1999(6):6.

⑤ 南京师大教育系主编.教育学[M].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40.

⑥ 许高厚.现代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8).

上一篇:浅析聚美优品的产业环境 下一篇:中国个人教育投资行为与资产组合动态优化模拟...